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最后的莫希干人 - 第16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爱德伽:在您没有开始作战以前,
  先把这封信拆开看一看——
  莎士比亚①
  ①《李尔王》第五幕第一场。
  海沃德少校来到孟罗的屋子里时,发现只有他的两个女儿和他在一起。艾丽斯坐在他的膝头,正用纤细的手指分理着他灰白的头发;每当他对这种顽皮的举止假装生气时,艾丽斯便用艳红的嘴唇去吻他那满是皱纹的额头,使他平息装出的怒气。科拉在一旁坐着,静静地、有趣地看着他们;她以一种慈母般的心情,看着妹妹这种任性的举动,这正表明了她对艾丽斯的溺爱。在这种父女相聚,无拘无束地撒娇谈笑的时候,别说她们不久前经历的种种磨难,就连迫在眉睫的危险,似乎也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看来他们是要利用这一短暂的休战时刻,享受一下纯洁的天伦之乐;在眼前这种安全的环境里,做女儿的忘记了她们的恐惧,那位老战士也忘记了他心中的焦虑。就在这种情景之下,急于要向上级报告的海沃德,没有通报就走了进来;大家没有注意到他,他就站在一旁很感兴趣地看了好一会儿。可是艾丽斯灵活的眼睛,从一面镜子里发现了他的身影,她羞愧得急忙从父亲的膝头跳下,大声叫了起来:
  “海沃德少校!”
  “你问那小伙子吗?”父亲说,“我派他去和那个法国佬闲聊去啦。哟,少校先生,你这个小伙子,动作好快!去吧,去吧!你们两个女孩子。这儿没有你们叽叽喳喳的,就已经够我烦的了!”
  科拉察觉她们再在这儿逗留已不适合,便起身走出房间;艾丽斯也笑着跟在她后面走出去了。盂罗没有马上问海沃德这次出使的结果,而只是在房间里来回地踱了一阵,他背着双手,低着脑袋,两眼盯在地上,仿佛正陷入沉思。最后,他抬起头来,眼睛中流露出一个父亲的爱抚之情,感慨地说:
  “一对多好的姑娘啊,海沃德,任何一个做父亲的,都会因有这样的女儿而感到骄傲的。”
  “你现在要听的,不是我对你女儿的意见吧,孟罗上校!……”
  “不错,小伙子,不错,”老人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你刚回来那天,本来打算要你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意见的,可是当时我认为,在这英王的敌人随时都会前来做不速之客的时刻,一个老军人是不宜侈谈婚姻喜庆之事的!可是我错了,邓肯,我的孩子,在这点上我是错了;因而,现在我准备听听你要说点什么。”
  “承你见爱,我十分欣喜。可是,亲爱的上校先生,我刚才从蒙卡姆那儿带来一个口信……”
  “让那个法国佬和他的全部喽-都见鬼去吧,少校先生!”火气十足的老军人大声嚷嚷道,“他现在还不是、将来也永远不会是威廉-亨利堡的主人,只要韦布将军证明他自己还是一个真正的军人的话。不,少校先生!感谢上帝,我们的处境还没有落到这样紧迫的地步,我孟罗连对自己的家务尽点责任都不可能了。你母亲是我一个知心朋友的独生女儿,邓肯;我现在就要听听你的意见,尽管那班圣路易爵士老爷已经全部集结在我们堡垒的门口,领头的是那位法国圣徒①,他还想求我赏光和他作一次友好交谈哩!嘿,他们那种可以用钱买到的爵士,多如牛毛,简直可以车载斗量!还有他那个只值两分钱的侯爵,算个什么!我们的‘蓟花’②才是尊贵、古老的勋位;Nemomeimpunelacessit③才是真正的骑士精神。邓肯,你的祖先就得过这种勋位,他们才是苏格兰贵族的光荣。”
  ①法王路易九世(一二一四-一二七○)两度率十字军远征,死于突尼斯后,被教皇波尼非斯尊为圣徒。路易十四(一六三八-一七一五)为了对先人表示崇敬,特创“圣路易爵士”武功勋位。此处指蒙卡姆及其部下。
  ②蓟花为苏格兰的国花,“蓟花勋位”是苏格兰的一种爵士勋位。
  ③拉丁文,意为“侮余者必受惩”,是苏格兰的铭语。
  海沃德知道他的上司有意要表示对法国将军的口信的轻视,并以此为快;同时他也知道这种坏脾气是发不长的,于是也就乐得顺着老头子的性子,装出对这件事漠不关心的样子,答道:
  “我不揣冒昧地说,上校先生,诚如你所知道的,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有幸能做你的女婿。”
  “啊,我的孩子,你的话非常清楚明白。可是,我来问你,少校先生,你对我的女儿也这样明白地吐露过吗?”
  “我以名誉担保,没有!”海沃德激动地大声说,“要是我利用我的地位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那我就辜负了你对我的心腹之托了。”
  “你这是有教养的人的见解,海沃德少校,值得大大赞扬。不过科拉-孟罗是个言行谨慎的姑娘,她头脑清醒,品格高尚,就是父亲的监护,对她来说也是不需要的。”
  “科拉?”
  “是呀,是科拉!我们是在谈你对盖罗小姐的要求呀,不是吗,少校先生?”
  “我……我……我觉得我没有提到过她的名字。”海沃德结结巴巴地说。
  “那么你想要我答应把谁嫁给你呢,海沃德少校!”老军人问道,脸上已经流露出受到伤害的神情。
  “你还有一位同样可爱的女儿。”
  “艾丽斯?”做父亲的喊了起来,惊异的样子,和刚才海沃德重复科拉的名字时一模一样。
  “是的,上校先生,这就是我的愿望。”
  年轻人看到对方对自己的话是如此感到意外,便不再作声,默默地等待着事态发展的结果。孟罗迈开大步,急速地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分钟,他那严峻的脸孔紧张地痉挛着,似乎他整个身心都在专注地思索着这件事。最后,他径直走到海沃德跟前,睁大眼睛盯着他,嘴唇颤抖着说:
  “邓肯-海沃德,我爱你,是因为在你的血管中流着我那位好友的血;我爱你,是因为你具有高尚的品质;我爱你,是因为我相信你会给我的孩子带来幸福。但是,如果我生怕会有的事是真的话,所有这一切爱,都将立时变成恨。”
  “上帝决不容许让我的任何言行造成这种变化!”年轻人大声说,迎着对方锐利的目光,他的两眼毫无惧色。孟罗并没有注意到,海沃德对他深藏心底的这种感情是不可能了解的,可是看到对方面不改色,便也心平气和,用较为温和的语气接着说:

  “你愿意做我的女婿,邓肯,可是你对你要叫他岳父的人的过去,却一无所知。坐下吧,年轻人,让我来简单扼要地对你诉说一下我心灵上的创伤。”
  这时候,有关蒙卡姆的口信的事,不论是在带信人或者收信人的心目中,都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他们各自拖过一张椅子来坐下,当老军人明显地带着几分忧郁,默默地沉思着的时候,年轻人强压住不耐烦的心情,打起精神恭恭敬敬地等待着。最后,老人终于开口了。
  “你知道,海沃德少校,我的家庭是一个有着古老的光荣传统的世家,”这位苏格兰老人开始说,“虽然我们家没有和这种地位相适应的家财。当我还只有你这般年纪的时候,我和艾丽斯-格雷厄姆订了婚,她是我家附近一个有钱地主的独生女儿。但是她父亲嫌我穷,还有其他的原因,不赞成这门亲事。因此,我便像一个正直的人应该做的那样——解除了我和她的婚约,同时就投军离开了祖国。我到过许多地方,并在异乡流了不少血,后来被派到西印度群岛。在那里,我结识了一个姑娘,后来她就成了我的妻子,这便是科拉的母亲。这个姑娘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绅士,她的母亲——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是个不幸的女人,”老人傲然地说,“她的祖先颠沛流离,最后不幸沦落为专供阔人使唤的奴仆。唉,先生,她和一个外国商人的这种反常的结合,真是使苏格兰蒙受耻辱。可是,要是我发现有人敢瞧不起我的女儿,那他一定会受到我这个做父亲的狠狠叱责!海沃德少校,你是在南方出生的,在你们那儿,这种不幸的人是被认为比你们低一等的吧!”
  “这真是个非常不幸的事实,上校先生。”海沃德说着,窘迫得不由地低下头来看着地面。
  “你侮辱了我的孩子!尽管如此美丽善良,你还是不屑让海沃德家族的血统里掺人这种卑微的血液吧?”心怀不满的孟罗气哼哼地问道。
  “上帝决不会让我有这种可耻的偏见的!”海沃德回答说,在这同时,他感到这种感情,就像生来就有的那样,似乎已深深地在他心中扎了根。“孟罗上校,你的小女儿的温柔、美丽和娇媚,就足以说明我爱她的动机了,你不该这样冤屈我的。”
  “你说得也有理,少校先生。”老人说,他的语气又变得缓和,甚至可说温柔了。“这孩子,完全像她母亲在她这个年纪时一模一样,也是无忧无虑的。我的第一个妻子不幸去世后,我又回到了苏格兰,那时我因为结婚变得有钱了。可是,你万万没有想到吧,邓肯!艾丽斯-格雷厄姆竟痛苦地独身守了漫长的二十年,一心等待着我这个已经把她忘却的人!而且,先生,我虽这样无情,她却毫不在意;当时,一切障碍都已消除了,于是她就做了我的妻子。”
  “后来她就生了艾丽斯?”海沃德喊了起来,他那性急的样子,要不是在此刻孟罗满腹心思的时候,可真有点危险哩。
  “不错,正是这样,”老人说,“可是为了给予别人幸福,她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不过,少校先生,她已经进入天堂,而我,也是个行将就木的人,看来可以不必再为过去的幸福日子悲痛了。我只和她共同生活了一年,对她这样一个眼睁睁把自己的青春断送在绝望的忧苦中的人来说,这一段幸福的时日实在太短促了啊!”
  在老人的伤感中,有一种威严的意味,使得海沃德不敢说一句话来安慰他。孟罗坐在那儿,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有别人在他面前,他的脸上显露出痛苦的悔恨神情,大颗大颗的泪珠,自眼睛中涌出,滚过面颊,掉落在地上。最后,他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似的,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了一圈,回到海沃德的跟前,厉声问道:
  “海沃德少校,你不是从蒙卡姆侯爵那儿给我带来什么口信了吗?”
  海沃德不由得吃了一惊,急忙用很不自然的声调开始叙述起那几近忘记的口信来。关于那位法国将军如何用虽然客气但是捉摸不定的态度来对待海沃德,如何巧妙地避开海沃德想从他嘴里套出一些在谈到时可能会露出的内容的企图,以及他那坚决但仍然客气的口信,目的在于使他的敌人孟罗了解,除非孟罗愿意亲自前往听取,否则他就根本别想知道信的内容,等等,这一切也就不必再在这里赘述了。听着海沃德的报告,盂罗刚才那种做父亲的兴奋心情渐渐地消失了,他感到自己所处地位的责任。海沃德讲完以后,只见这位老战士的脸上,涌起一种一个当军人的受到伤害时的感情。
  “够啦,够啦,海沃德少校!”老人怒不可遏地嚷道,“你说的话已经足够为法国佬的礼貌写一部书了。瞧,这位先生邀请我去和他谈判,可是当我派去一个有能力的代表——邓肯,你虽然还年轻,可堪称能干,结果他给我的回答却是一个谜。”
  “也许他对一个代表不太重视,亲爱的上校先生!想必你总记得,他两次提出邀请的都是堡垒的司令,而不是司令的代表。”
  “可是,少校先生,难道一个代表就不能和委托他的人具有同样的权力和尊严吗?他要和孟罗本人面谈!说实话,少校先生,我倒很想满足他的要求哩,让他来看看也好,不管他兵力多雄厚,用什么办法来招降,我们依然面不改色,坚定自若。年轻人,这一着,说不定倒是个好办法哩!”
  海沃德心里暗想,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弄清侦察员带来那封信的内容,因而对盖罗的这一主张大为赞同。
  “毫无疑问,要是他亲眼目睹了我们镇静自若的态度,他是鼓不起什么信心的。”他说。
  “你说得再正确没有了。我倒希望他大白天来,来看看我们的堡垒,而且最好带上大队人马,因为用这种办法来观察敌人的表情,是不大会失败的,远比他原来用的炮轰要好得多。海沃德少校,战争的壮观和勇敢,已经被沃邦先生①的技艺弄得大大减色了。我们的祖先是没有这种科学性的儒怯的。”

  ①沃邦(一六三三-一七○七),法国元帅、军事工程师。在国王路易十四进行对外扩张的战争中曾任统帅,先后领导建筑要塞三十三座,改造三百座,指挥过五十三次要塞围攻战。他系统地发展了棱堡体系的筑城法,使当时法国派筑城法居欧洲首位。
  “这也许是非常正确的,上校先生;不过现在我们只好用技艺来击退技艺了。你对这次会谈的事,怎么打算呢?”
  “我要去见那个法国佬,而且要毫不畏惧地立刻就去;行动要迅速,这是皇家军人的本色。去,海沃德少校,吩咐军乐队集合,得给那班法国佬吹奏一通,再派个人去送信,让他们知道是谁来了。我们还要安排一小队卫兵做前导,因为这是对一个获得皇上光荣任命的人应有的尊敬。啊,等一等,邓肯,”他又加上一句,虽然周围没有别人,他还是压低了声音,“恐怕还是小心谨慎一点为好,安排几个人在身边,以防万一其中有诈。”
  年轻人接受了这一命令,退出了房间。这时,天色已近黄昏,他不敢怠慢,急忙前去进行必要的安排。用不了几分钟,几小队士兵已经整好队,于是他又派了一名传令兵,手持白旗,先去通知敌方:亨利堡司令即将到达。海沃德把这一切安排妥帖之后,便带领卫队来到出击口,发现他的上司已经先在那儿等着他了。在这儿举行了军事官长出行的一般仪式后,老军人和他的年轻助手,便在卫队的卫护之下,离开了堡垒。
  他们离堡垒才前进了一百码光景,就看到一小队敌兵卫护着那个法国将军,来到一片回地里,这是一条河床,它正好位于对方的炮兵阵地和堡垒之间。打从走出堡垒直至来到敌人跟前,孟罗都显得气宇轩昂,从他的步伐和脸上,都露出了高度的军人气质。当他一眼看到插在蒙卡姆帽上那支白色羽毛时,他的两眼炯炯发光,从他那魁梧而依然壮健的身躯上,丝毫也看不出年岁对他的影响。
  “命令士兵们加强警戒,少校先生,”他低声对海沃德说,“时刻紧握武器,和这班路易的喽-在一起,别想有安全。同时,在他们面前,我们又要显出安全无恐的样子。你懂得我的意思了吗,海沃德少校?”
  他的话被上前来的法军的一阵鼓声打断了,于是英军也立即击鼓回礼。双方的队伍在举着白旗的传令兵的引导下向前推进。最后,谨慎的苏格兰人先停了下来,他的卫队紧靠在他的背后。双方行过简单的军礼之后,蒙卡姆便以轻快而文雅的步子走上前来,面对着英国老军人摘下自己的帽子,彬彬有礼地垂下双手,帽子上的白色羽毛几乎拖到了地面。相比之下,孟罗的仪态虽然更为威严,更为英武,但却缺少法国将军的那种泰然自若和殷勤文雅。两个人好一会儿谁都没有开口,只是以好奇和关注的目光相互对视着。最后,由于蒙卡姆的军阶较高,并且鉴于这次会谈的性质,他首先打破了这种沉默。寒暄了几句之后,他转向海沃德,用微笑打了个招呼,用法语接着说:
  “我感到非常高兴,阁下,在这样的场合有你在一起,真是有幸,这样,我们就不必再用普通的译员了;因为有了你的帮助,我感到我好像也能讲你们的语言一样放心了。”
  海沃德对这番恭维表示了谢意,接着,蒙卡姆回头对那些学着英国人的样,紧紧地站在背后的卫兵们说:
  “Enarriere,mesenfants-ilfaitchaud;retirez-vous,unpen.(向后退,孩子们。天气热,向后退一点。)”
  海沃德少校也想照样来一下这种表示信任的行动,在这之前,他先向平地四周扫视了一圈,可是他不安地看到无数的印第安人,黑压压地簇拥在周围的树林边上,朝他们望着,像是这场会谈的好奇的旁观者。
  “蒙卡姆侯爵当然也很了解,我们双方目前的处境有所不同。”他有些为难地说,同时用手指着几乎四周都已站满的危险的敌人。“要是我们也命令卫兵撤退的话,那我们就只好任凭敌人摆布了。”
  “少校先生,对于你们的安全,你们已经得到‘ungentilhornmeFrancais(以一个法国贵族)’的保证,”蒙卡姆一只手按住胸口,庄严地回答说,“我想,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当然,当然。向后退,”海沃德对率领卫队的军官说:“向后退,退到听不见我们说话的地方,等候命令。”
  孟罗看到自己的卫队向后撤,表现出明显的不安,急忙悄声向海沃德提出质问。
  “不让流露出不信任对方的样子,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上校先生。”海沃德反驳说,“蒙卡姆先生已对我们的安全做出保证,所以我命令卫队向后退一些,这是为了表示我们十分信任他的诺言。”
  “这也许是对的,少校先生,可是我对这班侯爵大人的所谓诺言是不太相信的。他们的那些贵族头衔太不值钱了,很难相信他们真能够得上那样光荣的称号。”
  “亲爱的上校先生,你忘了,我们和他会谈的这位军官,他的事迹和为人,在欧洲和美洲都具有极高的声誉,对于这样一位有名望的军人,我们的疑虑是不必要的。”
  老人打了个手势,表示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可是在他那严峻的脸上,却依然流露出自己那固执的不信任的神气。事实上,这倒并不是眼前的情况有什么值得他挑剔的地方,而是因为他对敌人有着一种传统的轻蔑心理。
  蒙卡姆耐心地等待着,直到这场低声的谈话终了之后,他才走前几步,正式开始会谈。
  “少校阁下,我要求和你的长官进行这次会谈,”蒙卡姆说,“是因为我相信他自己也会认识到,他为了他的皇上的荣誉,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现在,已经到了倾听一下人道的呼声的时候了。我将永远为他作证,他的抵抗是英勇的,而且一直继续到还有一线希望的时候。”
  海沃德把这一番开场白给自己的长官翻译了之后,孟罗便态度严肃但很有礼貌地回答说:

  “不管我多么珍重蒙卡姆阁下的作证,但我认为,我应该更好地执行我的任务,才能使这种证言更有价值。”
  那位法国将军等海沃德把这几句话的意思译给他听了之后,微笑着说:
  “现在,我之所以乐于作证是由于钦佩你们的英勇,这件事要是徒劳无益地拖延下去的话,也许我就难于从命了。阁下是否愿意参观一下我们的营地,亲眼看一看我们的兵员人数?这样也许就可以看清,抵抗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了。”
  “我知道法国的国王有着大量的官兵为他服务,”苏格兰人一等海沃德把对方的话译完,就镇静自若地回答说,“但我们的皇上也同样拥有人数众多的忠诚将士。”
  “可惜他们不在近旁,这倒是我们的幸运。”由于一时激动,蒙卡姆不等海沃德翻译,就接口说,“战争也有它的定命,一个勇敢的人,是懂得怎样拿出勇气来屈服于命运的,正像他懂得怎样拿出勇气来对付敌人一样。”
  “要是我早知道蒙卡姆阁下也熟谙英语,我就不必作这样献丑的翻译了。”心里恼火的海沃德冷冷地说,他立刻想起刚才和盂罗的那场小小的争论。
  “请原谅,阁下,”法国人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回答说,“对于一种外国语言,能懂和会说之间是有着很大差距的;因此,请你还是继续帮助我。”他略微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附近这些高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我们能够清楚地侦察到你们堡垒的情况。阁下,对于你们各个防御工事的薄弱情况,我们可以说和你们自己一样清楚。”
  “你问问这位法国将军,他的望远镜能不能看到赫德森河,”孟罗傲慢地说,“他是不是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遇上韦布将军的部队。”
  “让韦布将军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孟罗一讲完,狡黠的蒙卡姆突然递给他一封拆开的信,并且说,“你从这封信中可以知道,阁下,他的行动可能对我的部队不会有什么妨碍。”
  老军人等不及海沃德把话译出,便伸手接过那封信来;他那急切的表情,说明他是多么重视这封信的内容。当他的目光急急地从一行行字上掠过时,脸上那军人的高傲神情,也跟着变成了深深的恼恨和失望,他的嘴唇开始颤抖起来,那张信纸从他手中掉落到地上,他的头低垂在胸前,就像一个人受了打击后,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一样。海沃德从地上拾起那封信,也不请求原谅他的冒昧,便匆匆看完信中那无情的内容。原来他们那位卑鄙无能的上级,非但没有鼓励他们进行抵抗,反而要他们立即放弃堡垒,他非常明确地说了一番道理,说他哪怕一兵一卒都不可能派来救援他们。
  “这不会有假!”海沃德喊了起来,他翻来覆去地检查着那张信纸,“这是韦布将军的签名,一定是那封被截的信。”
  “他出卖了我!”最后,孟罗痛苦地喊了起来,“我一生从来不曾丢过脸,现在他却给我带来这样不光彩的事,我的头发都已斑白,他还要给我蒙上这么大的耻辱。”
  “别这么说,”海沃德大声说道,“我们现在还是亨利堡的主人,荣誉还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要让敌人懂得,他们想要我们的生命,必须付出最大的代价。”
  “孩子,我感谢你,”老人如梦初醒般地大声喊道,“这一次是你提醒了我,使我想起了自己的职责。我们回去吧,先去掘好我们的坟墓,准备和城堡共存亡。”
  “先生们,”蒙卡姆向前一步,气度宽容地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认为我想利用这封信来屈辱勇敢的人们,或者为我自己博得一个不正直的名声,那你们是太不了解我路易-德-圣维兰①的为人了。在你们离开之前,请听一听我的条件吧。”
  ①即蒙卡姆。
  “这法国人在说什么?”老军人严厉地问道,“难道他抓了一个侦察员,截了一封司令部的信,就想大吹大擂吗?你告诉他,要是他想拿这些话来吓唬他的敌人,还是解了这儿的围,到爱德华堡前面去说为好。”
  海沃德把蒙卡姆说的意思向他解释了一遍。
  “蒙卡姆阁下,我们愿意听你说一说。”孟罗听海沃德说完之后,较为平心静气地说。
  “现在要想保住这座堡垒是不可能的,”宽宏大量的敌人说,“为了我的主子的利益,这座堡垒必须摧毁;但是,对于你们两位,以及你们的勇敢的战友们,凡是一个军人所最宝贵的权利,一切都将得到尊重。”
  “我们的军旗呢?”海沃德问。
  “你们可以带回英国,给你们的国王看看。”
  “我们的武器呢?”
  “由你们留着,因为没有人能比你们使用得更好。”
  “我们的行军和撤离堡垒的方式呢?”
  “全按最尊重你们的荣誉的方式进行。”
  海沃德转身将这些意见做了翻译,盂罗听后感到非常惊奇。这种异乎寻常、出乎意外的宽宏大量,使他深为感动。
  “去吧,邓肯,”他说,“跟这位侯爵一起去吧,他的确够得上一位侯爵。去,到他的营帐里去,把一切安排妥当。我活到这把年纪,总算看见了这两件从没想到的事:一个英国人竟会吓得不敢出兵救援自己的战友,而一个法国人却这样正直,不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来逼人。”
  说完这几句话,老军人重又把头垂到胸前,转身慢慢地朝堡垒走去;他那垂头丧气的样子,使焦虑地等待着的守卫部队,看到了一种不祥之兆。
  受了这次意外的打击后,孟罗那种高傲的神情,从此一蹶不振,而且他那坚定的性格也起了变化,一直到他不久之后忧郁地去世。
  海沃德留下来谈判有关投降的一切条款。直到第一班夜哨值岗时,他才回到亨利堡,经过和司令进行一番密谈,他立即又匆匆离去了。这时才公开宣布,战争状态必须结束——孟罗已经签署了一个条约,根据这一条约,亨利堡将于明天早晨交给敌方,守卫部队可以保留他们的武器、军旗,以及行李辎重,因此,按照军人的看法,也就是保留了他们的荣誉
或许您还会喜欢: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春潮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引自古老的抒情歌曲夜半一点多钟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发走点燃灯烛的仆人,他便猛然坐到壁炉边的安乐椅里,用双手捂住了脸。他还从未感觉到这样疲乏——肉体的与精神的。 [点击阅读]
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三个漂流者蓝天上万里无云。在一望无际波浪不惊的大海上,只有小小的浪花在无休止地抖动着。头顶上初秋的太阳把光线撒向大海,使海面泛着银光。往周围望去,看不到陆地的一点踪影,四周只有宽阔无边的圆圆的水平线。天空是圆的,海也是圆的,仿佛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似的。在这无边的大海中央,孤零零地漂着一个小得像罂粟籽般的东西。那是一只小船。船舵坏了,又没有一根船桨,盲无目的地任凭波浪将它摇来荡去。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3:月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潘乔感谢你的耐心、关爱、友谊和幽默感以及心甘情愿在外就餐也感谢我的孩子们,加布、塞斯及艾利感谢你们使我体验了那种人们甘愿随时为之付出生命的爱火与冰①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5:午夜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总是祈祷自己可以入睡。高中——或者称为炼狱更为恰当!如果有什么方式能够弥补我的罪过,那恐怕就是我读高中的记录了。这种厌烦感不是我曾经体会过的,每一天看上去都要比前一天更加极度无聊。也许这就是我睡眠的方式——如果说,睡眠的含义就是在变幻的时期内处于呆滞状态的话。我凝视着食堂角落水泥墙上的裂纹,想象着它们所呈现的花纹其实并不存在。 [点击阅读]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一、结识卡沃尔先生一、结识卡沃尔先生最近,我在商业投机上遭到了丢人的失败,我把它归咎于我的运气,而不是我的能力。但一个债权人拼命逼我还债,最后,我认为除了写剧本出售外,没别的出路了。于是我来到利姆,租了间小平房,置备了几件家具,便开始舞文弄墨。毫无疑问,如果谁需要清静,那么利姆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这地方在海边,附近还有一大片沼泽。从我工作时挨着的窗户望去,可以看见一片山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