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你在高原 - 家族 第五章 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
  许予明又回到了省会。宁珂第一次见到他时,以为会看到一张含蓄的、隐藏了什么秘密的脸,谁知道他还像往日那么开朗,一见面就用拳头捶了他一下。他又恢复了兴高采烈的劲儿。宁珂觉得这张面庞似乎比经过垂死挣扎之前更英俊了。他长长的腿至少被五颗子弹打过,居然没有折断,而且连拐一下都没有……这真是一个千锤百炼的人。
  他经常到钱庄里去,这样与宁珂就经常见面。宁珂现在苦闷的是不能尽早回到殷弓的队伍里——那次请求一开始说要有结果了,但后来又没了消息。他找红脸膛,红脸膛再也不吭声。万分焦灼中,他不得不去求许予明,想不到对方一拍大腿,痛快地答应去试一试。
  宁珂知道上级领导是非常器重他的,心里一阵高兴。不过也多少有点担心:这样做符合原则吗?他吃不准。但他心中充满了期待。
  回到家里,每一次面对阿萍奶奶,都想把什么事情告诉她,可又不敢。他只是一再地说:“奶奶,我和?子将来要好好服侍你,我们要住到一起。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一起。”阿萍听了就忍不住,一会儿变得泪花闪闪。她不停地叫着:“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瞧瞧你真长大了,好孩子,奶奶就等着跟你享福了。”
  蜂腰女人有二十五六岁,高傲,冷漠,除了对宁周义笑之外对谁都板着脸。整个家里都好像因为她而增添了说不出的气息。像是一种辣辣的甜味儿。阿萍喊她“小姐”,而宁缬干脆在背后喊她“大腚”——那女人的屁股总要不停地扭动,过于招摇了一点。阿萍总是阻止她这样叫,宁缬就说:“阿猫妈真是好心。”阿萍说:“不要气你爸了,他多不容易。”宁缬立刻回一句:“就是,他太累了。”有一次蜂腰女人进了门,除了宁周义之外全都吃了一惊:她穿了合身的军装,漂亮极了,腰上还有一个小手枪……后来宁缬一想起就啧啧一阵:“我也要弄一套军装穿穿了,连‘大腚’都有了。”说过这话不久她真弄了一套,不声不响地穿了走进大厅。想不到宁周义看了立刻火了,指着她说:
  “脱下来!”
  “怎么了?连那个大……那个女人也穿了,我就不能?”
  “她有军籍。”宁周义脸色铁青。
  宁珂和阿萍奶奶当时都在喝汤,严厉的呵斥声中他们一齐把汤匙停在嘴边。缬子回到了自己房间,哭泣声好像顺着天花板滑下来,如数地落到了棕色饭桌中央的汤钵中。宁周义愤愤地把筷子一拍,走开了。
  战事越来越激烈,各种消息像一面网把人绞住。宁周义开始坐卧不宁,脸很快消瘦下来。他注视阿萍、家里的人,目光都有些异样。宁珂知道叔伯爷爷走到了极为特殊的时期。蜂腰女人有时一直待在他的书房中,从早晨到第二天黎明——厨子把饭菜端到里面。这样有好几天,宁珂从未发现他们走出来,甚至在为他们怎样到卫生间之类的问题感到费解。这是全家气氛极为压抑的时刻,阿萍开始小声说话,连狂言豪语的缬子也小心地走来走去,尽可能不弄出一点声响。这样多少天过去了,蜂腰女人离开了。她下楼时,那又圆又大的臀部扭动得明显加重了。宁周义出来了,他的迅速憔悴让宁珂大吃一惊。

  “爷爷,我想回老家去了,我年纪不小了,该是自己闯荡的时候了。”
  宁周义疲惫的眼睛看看他,不置一词。
  宁珂每一次遇到许予明都渴望听到那个消息,这关系到他的命运啊。一点声息也没有。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支持下去了,他已经等到了一个极限。
  宁缬在家里待不住,有时就背着父亲到钱庄去玩。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宁周义总是有很多禁忌,这在别人看来颇为费解。宁缬仿佛与宁珂有了什么共同的秘密,在他面前尽可能毫无拘束地玩个痛快。这当然与那次半岛旅行分不开。她总是在他跟前大声叫嚷:“我他妈的想‘老雕’了!快替我想想办法……”她约宁珂与她一起跑回老家一趟,说如果他不同意,她就要自己跑了。在这种混乱时候她不可能一个人外出冒险,这事宁周义也是绝对不会应允的。“那个王八蛋,那个家伙,我恨不得咬死他……”她劈劈啪啪砸着东西,骂着。只有宁珂知道她在骂那个“老雕”。
  有一次宁缬正在宁珂身边疯着,突然一抬头看到了旁边走来的许予明,一下呆住了。她像被钉在了那儿,一动不动,大张着嘴怔了半天。许予明把宁珂叫到一边说了几句什么,然后走开了。
  她一直看着他的背影。
  “天哪!他可真帅气!这是你的朋友吗?你怎么不早给姑姑说说……你去把他追回来!”
  “这……”
  “快去!还待个什么?”
  宁珂当时不知为什么就追了上去,嗫嚅着:“那边,我姑姑……想认识你。”
  许予明刚才没有注意宁珂旁边的女人,因为她裹了个大斗篷,看不清面庞,再加上他正急匆匆的。这会儿他不得不走近来。宁缬正兴奋地把斗篷脱了,露出一张又大又亮的圆脸。许予明马上不知所措了,两只脚抬动着,搓搓手看看宁珂,又看看这个光艳逼人的胖女人。

  宁缬响亮地笑起来:“好帅的一个小伙子,差一点从姑姑眼前溜了。”
  “你!”宁珂威胁地叫了一声。
  “小东西……嘻嘻,”宁缬指着宁珂对许予明说,“我侄儿想管束我呢。好帅的小伙子,你听见了吗?”
  许予明咬着嘴唇,像憋气似的一声不吭。
  “愿意认识一下吗?”宁缬伸出手来,大咧咧地伸到他跟前。
  许予明握住了,然后断断续续地介绍自己。
  “好帅的一个小伙子!……”
  剩下的时间里宁缬不断地催促宁珂去为她做点什么,实际上是让他离开。宁珂锐利的目光盯在许予明脸上,最后是许予明先一步离开了。
  宁缬舞蹈似的伸出两手在空中摇动,闭着眼睛。无论宁珂怎么喊她,她都不应一声。宁珂默默地看着她,发现这张圆圆的脸泛着亮光,透出了一股扑鼻的香气。她的双眉又黑又长,嘴唇微厚,不停地颤抖。他简直惊讶极了:长长的泪水正从宁缬紧闭的双眼中流下来。
  “姑姑!”
  “珂子……”她两手拉住了宁珂,把他抱在怀里,但仍然闭着眼睛,喘息着,“我第一次遇到这么帅气的小伙子!我记住他的名字了,我记住了……咱走吧!”
  她松开了他。
  后来的几天里宁缬不时地窜出去,但每一次都失望而归。宁珂知道许予明正在另一条路上奔波呢。她不断地询问那个人,宁珂一声不吭。“我想念他,我只想见到他啊!”缬子愤怒地跺脚,有时把易碎的东西猛地推到地板上。
  宁珂却在心中为自己泣哭。他扳指算着离开曲?的日子,真的嗅见了玉兰花的香味儿。他踱到另一间屋子,阿萍正在那儿翻一本西洋画册。“奶奶!”阿萍没有抬头。她用心地看着画册上的一个黑人,黑人正手捧一瓣通红的切开的瓜。“平原上有好多这样的瓜,是吗?”“是的奶奶。”“听你爷爷说,你要离开我们了,他说这是早早晚晚的事儿……”“我永远和奶奶在一起……”
  阿萍合上画册,眼圈红了。
  下午,宁周义午睡结束,正在沏茶,门铃响了。他从不自己开门,这时像没有听到一样,端着杯子到书房中去了。阿萍起身去开门时,宁珂还以为来人会是蜂腰女人呢——门开了,进来的竟是许予明,宁珂大吃一惊!
  宁珂心跳得飞快。他明白对方为什么擅自闯入,这完全是因为宁缬的缘故——他究竟怎么知道了她的住处真是个谜!但宁珂不知该不该主动打招呼,装作不认识还是怎么……正在犹豫,对方却笑模笑样地问阿萍:“请问这是宁缬小姐的家吗?”

  阿萍点头:“请问……”
  楼梯咚咚地响起来,宁缬站在了楼梯上,再不往下走。
  宁珂抬头,看到了宁缬燃烧得发蓝的眼睛。
  许予明旁若无人地迎着她走去,登上楼梯,两人的手握在一起,然后相牵着到楼上去了。“许予明……”一声狂喊,门重重地关上了。
  接着楼上传来碰碰撞撞的声响,楼板都震动了。宁珂看看阿萍,阿萍说:“由她去吧!”
  这时宁周义突然从书房出来,看着宁珂问了句:“许予明?”
  宁珂的脸变了颜色。
  “是他,你的那位朋友?我救了他一命,他起码该谢我一声。你说是不是?”
  “我看……也许,是的……”
  宁周义眯了眯眼:“多么好的一个年轻人。可惜他对人的情义太薄了。不过他不想见我,我还是想会他。自己闯来了也算勇气,这也好……”
  他站起来,往书房旁边的一个小屋走去。他在拨电话。
  宁珂看看阿萍,阿萍一声不吭。他知道这电话拨通后,一刻钟之内许予明就会被逮起来。一股血流直冲上脑门,他一跃而起,几步蹿到跟前,还没等叔伯爷爷反应过来,电话机已经抢到了手里。
  “爷爷!你……太过分了。”
  “是你们太过分了。”
  宁珂不知自己从哪来了这么大的胆子,几乎在和叔伯爷爷吵叫:“是你过分!你答应帮我和朋友,也知道帮他就是帮我——我从来不敢求你,你答应了,可你呢?只是把他从一个笼子转到了另一个笼子,你骗了我!骗了我的朋友!是他自己逃开的,他成了宁缬的朋友,你怎么能……”
  “宁缬的朋友太多了,这我倒不必考虑。我想弄明白的不过是,我亲手救下的这个青年到底是个什么人——这过分吗?”
  “可你以前答应了我,那时已经全部问清了。你知道一个人长大了,也该有自己的秘密。你帮助我们,又要出卖我们自己,这是你的目的吗?”
  宁周义长叹一声:“你太让我失望了。我的全部心血都白费了,现在才算明白。”
  “爷爷!”
  “不必说了。我一直想训导你,现在看为时已晚。也许你说得对,人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你随时都可以回朋友那里去了,我不会再阻拦。”
  宁周义说完,回到了书房。
  宁珂发现他的后背一下子弓得那么厉害。他转脸看看阿萍,发现她原来一直在哭泣……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