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二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美妙的夜晚——乔的烹调手艺——谈论吃生肉——詹姆士-布鲁斯的故事——露营——乔的梦想——气压表下降——气压表上升——出发前的准备——飓风
  饱餐了一顿营养丰富的晚饭,并痛痛快快地享用了大量的茶和烈酒后,三位旅行家在合欢树清凉的树阴下,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当然,肯尼迪从不同的方向踏遍了这小块绿洲,并仔细搜索了每一簇灌木丛。最后,旅行家们确认,他们是这块人间天堂中唯一的生物。他们舒展手脚躺在铺盖上,放心大胆地度过了祥和的一夜。这一夜使他们忘却了刚刚经历过的苦难。
  第二天是5月7日,太阳最大限度地释放着光芒,然而,阳光还是无法穿透厚厚幕帘似的树叶。由于这儿有足够的食物和水,博士决定暂时留下等有了合适的风再动身。
  乔从吊篮里搬来了他的行军灶。他一心一意做起各种美味佳肴,向大家展示他那高超的烹饪技艺。他哗哗地用着水,再也不必担心浪费了。
  “一会儿忧愁悲伤,一会儿欢天喜地,多么奇特的轮转交替啊!”肯尼迪感慨万分,“绝后又逢生,苦尽甘又来,穷极骤富裕,人生何其怪!唉!我那时几乎都疯了!”
  “亲爱的肯尼迪,”博士安慰他,“如果不是乔,你也就不会在这儿大谈什么人生的变幻不定了。”
  “谢谢你,忠诚的朋友!”狄克-肯尼迪说着,把手伸给乔。
  “没什么可谢的。”乔回答说,“肯尼迪先生,说不定哪一天你会救我的。不过,我可宁愿不再碰上这样的事。”
  “说起来,我们的天性也真够脆弱的,因为芝麻粒大的事,自己就垮了!”博士说道。
  “主人,您的意思是说,喝不上水是芝麻粒大的事?应该说,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呀!”
  “毫无疑问是这样,乔。人不吃东西要比不喝水活的日子长。”
  “这我倒相信。再说,万不得已时,人可以逮到什么吃什么,甚至吃自己同类的肉,尽管这种饭留在肚子里不好消化,可到那时,不吃也得吃!”
  “不过,野人并不认为吃人肉是不好的事。”肯尼迪说。
  “对嘛,所以他们是野人呀。他们还习惯吃生肉哩。这种习俗真让我恶心!”
  “的确让人恶心,所以最初来非洲考察的旅行家们讲述此事时,才会没有人相信。”博士证实道,“当初,那些旅行家报告说,非洲好多部落吃生肉。可是,人们普遍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詹姆士-布鲁斯意外经历了一件特别的事。”

  “先生,您给我们讲讲吧,反正我们有时间。”乔请求说。他舒展着双手和双脚,在清新的草地上躺着,心里非常惬意。
  “好吧,我就讲讲:詹姆士-布鲁斯是苏格兰斯特灵郡①人。他在1768年到1772年间,走遍了直到提亚那湖的整个阿比西尼亚去寻找尼罗河源头。后来,他返回了英国。1790年,他才发表了他的游记。当时,他的报导受到了人们的极度怀疑。顺便说一句,我们的游记以后发表了,肯定也会受到怀疑。阿比西尼亚人的风俗习惯与英国人的差别极大,以至于没人愿相信他的话。在详述非洲人的生活时,他提到非洲人吃生肉。这件事招致了所有人的反对,说他明知道不会有人去验证,所以只管信口开河,乱说一气。布鲁斯是位非常有胆量,同时又非常急躁的人,这些无端怀疑使他气极生怒。一天,在爱丁堡的一个沙龙里,一位苏格兰人当着他的面又拿这件事开玩笑。这位怀疑论者明确表示,有关吃生肉一事,既不可能也不真实。布鲁斯听后,什么也没有说。他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时带了一块按非洲方式撒了盐和胡椒粉的生牛排,他对那位苏格兰人说:‘先生,既然您怀疑我说的事,就是对我的莫大侮辱。您认为这事做不到,那您完全错了。因此,为了向所有在场的人表明您错了,您必须马上把这块生牛排吃了。要么,您就得把您说过的话给我解释清楚。’苏格兰人害怕了,最后,只好一脸苦相地把生牛排吃了下去。而这时,镇定自若的詹姆士-布鲁斯又补充了一句:‘先生,既然承认事情不是真的,至少您就不要再坚持事情不可能。’”
  ①英国苏格兰中部城市,中央区首府。
  “真是绝妙的反击。”乔夸赞道,“那个苏格兰人要是得了消化不良症,也只能怪他咎由自取了。如果我们回到轮敦时,有人怀疑我们的旅行……。”
  “那么,乔,你怎么办?”
  “我会让那些怀疑论者们把‘维多利亚号’撕碎了吞下去,而且还不放盐和胡椒粉!”
  乔的方法把大家都逗笑了。一个白天就这样在愉悦的谈话中度过了。随着精力的恢复,大家又产生了希望,有了希望也就有了勇气,过去的很快就过去了,未来就在面前。
  乔一点儿不想离开这个迷人的避难地,声称这是他梦想中的王国,觉得在这儿就和在家似的。在他的一再央求下,博士为他测算了这块绿洲的精确方位。乔郑重其事地在他的旅行图表上记下:东经15度43分,北纬8度32分。

  肯尼迪只有一件事觉得惋惜,那就是在这个微型树林中,没猎可打。照他的看法,这儿什么都好,就是野兽少了点。
  “不过,亲爱的肯尼迪,”博士又说,“你怎么转眼就忘了呢?你不记得那只雄狮和那只母狮了?”
  “嗨!那不值一提!”他带着一个真正的猎人对被打死的动物不屑一顾的样子,说,“不过,在这块绿洲上出现狮子,毕竟可以使我们猜到,我们离肥沃地区已不远了。”
  “你这个证据可不怎么样,肯尼迪。像这种动物,如果受饥渴驱使,常常可以跑很远一程路。今天晚上,我们最好多加小心,另外,再点上几堆篝火。”
  “这么热的天还点篝火?”乔很不情愿,“不过,如果真有必要,那就点吧。可是,万一把这么美的一棵树烧着了,我会觉得良心很不安的。要知道,它对我们有过多少用处啊。”
  “你说的不错,乔。我们要特别小心,别把树烧了,这样,别的人有一天也能根据这棵树找到沙漠中的这块救命之地。”
  “先生,会当心的。您认为别人知道这块绿洲吗?”
  “肯定知道。这是经常出入非洲中心的那些骆驼商队的歇息地。不过他们的拜访不会使你高兴的,乔。”
  “这附近也有那些可怕的尼阿姆-尼阿姆人吗?”
  “当然了,那是这里所有居民的通称。而且,生活在相同气候下的同一种族的人,风俗习惯也是相同的。”
  “呸!”乔厌恶地唾了一口,“这事毕竟很正常!如果野人有了绅士的趣味,那野人和绅士还有什么区别?相反,那些诚实的人会不用请就把苏格兰人的牛排给吞吃了,甚至连那位苏格兰人也会给搭上。”
  出于这番非常明智的考虑,乔去搭了一些夜里用的柴堆,并尽可能把柴堆搭小点。所幸的是这些担心是多余的,一夜平安无事,每人轮流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天气仍没有变化,依然是晴空万里。气球悬在那儿一动不动,空中连一丝风也没有。博士又担忧起来。如果旅行不得不这样拖延下去,吃的东西很快就会不够了。前两天因缺水差点儿渴死,难道现在又要被逼到饿死的地步?可是,看到气压表上的水银柱明显下降,他又心安了一些。许多迹象明显表明,最近天气要发生变化。他决定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以便一刮风马上可以飞走。于是,供气箱和水箱全都装满了水。

  之后,弗格森着手恢复气球的平衡。这么一来,乔又不得不牺牲很大一部分宝贵的金矿石。随着身体的恢复,乔的私心杂念又萌生了。他满脸的苦相,迟迟不想执行主人的命令。博士见状,给他指出气球带这么重的东西不可能飞起来,要水还是要金子,两条路由他选。乔不再犹豫了,立即动手把他那些宝贵的石头扔掉了许多。
  “这些金子留给后来的人吧。”他不无心疼地说,“在这儿发现一笔财宝,他们一定很惊奇的。”
  “嗨!要是凑巧哪位博学的旅行家碰到了这些金矿石呢?……”
  “亲爱的肯尼迪,你相信好了,他肯定非常吃惊,而且,会把他的意外发现写上好几页拿来发表。总有一天,我们会听说非洲沙漠里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金矿。”
  “这都是乔干的好事。”
  一想到或许会愚弄某位学者,乔的心里好受了些,脸上不觉地露出了笑容。
  一切准备就绪。余下的时间里,博士眼巴巴地等待着空气发生变化。然而,气温在继续升高,要不是待在绿洲上的树荫下,人会热得受不了。温度计在阳光下显示,气温高达华氏149度(69摄氏度)。天在下着一场名副其实的火雨。这一天的温度是他们旅行以来最高的了。
  晚上,乔像头一天一样准备了篝火。在博士和肯尼迪值班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将近凌晨3点时,正在值班的乔发现温度骤然下降,空中很快布满了乌云,天也变得更黑了。
  “快起来!”乔喊醒两位同伴,“快起来!起风了!”
  “终于等到了!”博士观察着天空说,“还是一场暴风呢!我们快上‘维多利亚号’!”
  他们到的正是时候,在飓风的狂吹下,气球几乎贴了地,吊篮被拖在沙地上跑。万一部分压载物不巧被抛出了吊篮,气球就会离地而去。果真如此的话,根本不可能再找回来,整个希望也就彻底破灭了。
  幸亏敏捷的乔飞快跑来,死死按住了吊篮。这时,气球已经贴住了沙地,随时可能被划破。博士立即来到他习惯的位置上,点燃氢氧喷嘴,同时扔掉多余的重物。
  3位旅行家最后望了一眼绿洲上被飓风刮弯了腰的树木。气球很快升入离地200尺高的气流中。转眼间,“维多利亚号”在漆黑的夜空里消失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爱者之贻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石真译1沙杰汗①,你宁愿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爱的泪珠②永存。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沙杰汗,你用美诱惑它,使它着迷而被俘,你给无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谢的形象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