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人类的故事 - 第二十八章 查理曼大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十八章 查理曼大帝
  法兰克人的国王查理曼赢得皇冠,试图重温世界帝国的旧梦
  普瓦捷战役将欧洲从穆斯林手中拯救出来,但欧洲内部的敌人——随罗马警察的消失而出现的无可救药的混乱状态,却依然存在。它无时无刻地不在威胁着欧洲的安全。的确,北部欧洲那些新近皈依基督信仰的民族,对威望崇高的罗马主教怀有深刻的敬意。但是当可怜的主教大人远眺北方的巍峨群山时,却并无一丝一毫的安全感。天知道又有哪支蛮族部落会突然崛起,在一夜之间跨越阿尔卑斯山,出现在罗马的城门前。这位世界的精神领袖感觉有必要,且非常有必要,寻找一位刀剑锋利、拳头结实的同盟者,以便在危难时刻随时保护教皇陛下的安全。
  于是,不仅极其神圣,而且非常务实的教皇们开始苦心积虑,物色起盟友来。很快,教皇将目光投向了一支最有希望的日尔曼部落。这支部落在罗马帝国覆灭之后便一直占据着西北欧洲,史称法兰克人。他们早期的一位国王名叫墨罗维西,在公元 451年的加泰罗尼亚战役中,他曾帮助罗马人一起击败过纵横欧洲的匈奴人。他的子孙建立起墨罗温王朝,并一点一滴地蚕食罗马帝国的领土。到公元486年,国王克洛维斯(古法语中的“路易”)自觉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可以公开向罗马人叫阵了。不过他的子孙都是些懦弱无能之辈,把国事全部委托给首相,即所谓的“宫廷管家”。
  矮子丕平是著名的查理·马泰尔之子,他继任父亲作宫相后,对面临的情势觉得一筹莫展。他的国王是位全心全意侍奉上帝的神学家,对政治漠不关心。丕平于是向教皇大人征求建议,非常务实的教皇回答说,“国家的权力应该归于实际控制它的人。”丕平马上领会了教皇的言下之意,于是劝说墨罗温王朝的最后一位国君蔡尔特里克出家去当僧侣。在征得其他日尔曼部落酋长的同意之后,丕平自立为法兰克国王。不过,仅仅当国王还不能使精明的丕平觉得满意,他还梦想着得到比日尔曼部落酋长更高的荣耀。他精心策划了一个加冕仪式,邀请西北欧的最伟大的传教士博尼费斯为他涂抹膏油,封他为“上帝恩许的国王”。于是,“上帝恩许”这个字眼轻易地溜进了加冕仪式之中,过了几乎1500年才把它清除出去。

  丕平对教会的善意扶持表示衷心的感激。他两次远征意大利,与教皇的敌人作战。他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取了拉维纳及其他几座城市,将它们奉献给神圣的教皇陛下。教皇将这些新征服的领地并人所谓的“教皇国”,一直到半个世纪之前,它还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存在。
  丕平死后,罗马教会和埃克斯·拉·夏佩勒或尼姆韦根或英格尔海姆(法兰克国王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总是携大臣和官员们不断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之间的关系日益亲密,最终,教皇和国王一起采取了一个将深刻影响欧洲历史的重大行动。
  公元768年,查理,一般称为卡罗勒斯·玛格纳斯或查理曼,继任为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征服了德国东部原属撒克逊人的土地,并在欧洲北部大量兴建城镇和教堂。应阿布·艾尔·拉赫曼的敌人之邀,查理曼侵人西班牙,与摩尔人激战。但在比利牛斯山区,他遭到野蛮的巴斯克人的袭击,被迫撤退。就在这关键时刻,布列塔尼亚侯爵罗兰挺身而出,展现出一个早期法兰克贵族效忠国王的精神。为掩护皇家军队的撤退,罗兰牺牲了自己和他忠诚部属的生命。他的事迹在欧洲广为传唱,成为后代骑士们倾慕与效仿的偶像。
  不过,到了公元8世纪的最后10年,查理曼不得不将其全部精力放到解决欧洲南部的诸多纠纷之上。教皇利奥八世受到一群罗马暴徒的袭击,暴徒们以为他死了,将他的尸体随便扔在大街上。一些好心的路人为教皇包扎伤口,并帮助他逃到查理曼的军营。一支法兰克军队被迅速派出,平定了罗马城的骚乱。利奥八世在法兰克士兵的护卫下回到拉特兰宫,这里从康士坦丁时代开始,便一直是历代教皇的住所。到公元799年12月,即教皇被袭事件发生后第二年的圣诞节,查理曼当时呆在罗马,正在出席在圣彼得古教堂举行的盛大祈祷仪式。当查理曼念完祷词准备起身之际,教皇把一顶事先准备好的皇冠戴在他头上,宣布他为罗马皇帝,并且以好几百年没有使用过的“奥古斯都”的伟大称号,带领众人向他热烈欢呼。

  现在,欧洲北部再度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了。不过帝国的至高尊严,此时却为一个只认得简单几个字而从未学会过书写的日尔曼酋长所拥有。不过,他精于作战,在一段时期内恢复了欧洲的和平与秩序。过不多久,甚至连他的对手,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皇帝也写信给这位“亲爱的兄弟”,向他表达亲睦与赞许。
  很不幸,这位精明能干的老人死于公元814年。查理曼一死,他的儿孙立即为争夺最大份额的帝国遗产,相互攻伐,激战连连。卡罗林王朝的国土被两次瓜分,一次是根据公元843年的凡尔登条约,一次是根据公元870年在缪士河畔签订的默森条约。后者把整个祛兰克王国一分为二。“勇敢者”查理接管了帝国的西半部分,包括旧罗马时代的高卢行省。在这一地区,当地居民的语言早已全盘拉丁化,这就是法兰西这样一个纯属日尔曼民族的国家,用的却是拉丁语的原因。
  查理曼的另一个孙子获得了帝国的东半部分,即被日尔曼族人称为“日尔曼尼”的地方。这片蛮荒强悍的土地从来就不属于罗马帝国的辖区。奥古斯都大帝(渥大维)曾试图征服这片“遥远的东方”,不过当公元9年他的军队在条顿森林全军覆没后,他再未做过此类尝试。该地区的居民没有受过高度发展的罗马文明的教化,他们使用的是普通的条顿方言。条顿语里,“人民”(people)被称为“thiot”,基督教传教士因此把日尔曼民族使用的语言叫做“大众方言”或“条顿人的语言”(lingua teutisca),“teutisca”一词后来逐渐演变为“deutsch”,这就是“德意志”(deutschland)这一称呼的来源。

  至于那顶众人觊觎的帝国皇冠,它很快从卡罗林王朝继承者的头上,滚回到意大利平原,成为一些小君主、小权谋家手里的玩物。他们相互争斗,通过屠杀和流血盗得皇冠,戴在头上(不管教皇陛下允许与否),不久便为另一个更强大的邻居夺走。可怜的教皇再度卷人旋涡的中心,被敌人四面包围,被迫向北方发出求救的呼吁,不过这次他没找西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者。他的信使翻越阿尔卑斯山,去拜见撒克逊亲王奥托,他是当时日尔曼各部落所公认的最伟大领导者。
  奥托和他的日尔曼族人一样,向来对意大利半岛的蔚蓝天空和欢快美丽的人民抱有好感。一听到教皇陛下的召唤,他马上率兵救援。作为对奥托忠心效劳的酬报,教皇利奥八世封他为“皇帝”。从此,查理曼王国的东半部分便成为了“日尔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这一奇特的政治产物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延续了很久,一直到839岁的高龄。公元1801年,即托马斯·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那一年,它被毫不留情地扫进了历史垃圾堆。摧毁这个旧日尔曼帝国的粗野家伙是一位循规蹈矩的公证员的儿子,来自法国科西嘉岛,他靠着在法兰西共和国服役期间的军功而飞黄腾达。他统帅的近卫军团以骁勇善战著称。在其帮助下,这个人成为了欧洲事实上的统治者,不过他还梦想比这更多的东西。他派人从罗马把教皇请来,为他举行加冕仪式。仪式上,教皇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眼巴巴看着这个身材矮小的家伙亲手把帝国皇冠戴在了自己头上,并大声宣布他是查理曼大帝光荣传统的继承人。此人就是著名的拿破仑将军。历史犹如人生,变幻越无常,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