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洗脑术 - 第9章 苹果的滋味(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9章 苹果的滋味(3)
  请相信,你控制了理想,你就不会失明,也就不会成为一辆失控的汽车。你成为梦想的制造者和控制者,就拥有了这个世界上最神秘和最致命的武器,你就成为了世界的主人,掌控了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团队管理就是“理想控制”
  ○ 重视理想控制与信仰控制,为它们建立一套可靠的体系。
  ○ 拥有最高明的管理控制系统,成为真正的无形之手,这既是管理哲学,又是真正的思维控制学。
  一家公司为何要进行管理控制?直接目的是保证它的战略实施,也就是公司目标和价值观的执行。用另一个更流行的词汇来解释,就是公司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假设和行为方式!
  我们知道,国内许多公司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弱项,首先很多企业没有理想,更谈不上握住企业理想的方向盘,载着一车的员工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当然,也就没有接下来的战略实施和管理。
  有许多内地来的企业家向我表示,他们不知道也不在乎公司的信仰是什么,只要利润达到要求就可以了。但是,当我们的员工找不到与自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公司时,他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在缺乏“画苹果”的环境中,员工不是为了“苹果”工作,完全成了不情愿的养家糊口的行为。他每天都为了吃饭,迫不及待地走进公司方形的格子间,面对着一台台方形的电脑。
  自以为聪明的管理者以为通过简单的奖惩制度就可以控制人的行为,渗透他们的思想,驯服人的野性。有些领导者也觉得,通过施恩可以换来人的感恩,“经常给予一些小恩小惠,他们就能对公司付出忠诚。”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
  但事实是,人们有各自的想法和追求。更为关键的是,人不会真正地被控制。如果你看到了有人被你的制度和恩惠控制,他要么是无可奈何地屈服,要么只是基于综合利益权衡的角色扮演。只有他内心的对于梦想的追求——尽管许多人将自己的梦想深藏于心底,但它永远存在,才是不会改变的。你只有控制了他心底的梦想,才能成为他精神上的“主人”,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
  如何塑造团队和群体的理想及确立一家公司的理念?群体理想可以给公司带来魔力式的影响,每个成长型的公司领导者对此的重要性都有足够的认识,甚至创立公司初期就在勾画公司的精神蓝图。
  索尼就是这样一个例子,1945年井深大决定在日本战败的废墟中创立索尼公司的时候,他和他的合伙人在空荡荡的房间之内,竟然无法确定自己到底要生产什么产品,而只是不停地开会,不停地尝试。和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他没有放弃索尼公司理念的构思。
  一年之后的 1946年 5月 7日,就在索尼搬迁到东京不到 10个月的时间内,井深大给公司制定了一份公开的说明书,索尼的核心理念慢慢开始形成:体验科技进步,应用于创新造福大众带来的真正快乐;提升日本文化和国家地位;做先驱,不追随别人,但是要做不可能的事情;尊重、鼓励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索尼的理念一直延续到今天。

  1.想要控制员工的行为,你不仅需要一些制度,通过奖惩进行管理和控制,还要马上建立完善的企业理想,让员工看到为之奋斗的目标。
  2.你要建立一种价值观,提供一些可视的、未来可能实现的共同目标,让员工看到自己行为的准绳。
  3.在这个基础上,去招聘那些认同这个价值观的人,引导他们成为这一梦想和前景的秩序维护者,“破坏行为”才会真正杜绝。
  4.最后,通过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把双方的理想进行有机结合。员工的目标汇集起来,就是公司的目标;所有员工的目标实现,就是公司目标的实现。他们只要为了自己而努力,就等于在为了公司而同等地付出。
  有一次,一位国内的总裁问我:“什么方法最省钱,同时又最能打造高效的团队?”
  我说:“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一定有,那就是去创造一个共同的梦想,并且成为这个梦想的主人。”
  如果你正好是一名管理者,你是否给你的手下造梦呢?如果没有,你最好立刻行动起来。只是将一个梦想制造出来还远远不够,你还要将其清晰化和经常化,再努力传播出去,成为你的团队品牌。
  每个人都因为梦想而伟大。梦想既可让人努力、执着,也可使人变得高贵。在管理方面,聪明的人都明白自己的使命,就是为一个团队造梦,并且帮助其实现这一梦想。这不但能获得手下的忠诚,也可使自己同时拥有一件值得坚持的正确之举。
  你是主人
  政治家眼中的世界远远不是乌托邦,但他们提出的构想却恰好是一种“乌托邦”的世界。这是为什么呢?为何每个政客都会为他的选民谋划一个美好无比的世界,几百年过去了,人们早已看穿这套把戏,此幕却依然不停上演?
  究其原因,政治家深刻地洞悉人性,人们的精神世界需要乌托邦的支撑,它拥有更加广泛的意义,既是充满想象的完美社会,还被用来作为将某些完美设想变成现实的尝试。
  即使是无法实现的愿景和计划,是虚幻的世界,人们也乐于见到有人指引他们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尽管现实是如此地残酷,从相反的逻辑上看,每个人都明白一些宝贵的道理,也早已洞察真相:我们不能实现任何事情,完美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仍然需要有人亲口告诉他们,激活他们的纠正行动。
  在决定前进和后退的两种时刻,人们都想让别人来告诉自己应该怎样迈出脚步。这是人性的特征之一。高明的心灵理疗师会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唤起病人勇敢生活的斗志——虽然病人早就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
  他们希望别人来做这个主人,而不是自己。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愿意将这种责任推给别人。
  我亲自见证了一位心理治疗师是如何给一位病患洗脑的,她成功地让一位男子跳出了他过去三十多年的生活,为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目标而努力,从而恢复了正常。

  她构造了一个完美的生活前景,这是该男子渴望已久的,但她替他说了出来。
  她说:“你感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不快乐!千篇一律,重复着无聊的这一切!你多久没在外面过夜了,你是不是已有十年的时间没有到公园跑步、没有像学生时代那样到附近的山上大吼大叫、喊出自己的理想了?
  你可知道,改变这种单调的日子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迈出第一步是多么勇敢!”
  “啊,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始终没有自信跨出第一步。”
  男子患了严重的抑郁症,起因看起来是离婚,但在心理治疗师眼中,他失去了自我,从生活的目标中脱离了出来,失败的婚姻不过是一个借口。但他缺乏别人有力的推动,他虽有梦想,却孤独无助。只有在得到鼓励甚至是接到他人的命令时,他才会为这样一个“很轻松就能做到”的梦想付出新的努力。
  画什么样的苹果?
  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相适应的蓝图。你的对策必须聪明而富有灵活性,根据人的不同类型,做出符合他的心理预期的“策划”。你必须满足他的口味,迎合他的期待。有的人喜欢“蓝色的苹果”,有的人也许钟情于青涩而略显幼稚的味道。世界有多复杂,人的喜好就有多庞杂难测。
  从这一点来说,真正的老板是在给自己的员工“打工”,为他们的理想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清醒地察觉到,只有他才能给他们这种独特口味的苹果;只有在这座果园,他们才能收获到自己想要的果实,体验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那些让人们无情抛弃的老板、管理者和政客,无不是在这方面犯了错误。并非他们是多么罪不可恕,真实的原因或许只是稍一疏忽,从箱子里拿错了东西。他们拿出来的不是公众所期待的,也并非手下所希望得到的。
  于是,感受到被欺骗的人们愤怒地“掀翻了桌子”,将房屋的主人撕碎。
  洗脑工程的塌陷都是根源于此,不是方法失误,而是目标错位。
  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就可能变成了“圣人”。但是世界的真相就是这样,没有第二种解释,就像失败者很少能得到第二次机会一样。
  员工发展计划
  柯达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要为自己制定一份独特的“员工发展计划”,这个过程不是公式化的——领导不会拿着一份固定的表格让你来填写约定好的内容,不同的部门和职位,针对不同的员工,其计划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一份自由的计划,它取决于你自己的愿景。你可大声地讲出你对公司的要求,你内心的理想,以及你想如何实现和希望得到哪方面的支持。”一位柯达公司的部门高管对我说。
  “员工发展计划”涵盖了所有的关键信息。比如,员工能够具体地说出他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是什么,接下来的工作是什么,或者他希望接受什么新的工作,想做一个怎样的项目,下一步在岗位轮换时他想到什么部门,希望有哪些培训项目,希望有什么导师培训。

  事无巨细,在制定这个计划的过程中,员工需要和他们的主管、经理进行商讨。当他制定完毕后,公司的管理人员还会认真地评估这份计划。
  没有人会忽视每一名员工的需求,因为这涉及到员工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苹果”。
  如果你是公司高管,你不想知道这些真实的信息吗?至少柯达公司想知道。他们付出了有效的行动。
  在评估结果的时候,除了要听一听员工的直接主管的反馈意见之外,重要的当然还有员工自己的评述。真正的反馈经常出现在几个月之后,会有专人过来跟员工谈话:“计划执行的过程是否满意?你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培训和指导?”
  在“苹果”发下去之后,请求员工进行一次针对性的评价和自我评价,没有比他们自己更能判断这个过程的人了。尊重他们的看法,你就得到了第一手最真实的信息。你能清楚地看到他们对于公司的培训和人性化的员工培养计划是否满意,这经常可以为高层人员带来意外的惊喜,他们能在一名最普通不过的员工那里听到十分宝贵的意见,然后做出关键的改进,以赢得广大员工的支持。
  “预测”操控潜意识
  英国作家查理斯出身于贫寒之家,他自幼就酷爱文学,在很小时就经常练习写作,计划在未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在写作方面有所建树的人。
  有一天,查理斯出去散步,当他想记录下一天的心情时,才发觉包皮里的笔记本丢了。焦急的查理斯顺着原路往回找,突然发现一个老太太手里正拿着自己的那个本子,就连忙上前说:“太太,这个本子是我丢的,您能还给我吗?”
  “是吗?里面都是什么呀?”
  查理斯不好意思地回答:“都是我自己写的一些文章。”
  老太太笑了笑,把本子还给他,说:
  “你写得真不错,我刚才看了几篇。你知道吗,我有一项特异功能,能够预测别人的未来。我认为,你今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着名的大作家!相信我的判断吧,年轻人!”
  起初,查理斯并没有将这句话放在心上。他知道自己虽然努力,但不一定具备这么高的天赋。同时他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家境太差,早日赚钱养家,对他来说才是最要紧的任务。
  迫于现实的压力,中学毕业后,查理斯就四处寻找工作。他当过酒招待,做过产品推销员,干过修理工。令他沮丧的是,他总是运气不好,每次都因为一点小事而被辞退。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他进入了一家公司做文员,虽然薪金不高,但好歹还算体面。可惜好景不长,公司又倒闭了。
  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查理斯突然想起了老太太那句神秘的话。他猛然惊醒,难道自己真的适合当一名作家吗?老太太的预测一定有她的道理吧!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构思小说,立志在写作领域发展下去,不再有闲思杂念。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