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沉从文《边城》 - 《边城》在线阅读【第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吃饭时隔溪有人喊过渡,翠翠抢着下船,到了那边,方知道原来过渡的人,便 是船总顺顺家派来作替手的水手,一见翠翠就说道:“二老要你们一吃了饭就去, 他已下河了。”见了祖父又说:“二老要你们吃了饭就去,他已下河了。”
  张耳听听,便可听出远处鼓声已较密,从鼓声里使人想到那些极狭的船,在长 潭中笔直前进时,水面上画着如何美丽的长长的线路!
  新来的人茶也不吃,便在船头站妥了,翠翠同祖父吃饭时,邀他喝一杯,只是 摇头推辞。祖父说:
  “翠翠,我不去,你同小狗去好不好?”
  “要不去,我也不想去!”
  “我去呢?”
  “我本来也不想去,但我愿意陪你去。”
  祖父微笑着,“翠翠,翠翠,你陪我去,好的,你陪我去!”
  祖父同翠翠到城里大河边时河边早站满了人。细雨已经停止,地面还是湿湿的。 祖父要翠翠过河街船总家吊脚楼上去看船,翠翠却以为站在河边较好。两人在河边 站定不多久,顺顺便派人把他们请去了。吊脚楼上已有了很多的人。早上过渡时, 为翠翠所注意的乡绅妻女,受顺顺家的款待,占据了最好窗口,一见到翠翠,那女 孩子就说:“你来,你来!”翠翠带着点儿羞怯走去,坐在他们身后条凳上,祖父 便走开了。
  祖父并不看龙船竞渡,却为一个熟人拉到河上游半里路远近,到一个新碾坊看 水碾子去了。老船夫对于水碾子原来就极有兴味的。倚山滨水来一座小小茅屋,屋 中有那么一个圆石片子,固定在一个横轴上,斜斜的搁在石槽里。当水闸门抽去时, 流水冲激地下的暗轮,上面的石片便飞转起来。作主人的管理这个东西,把毛谷倒 进石槽中去,把碾好的米弄出放在屋角隅筛子里,再筛去糠灰。地上全是糠灰,主 人头上包皮着块白布帕子,头上肩上也全是糠灰。天气好时就在碾坊前后隙地里种些 萝卜、青菜、大蒜、四季葱。水沟坏了,就把裤子脱去,到河里去堆砌石头修理泄 水处。水碾坝若修筑得好,还可装个小小鱼梁,涨小水时就自会有鱼上梁来,不劳 而获!在河边管理一个碾坊比管理一只渡船多变化有趣味,情形一看也就明白了。 但一个撑渡船的若想有座碾坊,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妄想。凡碾坊照例是属于当地小 财主的产业。那熟人把老船夫带到碾坊边时,就告给他这碾坊业主为谁。两人一面 各处视察一面说话。
  那熟人用脚踢着新碾盘说:
  “中寨人自己坐在高山砦子上,却欢喜来到这大河边置产业;这是中寨王团总 的,大钱七百吊!”
  老船夫转着那双小眼睛,很羡慕的去欣赏一切,估计一切,把头点着,且对于 碾坊中物件一一加以很得体的批评。后来两人就坐到那还未完工的白木条凳上去, 熟人又说到这碾坊的将来,似乎是团总女儿陪嫁的妆奁。那人于是想起了翠翠,且 记起大老托过他的事情来了,便问道:
  “伯伯,你翠翠今年十几岁?”
  “满十四进十五岁。”老船夫说过这句话后,便接着在心中计算过去的年月。
  “十四岁多能干!将来谁得她真有福气!”
  “有什么福气?又无碾坊陪嫁,一个光人。”

  “别说一个光人,一个有用的人,两只手抵得五座碾坊!洛阳桥也是鲁般两只 手造的!……”这样那样的说着,说到后来,那人笑了。
  老船夫也笑了,心想:“翠翠有两只手将来也去造洛阳桥吧,新鲜事!”
  那人过了一会又说:
  “茶峒人年青男子眼睛光,选媳妇也极在行。伯伯,你若不多我的心时,我就 说个笑话给你听。”
  老船夫问:“是什么笑话。”
  那人说:“伯伯你若不多心时,这笑话也可以当真话去听咧。”
  接着说的下去就是顺顺家大老如何在人家赞美翠翠,且如何托他来探听老船夫 口气那么一件事。末了同老船夫来转述另一回会话的情形。“我问他:‘大老,大 老,你是说真话还是说笑话?’他就说:‘你为我去探听探听那老的,我欢喜翠翠, 想要翠翠,是真话!’我说:‘我这口钝得很,说出了口老的一巴掌打来呢?’他 说:‘你怕打,你先当笑话去说,不会挨打的!’所以,伯伯,我就把这件真事情 当笑话来同你说了。你试想想,他初九从川东回来见我时,我应当如何回答他?”
  老船夫记前一次大老亲口所说的话,知道大老的意思很真,且知道顺顺也欢喜 欢翠翠,心里很高兴。但这件事照规矩得这个人带封点心亲自到碧溪岨家中去说, 方见得慎重起事,老船夫就说:“等他来时你说:老家伙听过了笑话后,自己也说 了个笑话,他说,‘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 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 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伯伯,若唱三年六个月的歌动得了翠翠的心,我赶明天就自己来唱歌了。”
  “你以为翠翠肯了我还会不肯吗?”
  “不咧,人家以为这件事你老人家肯了,翠翠便无有不肯呢。”
  “不能那么说,这是她的事呵!”
  “便是她的事,可是必需老的作主,人家也仍然以为在日头月光下唱三年六个 月的歌,还不如得伯伯说一句话好!”
  “那么,我说,我们就这样办,等他从川东回来时要他同顺顺去说明白。我呢, 我也先问问翠翠;苦以为听了三年六个月的歌再跟那唱歌人走去有意思些,我就请 你劝大老走他那弯弯曲曲的马路。”
  “那好的。见了他我就说:‘大老,笑话吗,我已说过了。真话呢,看你自己 的命运去了。’当真看他的命运去了,不过我明白他的命运,还是在你老人家手上 捏着的。”
  “不是那么说!我若捏得定这件事,我马上就答应了。”
  这里两人把话说妥后,就过另一处看一只顺顺新近买来的三舱船去了。河街上 顺顺吊脚楼方面,却有了如下事情。
  翠翠虽被那乡绅女孩喊到身边去坐,地位非常之好,从窗口望出去,河中一切 朗然在望,然而心中可不安宁。挤在其他几个窗口看热闹的人,似乎皆常常把眼光 从河中景物挪到这边几个人身上来。还有些人故意装成有别的事情样子,从楼这边 走过那一边,事实上却全为得是好仔细看看翠翠这方面几个人。翠翠心中老不自在, 只想借故跑去。一会儿河下的炮声响了,几只从对河取齐的船只,直向这方面划来。 先是四条船皆相去不远,如四枝箭在水面射着,到了一半,已有两只船占先了些, 再过一会子,那两只船中间便又有一只超过了并进的船只而前。看看船到了税局门 前时,第二次炮声又响,那船便胜利了。这时节胜利的已判明属于河街人所划的一 只,各处便皆响着庆祝的小鞭炮。那船于是沿了河街吊脚楼划去,鼓声蓬蓬作响, 河边与吊脚楼各处,都同时呐喊表示快乐的祝贺。翠翠眼见在船头站定摇动小旗指 挥进退头上包皮着红布的那个年青人,便是送酒葫芦到碧溪岨的二老,心中便印着三 年前的旧事,“大鱼吃掉你!”“吃掉不吃掉,不用你管!”“狗,狗,你也看人 叫!”想起狗,翠翠才注意到自己身边那只黄狗,已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便离了 座位,在楼上各处找寻她的黄狗,把船头人忘掉了。

  她一面在人丛里找寻黄狗,一面听人家正说些什么话。
  一个大脸妇人问:“是谁家的人,坐到顺顺家当中窗口前的那块好地方?”
  一个妇人就说:“是砦子上王乡绅家大姑娘,今天说是来看船,其实来看人, 同时也让人看!人家命好,有福分坐那好地方!”
  “看谁人?被谁看?”
  “嗨,你还不明白,那乡绅想同顺顺打亲家呢。”
  “那姑娘配什么人?是大老,还是二老?”
  “说是二老呀,等等你们看这岳云,就会上楼来看他丈母娘的!”
  另一个女人便插嘴说:“事弄妥了,好得很呢!人家有一座崭新碾坊陪嫁,比 十个长年还好一些。”
  有人问:“二老怎么样?可乐意?”
  有人就轻轻的说:“二老已说过了,这不必看。第一件事我就不想作那个碾坊 的主人!”
  “你听岳云二老亲口说吗?”
  “我听别人说的。还说二老欢喜一个撑渡船的。”
  “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吗?”
  “那谁知道。横顺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 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
  当时各人眼睛对着河里,口中说着这些闲话,却无一个人回头来注意到身后边 的翠翠。
  翠翠脸发火发烧走到另外一处去,又听有两个人提到这件事。且说:“一切早 安排好了,只须要二老一句话。”又说:“只看二老今天那么一股劲儿,就可以猜 想得出这劲儿是岸上一个黄花姑娘给他的!”
  谁是激动二老的黄花姑娘?听到这个,翠翠心中不免有点儿乱。
  翠翠人矮了些,在人背后已望不见河中情形,只听到敲鼓声渐近渐激越,岸上 呐喊声自远而近,便知道二老的船恰恰经过楼下。楼上人也大喊着,杂夹叫着二老 的名字,乡绅太太那方面,且有人放小百子鞭炮。忽然又用另外一种惊讶声音喊着, 且同时便见许多人出门向河下走去。翠翠不知出了什么事,心中有点迷乱,正不知 走回原来座位边去好,还是依然站在人背后好。只见那边正有人拿了个托盘,装了 一大盘粽子同细点心,在请乡绅太太小姐用点心,不好意思再过那边去,便想也挤 出大门外到河下去看看。从河街一个盐店旁边甬道下河时,正在一排吊脚楼的梁柱 间,迎面碰头一群人,拥着那个头包皮红布的二老来了。原来二老因失足落水,已从 水中爬起来了。路太窄了一些,翠翠虽闪过一旁,与迎面来的人仍然得肘子触着肘 子。二老一见翠翠就说:

  “翠翠,你来了,爷爷也来了吗?”
  翠翠脸还发着烧不便作声,心想:“黄狗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二老又说:
  “怎不到我家楼上去看呢?我已要人替你弄了个好位子。”
  翠翠心想:“碾坊陪嫁,希奇事情咧。”
  二老不能逼迫翠翠回去,到后便各自走开了。翠翠到河下时,小小心中充满了 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是烦恼吧,不是!是忧愁吧,不是!是快乐吧,不,有什么 事情使这个女孩子快乐呢?是生气了吧,——是的,她当真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 个人的气,又象是在生自己的气。河边人太多了,码头边浅水中,船桅船篷上,以 至于吊脚楼的柱子上,也莫不有人。翠翠自言自语说:“人那么多,有什么三脚猫 好看?”先还以为可以在什么船上发现她的祖父,但搜寻了一阵,各处却无祖父的 影子。她挤到水边去,一眼便看到了自己家中那条黄狗,同顺顺家一个长年,正在 去岸数丈一只空船上看热闹。翠翠锐声叫喊了两声,黄狗张着耳叶昂头四面一望, 便猛的扑下水中,向翠翠方面泅来了。到了身边时狗身上已全是水,把水抖着且跳 跃不已,翠翠便说:“得了,装什么疯。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
  翠翠同黄狗找祖父去,在河街上一个木行前恰好遇着了祖父。
  老船夫说:“翠翠,我看了个好碾坊,碾盘是新的,水车是新的,屋上稻草也 是新的!水坝管着一绺水,急溜溜的,抽水闸时水车转得如陀螺。”
  翠翠带着点做作问:“是什么人的?”
  “是什么人的?住在山上的王团总的。我听人说是那中寨人为女儿作嫁妆的东 西,好不阔气,包皮工就是七百吊大钱,还不管风车,不管家什!”
  “谁讨那个人家的女儿?”
  祖父望着翠翠干笑着,“翠翠,大鱼咬你,大鱼咬你。”
  翠翠因为对于这件事心中有了个数目, 便仍然装着全不明白, 只询问祖父, “爷爷,谁个人得到那个碾坊?”
  “岳云二老!”祖父说了又自言自语的说,“有人羡慕二老得到碾坊,也有人 羡慕碾坊得到二老!”
  “谁羡慕呢,爷爷?”
  “我羡慕。”祖父说着便又笑了。
  翠翠说:“爷爷,你喝醉了。” “可是二老还称赞你长得美呢。” 翠翠说:“爷爷,你醉疯了。”
  祖父说:“爷爷不醉不疯……去,我们到河边看他们放鸭子去。”他还想说, “二老捉得鸭子,一定又会送给我们的。”话不及说,二老来了,站在翠翠面前微 笑着。翠翠也微笑着。
  于是三个人回到吊脚楼上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3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芙蓉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001婚礼中的插曲1林静站在巨大的落地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不禁伸手抚触自己的脸庞。高挽着的头发,披着轻柔的婚纱,精致的妆容,有着一种妖冶的美,雪白的项颈装饰这耀眼的钻石项链,圆润的耳垂搭配着同一系列的耳环,巴黎空运过来的婚纱,镂空的设计衬托着她那姣好的身材,带着点妖娆。这是她吗?林静不禁在心底问自己。是的,是她,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而她就是新娘。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4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北京北京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九九四年北京的一个夏夜,我说:“我要做个小说家,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见祖日祖,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要娶个最心坎的姑娘,她奶大腰窄嘴小,她喜欢我拉着她的手,听我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定了我要做的,我定了我要睡的,我就是一个中年人了,我就是国家的栋梁了。 [点击阅读]
国史大纲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钱穆着商务印书馆修订本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点击阅读]
美学散步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李泽厚八十二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名家就都在学校里。但当时学校没有美学课,解放初年的社会政治气氛似乎还不可能把美学这样的学科提上日程。我记得当时连中国哲学史的课也没上过,教师们都在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学习马列和俄文……。所以,我虽然早对美学有兴趣,却在学校里始终没有见过朱、宗二位。 [点击阅读]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6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韩寒《青春》
作者:韩寒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青春》里收编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最早在台湾地区出版,大陆版本自然多有不同。这个书名源于早先时候富士康员工不断跳楼,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其实不太恰当,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和很多人逝去的青春不一样,这篇文章得以幸存。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皮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 [点击阅读]
倾城之恋
作者:张爱玲
章节:9 人气:3
摘要:娄家姊妹俩,一个叫二乔,一个叫四美,到祥云时装公司去试衣服。后天他们大哥结婚,就是她们俩做傧相。二乔问伙计:“新娘子来了没有?”伙计答道:“来了,在里面小房间里。”四美拉着二乔道:“二姊你看挂在那边的那块黄的,斜条的。”二乔道:“黄的你已经有一件了。”四美笑道:“还不趁着这个机会多做两件,这两天爸爸总不好意思跟人发脾气。”两人走过去把那件衣料搓搓捏捏,问了价钱,又问可掉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