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偶发空缺 - 第七部 济贫…… 第四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你告诉他什么?”
  “他想尝尝真正的生活,”她哭着说,“他想看看藏起来的龌龊事——你难道不明白他跟丛地搅在一起是为了什么?”
  “所以你就告诉他他可能是乱伦生下的,而我因为他的到来试图自杀?”
  多年来,她一直努力调和他们父子间的关系,如今却借由一个孩子的生命和科林对负罪感的深刻理解完成了。前一晚,她听到他们俩在肥仔的阁楼卧室里谈话,便在楼梯脚停下偷听。
  “……你可以把那个——你妈妈暗示的那件事完全放开,”科林粗声粗气地说,“你没有任何生理或精神上的不正常,不是吗?所以好啦……别再担心那件事了。你的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帮你……”)
  特莎继续抽泣着,纸巾已经打湿。她想到自己为克里斯塔尔做的那么少,竟让她落得死在厕所地上的下场……若是圣弥格尔从那闪亮的窗户上走下来,宣布对众人的裁判,对她来说反倒是个解脱。她想听到对她自己的判决,那故去的孩子、破碎的人生与这一团混乱的局面,究竟有多少是由于她的错误造成的……走道另一边,塔利家某个坐不住的小男孩从长椅上跳下,跑了出来,紧接着就有一个有文身的女人伸出一条有力的胳膊,抓住小男孩,把他拽了回去。特莎的哭泣被一小声惊呼打断。她确信在那女人粗壮的手腕上看到了自己丢失的表。
  苏克文达一直听着特莎的哭声,心里很难过,却又不敢回过头来。帕明德已经跟特莎闹翻了。要解释自己胳膊上的伤疤,苏克文达就不得不提到肥仔·沃尔。她求母亲不要打电话给沃尔家兴师问罪,偏偏特莎给帕明德打了过来,告诉她肥仔已经承认议会网站上“巴里·菲尔布拉泽的鬼魂”名下的所有帖子都是他发的。盛怒之下,帕明德说了很多刻薄的话,导致两个朋友至今谁也没理过谁。
  令苏克文达费解的是,肥仔竟然把她发的那个帖子也承担了下来,苏克文达几乎把这一举动视为他的道歉。他似乎总能看穿她的心思:他知道是她攻击了自己的母亲吗?苏克文达不知能否将真相告诉新来的心理咨询师,她的父母貌似对那位咨询师寄予了厚望。还有,她能告诉那个脱胎换骨般温柔和歉疚地对待她的帕明德吗?
  她试着集中注意力听悼词,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她很喜欢劳伦的妈妈做的菊花船桨和泰迪熊,她很高兴盖亚和安迪能来,还有划艇队的女孩们,但她也希望菲尔布拉泽家的双胞胎没有拒绝出席。

  (“那会让妈妈不安的,”西沃恩对苏克文达说,“要知道,她认为爸爸在克里斯塔尔身上花的时间太多了。”
  “啊。”苏克文达倒是真没想到。
  “还有,”尼安说,“妈妈不喜欢我们去看爸爸时必须经过克里斯塔尔的墓。它们很可能挨得非常近。”
  苏克文达认为这些拒绝的理由卑鄙而刻薄,但把这样的字眼用在菲尔布拉泽太太身上似乎是种亵渎。双胞胎走开了,仍然固守着彼此的陪伴,这段时间一直如此;她们冷冷地对待苏克文达,把她跟那个外人盖亚·鲍登的亲近视为对她们友情的背叛。)
  苏克文达等着有某个人站起来,向大家讲一讲真正的克里斯塔尔是什么样子,她的一生有哪些事迹,就像尼安和西沃恩的伯伯为菲尔布拉泽先生做过的那样。然而,牧师除了简短地提到“令人心痛的短暂的生命”和“深深植根于帕格镇的家庭”以外,好像决定跳过所有的事实。
  于是,苏克文达把思绪集聚在划艇队去参加地区决赛的那天。菲尔布拉泽先生开着小巴车,带着她们去迎战圣安妮的姑娘们。运河恰好从那所私立学校的土地上穿过,因此比赛组织方决定,她们要在圣安妮的体育馆更衣,并从那里开始比赛。
  “这当然是有违体育精神的,”去的路上,菲尔布拉泽先生对她们说,“绝对的主场优势。我反映了这个问题,但他们不肯更改。你们不要被吓住,好吗?”
  “我他妈的才——”
  “克里斯——”
  “我才不会害怕。”
  然而,当她们进入圣安妮时,苏克文达却害怕了。大片大片柔软翠绿的草地,还有一栋结构对称的巨大建筑,由金色的石头建成,上面有尖塔和一百扇窗:除了在明信片上,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
  “就像白金汉宫!”劳伦在后面喊道,克里斯塔尔的嘴张成了一个O,她有时就像孩子一样率真。
  她们所有人的父母,加上克里斯塔尔的曾外祖母,都在终点线处等着。苏克文达相信,在划艇队走向那栋美丽建筑的入口处时,自己绝不是唯一感到渺小、胆怯和自卑的人。

  一位穿着学院礼服的女士飞奔过来迎接菲尔布拉泽先生,而他只穿着普通的运动装。
  “你们一定是温特登了!”
  “当然不是,我们他妈的看上去像一栋楼吗?”克里斯塔尔响亮地说道。
  女孩们相信那位圣安妮的老师一定听到了,菲尔布拉泽先生转过头,皱着眉头瞪了克里斯塔尔一眼,不过她们能看出,他也觉得很好玩儿。于是,整个队伍开始咯咯偷笑起来,直到菲尔布拉泽先生站在门口看着她们走入更衣室时,大家还在乐个不停。
  “活动一下手脚!”他冲着她们喊道。
  圣安妮划艇队的队员已经和自己的教练一起坐在里面了。两队女孩儿隔着长凳互相打量着。苏克文达被对手们的发型镇住了。她们所有的人都是长发,自然而富有光泽,简直可以上洗发水广告。看看自己队里,西沃恩和尼安是波波头,劳伦一头短发,克里斯塔尔总是扎着紧紧的高马尾,苏克文达自己的头发则是又粗又硬,像马鬃一样乱蓬蓬的。
  她认为自己看到圣安妮的两个女孩儿低声说了句什么,夹杂着冷笑。她的猜测被克里斯塔尔证实了,因为克里斯塔尔突然站起来,挺直了身体,瞪着那两个女孩儿,说:“我猜你们的屎都是带着玫瑰香的吧?”
  “你说什么?”对方教练问。
  “没什么,只是问问。”克里斯塔尔甜甜地回答,然后转过身,拽下她的运动裤。
  大家实在憋不住笑,边换衣服边乐个不停。克里斯塔尔扭着腰跳开了,圣安妮划艇队鱼贯而出时,她冲着她们露出了光屁股。
  “漂亮极了。”最后一个离开的女孩说。
  “非常感谢,”克里斯塔尔冲着她的背影喊道,“要是你愿意,我会再让你看一眼。我知道你们都是蕾丝边儿,整天待在连个男生都没有的地方!”
  霍莉笑弯了腰,不小心把脑袋撞到了衣橱门上。
  “见鬼,小心点儿,霍莉,”克里斯塔尔很高兴自己的洋相反响这么好,“等会儿还用得着你的脑袋呢。”
  她们排好队走到运河边时,苏克文达立刻明白了为什么菲尔布拉泽先生想更换场地。出发处,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人为她们加油。反观圣安妮一边,却有众多支持者,叫着、鼓着掌、跳上跳下,都是同样的闪亮长发。

  “看!”走过那群圣安妮女生身边时,克里斯塔尔指着其中一个喊道,“是莱克西·莫里森!还记得我是怎么把你的牙打掉的吗,莱克西?”
  苏克文达憋笑憋得肚子都疼了。能够跟克里斯塔尔走在一起,她感到既高兴又骄傲,而且她知道其他女孩也是如此。克里斯塔尔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式保护了她们所有的人不被那些眼神、那些飘扬的彩旗和背景中那如宫殿般宏伟的建筑所伤害。
  不过,爬上划艇时,她能感觉到连克里斯塔尔也有些紧张。克里斯塔尔转过身来,看着苏克文达;她们一直坐前后位。她的手里拿着一个东西。
  “我的幸运符。”她把手里的东西给苏克文达看。
  是一颗挂在钥匙扣上的红色塑料心,里面有她弟弟的一张小照片。
  “我告诉他,我要给他带一枚奖牌回去。”克里斯塔尔说。
  “好。”苏克文达心中突然涌上了信念和敬畏,“我们会赢的。”
  “是。”克里斯塔尔转头看着前方,把钥匙扣塞进了胸罩里。“这压根不算比赛,”她大声说,让所有队员都能听见,“就是一群咬毛毛的蕾丝边。姑娘们,干掉她们!”
  苏克文达仍然记得发令的枪声、人群的欢呼和她鼓足了劲儿、仿佛要尖叫出声的肌肉。她记得她们完美的节奏、笑声过后令人生畏的严肃和自己骄傲的心情。是克里斯塔尔为她们赢得了这一切。是克里斯塔尔摧毁了圣安妮的主场优势。苏克文达希望她也能像克里斯塔尔那样:有趣又强悍,无所畏惧,随时准备斗争。
  她向特莉·威登请求了两件事,都得到了应允,因为特莉总是附和任何人。克里斯塔尔那天赢回的奖牌被挂在了她的脖子上随葬。另一个要求是在葬礼结束时实现的。这回,当牧师宣布唱歌时,他听上去有些无可奈何。
  好女孩变坏啦——Good girl gone bad —
  来——三——步Take three —
  开始Action.
  我的暴风雨里没有云……No clouds in my storms ……
  随它下,我划艇冲向名利场Let it rain, I hydroplane into fame
  像道·琼斯一样泻万丈……Comin' down like the Dow Jones ……
  特莉·威登的家人半搀半架地扶着她走下品蓝色的地毯,教堂里的人们纷纷侧目,不忍再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