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以眨眼干杯 - 滥情小说一样的死去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
  芝田接着说道:"既然门上拴了门链,那就说明屋里有人。丸本氏从门缝里叫了一声,却不见屋里有任何反应。他往屋里窥伺了一下,结果大吃一惊。他看到绘里正面朝下方地扑在桌上。丸本氏想要设法解开门链,却没能成功。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服务生找来了管理员,拿来了剪断金属用的大铁钳。丸本氏用铁钳剪断门链,进屋一看,才发现绘里已经死了。"
  香子缓缓点头,把烟灰缸拖到身旁。之后她从包里掏出一盒骆驼牌香烟,朝芝田问了句"不介意吧"。芝田眨了眨眼,表示不介意。
  深吸一口,香子感觉就连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之前芝田讲述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无比的虚幻,而此刻,她又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变得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了。
  "为了你自己好,"芝田说道,"你还是把烟戒了吧。真不明白,女孩子家还吸什么烟嘛。这根本就是在给自己减寿嘛。"
  香子冲着天花板吐了口烟,说道:"你讨厌吸烟?"
  "我对禁烟运动倒是没什么兴趣,只不过你这样一个美女,又何必自讨苦吃,当个香烟'恐龙'呢?"

  "香烟'恐龙'?"
  "皮肤粗糙,牙齿发黄。头发上沾着烟味儿,呼出的气也变臭。一吸一吐之间,表情呆滞得足以让自己吓一跳。从鼻孔里呼出烟气来,然后再被呛得皱眉的话,那可就完美无缺了。"
  说着,芝田自己皱起了眉头。
  呵。香子淡淡一笑,从下方盯着芝田的眼睛看了一阵。
  "你这话事先排练过的吧?好,我就从今天起,开始努力戒烟好了。"
  香子在烟灰缸里摁熄了香烟,之后再次抬头望着他,"后来又发生了些什么?"
  "刚才我说到哪儿了?"
  "说到他们进屋发现了绘里。"
  "发现了她之后,他们就报了警。先是筑地署的搜查员赶到现场,之后我们这些本厅的人也被叫去了。"
  "当时你还在搬家的吧?"
  "是啊,那时我连装衣服的硬纸箱都没打开呢。"
  芝田握起拳头,敲了一下台子。
  "绘里死时是什么样?"香子问道。
  "这样子趴在桌上,"芝田把双臂放到台子上,把脸伏在上边,"她的身旁有瓶空了一半的啤酒瓶,杯子滚落在地。估计掉落时杯里还剩着些酒,地板上湿了一片。"

  "是杯里的酒有毒吗?"
  "估计是吧。"芝田回答道。
  香子回想起了自己与绘里分离时的情形。的确,当时绘里一直默不作声。派对开始前,大伙都在聊有关"华屋"的事,即便是在准备室里,她也几乎什么都没说。她是在那时下定决心自杀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促成她这样做的契机又是什么?
  香子想起自己还有件事忘了问。
  "我还没有问过丸本社长的事呢。他为什么要找绘里?"
  "因为他们之间有一腿。"
  芝田淡定地说。
  "有一腿?"
  "丸本氏和牧村绘里之间,他们昨晚约好见面的。"
  "怎么可能?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香子拔高了嗓门,"绘里和社长?那简直比美女与野兽更糟糕啊。"
  "可事实上他们之间就是有一腿。这话可是丸本氏自己说的,只不过他曾拜托过我要保密。他们俩本来约好要在临时准备室二〇三号室里见面,结果丸本氏去了之后却敲不开门,所以他才会去找前台的。"
  "他们是从什么时起搅到一块儿的?"

  "据说是最近,大概一个月以前吧。照丸本氏自己说的,是他主动勾搭的。"
  "简直难以置信……"
  香子两手托腮地说。
  "这就是事实,由不得你不信。"
  芝田看了看表,起身说道:"好了,我知道的已经全都告诉你了。再继续耽搁下去的话,今晚我就又没地方睡觉了。"
  "等等,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除了自杀以外,就真没有其他的可能了吗?"
  "我已经说过了--"
  芝田用食指擦了一下人中,"当时门上拴着门链,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那,动机呢?"
  "这一点暂时还不清楚……大概是痴情惹的祸吧。"
  "痴情?"
  这话与绘里平日给人的印象完全对不上号。男女之间,难道就只有这样的关系吗?
  "那我就先告辞。感谢你招待的美味咖啡。"
  芝田向着玄关走去,但他却中途停下脚步,扭头冲着香子说道:"只不过,我也并非对自杀的猜测坚信不疑。"
  "哎?"
  "下次再和你详聊吧。"
  芝田打开房门,走出了门外。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