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 一、结识卡沃尔先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一、结识卡沃尔先生
  一、结识卡沃尔先生
  最近,我在商业投机上遭到了丢人的失败,我把它归咎于我的运气,而不是我的能力。
  但一个债权人拼命逼我还债,最后,我认为除了写剧本出售外,没别的出路了。于是我来到利姆,租了间小平房,置备了几件家具,便开始舞文弄墨。
  毫无疑问,如果谁需要清静,那么利姆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这地方在海边,附近还有一大片沼泽。从我工作时挨着的窗户望去,可以看见一片山峰。也正是从这扇窗子,我第一次看见卡沃尔。当时我正苦思剧情。
  太阳已经下山了,天空是黄绿色的,就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他的黑影——一个最奇特的小小身影。
  他是个体胖腿细的小个子,动作有些痉挛。他头戴板球帽,身穿大衣、灯笼裤和长袜。他的手和胳膊不时做些手势,脑袋怞筋似地晃动,嘴里嗡嗡作响,而且经常发出清嗓子的怪声。
  他一走到正对太阳的地方便停下来,掏出一只表看了一下,接着怞筋似地打了个手势,便转过身去,显得十分忽忙地往回赶。
  这件事发生在我创作精力达到最高峰的时刻,他的嗡嗡声和讨厌的举止浪费了我5分钟。他走后,我才定下心来继续思考我的剧情。但第二天傍晚这个幽灵又准时出现,第三天依旧。这使我的思考变得十分吃力。
  “这个该死的家伙,别人会以为他在学演木偶戏呢!”一连好几个傍晚,我都恶狠狠地暗中咒骂他。
  后来,我的烦恼被惊异和好奇代替了。第十四个傍晚,我再也忍不住了。当他一出现时,我便朝他惯常要站住的地方走去。
  我走到他跟前时,他已掏出表来了。
  “请等一下,先生。”他转身时我说。“我想你是在锻炼身体吧?”
  “是的,我到这儿来欣赏日落。”
  “你不是来欣赏日落的。”
  “先生?”
  “对了。你每天傍晚都发出一种声音,就象这样。”我模仿他的嗡嗡声。
  他望着我,显然这声音引起了他的厌恶。
  “我当真这么做了?”他问道。
  “每个倒霉的傍晚你都这样。”
  他呆呆地停下来,凝视着我。
  “可能,”他说,“我已经形成这种习惯了吧?”
  “嗯,好象是的。”
  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向下拉着嘴唇,眼睛盯着脚下的泥坑。
  “我脑子里的事挤得满满的,”他说,“可你……那么,我这样做打扰了你吗?”
  不知何故,我可怜起他来了。
  “说不上打扰,”我说,“不过,你设想一下——一个人在写剧本时……”
  “啊!”他说,“当然。”接着便沉思起来。他的神情显得十分苦恼,使我更怜悯他。是啊,在大道上拦住一个陌生人追问他为什么嗡嗡作响,毕竟是一种冒犯。
  “我非常感谢你。事实上,我知道自己已经变得可笑地心不在焉了。你做得对,先生。”
  “我希望我的鲁莽……”
  “没关系,先生,没关系。”
  我向他道了晚安,他痉挛地答了礼,我们便分手了。
  一连3天,我没再见到他,但他总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把这个喜剧人物写进我的剧本倒不坏。第四天,他找上门来了。
  “我一点也不怨你,”他说,“但你破坏了一个习惯,打乱了我的生活。我在这儿走了好几年了。毫无疑问,我是在嗡嗡响……但你使这一切都不可能啦!”
  我建议他另找个去处散步。
  “不行,没别的地方,只能在这儿。现在,每天下午4点钟,我就走投无路。”
  “先生,假如这件事对你那么重要……”
  “必不可少。我正在从事一项科研。我住在……”他停下来,好象是在思索。“就在那边,”他伸手猛地一指,差点儿碰上我的眼睛。“就在树林那边那座有白烟囱的房子里。我正要完成一项重要实验,这是史无前例的实验。这需要持续不断的思考,持续不断的脑力活动。下午是我最宝贵的时间!会涌现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

  “那你照常来好了。”
  “不行。我会心里不安。我一想到你在写剧本,“我就思考不下去了。不行!我得买下你的房子。”
  做买卖当然对我有吸引力。但是,这不是我的房子,他出多少钱我也不敢卖。其次,他的发明可能会很有价值,这我也挺感兴趣。我想对他的研究多做点了解,这倒不是心存什么坏主意,不过想在艰苦的写作之余轻松一下罢了。我开始试探。
  他倒十分愿意提供情况,谈起来就象被憋了多久似的,一说就是一个钟头。我得承认我听得很吃力,他的话里有一半是我根本不懂的术语,让我假装明白都办不到。
  他给我介绍了一两个论点,讲了他的工作室,还说他的成果从实验室到专利局只差一步之遥了。他请我去参观那些东西,我欣然同意了。至于小平房的买卖问题,自然没了下文。
  最后他说,谈工作是种难得的享受,但并不是总能找到象我这么聪明的听众,他与科学家也很少往来。
  第二天他来了,第三天也来了。他向我作了两次物理学讲演。他讲的都深奥难懂,但我相信他从未怀疑我的理解力。有时我怀疑自己是否在认真听,不管怎样,我总算丢下那倒霉的剧本得到了休息。
  我找个机会,去了他家一次。房子倒挺宽敞,布置却马马虎虎。除了3个工作助手,他没有仆人。他生活得很简朴。他热情地领我参观了放在各处的仪器和机器。
  如果让我谈谈他研究的性质,不幸得很,太困难了。如果用术语来说明,不仅会把读者搞得莫名其妙,恐怕连我自己也会被搞糊涂。因此,我想还是不要楞充行家,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吧。
  卡沃尔研究的是制造一种各种辐射能都“透不过”的物质。他使我理解了“辐射能”就是象光和热那样的东西,或是轮琴射线、电波、万有引力一类东西。现在已经知道,物质可能允许某种辐射能透过,也可能挡住某种辐射能。如玻璃透光,但不大透热;明矾透光,却完全隔热。碘溶解于二硫化碳所形成的溶液完全不透光,却透热;它能让你完全看不到火,却能感觉到全部热量。诸如此类,等等。
  而万有引力则可以“透过”任何物质。可以用不同物质隔绝阳光、热能、射线、电波,但没有一种物质能隔绝万有引力。而卡沃尔想发明的就是这样一种能隔绝万有引力的物质。他认为他能利用一种复杂的合金和一种新元素提炼出这种物质。
  只要稍具想象力,就会理解这种物质非同小可。自打去过他家,我没在剧本上连续用过一个钟头的工夫。我的想象力用在这物质上了,我想到了许多奇迹。例如,要举起一件物体,无论它有多重,只消在它下面放上这样一片物质后,用一根稻草便可把它挑起来。要是用在枪、炮、战舰上……由此我又推广到航运、陆地运输、建筑……及一切工业方面。一幅灿烂前景展现在我面前,我发现自己重新当上了商人。我看见一家母公司和许多子公司,订单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来,垄断、托拉斯、专利……最后成了一个庞大的“卡沃尔素”(我已给这种物质用发明者的名字命名了)公司,并且统治全世界!
  这里不能没我!
  我当时便下定决心,跳起来说道:“我们正在从事一项空前的伟大发明。”我把重音放到了“我们”两字上。“要是你不答应让我参加,你就得用手枪。我明天就来给你当助手。”
  他倒不反对,只是问:“那你的剧本怎么办?”
  “去它的吧!”我叫道。“亲爱的先生,你难道不知道你得到了什么,你在干着什么吗?这样的物质,”我喊道,“没有一个家庭、一个要塞、一条轮船能缺了它。哪怕它万分之一的用途,也会使我们大发其财!卡沃尔先生!”

  “这倒是,”他说,“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大笔财富。可是……”
  他停顿了一下,我一动不动地站着。
  “很有可能,我们最终不能把它制造出来!也许,它只在理论中存在,而实际上是荒唐的;也许,我们在制造中会遇到挫折……”
  “遇到挫折我们就想办法对付!”我说。
  但卡沃尔先生的忧虑是没根据的。1899年10月4日,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物质造出来了!
  卡沃尔把好几种金属和其他东西放在熔炉中加热有一星期了,如果他的计算没错,现在该让它冷却,当温度降低到华氏60度时,最后的化合反应便会发生。胜利在望,卡沃尔已经在考虑一种飞行机了。
  我记得十分清楚:他的嘴里又发出嗡嗡声,他那灵活的小身影在落日下显得黑糊糊的,他右边的树丛后露出他房子的几个烟囱、突然,那些烟囱飞向天空,在上升时碎成一串串砖块,屋顶和一些家具也随之而上,然后一大股白色的火焰追上了它们。屋子周围的树木在摇晃、旋转、裂成碎片。我的耳朵听到一声巨响,窗子上的玻璃全被震得粉碎。
  一团烟雾卷着灰烬和一块发蓝光的物质向天空冲去,就在这瞬间,世界的面貌改观了。安静的落日已消失,天空乌云奔腾,万物在风景中摇摆。卡沃尔消失在树丛中,透过树丛可以看到他的房子闪着火光。
  我走进树丛,在一堆树枝和篱笆碎片中发现有东西在动。好一会儿工夫,我才认出这团泥团就是卡沃尔先生。
  他站起来,向我伸出一双泥手,激动得面孔直怞搐,小泥块不断从上面掉下来。
  “祝贺我吧!”他喘息着说,“祝贺吧!”
  “天哪!为什么?”
  “我已把它制造出来了!”
  “那爆炸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爆炸。这又是我的一次粗心大意。我把这种卡沃尔素做成又薄又宽的一片……”他停顿了一下,“你十分清楚,它能隔绝物体之间的引力,所以,一旦制造过程完成,它上面的空气、屋顶全失去重量了。这样一来,卡沃尔素上面的空气受到四周空气的巨大压力,开始飞速上升;而周围的空气立即挤进来,又马上失重、上升……这就掀掉了屋顶……”突然,他喊道:“就是这样!解决了!一种卷帘。”
  “什么解决了?”我问。
  “太空——哪儿去都行!月球。它必须是个球体!”
  我简直摸不着头脑,只好听他自顾说下去。
  “这一次我把这种卡沃尔素放在一个平槽里,制造过程一完,蚤动就发生了,要不是它自己也喷了上去,真不知会出什么事呢!想想看,它能自由上升!”
  “那又有什么好处呢?”
  “设想一个能装人的球体,”他解释说,“用钢制造,里面镶一个厚玻璃胆,外面涂一层卡沃尔素。”
  “那你怎么进去呢?”
  “那容易,只消开个人孔就行了。当然这个人孔得有个阀门,以便必要时可能把东西抛出去而不透空气。”
  “就象儒勒-凡尔纳在《从地球到月球》中写的那样。”
  但卡沃尔从来不读小说。
  “我有点明白了,”我慢吞吞地说,“你可以趁卡沃尔素还热的时候钻进去,等它一冷却,球体便飞起来。但你会直线上升,你不可能到达什么地方,即使到达了,你又怎么回来呢?”
  “我刚才说问题解决了就是指这个。钢球是由几部分合并而成,每一部分仿照卷帘式样,可以用开关控制收放。这你明白了吧?当这种卷帘或者叫窗户关上时,球体将直线上升;当打开一扇窗子,而那个方向碰巧又有什么物体,我们就会被吸引过去。”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过是离开这个世界又回来罢了。”

  “想想看,你能去月球!”
  “这倒是个不坏的主意,”我说,“可是仍象一枚大勋章那样很难使我动心。”
  “我毫不怀疑那儿有矿产。”卡沃尔说。
  “能举个例子吗?”
  “硫磺、矿石,也许还有黄金,可能还有新元素呢。”
  “运费呢?”我说,“要知道月球远在25万英里之外呢。”
  “依我看,如果用卡沃尔素涂箱子,随便你把多重的东西运到哪儿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我倒没想到。
  “还有火星……”
  我的想象力又活跃起来。突然间,我好象看到卡沃尔素制成的飞船把整个太阳系串连起来,优先权,占领行星的优先权!我想起古代西班牙对美洲黄金的垄断。
  “我开始懂了,懂了。”从冷淡到热衷的过渡简直没花什么工夫。“这可是惊人的设想啊!我从来没梦到过这等事!”
  “我们会解决一切问题!”他说。“可以很快解决!今天晚上就开始……”
  “我们现在就开始于!”我回答道。
  我们急忙赶到实验室,开始工作,绘图……不知不觉,天已黑了……
  球体在成长。1月份,马队运来一只大货箱,我们准备把一个厚厚的空心玻璃球装进钢壳。钢壳其实不是球体,而是一个多面体,每个小平面上都是一个卷帘。卡沃尔素在3月份制成半成品,涂到了卷帘上。安放球体的实验室屋顶已拆去,球体周围盖了一座熔炉。只剩最后一道工序了——把金属涂料在氮气中加热到发出暗红色的光泽。
  我们的给养和设备——压缩食品、氧气筒、空气净化器等等,在屋角堆成一小堆。
  熔炉点着了火,最后一道工序开始了。
  “进去吧。”卡沃尔说。现场只有我们两个,太阳已经落山,四周一片寂静。
  我顺着光滑的玻璃滑到球体底部,开始接过卡沃尔递来的食物、行李。温度表指示球内现在温度是华氏80度,我们只穿着薄薄的衣服。为了以备不时之需,我们带上了厚衣服和几条毛毯。卡沃尔在球体周围转了一会儿,看看是否忘带了什么,接着,他也钻了进来。
  我帮他把入孔上的玻璃盖子拧紧,接着他按了一下按钮,卷帘关上了,球体里一片漆黑。
  我默不作声地呆坐着,突然清清楚楚地意识到呆在球体里简直是个大傻瓜,可是外面的世界对我又如此冷漠——几个星期来我全靠卡沃尔的津贴度日……我犹豫、焦虑、愤怒……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突然球体轻轻一震,外面传来微弱的呼啸声。我感到万分紧张,觉得被无数吨重量往下压……
  “卡沃尔,”我在黑暗中说,“我的神经受不了了……该死!”我叫道,“我是个傻瓜,我不去了,这事儿太冒险,卡沃尔,我要出去。”
  “你出不去,”他说,“现在已经迟了,柏福德,刚才的震动就是起飞。我们现在正象子弹一样飞入太空呢。”
  我目瞪口呆,无话可说。接着,我发现感觉起了变化。这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感觉。头部的感觉就象中风一样,耳朵里的血管咚咚作响。
  “别动,”卡沃尔见我要挣扎,说道。“你要完全保持松弛。我们正处在我们自己的一个小天地里。看看那些东西!”
  原先放在球体底部的箱子和包袱全漂浮起来。随后我看到卡沃尔也离开了玻璃,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也是漂着的。
  这样无拘无束地在空间飘荡,是人所能感受到的最奇特的感觉。起初觉得可怕,但恐惧过后,就完全没什么不愉快的感觉,反而感觉特别安逸。就我的经验来说,地球上与这最相近的事就是躺在软软的厚羽绒床上!
  这不象一次旅行的开始,倒象一个梦境的开始。
  ------------------
  文学殿堂雪人扫校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血火大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绿林恶魔1没有风,天黑以后,气温还未降下来。空气的湿度很大,蚊子叮咬着人粘糊糊的肌肤。在巴西偏僻内地长大的日本姑娘水野直子,已经习惯了蚊子和毒虫,对蚊虫的毒素已产生了免疫力,即使受到它们叮咬也没什么反应。如果对它们神经过敏的话,在这里简直无法生活。一阵巨大的声音把直子惊醒。她从粗糙的木床上坐起时,那声音变成了狂吼和怒号。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