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绿里奇迹 - 第六部 柯菲上绿里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轮到约翰·柯菲走绿里的那天晚上没有下雷雨,倒是当地那段时间(我想,那是三十年代)相当凉爽宜人的一夜,千万颗星星划过天际,农田耗尽了地力,庄稼收割完毕,篱笆桩顶蒙上了一层白霜,亮闪闪的,像套在七月玉米干枯枝头上的钻石。
  这一次是布鲁特斯来主持,由他来套头罩,时间一到就命令范哈伊合电闸。11月20日当晚11点20左右,狄恩、哈里和我一起走进牢房,约翰·柯菲坐在床头,双手抱膝,蓝色囚服衣领上沾着一小块夹肉面包皮的油渍。他透过铁栏看着我们,看上去,他神情比我们想象的要平静得多。我双手冰冷,太阳穴直跳。知道他愿意去死是一回事,这至少使我们有可能去完成任务,但我们还明白,是别人犯了杀人罪,我们却要把他送上电椅,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当晚七点左右我最后一次见到哈尔·穆尔斯。他在自己的办公室,正扣着外衣纽扣。他脸色苍白,手索索直抖,怎么都扣不好。我差点想一把推开他的手指,亲自上去帮他扣一下,就像大人对小孩所做的那样。讽刺的是,上周末詹恩和我去看梅琳达时,梅琳达的气色,都要比执行约翰·柯菲死刑那晚早些时候的哈尔好一些。
  “我不看这次的执行了,”他说。“柯蒂斯会在场,而且我知道,有你和布鲁特斯在,柯菲不用担心了。”
  “是,长官,我们尽力而为,”我说,“珀西有什么消息吗?”他还会回来吗?当然,这才是我想问的。他现在是不是坐在什么地方的一处房间里,告诉什么人——很可能是医生——说我们给他绑上了约束衣,把他像问题儿童(用珀西的话来说就是白痴)一样扔进禁闭室?如果是这样,人们会相信他吗?
  但据哈尔说,珀西还那样,一言不发的,而且大家都觉得,他似乎已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他还在印迪亚诺拉,“接受检查,”哈尔就这么说的,说这句话时神秘兮兮的,但如果情况不见任何好转,很快会让他转院。

  “柯菲情绪怎样?”哈尔当时问道。他终于扣上了大衣上最后一颗纽扣。
  我点点头,“监狱长,他挺好的。”
  他也点点头,走到门边,显得苍老、痛苦,“如此的善良和如此的凶恶怎么能合在同一个人身上呢?治好了我妻子的人怎么可能去杀那两个小姑娘呢?你弄明白了吗?”
  我告诉他我也不明白,上帝的行动向来神秘而不可知,该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不是我们可以去探究的。我对他说的主要内容,都是我在赞美耶稣、上帝万能教会里听来的,哈尔一直在点头,看上去有些激昂。
  点头他还是能做到的,不是吗?而且,还情绪高昂。可他脸上却显露出深深的悲伤,他受到了震动,肯定是这样,但此时没有眼泪,因为他回到家里还有妻子,还有伴侣,他妻子安然无恙了。由于约翰·柯菲,她病好了,康复了,在约翰死刑执行令上签了字的这个人可以下班回家见她了。他不必观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可以在妻子温暖的怀抱里度过今晚,而约翰·柯菲则得躺在县医院地下室的石板地面上,身体渐渐冷去,没有朋友,无话可说,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走向黎明。就因为这些,我恨哈尔。
  有那么一点恨,但已经过去了,可那真的是恨,千真万确的恨。
  这时,我走进牢房,狄恩和哈里跟在后面,两人都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准备好了吗,约翰?”我问道。
  他点点头,“是的,头儿,我想是的。”
  “那好,出去之前我还有话说。”
  “你该说什么说什么,头儿。”
  “约翰·柯菲,作为法庭官员……”
  我一口气说到头,说完,哈里·特韦立格向前一步,站到我身边,伸出手。约翰一开始有点吃惊,然后笑了,握了握他的手。狄恩的脸色更加苍白,随后也伸出了手,“你不该受这个的,”他嗓音嘶哑,“真对不起。”

  “我没事的,”约翰说,“现在是最难受的时候,一会儿就好了。”他站起身,梅莉给他的圣克里斯托弗银饰从衬衣里晃了出来。
  “约翰,那东西得给我,”我说,“我可以再放回到你脖子上,如果你愿意,但得等到……,现在得让我拿着。”挂饰是银的,如果杰克·范哈伊推上电闸后它还贴在皮肤上,就可能把它融化渗进皮肤里,而且即使不融化,它也会放电,在约翰的胸口留下一处焦黑的烙印。我在绿里上的那些年,差不多什么都见过。见得太多,害了自己。现在我明白了。
  他从脖子上取下链子,放在我手心。我把它放进衣袋,让他走出牢房。没必要检查他的头颅以确保接触良好,导电顺畅,他的脑袋和我的掌心一样光滑。
  “知道吗,今天下午我睡着时做了个梦,头儿,”他说,“我梦见了德尔的老鼠。”
  “真的,约翰?”我站在他左边,哈里站在右边,狄恩在身后,我们就这样走上了绿里。对我来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押着犯人走在绿里上。
  “对,”他说,“我梦见它去了豪厄尔头儿说的那个地方,那个老鼠庄园。我梦见那里有孩子,看它玩把戏开心得直笑!天哪!”说到这里他自己都笑了起来,然后又变得认真了,“我梦见那两个金发小姑娘也在那里,她们也在笑呢。我抱住她们,她们的头发里没有流血,她们很好。我们都看叮当先生推线轴,我们笑得真开心,肚子都要笑破了,头儿。”
  “真的?”我觉得我听不下去了,真不行了,没法听下去。我快要哭出来、喊出来,不然我难过得心要碎了,一切都完结。
  我们一起走到我办公室。约翰四下张望一下,没等命令就跪了下来。
  他身后的哈里眼神凄惨地看着我,狄恩面如纸灰。

  我在约翰身边跪下,觉得此时出现的转变真有点可笑:我这辈子帮过多少囚犯,使他们有勇气走完这段路程,这一次我自己倒需要人帮助了。
  反正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
  “头儿,我们要祈祷什么?”约翰问道。
  “勇气,”我想都没想就答道。我闭上眼睛说:“我主上帝,请帮助我们完成已经开始的事情吧,约翰·柯菲,他的名字听起来像那种饮料但拼写不同,请欢迎此人进入天堂并赐他安宁。请帮助我们用他应得的方式送他上路,不要出任何差错。阿门。”我睁开眼睛,看看狄恩和哈里,两人看上去好了一些。也许是因为有时间喘口气了,但我觉得是因为我的祷告。
  我想要站起来,约翰拉住我的胳膊。他看着我,眼神中流露出怯意和希望,“我想起了小时候别人教我的一段祷告,”他说。“至少我觉得我想起来了。能让我念一下吗?”
  “你就放心念吧,”狄恩说,“有的是时间,约翰。”
  约翰闭起眼睛,专注地皱起眉头。我以为会听到诸如“现在我躺下睡觉”,或其他什么胡编的主祷文,但却不是。他念出来的祷告,我以前从未听见,后来也再没听见过,这倒不是说那情感,那措辞,有什么独特之处。
  约翰·柯菲闭上眼,双手伸向前方,念道:“圣婴耶稣,温顺又温柔,请为我这个孤儿祈祷。请给我力量,请做我的朋友,请陪我直到最后。阿门。”他睁开眼睛,准备站起身,却仔细端详起我来。
  我用胳膊擦了擦眼睛,边听他念祷告,边想起了德尔。德尔死前也希望再说一段祷告。圣母马利亚,上帝之母,在我们将死之时,请为我们这些罪人祈祷。“对不起,约翰。”
  “别这样,”他说道。他掐着我的胳膊,笑了。接着,正如我所预料的,他拉我站了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