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沉从文《边城》 - 《边城》在线阅读【第8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初五大清早落了点毛毛雨,上游且涨了点“龙船水”,河水全变作豆绿色*。祖 父上城买办过节的东西,戴了个粽粑叶“斗篷”,携带了一个篮子,一个装酒的大 葫芦,肩头上挂了个褡裢,其中放了一吊六百钱,就走了。因为是节日,这一天从 小村小寨带了铜钱担了货物上城去办货掉货的极多,这些人起身也极早,故祖父走 后,黄狗就伴同翠翠守船。翠翠头上戴了一个崭新的斗篷,把过渡人一趟一趟的送 来送去。黄狗坐在船头,每当船拢岸时必先跳上岸边去衔绳头,引起每个过渡人的 兴味。有些过渡乡下人也携了狗上城,照例如俗话说的,“狗离不得屋”,一离了 自己的家,即或傍着主人,也变得非常老实了。到过渡时,翠翠的狗必走过去嗅嗅, 从翠翠方面讨取了一个眼色*,似乎明白翠翠的意思,就不敢有什么举动。直到上岸 后,把拉绳子的事情作完,眼见到那只陌生的狗上小山去了,也必跟着追去。或者 向狗主人轻轻吠着,或者逐着那陌生的狗,必得翠翠带点儿嗔恼的嚷着:“狗,狗, 你狂什么?还有事情做,你就跑呀!”于是这黄狗赶快跑回船上来,且依然满船闻 嗅不已。翠翠说:“这算什么轻狂举动!跟谁学得的!还不好好蹲到那边去!”狗 俨然极其懂事,便即刻到它自己原来地方去,只间或又象想起什么似的,轻轻的吠 几声。
  雨落个不止,溪面一起烟。翠翠在船上无事可作时,便算着老船夫的行程。她 知道他这一去应到什么地方碰到什么人,谈些什么话,这一天城门边应当是些什么 情形,河街上应当是些什么情形,“心中一本册”,她完全如同眼见到的那么明明 白白。她又知道祖父的脾气,一见城中相熟粮子上人物,不管是马夫火夫,总会把 过节时应有的颂祝说出。这边说,“副爷,你过节吃饱喝饱!”那一个便也将说, “划船的,你吃饱喝饱!”这边若说着如上的话,那边人说,“有什么可以吃饱喝 饱?四两肉,两碗酒,既不会饱也不会醉!”那么,祖父必很诚实邀请这熟人过碧 溪岨喝个够量。倘若有人当时就想喝一口祖父葫芦中的酒,这老船夫也从不吝啬, 必很快的就把葫芦递过去。酒喝过了,那兵营中人卷舌子舔着嘴唇,称赞酒好,于 是又必被勒迫着喝第二口。酒在这种情形下少起来了,就又跑到原来铺上去,加满 为止。翠翠且知道祖父还会到码头上去同刚拢岸一天两天的上水船水手谈谈话,问 问下河的米价盐价,有时且弯着腰钻进那带有海带鱿鱼味,以及其他油味、醋味、 柴烟味的船舱里去,水手们从小坛中抓出一把红枣,递给老船夫,过一阵,等到祖 父回家被翠翠埋怨时,这红枣便成为祖父与翠翠和解的东西。祖父一到河街上,且 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 意,祖父虽嚷着“我带了那么一大堆,回去会把老骨头压断”,可是不管如何,这 些东西多少总得领点情。走到卖肉案桌边去,他想“买肉”人家却不愿接钱,屠户 若不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决不想沾那点便宜。那屠户说,“爷爷,你为 人那么硬算什么?又不是要你去做犁口耕田!”但不行,他以为这是血钱,不比别 的事情,你不收钱他会把钱预先算好,猛的把钱掷到大而长的钱筒里去,攫了肉就 走去的。卖肉的明白他那种性*情,到他称肉时总选取最好的一处,且把分量故意加 多,他见及时却将说:“喂喂,大老板,我不要你那些好处!腿上的肉是城里人炒 鱿鱼肉丝用的肉,莫同我开玩笑!我要夹项肉,我要浓的糯的,我是个划船人,我 要拿去炖葫萝卜喝酒的!”得了肉,把钱交过手时,自己先数一次,又嘱咐屠户再 数,屠户却照例不理会他,把一手钱哗的向长竹筒口丢去,他于是简直是妩媚的微 笑着走了。屠户与其他买肉人,见到他这种神气,必笑个不止……

  翠翠还知道祖父必到河街上顺顺家里去。
  翠翠温习着两次过节两个日子所见所闻的一切,心中很快乐,好象目前有一个 东西,同早间在床上闭了眼睛所看到那种捉摸不定的黄葵花一样,这东西仿佛很明 朗的在眼前,却看不准,抓不住。

  翠翠想:“白鸡关真出老虎吗?”她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白鸡关。白鸡关是 酉水中部一个地名,离茶峒两百多里路!
  于是又想:“三十二个人摇六匹橹,上水走风时张起个大篷,一百幅白布铺成 的一片东西,先在这样大船上过洞庭湖,多可笑……”她不明白洞庭湖有多大,也 就从没见过这种大船,更可笑的,还是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却想到这个问题!
  一群过渡人来了,有担子,有送公事跑差模样的人物,另外还有母女二人。母 亲穿了新浆洗得硬朗的蓝布衣服,女孩子脸上涂着两饼红色*,穿了不甚合身的新衣, 上城到亲戚家中去拜节看龙船的。等待众人上船稳定后,翠翠一面望着那小女孩, 一面把船拉过溪去。那小孩从翠翠估来年纪也将十三四岁了,神气却很娇,似乎从 不曾离开过母亲。脚下穿的是一双尖头新油过的钉鞋,上面沾污了些黄泥。裤子是 那种泛紫的葱绿布做的。见翠翠尽是望她,她也便看着翠翠,眼睛光光的如同两粒 水晶球。有点害羞,有点不自在,同时也有点不可言说的爱娇。那母亲模样的妇人 便问翠翠年纪有几岁。翠翠笑着,不高兴答应,却反问小女孩今年几岁。听那母亲 说十三岁时,翠翠忍不住笑了。那母女显然是财主人家的妻女,从神气上就可看出 的。翠翠注视那女孩,发现了女孩子手上还戴得有一副麻花绞的银手镯,闪着白白 的亮光,心中有点儿歆羡。船傍岸后,人陆续上了岸,妇人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 到翠翠手中,就走了。翠翠当时竟忘了祖父的规矩了,也不说道谢,也不把钱退还, 只望着这一行人中那个女孩子身后发痴。一行人正将翻过小山时,翠翠忽又忙匆匆 的追上去,在山头上把钱还给那妇人。那妇人说:“这是送你的!”翠翠不说什么, 只微笑把头尽摇,且不等妇人来得及说第二句话,就很快的向自己渡船边跑去了。
  到了渡船上,溪那边又有人喊过渡,翠翠把船又拉回去。第二次过渡是七个人, 又有两个女孩子,也同样因为看龙船特意换了干净衣服,相貌却并不如何美观,因 此使翠翠更不能忘记先前那一个。

  今天过渡的人特别多,其中女孩子比平时更多,翠翠既在船上拉缆子摆渡,故 见到什么好看的,极古怪的,人乖的,眼睛眶子红红的,莫不在记忆中留下个印象。 无人过渡时,等着祖父祖父又不来,便尽只反复温习这些女孩子的神气。且轻轻的 无所谓的唱着:
  “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 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
  城中有人下乡的,在河街上一个酒店前面,曾见及那个撑渡船的老头子,把葫 芦嘴推让给一个年青水手,请水手喝他新买的白烧酒,翠翠问及时,那城中人就告 给她所见到的事情。翠翠笑祖父的慷慨不是时候,不是地方。过渡人走了,翠翠就 在船上又轻轻的哼着巫师十二月里为人还愿迎神的歌玩——
  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
  他们既诚实,又年青,又身无疾病。
  他们大人会喝酒,会作事,会睡觉;
  他们孩子能长大,能耐饥,能耐冷;
  他们牯牛肯耕田,山羊肯生仔,鸡鸭肯孵卵;
  他们女人会养儿子,会唱歌,会找她心中欢喜的情人!
  你大神,你大仙,排驾前来站两边。
  关夫子身跨赤兔马,
  尉迟公手拿大铁鞭!
  你大仙,你大神,云端下降慢慢行!
  张果老驴得坐稳,
  铁拐李脚下要小心!
  福禄绵绵是神恩,
  和风和雨神好心,
  好酒好饭当前阵,
  肥猪肥羊火上烹!
  洪秀全,李鸿章,
  你们在生是霸王,
  杀人放火尽节全忠各有道,
  今来坐席又何妨!
  慢慢吃,慢慢喝,
  月白风清好过河。
  醉时携手同归去,
  我当为你再唱歌!
  那首歌声音既极柔和,快乐中又微带忧郁。唱完了这歌,翠翠觉得心上有一丝 儿凄凉。她想起秋末酬神还愿时田其中的火燎同鼓角。
  远处鼓声已起来了,她知道绘有朱红长线的龙船这时节已下河了,细雨还依然 落个不止,溪面一起烟。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