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 长治2年 0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长治2年4月30日
  师傅问:“悟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纷纷成立了一个个的诸侯国……你能解释一下何为诸侯国吗?”
  悟空答:“猪猴国?……八戒和我组成的国家?”
  师傅:“…………”
  长治2年5月2日
  我们四个里面,糟叽猴是最埋汰的。他曾经怒斥过师傅:“你每个月都洗脚,你有洁癖啊!”我记得他上一次洗澡还是在通天河里为了打我才下的水。师傅说他,“悟空,你也去洗洗澡吧,这么多苍蝇蚊子跟着,别人问起,你让我怎么说?说我带着几个徒弟和一群苍蝇去西天取经?还有,身上的虱子够炒一盘的了吧,你不嫌咬得慌!”
  这时候糟叽猴总会说:“师傅,虱子多了是好事哇!来,我捏一个你尝尝,比奶油花生米好吃。”
  ……
  今天,我们路过华清池。师傅说:“华清池可是个好地方呀,杨贵妃经常在这里洗澡。”话音未落,猪二买票先进去了……
  “既然这样,我们都进去洗个澡吧。”师傅说。
  “怎么又洗澡?!我不去!你们去洗吧,我在外面等你们。”糟叽猴嚷道。
  师傅模仿王心凌:“骚猴,你有双歧因子吗?”
  “嗯?”
  “那你就惨啦~~~~~~不洗的话,我把紧箍咒编成儿歌教给八戒和悟净!”
  “你念吧,念死我也不去!”
  “@@@@####@@@@####……”
  “哇哈哈哈~真煞爽哇!师傅,我这就去洗澡,没得说!”
  进了澡堂,见八戒正和一个搓背的聊得热乎。

  “大哥,杨贵妃真在这里洗澡啊?”
  “那还有假!一三五男的洗,二四六女的洗,周日杨贵妃一个人洗。”
  “哇噻!一个人洗碍…大哥,你有没有帮杨贵妃搓过?”
  “我哪有那资格!听说这两年贵妃娘娘都是指定一个叫林长治的男爵给她搓澡。”
  “唉~既生我,何生治……”猪二叹气。
  糟叽猴衣服还没脱突然叫道:“哎呀!师傅,我妈刚才打电话过来说猴子姑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叫我赶快回去一趟。我得赶紧走了,拜拜~”
  师傅:“八戒悟净,拦住他!悟空,不要以为瞎编个老母出来就不用洗澡了。今天不洗完,就算你老母结婚也甭想走!”
  我和二师兄把猴哥摁着走到浴池边。埋汰猴很无奈,坐在池边拨开身上的毛对里面说:“小乖乖们,我要下水了……不想淹死的就赶紧逃吧!”话音闭,一群虱子打着‘还我家园’、‘洪水无情人有情’的标语排队从猴子身上爬出来。一只稍大的临走还撂下一句狠话“呸!孬种!”
  我先下了水,掏出可爱的黄色橡皮小鸭子漂在池子里,一个人玩了起来。
  猪二下水了。他一蹲下,水哗哗地漫出了浴池;他再站起来,水还剩半池子了……澡堂里的人大叫:“老板,加水!”
  猴哥鼓足勇气下了水,水顿时黑了!浴池里的人又大叫:“老板,换水!”
  最后,当师傅在浴池里玩花样游泳的时候,澡堂里的人发疯似地狂叫:“老板,退票!”

  泡完澡,我们上来搓背。师傅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大家坐着围成一个圈,我给师傅搓,师傅给八戒搓,八戒给猴哥搓,猴哥给我搓……这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啊,堪称完美的循环搓!直搓得泥丸叮当、惊涛拍岸、辣妹子辣辣辣……哪晓得澡堂里的人哭喊着:“老板,换带子!”
  搓完,我们去淋浴洗头。
  师傅:“哎?八戒,你看那人洗头咋不用洗衣粉呢?”
  八戒:“人家用的是高级洗发水!这年头也就我们还在用洗衣粉洗头了。”
  师傅:“也不怪,我们和尚洗头不讲究……悟净啊,你能不能过去找那人化些洗发水来用用。”
  于是我过去找那人借洗发水,没想到他很慷慨,爽快地个给了我。
  我们四个抹上洗发水,洗头。
  师傅:“乖乖,真不愧是高级货,抹到头皮上凉凉的,香香的,好似下雪不带帽子的感觉……”
  猴哥:“对!我头上带金箍的地方又红又痒,用这个一洗,立马清清清爽爽的。”
  洗完头,我去还洗发水,对那人说:“谢谢啊,这洗发水真好用,就是名字怪了点,‘妇炎洁’……”
  那人叫了声“唉呀,拿错了!”低着头走了。
  终于洗完了,来到更衣室,我吃惊地发现,没带毛巾!心想唐女人一定会埋怨说:“悟净你是怎么了?洗澡怎么能不带毛巾呢?要知道洗澡不带毛巾等于战士在战场不带枪!你不带,他不带,全被敌人突突死……”我没言语,看看他们怎么办。

  没想到唐女人发现没有毛巾后,很自然地站到椅子上,摆个pose说:“悟净,没事,不就是忘带毛巾了嘛,我们可以自然风干的……”洁白的皮肤映衬着师傅开花的年岁,整个一白雪公主秃头版呀!
  我们三个也跳上椅子,待干。
  师傅:“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四人裸,必忘毛巾!动一动也许会干得快些。”说着,他开始甩胳膊,然后再抖甩大腿,最后是甩屁股,不一会就干得差不多了……“这叫甩水法。你看,我真是个爱运动的小孩!”穿衣而出。
  再看猴哥,他一手拿条内裤,一手拿袜子拼命在身前舞动,搅动气流使水分迅速蒸发,这就是传说中的风干啊!没用多久,人家也穿衣服出去了。
  八戒的方法最疙瘩!他不停地在椅子上跳跃,从这头蹦到那头,象极了青蛙!顷刻间,他身上就干得冒了烟……和衣出。我知道这是融合了风干和甩干两种方法的大乘干身法!
  等他们三个出去以后,我还身滴水、心滴泪呢。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平庸地过一辈子!我要做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我舞着月牙铲,甩着屁股在椅子上蛙跳起来……
  长治2年5月8日
  唐三彩:“悟空,请你解释一下婀娜多姿这个词。”
  猴大呆:“屙挪多姿?……大概意思就是……屙臭臭的时候要多挪几下位置,还要多摆几种姿势,既不容易粘到臭臭,屙起来腿也不会酸……俺们农村小孩都那么屙。”
  唐三彩:“…………”
或许您还会喜欢: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