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石油战争 - 第三章 合纵连横 控制石油的全球争夺战 法国的失误和俄国的雄心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的确,到19世纪90年代末,英国上层对新兴德国的经济挑战的恐惧达到了顶点。为了使欧洲的事态发展有利于自己的利益,英国对十年未变的大陆联盟策略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调整。
  直接导致联盟策略调整的是发生在埃及的一次重大军事对峙事件。在埃及,英法两国都在历史上通过苏伊士运河公司拥有巨大经济利益。1898年,马尔尚上校率领的一支法军,穿过撒哈拉沙漠抵达东部。在那里,他们遭遇由基钦纳将军率领的驻尼罗河法绍达的英军。两军对峙,互不相让,局势剑拔弩张。最后,马尔尚请示巴黎后,率法军先行撤离。这就是著名的法绍达危机事件,最后因英法两国为联合抗德达成权力均衡联盟而结束。在这次事件中,法国错误地放弃了使非洲工业化的好机会。
  当时的法国殖民部长是泰奥菲尔·德尔卡塞,正是他给在非洲法绍达与英军对峙的马尔尚上尉率领的法国远征军下达了撤退命令。尽管自拿破仑时代起法国对这一地区就有领土主张,但英国却步步推进,事实上占领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自1882年英国军队“暂时”占领埃及后,英国公务员为“保护”英法在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利益事实上管理着埃及政府。最后,英国人在法国人的眼皮底下悄悄地窃取了埃及。
  德尔卡塞的撤退命令违背了法国的利益,也违背了法国外交部长加布里埃尔·阿诺托明确的政策设想。阿诺托原本对法国非洲殖民地的发展和工业化有一个完整构想,可是在处理法绍达冲突的关键的六个月当中,他偏偏没有参与。阿诺托是一个著名的反英共和主义者,他的构想是以法属非洲乍得湖为中心,再用铁路将位于内陆的法属塞内加尔达喀尔和位于红海的法属吉布提连接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这个设想在法国国内指的就是跨撒哈拉铁路项目,它将从西到东改变整个非洲撒哈拉地区的面貌。这一构想也将阻断英国的主要战略目标,即控制从非洲横跨埃及进入印度的整个地区。
  阿诺托小心翼翼维护法德之间关系的正常化,法德关系是英国“权力均衡”策略的最大威胁。1896年初,德国外交大臣就曾询问法国驻柏林大使,法国是否愿意考虑加入非洲联合行动,“限制英国的贪得无厌……必须让英国知道,她们不能再从法德对抗中渔翁得利,肆意攫取任何资源”。

  然而就在不久之后,臭名昭著的德雷弗斯事件就在法国媒体上公开曝光,它的直接目标是破坏阿诺托努力打造的法德稳定关系。当时,一位名叫德雷弗斯的法国陆军上尉被指控向德国人出卖军事秘密。阿诺托在1894年审判开始的时候进行干预,警告说德雷弗斯事件会导致“与德国外交的破裂,甚至战争”。几年之后德雷弗斯被判无罪,因为有证据显示,在罗斯柴尔德银行的支付凭证中,费迪南·威尔辛-埃斯特哈齐伯爵伪造了对德雷弗斯不利的证据。到1898,阿诺托被赶下台,由亲英派人物泰奥菲尔·德尔卡塞取代其职务。
  1898年法绍达事件后,在法国新外交部长德尔卡塞的任期内,英国使用各种招数,诱骗法国放弃其在埃及的重要殖民地和经济利益,并挑动法国集中精力对抗德国。英国还秘密同意支持法国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主权要求,法德在这一地区历史上一直存在主权争议。同时,它还支持法国在其他地区的野心,因为这些地区对英国来说并不重要。数年后(1909年),阿诺托描述了英国所有围绕法绍达的外交阴谋,他评论道:历史证明,法国的任何殖民扩张都伴随着英国的恐惧和关注。长期以来,英国认为,在海上霸权方面,法国凭借大自然赐予的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三条海岸线,是她的最大竞争对手。在1880年之后,法国在当时的环境影响和朱尔·费里的杰出思想启发下,开始重构被割裂的殖民地。每一次,法国都遇到了同样的抵抗,无论是在埃及、突尼斯、马达加斯加,还是在印度支那,甚至在刚果和大洋洲,她总是与英国狭路相逢。
  在法绍达事件后,英法之间亲睦协商的机制已经成形,且最后在1904年,由德尔卡塞与英国秘密签署了一项正式协议。德国的经济威胁是这两个并不可靠的盟友之间的黏合剂。在事后评论这个悲哀的转变时,阿诺托还说,英国成功地将这个外交新政策强加给法国,这是“一个英国外交天才为离间对手而想出来的绝妙的发明”。
  在其后的八年中,英国在另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上,再次改变了她的地缘政治联盟政策,即利用俄国的发展强化自己的优势。1891年初,俄国开始着手一项雄心勃勃的工业计划,通过了一项严格的关税保护计划和一个铁路基础建设项目。1892年,承接这个铁路项目的萨济·维特伯爵成为俄国财政部长。维特与法国的阿诺托关系密切,在围绕建设俄国铁路系统方面为法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俄国启动了一个铁路建设项目,这条铁路全长5400英里,横跨西伯利亚,把俄国西部和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连接起来,它的建成将改变整个俄国经济。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项目。维特是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德国经济模式的忠实信徒,是他将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翻译成俄文,并将其奉为解决俄国问题的良方。
  维特说,这条铁路将对俄国文化落后的内地发展产生影响。在1890年,他写:这条铁路就像一块酵母,将在人群中产生文化发酵的效果。即使穿过的是一个完全荒蛮的地区,铁路的运行也将在短时间内提高当地的人口素质。
  维特计划的核心部分是,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促进陆地全面开放,与中国建立和平与富有成效的关系,以摆脱英国对中国港口和海上通路的控制。
  从1892任财政部长到1905年在俄国革命中被罢免,维特使俄国由从前作为英国粮食贸易商“粮仓”,转变为一个潜在的现代工业国家。铁路成了这个国家最大的产业,并且带动了钢铁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科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维特的朋友与亲密合作者,根据德国科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的理论建立了俄国农业化学,被维特任命为新成立的度量衡标准制定办公室的负责人,由他介绍引进的公制系统大大促进了俄国与欧洲大陆的贸易往来。
  对维特的经济政策和跨西伯利亚铁路项目,英国千方百计极力阻挠,包括尝试影响那些反动的、与英国粮食贸易休戚相关的俄国贵族地主。在跨西伯利亚铁路项目开始不久,英国评论员科奎姆表达了英国外交部和伦敦金融城的主流观点,提到在法国资助下的俄国新铁路计划,最终将巴黎、莫斯科和海参崴连成一线,科奎姆声称:这条铁路将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路线之一,还将成为俄国人手中的政治武器,其力量和意义难以估量。该铁路还会使俄国以外的一个国家,不再需要通过达达尼尔海峡或苏伊士运河,实现经济独立,而且她将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强大。

  几十年来,英国在欧洲的权力均衡策略是围绕支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制定的,作为所谓的“大博弈”策略(阻止一个强大的工业化俄国崛起)的一部分。土耳其控制着至关重要的、使俄国到达温暖水域的达达尼尔海峡,支持土耳其一直都是英国地缘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德国与土耳其帝国的经济联系在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变得更紧密牢固,英国也向俄国示好,以反对土耳其和德国。
  虽然英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危机事件,但她试图阻挠俄国到达海参崴的跨西伯利亚铁路的阴谋还是失败了。俄国人在1903年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大部分工程。然而,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英国与日本结盟对抗俄国,使俄国蒙受了战败的耻辱。1905年后,维特被迫辞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当政时期的部长委员会主席的职位,他的继任者极力主张俄国与英国和解,并着手把在阿富汗的权利和波斯的大部分地区转手给英国,还同意大大抑制俄国在亚洲的野心。因此,英-法-俄三国协约到1907成功建立。英国布下了一张联盟的网络包围德国,为接下来与德意志帝国的决一雌雄打下了基础。其后七年,她为最终铲除德国的威胁,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
  随着英国包围德国及其盟国的新三国协约策略的巩固,在欧洲“柔软的下腹部”——巴尔干发生了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危机和地区性战争。在1912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在英国的秘密支持下,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导致土耳其失去了它在欧洲的大部分土地。紧随其后,1913年由于第一次分赃不公发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罗马尼亚加入,帮助并击败了保加利亚。这些都为英国在欧洲发动一场大战埋下了伏笔。
  在爱德华·格雷巴黎会谈三个月后,1914年7月2日,奥地利王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一个塞尔维亚青年暗杀,触发了一连串可预见的悲剧事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或许您还会喜欢: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致谢在此特别感谢:感谢我妻子艾琳·考威尔,感谢她的爱和支持,感谢她在编辑方面给我许多出色的建议,感谢她在这25年中与我深入、有益的沟通。感谢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的编辑米歇尔·霍瑞和亚历山德拉·奥西,感谢他们热情而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以及他们对这本书的信任。 [点击阅读]
云中歌3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树上的叶儿快落尽时,刘弗陵离开了长安未央宫,移居骊山温泉宫。大部分的事情已经不再亲理,每日里只在温泉宫内接见几个大臣,政事都交托给霍光、杨敞、张安世、隽不疑四位议政大臣处理。在议政大臣的选任上,朝堂内起了不少风波。忠于皇权、或者对霍氏有怨的人拼尽全力想维护皇族的利益,力争刚调回京城的赵充国将军能被皇上委任,而霍氏集团则全力排斥赵充国将军。 [点击阅读]
婚姻潜规则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婚姻是人们最终的归宿。爱情与婚姻共同构成了人生两大主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危险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无望的,爱情与婚姻注定将捆绑在一起。都说爱情是生命的一场意外,这场意外却每天都在上演。你爱他,他不爱你;他爱你,你不爱他;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爱情就在煎熬和考验中演绎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忽然某一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合适的人,婚姻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点击阅读]
香蜜沉沉烬如霜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霜降,寒月,更深露重。百花宫中,二十四芳主次第跪伏在剔透琉璃铺就的大殿上,屏息凝神。一阵夜风过,殿外树影婆娑,将月色筛成一地零落的碎玉。殿中央,水色的纱帘轻轻摇摆,似帘内人起伏微弱的气息。那人侧卧在云衾锦榻中,发簪墨梅,眼尾迤逦,半阖半张,脸容清艳绝伦,虽是惨白羸弱却难掩眉宇间风流仪态,堪堪让人难以逼视。白雾般的月光洒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尖。 [点击阅读]
那片星空那片海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月光下,死神挥起镰刀,准备收割男子的生命。男子问:“怎样才能不死?”死神说:“找一个少女,只要她愿意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你,你就能活下去。”男子问:“怎样才能让一个少女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我?”死神说:“只要你得到她的心,让她爱上你。 [点击阅读]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靠姿色靠青春不如靠能力前言如果说“女人十八一枝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二十几岁的女人则是盛开的花,相较于“十八”这只花骨朵来说,更加成熟、有魅力。二十几岁的女人有着年轻的容颜、**的活力、对生活的渴望;有着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也有着不太成熟的性格、初为**的羞涩,对生活的迷茫……总之,二十几岁的女人拥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同时,这些与众不同时刻决定着自己一生的命运。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
把妹达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1节谜男MeetMyStery屋子里一片狼藉。门板裂了开来,铰链也脱落了;墙上散布着串头、电话、花盆撞击的凹痕;贺柏为了逃命,躲到饭店去了;而谜男则哭着瘫倒在客厅地毯上。他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了,这不是那种正常的哭泣。正常的眼泪是可以理解的.但谜男已经超出常理,他失控丁。一星期以来,他游栘在极端愤怒与暴力,和一阵一阵间歇性,发泄式的呜咽之间。现在他威胁着要自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