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涨潮时节 - 第三部 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本来就担心他们会这么判决,”验尸官用抱歉的口吻说,“地方观念太重了!只用感情,不用逻辑。”
  审讯结束之后,验尸官、警察局长、史班斯督察和赫邱里-白罗坐在一起商讨。
  “你已经尽力了。”警察局长说。
  “这样判决实在太贸然了,”史班斯皱眉道,“也会妨碍我们的工作。你认识赫邱里-白罗先生吗?是他帮忙找到波特的。”
  验尸官亲切地说:“久仰!久仰!
  白罗先生。”白罗想要做出谦虚的态度,但却没有成功。
  “白罗先生对这个案子也有兴趣。”史班斯微笑着说。
  “是啊,”白罗说,“老实说,在这个案子发生之前,我就卷进去了。”
  在他们好奇的眼光下,他说出初次在惧乐部中听人提及罗勃-安得海名字的奇特情形。
  “正式审判的时候,除了波特的证词之外,这也可以算是一点证据,”警长若有所思地说,“事实上安得海早就计划好要装死,也提到要用恩纳可-亚登这个假名字。”
  督察喃喃说:“喔,可是那能算是证据吗?说话的人都已经死了。”
  “也许不能,”白罗沉吟道,“但是却是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提示。”
  “我们要的不是提示,”史班斯说,“是具体的事实。譬如星期六晚上有人确实在史秦格旅馆或者那助近看到过大卫-汉特。”
  “应该很简单。”警长皱眉道。
  “如果在我国,一定很简单,”白罗说,“附近一定有小咖啡馆,喝咖啡的客人一定会看到……可是在英国……”他耸耸肩。
  督察点点头。
  “酒店里的客人大部分会留到打烊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家听九点的新闻。要是你八点半到十点之间走到大街上,根本一个人都看不到,一个人都没有!”
  “凶手就是看准了这个?”警长问。
  “也许吧。”史班斯说,他的表情并不高兴。
  一会儿,警长和验尸官就离开了,只剩下史班斯和白罗两个人。
  “你不喜欢这个案子,是吗?”白罗同情地问。
  “那个年轻人让我很担心,”史班斯说,“那种人最叫人摸不清了。即使他们一点罪都没有,举动却往往像犯了罪一样。可是要是真的犯了罪,却又一副无邪的样子。”
  “你觉得他有罪?”白罗问。
  “你不觉得吗?”史班斯反问。
  白罗一摊手。
  “我很想知道,”他说,“你到底掌握了多少财他不利的证据?”
  “你是指可能性,而不是法律上吧?”
  白罗点点头。“首先是打火机。”史班斯说。
  “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尸体下面。”
  “上面有指纹吗?”
  “一个也没有。”
  “喔!”白罗说。
  “不错,”史斑斯说,“中我也不喜欢这种情形。其次是死者的手表停在九点十分,这和法医检验的结果相符——还有罗力-柯罗德说安得海正在等一个随时会到的客人,看来也没错——那个客人几乎马上就到了。”

  白罗点点头。
  “对,一切都很干脆。”
  “而且我觉得,白罗先生,我们不能否认一件事,他(也就是说他和他妹妹)是唯一可能有杀人动机的人。要不是大卫-汉特杀了他,就是另外有个局外人跟踪安得海到这里,为了我们不了解的某种原因杀了他——可是这太不可能了。”
  “嗯,我同意,我同意。”
  “你知道,温斯礼村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杀他的动机——除非住在这儿的某个人(除了汉特兄妹)刚好过去和安得海有过节儿。我从来不排除巧合的可能,可是目前一点迹象都看不出来。除了那对兄妹之外,谁都不认识那家伙。”
  白罗点点头。
  “对柯罗德一家来说,罗勃-安德海无异是他们最可能的救命恩人,他们一定不惜想尽办法让他活命。只要罗勃-安得海活着,他们就可以平分一大笔财产。”
  “不错,我还是完全赞成你的意见。柯罗德家需要的是活生生的罗勃-安得海。”
  “所以我们又回到原来的主题上了——罗莎琳跟大卫-汉特是唯一有谋杀动机的人。当时罗莎琳-柯罗德在伦敦,可是我们知道大卫当天在温斯礼村。他是五点半到火车站的。”
  “好,现在我们已经掌握很明显的动机,还有五点半到某个不确定时间他也在场的证据。”
  “不错,我相信碧翠丝-李平考特的故事,她确实听到那些对话,虽然可能经过加油添醋,可是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不错,这的确是人的通病。”
  “不但因为我很了解她,也因为有些事实在捏造不出来,譬如说,她以前从来没听过罗勃-安得海这个名字。所以我相信她的话,而不相信大卫,”
  “我也是,”白罗说,“我觉得她实在是个可靠的证人。”
  “我们已经证明她的话是真的。照你看,那对兄妹到伦敦做什么?”
  “这一点我也很想知道。”
  “瞩,目前的情形是这样:罗莎琳-柯罗德只能终生享用戈登-柯德德财产的利息部分,不能动用本金——我想顶多只能用一千镑、但是珠家首饰全都是她的,所以她第一步一定是拿最珍贵的珠宝到庞德街出售。她急需用于大笔钱——付给一名敲诈者。”
  “你认为这是对大卫-汉特不利的证据?”
  “你不同意?”
  “不错,这可以证明有人在敲诈他们,但是却不能证明他企图杀人。先生,你可不能太贪心,两者只能取其中,那个年轻人要不是打算付钱,就是打算动手杀人,你所提出的证据只能证明他准备付钱给敲诈者。”
  “对……对,也许是吧。不过说不定他临时又改变了主意。”
  白罗耸耸肩。
  “我很了解他那种人,”督察沉吟道,“在大战期间表现得非常好,勇气、体力十足,对本身的安全毫不在乎。他们敢面对任何拂战,很可能会得到维多利亚勋章——不过啊,多半都是死了以后的事。不错,在战场上他们是英雄。可是一旦战争结束了,哼,这种人多半在监牢里过完下半辈子。他们喜欢刺激,没办法安安分分过日子,对社会毫不关心——甚至一点也不把人命看作一回事。”

  白罗点点头。
  “告诉你,”督察说,“我对这种人太了解了。”
  沉默了几分钟之后,白罗终于开口道:
  “好,我们同意他是典型的杀人凶手,可是也只有这样,不能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史班斯好奇地看看他。
  “你对这件事非常有兴趣,是不是?自罗先生。”
  “是的。”
  “可以请问为什么吗?”
  “老实说,”白罗摊摊双手说,“连我自己也不太懂。也许是因为两年以前当我觉得很恶心(我不喜欢空袭,因为我表面上虽然不在乎,心里却不大勇敢)的时候,”白罗用力拍招自己的胃,又接着说:“到我朋友惧乐部的吸烟室,就碰到那个烦人的家伙,滔滔不绝地说些没人想听的故事,可是我却听得很专心,因为我想转移自己对炸弹的害伯,而直他说的事情似乎很有意思。我当时想,也许他说的故事还会演变出其他枝节来,现在果然没错。”
  “发生了最令人料想不到的事,对吗?”
  “不,刚好相反,”白罗纠正道,“刚好是意料中的事——只是这件事本身就已经非常引人注意。”
  “你早就想到会发生谋杀案?”
  “不是,不是,不是!可是一个结过婚的女人再度结婚,她前夫不是有可能还活着吗?不错,他是活着。他有可能出面?对,他的确出面了,可能会提出勒索?确实发生了勒索案!还有,勒索购人也许会被人做掉?,点都不错,他给做掉了!”
  “嗯。”史班斯用很怀疑的眼光看看白罗,“我想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犯罪情形——因为勒索而被杀。”
  “你觉得没意思?不错,通常都投什么意思。可是这个案子却非常有趣,因为你知道,”白罗平静地说,“一切都很不对劲。”
  “一切都不对劲?你指的是什么?”
  “该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件事没有一点对劲的地方。”
  史班斯张大眼睛蹬着他。
  “贾普督察老是说,”他说,“你的头脑最难懂了。能不能举个例子告诉我,你所谓的不对劲指的是什么?”
  “好,拿那个死人来说,就根本不对劲。”
  史班斯摇摇头。
  “你不同意?”白罗问,“喔,好吧,也许是我太爱想象了。那我们换个方向来说好了,安得海住进史泰格旅馆之后,写信给大卫-汉特,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汉特接到那封信。”
  “对,没错,他承认收到亚登的信。”

  “这是他初次知道安得海到了温斯礼村,对吗?他首先采取什么行动呢?——打发他妹妹到伦敦去!”
  “这应该是可想而知,”史班斯说,“他希望能旗手照他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也许他担心他妹妹太脆弱,别忘了,一直都是他在做主,柯罗德太太完全受他的控制。”
  “喔,对,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好,他把她送到伦敦,然后去见思纳可-亚登,碧翠丝-李平考特已经把他们的对话说得很清楚,最奇怪的,就是大卫-汉特汉办法肯定,跟他谈话的人到底是不是罗勃-安得海。他心里虽然怀疑,但是却没办法知道。”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啊,白罗先生,罗莎琳-汉特在开普顿嫁给罗勃-安得海,又直接跟他到奈及利亚,所以汉特跟安得海一直没见过面。所以就像你所说的,汉特虽然怀疑亚登是安得海,却没办法肯定——因为他从来就没看过他。”
  白罗若有所思地着着史班斯督察。
  “所以你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他问。
  “我知道你在暗示什么,安得海为什么不干脆说自己就是安得海?我想这也是可想而知的。有身份的人一旦做坏事,必然想隐瞒自己的身分,避免直接暴露自己——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不……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我们总得考虑到人性啊。”
  “对,”白罗说,“人性!我想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对这件案子有兴趣的真正答案吧!审讯的时被,我一直到处在观察人,尤其是柯罗德全家——他们一家那么多人,各有各的思想和个性,各有各的感觉,但是却有一项共同关心的事。许多年来,他们全都依赖着全家的强人——戈登-柯罗德!我指的不一定是直接依赖,他们各有各助生存方式,可是一定有意无意间变得少不了他。所以……我想请问你,督察……如果橡树倒了,缠绕在树上的藤该怎么办呢?”
  “我对这个可不内行。”史班斯说。
  “你这么想吗?我可不同意。先生,人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集中力量,也会一败涂地。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只有接受考验的时候才看得出来——也就是一个人挺立或者倒下的时候。”
  “我不大了解你的意思,自罗先生,”史班斯似乎很困惑,“无论如何,柯罗德一家人现在没事了,或者说等法律手续办好之后,他们就没事了。”
  白罗提醒他,这也许还得等一段时间。他说:“还要粉碎柯罗德太太的证词。无论如何,女人看到自己丈夫总该认得出来吧!”
  他歪着头用疑问的眼神看着大督察先生。
  “可是如果假装不认识就可以得到好几百万镑的话?不是也很值得一试吗?”督察用讽刺的态度说,“何况,如果他不是罗勃-安得海,又怎么会被谋杀呢?”
  白罗喃喃道:“那……倒真是个问题。”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