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学习巴菲特 - 第二节 标准不同(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大多数人选股的态度是短线投机,这也决定了他们选股的标准。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概括的好:选股如选美。大家看过选美比赛的都知道,最终获得选美冠军成为亚洲小姐甚至世界小姐的,往往并不是你认为最美的,甚至也往往不是公众认为最美的,肯定是这样一个选手:从评委那里得票最多的。选美谁是冠军取决于评委的投票。股市上,短期内,涨幅最大的大牛股不一定是你认为最好的公司的股票,也不一定是公众认为最好的公司的股票,它们肯定是这样的股票:从投资者那里得票最多的股票。大牛股肯定是那些最受市场资金追捧的公司股票。正如巴菲特所说,短期内股市是一台投票机。短期内选股与选美一样,都是投票定输赢。与选美比赛不一样的是,股市上投票用的钞票,买的人越多,股价就越涨。越涨买的人就更多,股价会进一步大涨。股市上,钞票就是选票,选股就是选美。因此许多散户选股的标准很简单,追热门股。选美关键要看哪个选手热门。选股关键是看什么股票热门。大多数人选股如选美,他们选股的眼光非常短浅,只想短期获利,因此他们选股的标准也十分轻率,一只股票美不美的标准就是涨得好不好。大多数人非常关注一只股票受不受市场上的大资金、大机构追捧,寻找最红、最受追捧的热门股,这种股票涨得快,赚得也快。而巴菲特选股如选妻,这也决定了他的选股标准完全不同那些短线投机者。由于巴菲特追求的不是短期投机暴利,巴菲特并不关注股票是否会受市场追捧,股价涨还是跌,他认为短期内股价根本无法预测。相反,巴菲特追求的是长期投资获利,他追求的是长期内股价会涨多高。巴菲特认为,长期内股市是一台称重机,称的是价值的重量。股价长期表现取决于公司内在价值是多少,内在价值才是巴菲特关注的重点,巴菲特坚信最终股价必然回归于价值。巴菲特投资的态度是选股如选妻,伴股如伴妻,因此他选股的标准非常严格,非常挑剔,绝对是精选个股。“投资很像选择心爱的人,你苦思冥想,列出一份你梦中的她需要具备的各种优点。然后找呀找呀,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那个她,于是你们就幸福地结合了。”① 其实说到选老婆,大部分人的选择标准最终会归结到“三好”:人好,心好,工作好,当然还要你的条件追得上,追不到的姑娘再好也没有用。巴菲特选股如选妻的严格标准是什么呢?巴菲特认为,选股时应该通过业务分析、管理分析、价值与价格分析三个步骤进行分析决策:巴菲特多次在伯克希尔年报中公开谈论他选股的基本标准:。“我们的投资仍然是集中于很少几只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简单:真正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寻找的是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②巴菲特1982年起在伯克希尔年报中多次公开声明他想要收购企业的基本标准:(1)较大的公司规模(至少有5百万美元的税后利润);(2)显示出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盈利预测不感兴趣,我们对由亏转盈的“反转”公司也不感兴趣);(3)公司少量举债或不举债情况下良好的权益收益率水平;(4)良好的管理(我们不可能提供管理);(5)简单易懂的业务(如果涉及太多技术,我们将无法理解);(6)清楚的出售价格(我们不想浪费我们的或是卖方的时间,在价格不明朗的情况下谈判,即使是初步商讨)。1992年巴菲特再次在伯克希尔年报中阐述了他15年前讲述过的投资策略:“我们的股票投资策略与以往我们在1977年的年报中谈到的没有什么变化。我们挑选可流通证券与评估一家要完全收购的公司的方法极为相似。我们要求这是一家(a)我们能够了解的;(b)有良好长期发展前景的;(c)由诚实和正直的人们经营的;以及(d)能以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的公司。”① Warren Buffett: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Meeting, 1989.② Warren Buffett: the Chairman’s Letter to the Shareholders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1994我把巴菲特选股的标准概括为“三个一流”。一流业务:业务发展前景良好,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一流管理:公司管理者德才兼备。一流业绩:有很好的盈利能力。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