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生死晶黄 - 第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南地军营的情势依然还是那个样儿,他回到耙耧山脉终于没能找到一个内心平稳的安顿,无奈又回到军营的时候,时日己经到了初夏。夏天的来临,山皱间的军营并不热得到处都充满着汗的气味,而空气反倒更加凉爽起来,一天到晚吹拂的山风,使这儿宜人的气候无以言表。到处可见闲散的士兵在训练之余的风口上散步,在竹林边或者松树下玩象棋和扑克。如果不是路边成群飞着的蚊子,你无法辨认这儿已经入了夏季。他从两块钱车票的当地称为“慢慢悠”的机动车上下来,一跨过通往营部的必经桥上,就看到了许多士兵在那个服务社小店里买东西,看到了下棋、打扑克的士兵,心里闪了一下,想到这是周末,自己选错了回来的日子。他想在部队正忙着训练的时候悄悄回到他的宿舍,他不愿意一下就见到那么多的熟人,比如星期一回到营房。可这是周末,路上走动的士兵如散集后的人群。
  转身从桥头爬上一块林地的边上,从松树林穿越过来的带着松油味的微风,唧唧喳喳地向他耳语过来。把简单的行李丢在地上,躺在林边一块茂盛的草地上,火车上日夜的劳累便哗哗啦啦散落在了松软的草地上,像身上的骨头和肉都落下来了一样,他一下便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再存在了,飘飘忽忽飞将起来了。天空是干燥的红亮,落日正快步地西去,而山谷里却弥漫满了花草树木的青绿,那种半腥半甘的气息,夜寒的潮润一般来自周围的地上,从他身上漫过去。望着这儿他所熟悉的景色,听着营房边上士兵们的说笑和脚步,他辨别出了那说笑声中有一个是他三排的那个甘肃兵。脚步声中有一人是一连的副连长或遥控排的丁排长。他没有坐起来去看他们以证实自己的判断,他无论如何不知道见了他们第一句该说什么话。
  “我回来把复退手续办一下。”
  或:
  “把行李运回去。”
  人家说,不是说好最近就把手续给你寄回把行李给你托运回去吗?再就无话可说了,就被扔进尴尬里边了。
  当然不能说他企望赶在未办手续以前,回到部队希望部队能把他留下来。不是你强烈要求着要回家种地去的吗?不是你说要回家当一个农民吗?怎么了?耙耧山脉没能容了你?没有地种你可以做生意,不能做生意你可以到县民政上要一份工作干,你有大学文凭,“大学生作为战士退伍,当地政府有责任安排好他们的工作”。

  这都是军转文件明文规定的呀。他有些磕睡,可他又睡不着。他知道面对晶黄欲滴的核裂剂时他犯了”战场逃离罪”,知道军事法庭对他的宽恕是因为和平年代对战场逃离罪的容忍,可他弄不明白,村人们为什么不能容忍他,土地为什么不能容忍他,耙耧山脉为什么不能容忍他。
  村长说:“真想种地,你看山梁和河边上哪儿有地你刨刨就种吧。”
  可山梁上、河边上还有能垦能种的土地吗?
  姑说:“找他们去,不能让人饿死呀!当了这么多年兵,反倒没有地种了,没有工作了,连看病也要自己拿钱了。说你怕死哩,县长到村里腿上流点血不是还怕破伤风死了哩?”
  你为什么就不直说缸里粮食吃完了,多一日人姑没法儿养活了,回到部队好歹有一碗饭吃呢?
  村人说:“你这大个人咋会怕死哩?”
  为什么就不说你个胆小鬼,丢了村落人的脸,你压根就别回到村落呢?
  他到县民政部门去了。民政部门在县城的东侧,是一所红砖红瓦的院落。他到那里的时候,正赶上人家上班,太阳正从东边跃然升起,一个院落都红得成了血浆。
  他从那血浆中蹬过去。坐在民政干部办公桌的对面,掏出从部队带回的工作安排介绍信,从办公桌上翻越过办公用具递上去,那人届中年的民政干部看了介绍信,忽然不言不语地抬起头,盯着他看就像盯着从山梁哪儿钻出来的一只猴。他说什么工作都行,有一碗饭吃就行。民政干部并不及时回答他,倒了一杯水,接了他的烟,
  抽了几口只说了一句话:
  “你要是英雄就好了,正常转业的军队干部还没地方安排哩。”
  他没有想到他们已经知道他在部队的“战场逃离”了,不知道他的“战场逃离”是如何传到这个民政院落的。办公室里还有别的人,他们都扭头望他,都如打量猿人一样打量他,目光中的嘲笑咯咯咯落地有声如嘲弄一个考不及格的孩子在夸耀自己的学习成绩一样儿。

  他在那间民政办公室坐了半小时,那半小时的时间三年五载一样熬尽了他做人的尊严和力量,使他感到他无论如何也要离开耙耧山脉,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在耙耧山脉住下去了,就是逃荒要饭,就是出门去打工。一间屋子有三张办公桌,三个民政干部都吸了他敬上去的烟,却没有一人向他表示出同情和理解。
  他说:“我只求有一碗饭吃。”
  第一个干部说:“全县上千名军人,还没有像你这样犯战场逃离罪的人。”
  他说:“什么工作都可以,村里没有地种。”
  第二个干部说:“我干了半辈子民政,接到的都是立功喜报和英雄证章,还没见过你这样的函件证明哩。”
  他说:“部队上并没最后定我为战场逃离罪,我是按正常退伍回来的。”
  第三个干部说:“我们都当过兵,我们都知道你的错误有多严重,带功回来的干部还没工作干,带过的处理人员你让我们安排我们还有点是非观念没?”
  他取出了临回前营长给他写的信。那信他已看了数十遍,营党委的公章鲜红——圆如一轮西坠的落日在那封信的右下角。
  尊敬的民政局:
  我营原二连三排长赵大鹏同志在实验发射中因核裂剂渗渴末能及时扑上去堵涡,并非是贪生怕死,并非“战场逃离”,而是因为一时紧张,村神失常所致,因为我部队的特殊性,视这种情况较为严重,若在其他兵种,胆小畏缩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任何一个军人从普通走向英雄,都必须经过一个胆怯的过程,望你们能给予理解,并安排好其工作为盼。
  信在三张办公桌上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旅行,每个人都把信看得细而又细,每个人看完了都嘴角上漂浮出一层粉红的谈笑,像传阅文件中的一段有趣的文字一样,传下去,看下去,让那笑也后而有继,最后那信就落在了他的面前,像一片黄色的过期秋叶。
  第一个说:“你们部队还出这样的证明?”
  第二个说:“我们也没有把你看成犯过罪的人。”
  第三个说:“改革开放十多年了,成千上万的劳改犯人都成了厂长、经理,你还来民政局讨要一碗饭吃,有饭吃县上会出现工人砸了县政府的事情吗?”

  落日终于到了将落的时候,营部房顶上的喇叭在红色中传来了响亮的开饭的号声。要在三个月前,这号声响过,他就要带着他的部队到饭堂门前了,唱一支队列歌曲,以班为单位走进饭堂,围桌而坐,四菜一汤或者包皮子、花卷,任由大家吃着。
  他是排长,他无论坐到哪张饭桌,都会有一个班的士兵给他夹菜递漠。那样的生活已经十分遥远,恍若隔世的感觉如早上醒来去回忆有关童年的梦。他从草地上坐将起来,望着山坡下那些零星剩下的几个士兵,在循着号声朝饭堂那儿快步走去。有一股饭菜的香味,风浪一样朝他袭过来。他吸了一下鼻子,转身朝身后望过去,看见太阳如一圆火铁叮当一下撞在山崖上,半个火铁消失了,山崖也被烫成了火红色,
  有一股吱儿吱儿落日的响声从身后林地传过来。
  他站了起来,取出营长写的那封信,像那三个民政干部望他一样,在信上轻慢地溜了几眼,撕碎,扔掉。纸屑在半空飘落的姿态,如他没有着落的心境,摇摇晃晃落下了。
  他走了。
  他又回到这座军营了。
  他想,无论如何,就让我在这儿呆下吧,我从这儿走的,就让我回到这儿来,我在这儿犯了“战场逃离罪”,就从这儿让我回到“战场”上去,也许,我也会成为一个被荣誉照得脸上发光的英雄也亦末可知哩。
  最终促成大鹏要回到军营的那一个夜晚,宛若一轮明月一般永远地照亮在我的脑海里,明月的光辉,薄冰一样寒凉和晶莹。有蛐蛐的叫声歌舞在仲春的夜色里。
  姑姑病了。
  姑姑她说病就病了。
  西医无效,大鹏又去请了中医。乡村中医的哲言精确无误,一针见血地扎在大鹏的心里:“久郁不医,积郁成疾,药治效慢,心愉自愈。”她胸闷,晕眩,无力,一日只进半碗饭食。抓了五付中药,五个纸包皮盛满了半个竹篮。
  党参10克黄莲10克粳米100粒
  生艾实18克生鸡内金9克炒白术10克
  夜枣10克肉桂6克熟地15克炒川苔6克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3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中国现代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294 人气:2
摘要:熟悉上海掌故的人,大概都知道城隍庙是中国的城隍,外国的资本。城隍庙是外国人拿出钱来建筑,而让中国人去烧香敬佛。到那里去的人,每天总是很多很多,目的也各自不同。有的带了子女,买了香烛,到菩萨面前求财乞福。有的却因为那里是一个百货杂陈,价钱特别公道的地方,去买便宜货。还有的,可说是闲得无聊,跑去散散心,喝喝茶,抽抽烟,吃吃瓜子。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老农民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3
摘要:第一章打春一百,拿镰割麦。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堋R淮笤纾�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金拇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3
摘要:当被我经历过一万七千五百多次的清晨又一次光临我时,我着实感到厌倦。我睁开眼睛,预看上帝分配给我的属于我的这一天,我不知道怎打发它。前些年的某天,当我从一张报纸上看到“雷同”这个词时,我马上想到了人生的每一天。世上还有比人生的每一天更雷同的事吗?那张报纸上说,雷同是杀害艺术品的刽子手。照此推论.雷同的生活就成了杀害人生的刽子手。 [点击阅读]
沉从文《边城》
作者:沉从文
章节:25 人气:3
摘要:内容简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