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我把一切告诉你 - 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 二、智取红牛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智取红牛
  杨总管理广告部,喜欢树立业绩标兵。最近一段时间,大会小会,我和一位叫小夏的女孩经常被杨老大点名表扬。小夏虽然才来三个月,但业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她擅长“刘备哭江山”式的销售套路,见到客户就会说:“我们报纸不错,发行量很大,你看很多客户都投放广告了……”
  按理说,这套推荐词平淡如水,拨弄不了客户的心弦,但只要客户摆手拒绝,她就开始可怜兮兮地抽泣起来:“……我老家在江西,独自一人在北京闯荡,这个月要是完不成任务,报社会把我除名的,可房租水电怎么办啊!”说着说着,肩膀耸动,眼泪扑簌簌滚 落下来。一些小客户多少会动些恻隐之心,抵挡不住眼泪攻势,于是几把鼻涕眼泪便轻松搞定了广告业务。
  关于杨总树标兵的用意,事后琢磨,哦,明白了:“如果大家学不了蓝小雨的自学成才,那就学学小夏的眼泪攻势也不错,一样能速成。”
  但我瞧不上小夏装可怜的推荐方式,咱是纯爷们,玩不出催泪弹,广告销售靠的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好吧,既然杨总树立一男一女俩标兵,那就看看谁才是标兵中的标兵!那是,咱业务自信心鼓起来了,广告专业知识鼓起来了,荷包也鼓起来了,早已不满足谈一些小客户、非主流客户了。在广告市场放眼望去,我也想尝试谈谈大牌客户的滋味,嘿,不到大海里游泳,如何判定泳技高低?难道我蓝小雨就一定谈不成大客户?屁,洗洗睡吧。
  正巧,泰国红牛饮料大举进京,据说准备拿8000万广告费砸开市场,这在当时广告圈里简直是轰动新闻。无数媒体蜂拥而至,连我们社长和杨总都亲自披挂上阵,虎口夺食去了。只有我按兵不动,不是不想动,而是没法动。社长身居高位,广告折扣和配送资源自然有优势,我愿意当绿叶?屁话。我像花豹趴在大树上一样,在等待树下路过的羚羊,当然这需要心智和机遇。
  俩月过去了,包括小夏在内的各路神仙谁也没能牵走红牛,看着红牛广告铺天盖地在各大一线媒体反复投放,广告部上下全是一副泄气嘴脸。也难怪气氛压抑,在传媒竞争中,红牛投放谁,谁就是一线媒介,这是市场标杆性事件。红牛不投放我们报纸,说明我们已经被大客户判定为二线媒介了呗,说出去都丢人。
  红牛的举措影响“太坏”,迫于市场压力,社长只得张榜悬赏,能拉来红牛者,提成按30%奖励!嚯,给出天价悬红,开天辟地头一遭!可跃跃欲试的揭榜者稀稀拉拉,听说是因为社里去的人太多,人家广告公司开始往外轰人了。

  我每天仍按时搜集整理《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和《精品》上的红牛广告,认真做笔记,写心得体会,不为别的,就为了研究透彻红牛投放策略。终于有一天,嘿嘿,我发现红牛广告出错了!红牛是一种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性饮料,那篇广告是一个白领小伙子喝完红牛,开始跨栏奔跑,以表现活力充沛。奔跑没意见,可他抬左胳膊应该迈右腿啊,但他是举左胳膊抬左腿,跟小狗跑一样,行话叫“跑顺”了,别人跑顺无所谓,但红牛可不成,咱有意见。
  嘿嘿一乐,找同事要来联系人,抄起电话,打到红牛代理广告公司媒介部,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红姐,您好,我在一家报社工作,今天看到晚报上的红牛广告,发现一个小小错误……”接听电话的媒介总监姚红,听说自己广告有这等错误,忙找报纸查看,发现果真如此,对我自然很感谢。于是我见机行事,自报家门,希望上门一谈。
  见面后,红姐的女人气质着实迷人,但那时我情窦未开,处男身份,所以表现正常。我把红牛在纸媒上的投放策略做了梳理总结,同时提出建议,很快得到红姐响应。她没想到,我能仔细观察红牛几个月的投放策略,甚至能说出广告公司投放思路的转变,脉络清晰,意见中肯。于是又把我介绍给策略总监苏总,苏总也很快认可我了,于是二人又将我引见给大老板,嗯,一个下午收获颇丰。
  半个月后,我签下60万的红牛大单,轰动全报社。社长握着我的手,激动地恨不得收我做小弟。杨总脸上有光,晚上请我去吃海鲜大餐,哦,头一次见到澳洲龙虾长啥样儿,真漂亮!我忍不住用筷子轻轻摸了摸。
  红牛成为我十大客户,作为奖励,自己花8000块买台西门子手机,是个1斤多重的大砖头,当时算稀罕物。我故意挂在皮带上,好嘛,皮带上还挂着Zippo火机和汉字寻呼机呢,嗯,够怪,够拉风,够风光。
  事后,正在感慨自己小试牛刀便大获成功之际,忽然想起神鞋广告来。记得那天广告刚发布完, 我第一时间送报过去,高总似乎有些不满:“小雨,提个要求!”
  “您说。”
  “下半版是必×神广告,但上半版还有一条哈慈五行针的保健信息,都是做保健器材的,这玩意儿不是冲了我们广告了吗?”
  “哟,对不起,我回头跟编辑部说说,以后一定避免!”
  没过两天,高总电话追来了:“你们报纸广告效果很一般,到现在才接了不到10个电话,剩下全是拉广告搞赞助的!小雨,我们投入8000块,不会打了水漂吧,这跟当初你描述的广告前景完全不一样啊……”电话里,高总说话好不客气,连声质问。

  “啊?!自己报纸广告效果有那么差劲吗?不会吧。”心里不免咯噔一声,但嘴巴却陪笑道:“呵呵,高总您别急,从传播心理学分析,报纸广告一般在连续刊登4期以后,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现在很多读者刚看到咱们广告,对于陌生品牌,陌生保健概念,他们心里也许有所顾虑或者不在意,还没产生打电话的冲动。呵呵,等咱们软性新闻和后面广告陆续刊登出来,形成铺天盖地之势,那就能逐渐打消目标消费群的戒备心理,效果会释放出来的。”
  “那你快请编辑过来采访啊。”
  “好。按照咱们广告计划,这期发布半版广告,下期是双通栏,再下期是半版软性新闻报道,我想这个周末,再带编辑……”
  “什么?还等到周末?小雨,做事赶前不赶后,明天就派编辑过来。”高总似乎不太开心,生硬打断了我的话茬。
  “好,好,我马上安排。”
  ……
  放下电话,脑子好乱:“唉,幸亏头两天看书,才暂时堵住高总嘴巴,但广告效果为啥很差呢?要是不能帮客户拉动销售,这,这客户不就丢了?高总说效果不好……不可能啊,真要效果不好,为啥那么多客户还在做广告?”
  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求助杨总:“据高总反映,说咱们广告效果很差,他是在诈我呢吧?!”
  “你怎么回答的?”
  “不是新闻稿还没上嘛,我叫他耐心点,四次广告后效果才能打出来。”
  “呵呵,回答不错,有进步。实话说,平面广告的效果由三方面因素决定。1、客户品牌、产品性价比和针对人群;2、广告创意和版面设计;3、报纸发行量和读者群购买实力。”
  “杨总,您能说细点不?”我赶紧抓出纸笔,虔诚记录着杨总所说的广告金科玉律。
  “首先,神鞋只是三线品牌,产品的保健概念又是新概念,消费群接受需要过程,况且神鞋受众面是花钱谨慎的老年群体。这点他们算弱势。其次,神鞋版面设计复杂无比,一眼望去,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好了,这不是在状元榜上找名字,谁有动力从头到尾去读?”
  “是啊,我也注意到版面设计好零散,也许他们怕消费者不能全面了解,想把保健概念说得更充分些?”
  “哼,他们懂什么!产品最好只说一个能打动消费者的卖点。谁想在广告上面面俱到说全,那就什么也说不清,喧宾夺主!他们怕浪费每一寸版面,把内容全塞进去了。回头见到高总,跟他提个建议,阐述产品概念要找准消费者最大需求,语言精炼形象,容易记忆。”

  我刷刷点点在本子上记录着,心里还不住感叹:“幸亏今天来问杨总……”
  “实话说,我们报纸发行量号称30万份,是一线都市强势报纸,但实际只有15万,培训时大家都知道。报纸发行量还不够,多少也影响广告效果。综合分析,品牌弱势,设计劣势,我们也不够强势,三点不占优,他还想要广告效果?难哦。”当时我天真幼稚,以为报纸真有15万,谁知一年后进入报社核心层,才知报纸真实发行量,靠,9万!埋怨地看了一眼身旁杨总,他却嘿嘿偷笑。
  “啊?那,那怎么办啊?”我马上急眼了。
  “别急,提成不是白拿的,你要替客户想办法啦。我有俩办法。首先,神鞋再发布广告,你喊同事帮你打反馈电话。”
  某些弱势报社有个潜规则——业务员当电话托儿。一则广告刊登后,业务员怕效果不好,都会请同事帮忙咨询电话,造出广告效果不凡,受到消费者追捧的声势。我也曾被人拖去当电话托儿,所以对杨总建议,马上心领神会:“好,下周我请所有同事帮忙,非把丫的咨询电话打爆不可!”
  “对,不打电话则已,要打干脆打爆!你再跟他们建议,把第三期刊登的半版软文,提前到第二期发布,配合同期双通栏硬广。你知道,通过文字报道方式,潜移默化给消费者洗脑,引导保健概念,打破戒备心理,而硬性广告能树立大牌形象,给予消费信心。上次我曾跟神鞋老板建议过,但人家不听,想一上来就用大版面硬广冲击市场,呵呵,在大牌云集的京城,一夜之间就想把品牌建起来,可能吗?”
  “明白。但编辑部那边我还不熟,要不您帮我协调协调?”
  “行,我给你安排采编,你负责明天约客户。”
  “好,这就去办。”
  一个多月的广告发期,我跟杨总影子一样,学了一个溜够。当然,我又举一反三,找一则相同广告,分别请教不同的高手,当听完他们的认知后,再对比思考。拜真理越辩越清晰所赐,我已渐渐入门。当然,没有神鞋和一系列的广告实践,我不可能拿下红牛,好,为学到真本事大声叫好吧!
  回忆完神鞋和红牛广告,连忙在记事本上写心得:“推销的前提是必须为客户利益着想,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一见到客户,开篇便谈生意,十之八九要谈崩,因为客户在无数广告人强力熏陶下,早已油盐不进了。今后要牢记成功经验!”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悠情似雨浓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大清年间傲风堡偏厅。内首席端坐着一名老者,由外观看来,约已年届七旬,虽两鬓斑白,威严肃穆的神情却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犀利睿智的眼眸不但并无垂老之色,精锐中反而带着一股天生的权威气势,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一旁卓然而立的男子抿紧了薄唇,英挺卓众的容颜散发着与老者相同的慑魄气势,轻拢的眉宇间有着凝然与苦恼。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