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随遇而安 - 第十七章 不一样的世界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像世界杯这样的国际赛事,如果放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举行,那一定是早早就启动,大赛氛围也早早就深入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但来到德国后,我却惊讶于这里的行事风格:不事张扬,务实第一。
  1、感受不到“大赛氛围”
  经过十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一行三人于德国当地时间六月三日下午五点抵达了法兰克福。其实所谓“第几大”城市的说法或者“大城市”的概念,我们中国人和西方的观念区别很大。按人口和面积,法兰克福在德国排第五,可是它的金融和科技地位却是首屈一指,相当于上海之于中国。而这个城市的人口仅仅六十五万,甚至不及我生活的那个区。飞机降落时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格外清新。
  接待我们的是德国之声电视台的吕先生,他竟然还是我的四川大老乡,让我很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尽管之前听从德国回来的朋友说过,德国恐怕要算是欧洲最美的国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在驱车前往宾馆的路上,这座城市的绿色、安静和古典还是令我吃惊。
  好像很多记者赛前从德国发回的第一条片子或第一篇稿件几乎都不例外地以“感受德国世界杯氛围”为主要内容,而结果都毫不例外地出乎他们的意料。我们的记者太习惯中国式的风格了:我们要办个什么运动会,赛场提前大半年就完工了,设施提前三五个月就运转了,提前一两个月就到处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地“营造”气氛了。而二○○四年,希腊人办奥运会却是那么慢条斯理。我曾目睹,离开幕式只剩五六天时间了,相当多的奥运场馆连油漆都还没有开始做,全世界都跟着他们着急,很让我们中国人产生一种奥运会“要等房子结婚”的焦虑。结果奥运会如期举行,什么事儿也没有耽误,让全世界瞎操一回心。当然,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严谨的德国人身上,世界杯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中进行。只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欢天喜地地笑迎八方来客、四海宾朋的情形却是不曾看到,就连各种数量不多的世界杯宣传品都是小小的,不张扬地出现在各个角落。我喜欢德国人这种务实和安静的态度。唯一熟悉的所谓“大赛氛围”应该是一路上看到的临时交通管制,路遇的一名金发碧眼的德国女警漂亮得可以上杂志封面。

  2、市长没有球票
  我们那次德国之行的邀请方之一是德国布郎菲思市市政0府。这是一个距离法兰克福六十千米外的德国小城市,面积小,人口也只有一万两千多,但是这个美得如童话一般的城市是整个德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将近百分之七十的森林覆盖率使它被德国政0府授予空气疗养城的称号。
  六月四日上午,我们受邀做客布朗菲思市市长史密特先生的家。德国人的社交活动是很少在家里进行的,尤其是政0府官员,所以史密特市长在家里接待我们报道组一行是很罕见的举动。这一方面是因为史密特市长对中国怀有特殊的好感,另一方面得益于接待我们一行的德国之声电视台的吕龙霈先生,因为他们私交甚好。

  车绕过弯弯曲曲的小道来到市长家门口后,我们发现,市长家与他的邻居家比起来并没有多少特别的地方,唯一特别的就是听吕先生说,这栋房子是史密特先生亲手设计并和家人一同亲手修建的,前后竟然花了二十五年时间。我想能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建房的市长恐怕在欧洲也不多。
  史密特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温和亲切的德国老人,碧蓝的眼珠让人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纯净和平静。在一小时的采访中,我与史密特先生聊了很多话题。他向我介绍了布朗菲思市的历史与现状,谈到了他对曾经访问过的中国的一些城市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印象,他在盛赞中国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存遭到破坏极为痛心。在谈到二战之后德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致力于化解仇恨、增进交往的工作时,史密特先生所表现出的坦率和真诚给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他本人因为对这项工作的突出贡献获得了“欧洲议会友好城市市长大奖”,布朗菲思市也因此获得了“欧洲议会友好城市大奖”。这个奖项全欧洲每次只评出一个,所以很能说明史密特先生对世界和平友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谈到足球时,史密特先生立即呈现出另一种状态。当我问他会不会到慕尼黑看世界杯开幕式时,他不假思索地说:“不、不、不,弄不到票,只能在家看电视。”这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也许是难以想象的,堂堂一市之长去看在他们本国举行的世界杯的愿望都难以实现,可以想见在德国官员的权力所受到的约束。

  而史密特先生丝毫没有觉得在来自异国的记者面前表示弄不到球票会难堪,他愉快地告诉我,他会和朋友、太太一块儿找个酒吧看比赛。他说那样的感觉更好。我问他,作为市长在酒吧里看球赛有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他耸耸肩膀摊开手说:“没有、没有,这时候没有市长,大家都是球迷。这个城市的每个人都认识我,我是他们每个人投票选出来的,我是他们的好邻居。”
  就在这时,我们的采访被门铃声打断了。几分钟后史密特先生向我们表示歉意,他说邻居家的猫钻进了一间没有人的房子,出不来了,邻居来向市长家求助。这个插曲似乎是在以最快的方式向我们证实他几分钟前所说的话——“我是他们每个人投票选出来的,我是他们的好邻居。”
  十几分钟后,市长夫人从邻居家救猫归来,我们的采访也结束了。市长夫人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品尝她家里的中国**茶和她亲手烤的蛋糕。这次采访的结束时间我特意安排在了《南京零距离》开始直播的时候,我拨通了“零距离”直播热线,和晓乐做了一次直播连线。当然,少不了让史密特市长用我刚刚教会他的一句中国话向大家问好:“《南京零距离》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