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他与月光为邻 - 第69章 平行以后(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69章 平行以后(下)
  “怎么了?”槿知小声问。
  对于他们的私语,庄冲素来习惯当隐形人。林婕低头吃包子,脸色平淡。
  “给你送的那些早点……”他说,“是在那边的这家店买的。”
  槿知心头微动,原来如此,他也想到了那边的这间店。难怪当时她吃那些包子,感觉口味很熟悉。
  此时阳光暖融融的,透过树枝照在他们身上。应寒时照旧穿着最简单的白衬衣黑色长裤,衣袖挽起,坐在她身侧。
  尽管物是人非。在那个世界里,他每天到这家店,买好早点送给她;如今到了这个世界,他和她依旧坐在这家店里,吃一顿温暖的早餐。
  所谓岁月静好,但与君同,大抵如此。
  槿知低下头,一口口吃着包子。冷不丁放在桌下的手,被他轻轻握在了掌心。两人谁也没说话,也没动,一起安静地吃着。
  ——
  吃完早饭,大家继续往图书馆方向走。但是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槿知心头越奇怪,庄冲的脸色也变得疑惑。
  那边的省图书馆,是非常高大的楼群,远远就能看到。可先在,他们都快走到地图上的位置,周围都还是些低矮的老房子。
  应寒时陪在她身侧,说道:“所有的相似,或者不同,都是随机概率造成的。我们顺其自然。”
  槿知点头。
  终于,拐过了几条小巷,又穿过几条马路,终于看到了“省图书馆”的牌子。
  槿知和庄冲都有些愣愣的看着。
  这落差,也太大了吧?
  他们面前,是个略显老旧的四合院,墙漆都有些掉落,瓦片也有残缺。院门口立着块黑色木牌“H省图书馆”,还有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蹲在那里下棋。
  透过院门往里望,是座两层小楼,看起来也是上了年月的老建筑,里头种了些花草,十分幽静冷清。
  四人缓缓走进院内,打量了一圈,槿知率先走进旁边开着门的一间办公室。门上挂着“阅览室”的牌子,一个年轻姑娘坐在工作台后,生面孔。
  槿知:“你好。”
  年轻姑娘看一下子走进来好几个人,有些疑惑:“你们有什么事吗?”
  槿知答:“没有,我们就是来参观一下。”
  年轻姑娘“哦”了一声,低下头继续看书:“你们随便看吧,但是图书外借要办借书证。”
  “好的。”

  林婕照旧没什么兴趣,靠在门口抽烟等他们。槿知三人在阅览室里转了一圈,最后在一面墙壁上,发现了职员照片栏。
  这图书馆当真是又小又破,职员一共才十来人,都不认识。当然,也不会有另一个“谢槿知”和“庄冲”。
  走出阅览室时,槿知和庄冲的心情都变得有些复杂。一方面,看到了另一个空间里的图书馆,他们的感觉很新奇。但对方发展得这么……落魄,又令他们有唏嘘之感。
  四人走出院门,到路边去等公交车,准备再在市里逛逛。
  这时,却听到门口下棋的两个老人中,有个人叹了口气说:“老朱,怎么又输给你了。行,一会儿就给你去买酒。”
  那老朱笑道:“棋臭瘾大,愿赌服输,你倒是个好牌友。”
  两人一起哈哈笑了。槿知循声回头,看向老朱。她记得刚才的职员栏上,馆长就是姓朱。此刻看来,这老朱面容削瘦、精神矍铄,倒跟照片上的人,十分相似。
  “馆长。”她对庄冲低声说。
  由于那边的馆长一直以来对他俩确实很好,最近还总是毫无原则理由地给他们批带薪假,所以他俩对于“馆长”这个角色,还是怀有慕儒亲近之情的。
  两人对视一眼,好奇地走过去。应寒时自然耐心地跟在他们身后。林婕靠在一棵大树上,百无聊赖地看着。
  两个老人也察觉到他们走近,抬头看了一眼,居然都处变不惊,继续下棋。
  “你是朱馆长?”槿知问。
  老朱笑而不答,抬手落子。庄冲轻轻“靠”了一声,对槿知耳语:“比我们那位有气质多了。”
  槿知莞尔。的确,那边的馆长,是中年微胖的男人,福态十足。尽管总是做出威严领导的样子,但相处久了,谁都知道,馆长心很软,什么事儿到他那儿,挨不住别人求两句,他自己就帮你想办法了,典型的男儿身大妈心。
  可眼前这位,尽管单位破败,穿的也是寻常料子的灰衬衣和长裤,举手投足间,却有清雅书卷气质。
  这时,他对面的老人笑道:“你们几个年轻人,难道也是慕名而来,找老朱看风水的?他最近收山啦,你们走吧。”
  槿知还没说话,庄冲吃惊道:“你还会看风水?我们馆长什么也不会……”槿知扯了一下他的衣角,示意他闭嘴。
  那老人又替朱馆长回答道:“当然了,老朱可是我们市的风水大师,辉宇集团董事长的新家宅,都是找他看过的。”

  老朱抬头笑看他一眼,既不谦虚也不焦躁的样子:“过誉了。”然后抬头,看着槿知一行人。他的目光清亮无比,从众人身上扫过,又在气质最为清俊温雅的应寒时身上一停,点了点头:“都是不错的年轻人。回去吧,我现在不给人看风水了。”
  这时,林婕扬声道:“车来了!”
  槿知和应寒时便向两位老人点头致意,转身离去。庄冲目露倾慕地看了眼这个馆长,也走了。
  在公交车上时,槿知低声问应寒时:“这么看来,这个空间里,应该不会有我们认识的人了?”
  图书馆职员列表里,没有她和庄冲的存在;早点铺老板也换了人;馆长变成了另一个兼职风水大师的世外高人。
  应寒时答:“从目前来看,应该是。尽管政治、地理和经济发展趋同,但正如小John所说,在相同地点出现相同一个人,必须两个空间里与他有关的各种概率完全重合,这个几率微乎其微。”
  ——
  在平行空间的第一天,他们算是过得充实而新鲜。这一天,几乎把整个江城都转了一遍,同时也对这里了解更多。
  那边江城有的长江、轮渡、政府机关、商业区和住宅区,这边基本都有。但是又都不尽相同。譬如这边当地最大的商业集团,就是之前老人提到的“辉宇集团”,甚至是全国行业龙头,影响着整个江城的经济发展。这在那边,又是没有的;又譬如,他们还去槿知租房的位置看了看,结果那里的旧房早已推平,建起了商场。
  到了傍晚,庄冲找了间看起来还算不错的青年旅馆,大家住了下来。虽然没有身份证,但无论哪个空间,钱都是个好用的东西。庄冲在前台多押了几百块钱,倒也通融了。
  四个人,开了四个单间。因为还要等苏传来的扫描结果,所以大家一时也没什么事。庄冲把背包往房间一丢,就出了门:“我再出去转转觅食。”
  林婕走进房间,就关上了门:“我补觉。”
  楼道里,就剩下槿知和应寒时两个。
  青年旅馆虽然装修简单,但是风格极为朴素干净。脚下的木板一格一格,质地温润;墙壁上挂着风干的花串。
  应寒时低头看着她,面容在夕阳中越发清隽宁静。
  “槿知现在,想做什么?想出去走走吗?”

  槿知有些无奈地答:“可能是跳跃的原因,头还有点晕。我想回房间睡会儿。”
  “好的。”他目光温和地望着她,“如果不舒服就叫我,我会听到。等晚一点,我们再出去吃饭。”
  “好。”踮起脚,在他脸颊轻轻一吻,这才开门走进房间里。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黯淡中,却又呈现与那个世界不同的昏红色。许是奔波了一天一夜,她的头沉得厉害,匆匆洗了个澡,倒在床上,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
  半梦半醒间,她的眼前,亦或是脑海里,再次出现了一些画面。正是在跳跃时,她没看清的那段未来。
  这一次,画面几乎是完全清晰的,呈现在她面前。
  ——
  应寒时在房间里看了会儿电视,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已经九点了。
  槿知还没有叫他,那个房间里也一直安安静静。
  他关掉电视,微微低下头,听她那边的动静。
  忽然一怔,抬眸看着两个房间之间的那堵白墙。然后起身,推开门,走到她的房门前。
  轻轻敲门:“槿知?”
  没有声音。但是她凌乱的呼吸声还在。
  应寒时本就还拿了张她房间的门卡,在门口静默片刻,掏出门卡,轻轻推开了门,走进去,再悄无声息地合上。
  室内没有开灯,唯有天空中隐约的暗红的光,从窗户透进来。她整个人都蜷在被子里,还穿着白天那套裙子。辫子解开了,长发铺散在雪白的被褥上。
  应寒时静静凝视她一会儿,走到床畔,面朝她单膝跪下,看着她的脸庞。
  她还在熟睡,乌黑眉头轻蹙着,眼眸紧闭。但是脸上,已淌满泪水,打湿了半边枕头。她在睡梦中轻声啜泣着,整个人像是已经哽咽,无法自抑。
  应寒时一瞬不瞬地望着她,感觉到自己的心脏部位,也无声无息掠过惊痛。
  她绝少哭。即使在图书馆遭遇人工智能围攻,即使被黑龙一伙围攻在山洞里差点没命,她也没哭。
  唯一一次见她哭,是她看见了顾霁生濒死的未来。
  可是……槿知,这一次,你在梦中又预见了什么?
  为什么哭得这么哀痛?看起来比上一次,更难过。
  是否……
  我们身边,又有人即将死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更了6000字哦,相当于两章啦,不要再嫌少~推荐票和月票记得投,明天见~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