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洛丽塔 - 下卷 第1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记得还是孩子时在欧洲,曾贪婪地望着北美洲的地图,“阿巴拉契亚山脉”从亚拉巴马直到新不伦瑞克连绵横亘,它跨越的整个地区——田纳西、弗吉尼亚各州、宾夕法尼亚、纽约、佛蒙特、新汉普郡和缅因,在我的想象中就仿佛一个巨大的瑞士甚或西藏,青峰玉迭卢巨松浩瀚,外来移居到此的山民,穿着光灿灿的熊皮,以及隐藏在乔木下的红番。现在看,那一切均已蒸发成很小的一片市郊草地和一座巨烟袅袅的垃圾焚化炉,甚是骇人。再见了,阿巴拉契亚!离开那儿,我们穿过了俄亥俄州,三个以字母“I”开头的州以及内布拉斯加——啊,西部的第一阵空气!我们的旅程很松闲,一个多星期才到达大陆分水岭瓦斯,她强烈要求一睹标志“魔洞”四季开放的礼舞;然后至少花了三个星期才到达埃尔苏期通,西部某州的一颗宝石,她又急切盼望爬那里的红礁。最近有一位红透了的电影名星酒醉和她男伴吵翻以后,就从那儿跳了下去。
  我们又受到谨慎的汽车旅店凭一行题字的欢迎,诸如:
  “我们希望你们有宾至如归之感。为你的到来,所有设施皆已仔细检查过。执照号码已经登记在案。请节约使用热水。我们有权不作通知便逐出任何霸王客人。不要往马桶里投扔任何废物。谢谢。请多关照。经理再启:我们奉来此店的客人为世上最优秀之人。”
  住这些可怕的地方,双人房间我们要付十元,成群的苍蝇排列在没有纱帘的门外,然后争先恐后胜利地蜂涌进来。
  我们前任的烟灰仍苟留在烟灰缸里,枕头上有一根妇人的头发,还能听见隔壁人往壁橱里挂衣服的声响,那挂钩机巧地用一圈线钉在横木上以防偷窃,另外,最大的侮辱是,双人床上方的画也象挛生的一对。我还注意到昔日的商业时尚也有所改变。木星趋向合并,逐渐形成了大旅社,(她并不感兴趣,但读者也许会吧)还增加了第二层楼,阔出了一间休息厅,小汽车全都挪进了一家公共修车厂,汽车旅店恢复成完美的旧式旅店。
  我现在提醒读者不要嘲笑我和我的神思恍惚。对于他和我,现在都容易理释过去的命运;但相信我,那正在酝酿中的命运却并非那种你只需紧盯线索的离奇神密的故事。我年轻时曾读过一本法国的探案故事,故事的线索实际都是用斜体字写的;但那不是麦克费特的方式——即使一个人确已学会发现晦涩暗示的本事。
  比如:我不会起誓说在我们中西部旅途之前或开始时,她没有一次企图从一个或几个陌生人那儿得到些情报,或和他们进行什么联系。我们停在一家加油站,就在“珀伽索斯”的标志牌底下,她从座位上溜走,逃至车尾,我正弯身在翘起的引擎盖下面看着机械师的操作,有一阵,前盖挡住了她。我想以慈悲为怀,便只和蔼地摇摇头,尽管嘴上严厉她说这种种均是禁地,因为我明显感到那些厕所——还有电话——都有高深莫测的缘故的,都是我的命运有责任捕捉的关键点。

  我们都有这种命定的目标——对于这件事可能是一片再现的风景,对另一件事可能是一个数字——是经上帝精心挑选以期引起我们对某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事件的注意:比如约翰总是结结巴巴;琼的心总象要碎了。
  好啦——我的小汽车已经弄妥,我已经将它移出气泵,让位给一辆起吊卡车充气——这时她越来越多的失踪开始在灰朦朦的风中压迫我,使我心情沉重。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我神情烦燥不适,紧盯着加油站的细小琐事,这似乎让人吃惊,就象盯着乡下人,却发现自己处于无依无靠的旅行者的视线之内:那只绿色垃圾桶,那些非常黑、非常白等待出售的轮胎,那些漂亮的汽油箱,那只装有各色饮料的水盒,四、五、七个扔在象是未完成的字谜框的木制密室里的瓶子,还有那只小虫耐心地在办公室窗户的内壁上走着。
  收音机音乐从敞开的门里传出来,由于其节奏与风吹动蔬菜的起伏、摇摆以及其它举动并不同步,让人觉得这是一部老风光片中的景物在各行其事,而钢琴或小提琴完全依照乐谱,置颤动的鲜花、摇摆的树枝于不顾。正当洛丽塔的裙子也逆着节奏飘曳,她从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转了出来时,夏洛特最后一次抽泣声不协调地震颤在我的全身。她见这儿的厕所被人占了,便过了一条街到“海神”标牌那边去。他们说他们为自己干净如家的厕所颇感骄傲。他们还说,这些先付的明信片是为给你们批评准备的。没有肥皂。什么都没有。
  没有批评。
  那天或许是第二天,我们穿过一片庄稼地,旅程长得令人心烦,后来到了一个友爱的小城镇,就留宿在“栗树园”里——舒适的木屋,湿施德的绿地,苹果树、一架老式秋千——还有一片广阔的夕阳,但那疲惫不堪的孩子根本顾不上了。她要求经过卡斯比姆,因为那儿离她家乡只三十英里;以后的几个早晨,我发现她无精打采,再也不愿去看看约五年前她曾玩过跳房子的人行道。我非常害怕那条侧路,原因很明显;虽说我们已达成协议不以任何方式使自己太招人眼目——只呆在汽车里,不去拜访老朋友。她放弃此计划给我的宽慰又被一个念头破坏了:倘若她已觉出我是完全抵制对皮斯基的怀乡症,就象我去年那样,她就不会如此轻易地放弃了。我呼口气,挑明了这一点,她也叹口气,抱怨说不舒服。她想呆在床上,至少呆到下中吃茶点的时候,周围还有一大堆杂志。过后她感觉好点儿,就建议我仍继续西行。我应该说她很温和,又娇弱无力,极想吃些新鲜水果,我就决定去卡期比姆给她买一盒可口美味的野餐午饭。我们的小屋座落在林木茂密的一座小山上,从窗户可以看见乡路绵延直下,穿过整齐的栗树,延伸到美丽的城镇时又岔开象分叉的发丝。在纯净的清晨,那城镇看上去是那般清晰如同小玩具一样。还能看清一个象像侏儒一样的女孩儿骑在一辆甲虫一样的自行车上,一条狗,以比例而言略显过大;同样清楚的是那些朝山进香客和骡子,蜡白的道路和蓝色的山、红色的小人。我有种欧洲人的嗜好,能不用车时就愿意安步当车,因此我轻闲地走下来,结果就碰上了那位骑车姑娘——一个平谈丰满的女孩,梳着辫子,身后跟着一条圣伯纳德大狗,它的眼眶象三色紫罗兰。在卡斯皮姆,一位上了年纪的理发师给我理了个马虎的头:他唠唠叨叨地说起他玩棒球的儿子,每遇一个爆发音,唾沫就喷在我的脖子上,隔一会就用我的大围巾擦擦他的眼镜,或停下他颤颤巍巍的剪刀,去剪什么褪了色的报纸,于是我无法专心了。忽又发现他正指着书架上一堆陈年老酒中的一张照片,这让我大吃一惊,那位健壮的年轻捧球手已经死了三十年。

  我喝了一杯无味的咖啡,经我的猴子买了一捆香蕉,又花了大约十分钟逛了熟菜店。至少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这个决意归家的清教徒又出现在通向“栗树城堡”的弯路上。
  我在进城的路上看见的女孩现在背着亚麻布正在帮助一位畸形人,他硕大的头和粗短的身体使我想起了意大利低级喜剧中的“贝托尔多”。他们正打扫着小屋,小屋有大约十二座“栗树冠”,怡人地分隔在葱绿密树中。正是午时,大多数小屋伴随着纱门的最后一声呼响,全都摆脱了它们的占居者。一对非常老,几乎象木乃伊一样的老夫妻,穿一身款式非常新颖的衣服,正在从邻近的一间汽车篷里往外爬:而另一间有一片红色的汽车盖象一块鳕鱼凸了出来;离我们小屋更近的地方,一位健壮的黑发、蓝眼美男子正往旅行车上装一台袖珍冰箱。我经过时,他象绵羊一样意味深长地朝我咧嘴笑笑。在对面那片开阔草地上,在枝叶茂密的浓郁树荫中,那条老相识圣伯纳德狗正守护着女主人的自行车,近旁一位年轻的妇人,母性融融的神态,把一个心荡神驰的婴儿放在一架秋千上,轻轻地摇着,一个两三岁面露嫉妒的男孩正枉自无聊地把秋千的横木推来推去;最后他终于成功地撞倒了自己,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大叫大闹,但他的妈妈却继续温和地笑着,对在场的哪个孩子都看也不看。我之所以能非常清楚地想起了这些细节,可能因为仅在几分钟以后,我就又审视了这些印象;除此之外,我的内心自从比尔兹利那可怕的夜晚以后就时时戒备森严。散步时酝酿起的良好感觉,我不愿它转变——却还是被初夏缠绕我裸露的脖颈的微风转变了;被潮湿的碎石传出的嘎扎扎响声、我从假牙里曝出来的一小块多汁食物、甚至我买的食物舒适的份量(我心脏的一般能力是不允许我提这么重的)转变。不过即使我悲哀的心仿佛在甜美地跳动着,引用老龙萨的话说,当我到达我留下我的多洛雷斯的小屋时,我还是感觉到了爱情的忧郁。

  让我大吃一掠的是,她已起来了,穿着宽松裤和T恤衫坐在床边,望着我,好象无法安置我。她的小乳房坦率、柔软的形状在她薄而软的衬衣下突现出来而不再模溯,这种直露激怒了我。她还没梳洗;但她的嘴尽管涂得脏乎乎,还是清爽得很;她的两排牙齿象酒浸过的象牙或一片粉色的水晶闪着熠熠的光。她坐在那儿,两只手合放在膝上,象做梦一样满面洋溢着残酷的红晕,那无论如何和我是没关系的。
  我扑通一声丢下手中沉重的纸口袋,呆呆地站住,盯着她穿着凉鞋赤裸的脚腕,然后望望她惊呆了的险,然后又望着她罪孽的脚。“你出去了,”我说(凉鞋上满是沙子)。
  “我刚起来,”她回答,截住我下垂的眼神,补充道:“出去了一秒钟。想看看你回来了没有。”
  她注意到了香蕉,就朝桌子方向扭去,以解脱自己。
  我能有什么特别的怀疑呢?确实一丝没有——但这些泥巴,她恍惚的眼神,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温馨呢!我什么也没说。我朝公路望去,公路那么清晰地在窗框里蜿蜒而行……任何想背叛我的信任的人都会发现那是个绝妙的远景。洛胃口大开,专心致力于她的水果。突然间我想起了邻屋那家伙讨好的嘻笑。我飞速冲出去。所有的小汽车都消失了,除了他的旅行车;他怀孕的妻子正抱着婴儿和另一个本不太想要的孩子上车呢。
  “怎么啦,你到哪儿去?”洛在走廓上喊着。
  我什么也没说。我将她柔软的后背推进屋内。我剥下她的衬衣,将其余的衣服统统脱光,我拽掉她的凉鞋。我疯狂地搜寻她不贞的影子;但我探询到的气味却是那么纤弱,实际上很难同一个疯子的幻想加以分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是一位数学家,长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了好几本数学著作。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是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神秘的第三者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凌晨时分,帕克-派恩先生乘坐由巴塞罗那开往马霍卡岛的汽轮在帕尔马下了船。他立刻感到了失望,旅馆全满了!供他选择的最佳住处是一间衣橱似的不透风的楼房,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馆里。从房间向下看,是旅馆的内院。帕克-派恩先生并不打算住在那里。旅馆老板对他的失望显得漠然。“你想怎么着?”他耸了耸肩,说道。如今,帕尔马名声在外,游人如织。英国人,美国人,人人都在冬天来到马霍卡。整个岛屿拥挤不堪。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