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边城浪子》 - 第四十回 新仇旧恨(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一剑刺出时;无论谁都看得出,这个人非但一定是个成名的剑客,而且一定是杀人的专家。
  他的剑法恶毒而辛辣,虽然没有繁复奇诡的变化,但在杀人时却很有效。
  这一剑刺出,就像是毒蛇的舌信。
  傅红雪已无法挥刀招架,他手里已没有刀。
  可是他还有手。
  手是苍白的。
  他身子一闪,苍白的手突然间向剑上抓了过去。
  他似已忘了自己这双手是血肉,不是钢铁,似已忘了自己手里已没有刀。
  这是不是因为他感觉中,他的手已和他的刀永远结成一体?
  这是不是因为他根本没有空着手的习惯?
  剑上淬着剧毒,只要他的手被划破一点,他就要倒下去。
  王大洪的剑没有变招。他当然不肯变招,他希望傅红雪能抓住他的剑,抓得越用力越好。
  真正的聪明人,永远不会将别人当做呆子。
  将别人当做呆子的人,到最后总是往往会发现,真正的呆子不是别人,是自己。
  王大洪觉得傅红雪实在是个呆子。
  除了呆子外,还有谁会用自己的手去抓一柄淬过毒的利剑!
  这也许只因为他受的刺激大,所以脑袋里已出了毛玻
  王大洪几乎已快笑出来了。
  他当然还没有笑出来,因为这本来是一瞬间发生的事。
  他也知道自己这一剑招式已用老,速度已慢了下来。
  这一剑既没有刺中对方,本就该早已变招的。
  现在他只等着傅红雪的手抓上来。
  就在这时,他突然觉得眼前一花,苍白的手已打在他黝黑的脸上。
  在最后的一刹那间,傅红雪的招式竟突然变了,变得真快,快得无法思议。
  他只觉得眼前突然变成一片黑暗,头脑中突然一阵晕眩,什么事都已感觉不到。
  等他再清醒时,才发现自己竟已倒在墙角,鼻子里还在流着血,脸上就像是尖针在刺着,左边的颧骨碎裂,鼻梁的位置已改变。
  他能抬起头来时,才发现自己手里的剑,已到了傅红雪手上。
  傅红雪凝视着这柄剑,过了很久,才转向他,冷冷道:“这柄剑不是你的?”
  王大洪摇摇头。
  傅红雪道:“你用的本是长剑。”
  王大洪点点头。
  用长剑的人突然改用短剑,出手固然更快,但力量和部位就无法拿捏得很准了。
  这点他自己也很明白。
  傅红雪道:“这柄剑也是那个人给你的?”
  王大洪又点点头。
  傅红雪忽然将剑抛在他脚下,道:“你若想再试一次,不妨将这柄剑再拿回去。”
  王大洪又摇摇头,连看都不敢再看这柄剑一眼。
  他的勇气似已完全崩溃。
  傅红雪冷冷道:“你为什么不愿再试?现在我手里还是没有刀,还只不过是个可怜的跛子。”
  王大洪道:“你不是。”
  他忽然长长叹息,道:“你也不是呆子。”
  ——将别人当做呆子的人,到最后往往会发现真正的呆子并不是别人,是自己。
  这点他现在也终于明白。
  傅红雪道:“现在你已肯说出那个人是谁?”
  王大洪突又长叹,道:“就算我说出来,也没有用的。”
  傅红雪道:“为什么?”
  王大洪道:“因为你绝不会相信。”
  傅红雪道:“我相信。”
  王大洪迟疑着,道:“我能不能相信你呢?你真的肯放我走?”
  傅红雪道:“我已说过一次。”
  有些人说的话,一次就已足够。
  王大洪终于松了口气,道:“那个人本是你的朋友,你的行踪,没有人比他知道得更清楚。”
  傅红雪突然握紧着双拳,似已隐隐猜出这个人是谁了。
  他没有朋友。
  在这世界上,也许只有一个人能够勉强算是他的朋友,因为他已能感觉到一种被朋友出卖的愤怒和痛苦。
  但他却还是不愿相信,不忍相信,所以他还是忍不住要问。
  “这个人姓什么?”
  王大洪道:“他姓……”
  突然间,刀光一闪。
  只一闪,比电光还快的一闪,然后所有的声音都突然停顿。
  “他姓……”
  王大洪永远也不能说出这个人姓什么了,他也已用不着再说。
  这柄短刀已说明了一切。
  ——刀光一闪,一柄短刀插上了李马虎的手腕。
或许您还会喜欢:
游侠录
作者:古龙
章节:8 人气:4
摘要:夕阳西坠,古道苍茫──黄土高原被这深秋的晚风吹得几乎变成了一片混沌,你眼力若不是特别的敏锐,你甚至很难看见由对面走来的人影。风吹过时,发出一阵阵呼啸的声音,这一切,却带给人们一种凄清和肃索之意,尤其当夜色更浓的时候,这种凄清和肃索的感觉,也随着这夜色而越发浓厚了,使人禁不住要想尽快的逃离这种地方。然而四野寂然,根本连避风的地方都没有。 [点击阅读]
圆月弯刀
作者:古龙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圆月月有圆有缺,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圆月,因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这天晚上的月比平时更美,美得神秘,美得凄凉,美得令人心碎。我们要说的这故事也一样,充满了神秘而美丽的吸引力,充满了美丽而神秘的幻想。在一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中,据说每当月亮升起时,就会有一些精灵随着月光出现,花木的精灵,玉石的精灵,甚至连地下幽魂和鬼狐,都会出来,向圆月膜拜,吸收圆月的精华。 [点击阅读]
护花铃
作者:古龙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生与死,爱与憎,情与仇,恩与怨。这其间的距离,在叱咤江湖、笑傲武林的人们眼中看来,正如青锋刀口一般,相隔仅有一线──山风怒号,云蒸雾涌,华山苍龙岭一脊孤悬,长至三里,两旁陡绝,深陷万丈,远远望去,直如一柄雪亮尖刀,斜斜插在青天之上,白云之中。 [点击阅读]
绝不低头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3
摘要:(一)“波波”。汽车来了。××ד波波”也是个女孩子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要替自己取这名字,也许是因为她喜欢这两个字的声音,也许因为她这个人本来就像是辆汽车。有时甚至像是辆没有刹制的汽车。汽车从她旁边很快的驶过去,“波波”。她笑了,她觉得又开心,又有趣。这城市里的汽车真不少,每辆汽车好像都在叫她的名字,向她表示欢迎。她今年已十九,在今天晚上之前,她只看见过一辆汽车。 [点击阅读]
神君别传
作者:古龙
章节:12 人气:3
摘要:海天无际,一片烟波浩瀚。朝霞虽过,但在那天水交相接之处,仍然留着那种多彩而绚丽的云彩,灿烂得这浩翰壮观的东海泛起片片金鳞。一艘制作得极其精巧的三桅帆船,风帆满引,由长江口以一种超越寻常的速度乘风而来。船身驶过,在这一片宛如金鳞的海面上,划开一道泛涌着青白色泡沫的巨大的痕迹。 [点击阅读]
《银钩赌坊》
作者:古龙
章节:11 人气:3
摘要:夜。秋夜。残秋。黑暗的长巷里静寂无人,只有一盏灯。残旧的白色灯笼几乎已变成了死灰色,斜挂在长巷尽头的窄门上,灯笼下却接着个发亮的银钩,就像是渔翁用的钓钩一样。银钩不停的在秋风中摇晃,秋风仿佛在叹息,叹息着世上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被钓上这银钩?方玉飞从阴暗潮湿的冷雾中,走进了灯火辉煌的银钩赌坊,脱下了深色的斗篷,露出了他那件剪裁极合身,手工极精致的银缎子衣裳。 [点击阅读]
铁剑红颜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午夜,寒风如刀。一个陌生人,带着一个狭长的皮袋,登上了八仙楼。八仙楼是一个气派豪花,富丽堂皇的地方。这里有名茶。此地有醇酒。八仙楼的菜肴,也是这个城里最著名的。当然,它每一种酒菜的订价,也是最昂贵的。但它仍然是生意最兴旺的酒家。虽然,现在已很晚了,但八仙楼上,仍然还有不少客人。他们大多数都有了点醉意。酒意最浓的,是城西镇英镖局总镖头,“大刀神雕”濮阳胜。今天他实在很高兴。 [点击阅读]
《凤舞九天》
作者:古龙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一百零三个精明干练的武林好手,价值三千五百万两的金珠珍宝,竟在一夜之间全部神秘失踪。这件事影响所及,不但关系着中原十二家最大镖局的存亡荣辱,江湖中至少还有七八十位知名之士,眼看着就要因此而家破人亡,身败名裂。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知道这秘密的,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崔诚若知道自己现在已变得如此重要,一定会觉得自己此生已非虚度。可是他并不知道。他已整整昏迷了三天。 [点击阅读]
三剑楼随笔
作者:金庸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国家不论大小,主权一律平等,这个概念是近代国际法的基础。然而在国际关系中,还是承认大国与小国之间是有区别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五大国一致的原则,就是在法理上承认大国权利的一个例子。近几个月来,这问题又讨论得热烈起来,我们最近见到一篇份量很重的长文,其中特别提到了反对大国沙文主义与小国民族主义的偏向。 [点击阅读]
铁血大旗
作者:古龙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一))人都是会变的,随着环境和年龄而改变,不但情绪、思想、情感会变,甚至连容貌、形态、身材都会变。作家也是人,作家也会变,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当然更会变。每一位作家在他漫长艰苦的写作过程中,都会在几段时期中有显著的改变。在这段过程中,早期的作品通常都比较富于幻想和冲劲,等到他思虑渐渐缜密成熟,下笔渐渐小心慎重时,他早期那股幻想和冲动也许已渐渐消失了。这一点大概也可以算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之一。 [点击阅读]
《碧玉刀》
作者:古龙
章节:3 人气:4
摘要:(一)春天,江南。段玉正少年。马是名种的玉面青花骢,配着鲜明的、崭新的全副鞍辔。马鞍旁悬着柄白银吞口、黑鳖皮鞘、镶着七颗翡翠的刀,刀鞘轻敲着黄铜马蹬,发出一连串叮咚声响,就像是音乐。衣衫也是彩色鲜明的,很轻、很薄,剪裁得很合身.再配上特地从关外带来的小牛皮软马靴,温州"皮硝李"精制的乌梢马鞭,把手上还镶着粒比龙眼还大两分的明珠。现在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时候。 [点击阅读]
剑毒梅香
作者:古龙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梅占春先,凌寒早放,与松竹为三友,傲冰雪而独艳。时当早春,昆明城外,五华山里,雪深梅开,浑苔缀玉,霏雪霭霭,虽仍严飙如故,但梅香沁心,令人心脾神骨皆清。后山深处,直壁连云,皑皑白雪之上,缀以老梅多本,皆似百年之物,虬枝如铁,暗香浮影,真不知天地间何来此仙境。暮色四合,朦胧中景物更见胜绝,忽地梅阴深处,长长传来一声叹息,缓缓踱出一位儒服方巾的文士,亦不知从何处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