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 自序 如果我们要站稳的话,请从理性开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
  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
  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情况是这样:当各种打击、伤害来的时候,心理分析就像头脑和心理上的一把防身利器,可以保护我;但我并不是在喜玛拉雅山修行,当然不可能百毒不侵,多少还是会有些心理问题,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用心理分析来澄清它、让它消散,而不是恶化成折磨我、让我心理扭曲或痛不欲生的症状。
  但心理分析可以干的事情,当然不只是保护自己,而是可以改变自己。
  我们有时会犯下愚蠢的错误,有的人事后能够意识到,但早已付出了很大代价;有的人对此始终全然不觉;有的人不断在心理上给自己挖坑,最终把自己弄成了悲剧人物0一个人本来可以取得成功。一个人本来可以取得成功,过得幸福,就因为被自己的心理套牢,他失败了。所有的这些人中,有的终其一生都无法或不敢醒来。
  这是我们既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他人的后果。我们成了心理的盲人。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分析还可以是一种强大的方法,对我们的人生、处境和命运进行破解。借助它,我们可以看到他人的内心,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
  总之,心理分析可以让我们在头脑和心理上真正得到武装。
  在《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这本书里,从“我们为什么内心弱小”和“如何变得内心强大”这两个核心出发,我剖析了诸多控制我们的心理法则,教读者把自我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这是第一步。
  现在,本书要做的事情,是在内心强大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破译我们的存在,以及心理问题的真相,并从问题、原理开始,把心理分析方法全面地亮出来,以便继续内心强大的修炼,并解决我们碰到的问题。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我说,给你一个心理分析方法,你可以存活下来,并且过上幸福生活。当然,我指的是心理上的。
  这个心理分析方法,是我站在哲学和精神分析先辈们的肩膀上,从哲学、心理学等理论中提炼、创造出来的。我做的是在大师们没有看到的地方,把真相和有用的东西说出来,尤其重要的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用得上。
  基于此,我保持低调,没有像别人那样对自己提炼、创造出来的心理分析方法进行命名。有用即是王道。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叫作“理性主义心理分析”,或者“勇氏心理分析”。
  我遵循的是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不玩神秘主义,不鼓吹出世那一套,不空喊励志口号,不主张人要把自我卖了去适应社会,不让人自我暗示或强迫自己要干什么,不煮心灵鸡汤给别人喝。
  我想说,如果我们要站稳的话,请从理性开始。一切都有方法可循,从理性、方法中得到的改变,才是扎实的自我提升。
  感谢那些跟着我学习心理分析的网友,他们中有白领、研究生、本科生、中学生,也有公务员、教师,等等。感谢那些看过《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的读者。
  和《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一样,在本书中,我的表达有时仍然比较好玩,有时则比较狠——我解释过了,这是出于方便理解,以及“恶狠狠地把真相说出来”的考虑。
  还是先从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精神分析的先知埃里希?弗洛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开始。一天,有一位同事来拜访弗洛姆。他知道这位同事并不喜欢自己。事实上,弗洛姆说,他对于同事要来拜访自己感到惊讶。同事按了门铃,弗洛姆把门打开,准备请他进去。但没想到,同事伸出手,对弗洛姆愉快地说了一声:“再见!”别人刚刚打开门欢迎你进入,你就做出了一个一点也不艰难的决定:“再见!”直觉上,这很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追问: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的话可以说出口?

  按照精神分析老祖宗弗洛伊德老师的理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笔误、口误、突然记不起一个熟人的名字等,表面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其实大有深意,乃是一个人心理秘密的外露,表明他正处于某种心理和生存状态。
  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的死穴,尽管他没有意识到,但对方早就盯住了这一点。两个人在打交道时,其中一个出现还没进门就说“再见”这样简直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那几乎就是对自己内心想法的主动招供。弗洛姆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境中,同事说“再见”,表明他无意识地希望自己赶快离去。就是说,他内心里根本就不想来拜访!
  如果你看完这本书,具有心理分析的洞察力,你马上就能把这位纠结的拜访者的内心语言翻译出来:“我根本不想见到你——你看,我TMD控制不住地说出来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发生这类让彼此都尴尬的情况,一个反应就是把对方假设成一个弱智,急于解释或掩饰一下,避免把已经露馅的戏彻底搞砸。但对于两个对人内心洞若观火的精神分析学家来说,还能再说什么呢?
  弗洛姆提醒,啥都别说了,说“这不是我想要说的话”,那将会是十分幼稚的。一个精神分析学家对于说漏了嘴的反应,看的是它的真正意思是什么,而不是事后设法去补救什么。
  关于这个亲身经历,弗洛姆点到为止,没有再往下追究。他假设:“你懂的。”
  我们当然懂。但从这里出发后,必须说得更多一些。
  在我还是一个“哲学青年”的时候,就被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中。
  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冷峻地扫视着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群,叔本华像古希腊的先知们一样侃侃而谈,说人生就是“从未实现的理想,被命运毫不客气地践踏了的希望,虚掷了的挣扎,整个一辈子那些倒霉的错误”。

  如果说在哲学家中,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的康德属于普通哲学家,阿多尔诺(就是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那位)属于文艺哲学家,那么,叔本华,以及他的粉丝尼采,基本上是2B(网络用语,神经、傻冒之意)哲学家。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为他们树碑立传时,就指控他们虚伪和歧视妇女。
  罗老师说的是事实。在这方面,他是有道德上的优越感的,因为他不仅不歧视妇女,而且还是“妇女之友”——比如,有人爆料,说罗老师“不顾高龄地追逐每一个穿裙子的人”。
  歧视妇女也罢,“妇女之友”也罢,在这里我只想说一下,从小就树立“用智慧生活”的远大理想,为人类的哲学事业而奋斗终生的人,总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本华同志虽然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不是一个纯粹的人,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仍然是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
  澄清一下,本华老师所说的那种人生并不是指自己。哲学家的痛苦,和我们普通大众的痛苦并不是一个概念,他们是“感受到了人类的痛苦”,我们普通人的痛苦,不过是个人的痛苦罢了。而且他是富二代,无论从生活的安逸,还是哲学上的成就看,他的人生都没什么失败。
  然而,恐怕,这是很多人的人生——至少,我们或者在迷茫中虚掷了太多的挣扎;或者,在重要的事情上,会犯下一些愚蠢的错误;或者,在逃避自我的迷梦中永远不敢醒来!
  还有太多的“或者”。所有这些,其实更多的都是心理问题。请相信我,我们的人生出了问题,至少有一半是心理出了问题造成的;
  而我们的心理问题,又至少有一半来自头脑的肤浅和紊乱!
  石勇
  2012年10月8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1圣诞节前夜,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流冰来到东宅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通红的脸蛋,好冷啊。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