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日瓦戈医生 -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从《日瓦格医生》到民主评议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完这本小说,我就去单位开会了。我所在部门每周一要开一次例会,哪怕是轮休也要参加,而今天我偏偏是轮休的,所以,为了开这半小时的会,我匆匆忙忙把《日瓦格医生》最后一章看完便马不停蹄地去了单位。轮休还要开会,跟周末逼着我们回去开会差不多一个性*质,但是我也没办法,何祚庥早就说了:“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
  领导说,今天开会有两个议题,一是总结上周工作,二是民主评议,主要评议的就是领导。
  进行完第一个议题之后,我们开始等待评议领导了,然后领导说:“副科以上留下来,其他人散会。”
  我属于副科以下的其他人,于是便“被散会”了。
  这种民主评议,可能很多外国人不会懂得是怎么回事,但是中国人——尤其是zheng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中国人,对此肯定不会陌生。对这种民主评议的效果,大家心里也都有一杆秤。可是前几年,这杆秤倾斜了,不对头了,竟然有一位领导的民主评议得分很低,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大伙都不会把这事当真,可是那年偏偏很多人一起当真了。
  出了这种事情之后,以后再对领导民主评议的时候,就只能“副科以上参加了”。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说起这个,是因为我想说,“副科以上参加”其实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最早可到1848年。如今,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神奇的事,其实莫不可以追溯到此,比如开胸验肺,比如断指鸣冤。
  1848年,一个幽灵诞生了,“飘荡在欧洲的上空”,这之后世界各地的革命浪潮一浪接一浪,于是在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于是世界上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为有了十月革命,于是有了这本不朽的名著《日瓦格医生》。
  ——瞧,我这个小人物的经历,就这样跟一本世界名著有了共同的渊源。
  作者鲍·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因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没有去领奖,因为他的祖国告诉他,如果他胆敢去领奖,就会将他驱逐出境。这本书不是在苏联出版的,最初是在意大利出的,出版之后,受到西方舆论的一致好评,当然这种好评可能也有一部分意识形态斗争的因素在内。
  在这本书里,时间跨度很大,从二月革命写到十月革命,又写到新经济政策,最后又写到了二战。作者通过几个小人物的成长经历,反思了十月革命的得失,其实所谓得失,更多的是“失”,他最初投稿给苏联的出版社,结果非但没有出版,还被编辑骂了一通:“你的小说精神是仇恨社会主义,小说中表明作者的一系列反动观点说明十月革命是个错误。”

  的确,这就是本书的中心思想。
  在小说中,作者时不时通过人物之口来挖苦、讽刺、咒骂、反思十月革命的成败得失;同时,又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际遇,来反映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历史狂潮、暴政肆虐时的无力感和挫败感;通过日瓦格医生的眼睛,让他游历俄国,看尽了人间的悲欢,最后终于成熟起来,也最终被整个社会边缘化了。
  小说中的情景,什么最可悲?
  农民背井离乡,可悲;家园被白军毁灭,同时也被红军毁灭,可悲;知识分子漂泊他乡没吃没穿,可悲;一个个热血青年的梦想幻灭了,可悲……
  但是最可悲的不是这些。
  最可悲的是,日瓦格医生已经没有了朋友。
  在小说将近结尾的时候,他幼年时的好友戈尔东、杜多罗夫十分真诚地批评了他,说他不合时宜,没有理解革命的意义。日瓦格最好的朋友被洗脑了,而且洗得非常非常彻底,干干净净,日瓦格,成了一个彻底的孤独者。遥想当年,我们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也正是这个样子的吗?日瓦格最后郁郁而终了,就像老舍最终投湖自尽。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的社会毕竟已经进步了,如果不进步,我们也不会看到这本书,如果不进步,我也不会写下这段文字。
  而也正因为进步,环绕我们身边的,便只剩下虚伪。当年提起共产主义,人们是满怀真正孜孜不倦地追求的。如今呢?成了一种单调的修辞。
  从写作手法上,作者写了几个互有关联的人物的故事,讲述他们在革命的洪潮中不同的人生际遇,就像莫言的《丰-乳-肥臀》,写出了一家几口人的浮沉,所不同的是,到敏感处,莫言便语焉不详,而鲍·帕斯捷尔纳克则一如既往地前进,毫不避讳毫不隐瞒,就像一头压抑的狮子,尽管身处铁笼,也要不甘心地吼上一嗓子。
  不过从故事性*而言,这本《日瓦格医生》要弱很多,文中的思辨的成分特别多,通篇都是大段的议论。从文学性*上,算不得上乘,但是其洞见、其胆识,却足以超越很多名著。
或许您还会喜欢: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2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