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涨潮时节 - 第三部 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本来就担心他们会这么判决,”验尸官用抱歉的口吻说,“地方观念太重了!只用感情,不用逻辑。”
  审讯结束之后,验尸官、警察局长、史班斯督察和赫邱里-白罗坐在一起商讨。
  “你已经尽力了。”警察局长说。
  “这样判决实在太贸然了,”史班斯皱眉道,“也会妨碍我们的工作。你认识赫邱里-白罗先生吗?是他帮忙找到波特的。”
  验尸官亲切地说:“久仰!久仰!
  白罗先生。”白罗想要做出谦虚的态度,但却没有成功。
  “白罗先生对这个案子也有兴趣。”史班斯微笑着说。
  “是啊,”白罗说,“老实说,在这个案子发生之前,我就卷进去了。”
  在他们好奇的眼光下,他说出初次在惧乐部中听人提及罗勃-安得海名字的奇特情形。
  “正式审判的时候,除了波特的证词之外,这也可以算是一点证据,”警长若有所思地说,“事实上安得海早就计划好要装死,也提到要用恩纳可-亚登这个假名字。”
  督察喃喃说:“喔,可是那能算是证据吗?说话的人都已经死了。”
  “也许不能,”白罗沉吟道,“但是却是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提示。”
  “我们要的不是提示,”史班斯说,“是具体的事实。譬如星期六晚上有人确实在史秦格旅馆或者那助近看到过大卫-汉特。”
  “应该很简单。”警长皱眉道。
  “如果在我国,一定很简单,”白罗说,“附近一定有小咖啡馆,喝咖啡的客人一定会看到……可是在英国……”他耸耸肩。
  督察点点头。
  “酒店里的客人大部分会留到打烊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家听九点的新闻。要是你八点半到十点之间走到大街上,根本一个人都看不到,一个人都没有!”
  “凶手就是看准了这个?”警长问。
  “也许吧。”史班斯说,他的表情并不高兴。
  一会儿,警长和验尸官就离开了,只剩下史班斯和白罗两个人。
  “你不喜欢这个案子,是吗?”白罗同情地问。
  “那个年轻人让我很担心,”史班斯说,“那种人最叫人摸不清了。即使他们一点罪都没有,举动却往往像犯了罪一样。可是要是真的犯了罪,却又一副无邪的样子。”
  “你觉得他有罪?”白罗问。
  “你不觉得吗?”史班斯反问。
  白罗一摊手。
  “我很想知道,”他说,“你到底掌握了多少财他不利的证据?”
  “你是指可能性,而不是法律上吧?”
  白罗点点头。“首先是打火机。”史班斯说。
  “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尸体下面。”
  “上面有指纹吗?”
  “一个也没有。”
  “喔!”白罗说。
  “不错,”史斑斯说,“中我也不喜欢这种情形。其次是死者的手表停在九点十分,这和法医检验的结果相符——还有罗力-柯罗德说安得海正在等一个随时会到的客人,看来也没错——那个客人几乎马上就到了。”

  白罗点点头。
  “对,一切都很干脆。”
  “而且我觉得,白罗先生,我们不能否认一件事,他(也就是说他和他妹妹)是唯一可能有杀人动机的人。要不是大卫-汉特杀了他,就是另外有个局外人跟踪安得海到这里,为了我们不了解的某种原因杀了他——可是这太不可能了。”
  “嗯,我同意,我同意。”
  “你知道,温斯礼村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杀他的动机——除非住在这儿的某个人(除了汉特兄妹)刚好过去和安得海有过节儿。我从来不排除巧合的可能,可是目前一点迹象都看不出来。除了那对兄妹之外,谁都不认识那家伙。”
  白罗点点头。
  “对柯罗德一家来说,罗勃-安德海无异是他们最可能的救命恩人,他们一定不惜想尽办法让他活命。只要罗勃-安得海活着,他们就可以平分一大笔财产。”
  “不错,我还是完全赞成你的意见。柯罗德家需要的是活生生的罗勃-安得海。”
  “所以我们又回到原来的主题上了——罗莎琳跟大卫-汉特是唯一有谋杀动机的人。当时罗莎琳-柯罗德在伦敦,可是我们知道大卫当天在温斯礼村。他是五点半到火车站的。”
  “好,现在我们已经掌握很明显的动机,还有五点半到某个不确定时间他也在场的证据。”
  “不错,我相信碧翠丝-李平考特的故事,她确实听到那些对话,虽然可能经过加油添醋,可是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不错,这的确是人的通病。”
  “不但因为我很了解她,也因为有些事实在捏造不出来,譬如说,她以前从来没听过罗勃-安得海这个名字。所以我相信她的话,而不相信大卫,”
  “我也是,”白罗说,“我觉得她实在是个可靠的证人。”
  “我们已经证明她的话是真的。照你看,那对兄妹到伦敦做什么?”
  “这一点我也很想知道。”
  “瞩,目前的情形是这样:罗莎琳-柯罗德只能终生享用戈登-柯德德财产的利息部分,不能动用本金——我想顶多只能用一千镑、但是珠家首饰全都是她的,所以她第一步一定是拿最珍贵的珠宝到庞德街出售。她急需用于大笔钱——付给一名敲诈者。”
  “你认为这是对大卫-汉特不利的证据?”
  “你不同意?”
  “不错,这可以证明有人在敲诈他们,但是却不能证明他企图杀人。先生,你可不能太贪心,两者只能取其中,那个年轻人要不是打算付钱,就是打算动手杀人,你所提出的证据只能证明他准备付钱给敲诈者。”
  “对……对,也许是吧。不过说不定他临时又改变了主意。”
  白罗耸耸肩。
  “我很了解他那种人,”督察沉吟道,“在大战期间表现得非常好,勇气、体力十足,对本身的安全毫不在乎。他们敢面对任何拂战,很可能会得到维多利亚勋章——不过啊,多半都是死了以后的事。不错,在战场上他们是英雄。可是一旦战争结束了,哼,这种人多半在监牢里过完下半辈子。他们喜欢刺激,没办法安安分分过日子,对社会毫不关心——甚至一点也不把人命看作一回事。”

  白罗点点头。
  “告诉你,”督察说,“我对这种人太了解了。”
  沉默了几分钟之后,白罗终于开口道:
  “好,我们同意他是典型的杀人凶手,可是也只有这样,不能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史班斯好奇地看看他。
  “你对这件事非常有兴趣,是不是?自罗先生。”
  “是的。”
  “可以请问为什么吗?”
  “老实说,”白罗摊摊双手说,“连我自己也不太懂。也许是因为两年以前当我觉得很恶心(我不喜欢空袭,因为我表面上虽然不在乎,心里却不大勇敢)的时候,”白罗用力拍招自己的胃,又接着说:“到我朋友惧乐部的吸烟室,就碰到那个烦人的家伙,滔滔不绝地说些没人想听的故事,可是我却听得很专心,因为我想转移自己对炸弹的害伯,而直他说的事情似乎很有意思。我当时想,也许他说的故事还会演变出其他枝节来,现在果然没错。”
  “发生了最令人料想不到的事,对吗?”
  “不,刚好相反,”白罗纠正道,“刚好是意料中的事——只是这件事本身就已经非常引人注意。”
  “你早就想到会发生谋杀案?”
  “不是,不是,不是!可是一个结过婚的女人再度结婚,她前夫不是有可能还活着吗?不错,他是活着。他有可能出面?对,他的确出面了,可能会提出勒索?确实发生了勒索案!还有,勒索购人也许会被人做掉?,点都不错,他给做掉了!”
  “嗯。”史班斯用很怀疑的眼光看看白罗,“我想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犯罪情形——因为勒索而被杀。”
  “你觉得没意思?不错,通常都投什么意思。可是这个案子却非常有趣,因为你知道,”白罗平静地说,“一切都很不对劲。”
  “一切都不对劲?你指的是什么?”
  “该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件事没有一点对劲的地方。”
  史班斯张大眼睛蹬着他。
  “贾普督察老是说,”他说,“你的头脑最难懂了。能不能举个例子告诉我,你所谓的不对劲指的是什么?”
  “好,拿那个死人来说,就根本不对劲。”
  史班斯摇摇头。
  “你不同意?”白罗问,“喔,好吧,也许是我太爱想象了。那我们换个方向来说好了,安得海住进史泰格旅馆之后,写信给大卫-汉特,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汉特接到那封信。”
  “对,没错,他承认收到亚登的信。”

  “这是他初次知道安得海到了温斯礼村,对吗?他首先采取什么行动呢?——打发他妹妹到伦敦去!”
  “这应该是可想而知,”史班斯说,“他希望能旗手照他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也许他担心他妹妹太脆弱,别忘了,一直都是他在做主,柯罗德太太完全受他的控制。”
  “喔,对,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好,他把她送到伦敦,然后去见思纳可-亚登,碧翠丝-李平考特已经把他们的对话说得很清楚,最奇怪的,就是大卫-汉特汉办法肯定,跟他谈话的人到底是不是罗勃-安得海。他心里虽然怀疑,但是却没办法知道。”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啊,白罗先生,罗莎琳-汉特在开普顿嫁给罗勃-安得海,又直接跟他到奈及利亚,所以汉特跟安得海一直没见过面。所以就像你所说的,汉特虽然怀疑亚登是安得海,却没办法肯定——因为他从来就没看过他。”
  白罗若有所思地着着史班斯督察。
  “所以你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他问。
  “我知道你在暗示什么,安得海为什么不干脆说自己就是安得海?我想这也是可想而知的。有身份的人一旦做坏事,必然想隐瞒自己的身分,避免直接暴露自己——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不……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我们总得考虑到人性啊。”
  “对,”白罗说,“人性!我想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对这件案子有兴趣的真正答案吧!审讯的时被,我一直到处在观察人,尤其是柯罗德全家——他们一家那么多人,各有各的思想和个性,各有各的感觉,但是却有一项共同关心的事。许多年来,他们全都依赖着全家的强人——戈登-柯罗德!我指的不一定是直接依赖,他们各有各助生存方式,可是一定有意无意间变得少不了他。所以……我想请问你,督察……如果橡树倒了,缠绕在树上的藤该怎么办呢?”
  “我对这个可不内行。”史班斯说。
  “你这么想吗?我可不同意。先生,人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集中力量,也会一败涂地。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只有接受考验的时候才看得出来——也就是一个人挺立或者倒下的时候。”
  “我不大了解你的意思,自罗先生,”史班斯似乎很困惑,“无论如何,柯罗德一家人现在没事了,或者说等法律手续办好之后,他们就没事了。”
  白罗提醒他,这也许还得等一段时间。他说:“还要粉碎柯罗德太太的证词。无论如何,女人看到自己丈夫总该认得出来吧!”
  他歪着头用疑问的眼神看着大督察先生。
  “可是如果假装不认识就可以得到好几百万镑的话?不是也很值得一试吗?”督察用讽刺的态度说,“何况,如果他不是罗勃-安得海,又怎么会被谋杀呢?”
  白罗喃喃道:“那……倒真是个问题。”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