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秘密 - 第四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好在今天是周日,平介想。如果藻奈美是在自己上班时现身了,事态恐怕会朝着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来到日式房间喝了一杯茶之后,平介向直子交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等平介说完,直子就已经很兴奋了。
  “这么说藻奈美她没有死,对吧?就是说,出于某种原因,她的意识一直处于休眠状态,是这样吗?”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啊……”直子在胸前合起了双手,“难以置信,难以置信的高兴。想不到世界上会有这么伟大的奇迹!”
  “可是她现在又消失了啊。”
  “既然她已经出现过一次了,就一定会再出现的。放心吧,一定会的。”直子坚定地说。她的表情和昨天之前大不一样了。
  “不过跟她解释起来真的好困难啊。虽然我现在已经把最关键的地方都跟她说完了……”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让她一下子就理解呢?”直子像是考虑着什么似的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她抬起头来说:“我觉得,还是由我来跟她解释最好,毕竟,我最了解那个孩子。”
  “这一点怕是办不到吧?”平介说,“因为藻奈美现身时,直子就不在了。”
  “所以我想给她写信。藻奈美出现后,只要让她看信就可以了。”
  “啊,有道理。”
  “我这就去写。写完之后最好一直带在身上。我也不知道藻奈美什么时候会回来。”
  “那你说,如果我不在时藻亲美出现了可怎么办?比如在学校的时候。”
  可以预料,就算藻奈美身上带着直子写给她的信,下次现身时她也不一定能马上看到信,很可能还会陷入严重的恐慌。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吧?”直子说,“又能怎么做呢?你能不去上班,一直守在我身边吗?”
  “那是不可能的。”平介挠了挠自己的额头。
  “对吧?所以一旦出现那种情况,也只能由你来向身边的人解释说女儿有点神经过敏之类的。”
  “那样的话,女儿会很难受的。”平介一脸苦相说,“看来只能在心里祈祷不要发生那种情况了。”
  “其实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为什么?”
  “只要我不睡着,就不会出问题。只有睡醒时藻奈美才可能回来,是吧?这次不就是这样的吗?”
  “原来如此。也许你说的是正确的。”
  “看来我以后不能在课堂上打盹儿了。”
  “说得没错。”平介和直子面对面笑了。他心里想着,已经有多少个月都没有这样的情景了。

  直子的表情又恢复了严肃,一边摆弄着手里的茶杯,一边说,“不过,心里总觉得有点儿怪怪的。”
  “是吗?”
  “你想啊,现在的情况是,藻奈美的身体归我和孩子共同所有。可以说,我们在交替使用着藻奈美的身体。”
  “啊……”平介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直子正视着平介的眼睛说,“该是我消失的时候了,一定是这样的。”
  平介岔开了自己的目光。
  “你别瞎说了。”说完,他喝干了茶杯底仅剩的一口茶。
  这天晚上两个人开了一个小派对。直子做了炸鸡块和汉堡牛肉饼,平介到附近的西点屋买来了一只上乘的花蛋糕。这些都是藻奈美最爱吃的东西。
  “欢迎你回来,藻奈美!”二人说完举起葡萄酒干杯。
  藻奈美的意识在那之后并没有再次出现。每天平介下班回来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心里都会琢磨一下她是哪一个。她的回答总是样的:“非常遗憾,还是我。”
  在一段时期里曾经情绪低落得让平介担心会不会自杀的直子,如今已经变得彻底开朗起来了。至于原因,是藻奈美的复生,还是平介表明了要彻底做她父亲,平介不得而知。当然,是哪一种都无所谓了。平介甚至想,只要能看到直子这张快乐的脸,哪怕藻奈美不再出现,他也不在乎。
  不过看起来直子对于藻奈美会重新出现这一点是坚信不移的。听她说,写给女儿的信正稳步顺利地推进着。
  “如果藻奈美出现时爸爸在旁边的话,记得告诉她看袜子里面啊。”
  “袜子里面?”
  “我在里面藏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写给她的信放在了什么地方。”
  平介明白了直子的意图。想来将那么厚的信每天带在身上也很困难。
  藻奈美现身之后,日子又过了6天,接下来,周日来临了。
  平介似乎有了某种预感,所以早上起床后,直接在睡衣外面套了件对襟毛衣就来到她房前敲了敲门。房间里没有应答。
  于是,平介轻轻推开了门。她正坐在床上,背对着门口。
  “那个……”他冲她说。
  她坐直了身子,回过头来看着平介,一脸发呆的表情。直觉告诉他,这是藻奈美。
  “感觉怎么样?”
  她看了看自己的手,然后像是要忍住头疼似的捂住了额头。
  “我好像又睡了很长时间吧?”

  “没那么长。”平介说着进了房间,“这次不算很长,只有一个星期。”
  “这个星期里我一直在睡吗?”
  “啊,不是的。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妈妈来到了藻奈美的身体里。”
  藻奈美还是一副无法把握事态的表情。她歪起脑袋:“给我看看镜子。”
  平介从抽屉里拿出镜子交给了她。她小心翼翼地向镜子里望去。
  “看来这真的不是梦呀。我真的长大了啊。”
  “还记得你上次醒来时爸爸跟你说的那些话吗?”
  她点了点:“我还以为那是在做梦呢。”
  “那不是梦。啊,对了,妈妈还嘱咐我一件事了呢。”
  “啊?妈妈嘱咐你的?”
  “她告诉我,等藻奈美下次醒来时,要让她看看袜子。”
  “袜子?”她四处看了看。床边搭着一双白色短袜,她拿起袜子,向里面看了看,发现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她把手指伸了进去。
  “这里面有这个。”她取出一张迭着的纸。
  “那是妈妈给你的留言。”平介说道。
  藻奈美把那张纸展开,看过之后递给了平介。平介接过纸,看到上面写着:“书架的最下层,右边的那个日记本,只许自己一个人看。”
  平介看了看藻奈美的脸,之后又将视线转向了书架。她的眼睛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她下了床,来到书架前蹲了下来,从那张纸所指示的地方抽出一本日记本。
  “找到了。”说完她将封皮举给平介看。那是一本封皮上画着小猫图案的日记本,上面还用粉色的签字笔写着几个小字——致藻奈美。笔迹是直子的。
  “留言上说让你一个人读?”平介问。
  她默默点了点头。
  “那,爸爸先下楼了。有什么事就叫我。”
  他出了房间,关上了房门。
  在楼下等待的时候,平介开始焦虑起来。直子给藻奈美写了一封什么样的信呢?藻奈美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这封信里的内容呢?为了不论出现什么局面都能从容应对,平介开始做起了心理准备。
  两个小时过去了,楼上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平介于是开始担心起来。他正要起身上楼看看情况,这时从二楼传来了开门声。
  嗒,嗒,嗒,她下楼的声音就像雨水滴到地面上一样。来到房间里后,她的目光还有些飘浮不定。
  “你没事吧?”平介问道。
  “没事。”说完她一屁股坐在了草席上,眼睛盯着草席的表面。

  “原来竞发生了这么多事啊。”
  “是啊,毕竟有5年多时间呢。这5年里发生的事情上面都写了吗?”
  “没有。妈妈说因为一下子写不完,所以只写了个大略的经过。不过,这已经把我读得够累的了。”
  “是吧。”可是,写的时候更累吧?平介在心里想。
  “真是不可思议!不知不觉中我就成了初中生,然后又从初中生变成了高中生!”
  “妈妈替你参加了两次升学考试呢。”
  “是啊,真是太令我吃惊了。”
  “妈妈说因为是替藻奈美活着的,所以不可以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
  “哦……”她说着忽然半闭起跟睛,头开始摇晃起来,“我好像有点儿困了。”
  “你要睡吗?”
  “嗯,实在太困了。你说,我要是睡着了,妈妈是不是就会出来了呢?”
  “是啊。”
  “那替我向妈妈问好,跟她说声谢谢……”藻奈美说完闭上了眼睛,躺在了草席上,很快便发出睡眠中的呼吸声。
  由于担心她这样会感冒,平介想把她抱到楼上去睡。就在他把瞎膊伸到她肩膀和腿下面想把她抱起来的时候,她忽然睁开了眼睛。
  “啊!”两个人几乎同时发出一声惊叫。她四下环视一周之后,抬眼望着平介。
  “藻奈美出现了?”
  “嗯。不过刚才又睡过去了,现在轮到直子出现了。”
  “啊,对不起,部是因为我出来的原因。”
  “不,这样挺好的。”平介收回了胳膊,重新坐好说,“那个日记本,她好像已经读完了。”
  “她说什么了?”
  “首先是感到吃惊,其次是想到感谢。”
  “感谢?”
  “嗯。”接下来平介将他和藻奈美的对话五一十地告诉了直子。
  直子眨了几下眼睛:“看来我得抓紧时间继续往下写了。这孩子不知道的事情还有一大堆呢!”
  “不过,不该写的事情你可不要写啊!”
  看来直子听懂了这句话的意识。她露出洁白的牙齿苦笑若说:“放心吧,我不会写的。”
  “那就行了。”
  “爸爸,你说——”直子说道,“藻奈美能够回来,你是不是很高兴呀?”
  “当然高兴了!”平介答道,“这简直就像一场梦啊。”
  “是啊,我也高兴得不得了。”说完她向院子里望去。以为又是发现那只猫了,平介也向那边望去,却什么也没有看到。
  只有长长的杂草在随风摇摆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