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九重紫 - 第四十四章 快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十四章 快刀
  什么事情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那就消息就会像长了翅膀似的,关也关不住地到处乱飞。
  不过一夜的功夫,窦家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有人暗地里骂王映雪是祸根,有人指责赵思异想天开,有人盘算着自己的利益,还有的人看戏不怕台高,等着看笑话。可不管是抱着怎样的心态,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说话的人。一时间,原来热热闹闹的东窦突然间沉寂下来,院子里除了几个粗使的丫鬟、婆子走动之外,各房各的人都不知道猫到哪里去了。
  窦昭有些幸灾乐祸,纪氏却带着她去了西府。
  “你祖父病了,”给她换衣裳的时候,纪氏告诉她,“我们去看看你祖父。”
  当着赵家作出一副王家现在官大势大,非要把王映雪扶正,我也没有办法的姿态;当着王家却是一副我虽然不满意王映雪,但事已至此,为了两家的颜面,我还是会想办法让王映雪扶正的样子。想两边讨好,左右逢源,现在却变成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怕是急病的吧?
  她复诽着,和纪氏进了鹤寿堂。
  窦铎戴着青色的网巾躺在床上,面色很差,丁姨奶奶在一旁服侍着。
  听说窦昭来看他,他眼皮子也没有撩一下。
  丁姨奶奶神色尴尬。
  纪氏倒了杯茶示意窦昭端给祖父。
  窦铎嗯了嗯,转过身去。
  窦昭端着茶盅,眨着眼睛回头望着纪氏。
  纪氏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蹙。上前两步揽了窦昭的肩膀,笑着安慰她:“祖父病了,精神不好,你把茶水放到小几上就行了。”
  窦昭听着。小心翼翼地去放了茶盅。
  窦铎依旧不理不睬。
  纪氏就笑着对丁姨奶奶道:“既然三叔父歇下了,我们就不打扰,先回去了。明天再过来探望。”然后客气地朝着丁姨奶奶颔首,牵着窦昭的手出了门。
  路上,窦明看见庞氏的身影在花树间一闪而过。
  她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上了马车。
  庞氏一路急行回了栖霞院。
  王映雪瘦得厉害,神色怏怏地在给窦明做秋衣。
  哥哥来了又走了,说了些她从前从未曾想到过的事。
  她之所以到今天还能安然无恙地住在栖霞院,说白了,不过是因为父亲起复。她娘家有力罢了。
  如果父亲因为她的事受了牵连……王映雪有些不敢往下想。
  可若是她就这样带着窦明回了王家,她又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王映雪只要一想到温柔体贴的窦世英,就心痛如绞,只盼着这日子能拖一天是一天……如若能等到窦世英回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见庞氏进来。她勉强朝着庞氏笑了笑:“二嫂走得这么急,是有什么事吗?”
  庞氏自己给自己斟了杯茶,一饮而尽,这才坐到她身边低声地道:“我刚才看见窦昭了!”
  王映雪不由“啊”了一声,坐直了身子。
  昨天晚上她们已经听说了赵思的条件,王映雪觉得赵思疯了,庞氏却两眼发光,一个晚上都有些魂不守舍的。
  “你别慌,”庞氏笑道。“看样子,窦昭是跟着六太太来探病的。”她说着,“啧啧”两声道,“你别说,窦昭长得可真是漂亮,仅脚下那双缀着珍珠的绣鞋最少也得十几两银子。他们窦家可真是有钱。”
  王映雪很不喜欢她二嫂看什么东西都以银子的多少来论好坏。
  可她又不好说她。
  这些日子。她的事多亏有二嫂帮助,她总不好在这些细枝末节的事上和二嫂较真吧?
  “映雪,你拿定主意了没有?”庞氏见王映雪不说话,心中微哂,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哪有这么好的事,,“你可别说我这个做嫂子的没提醒你,没有赵家的同意,公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这样不明不白的待在窦家的,你也不想你哥哥嫂子侄儿都因此而抬不起头来吧?你扶正了,好歹还能得那一半的家财;你要是回去了,窦家的财产可是与你没有半点干系了。”
  “我自己又不是养活不了自己。”王映雪不悦道,“我只是觉是窦老太爷肯定是不会答应这件事……”
  “这是后话。”庞氏挤兑着王映雪,“你就说你想不想扶正吧?”
  王映雪低着头没有说话。
  “我这是看评替古人担忧啊!”庞氏道,“得,是我多管闲事。我这就回南洼去,你的事,我也再不管了!”
  王映雪猛地抓住了庞氏的衣袖。
  庞氏不由挑了挑眉,笑起来……窦昭和纪氏刚下马车,就看见采蓝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六太太,”她曲膝行礼,小声地道,“五爷和六爷、七爷一起回来了!”
  窦昭和纪氏都大吃一惊,纪氏更是神色凝重:“知道三位爷是为什么回来的吗?”
  “不知道。”采蓝摇头,“只听说五爷请了几天假,就和六爷、七爷一起回来了。”又道,“七爷已经回了府,六爷刚刚被太夫人太了过去,太夫人还嘱咐,您要是回了府,立刻过去一趟。”
  纪氏沉思了片刻,问:“除了我和六爷,还有谁?”
  “还有三爷和三太太。”

  纪氏又思索了一会,道:“我知道了。”把窦昭交给了妥娘和采菽,“你们照看好寿姑,等我回来了再送寿姑回府。”
  两人齐齐应是,抱着窦昭回了纪氏的宅子,纪氏则带着采蓝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的院子悄无声息,服侍的丫鬟、婆子都屏气凝神地立在院子中间。
  见了纪氏,立在正台阶前的柳嬷嬷忙迎上前来。一面笑着陪纪氏进了,一面声若蚊蚋地道:“五爷一回来就和太夫人在内室说了半天话,出来就让请几位过来。”
  纪氏见再走两步就是内室了,朝着柳嬷嬷使了个眼色就笑着由柳嬷嬷撩帘走了进去。
  大家早已坐定。就等着她来。
  纪氏忙上前给众人行礼。
  二太夫人呵呵笑道:“不必多礼,又没有外人。”然后指了窦世横身边空着的绣墩,“挨着中直坐吧!”
  纪氏笑着坐了下来。却趁机飞快地瞥了眼三太太。
  三太太眼观鼻,鼻观心地坐在那里,看不出表情。
  “大家都到齐了!”和二太夫人并肩而坐的窦世枢笑着开了口,“我这次回来,是有要紧的事请三哥和六弟帮忙的。”
  他是个典型的窦家人,身材高大挺拔,皮肤白皙细嫩。眼睛明亮有神,说话沐如春风。
  窦世榜忙欠了欠身。
  窦世枢就道:“王行宜在甘肃查禁马市之事,偏偏又出了王氏这件事,如果他被弹劾,会让曾阁老变得很被动。王氏的事。必须快刀斩乱麻。我有个想法,说出来大家商量商量,看可行不可行?”他语气微顿,目光在哥哥嫂子、弟弟弟媳的脸上缓缓而过,“赵睿甫提出让三叔划归一半财产给寿姑做陪嫁,我想三叔是决不会答应。因而我大致估算了一下,现在窦家的财产一半是东府的,一半是西府的。东府的又分为六份,其中大房、二房和四房占了一半。三哥、我和六弟占了一半……”
  纪氏听到这里已隐隐知道窦世枢的打算,她心中砰砰乱跳,不由朝二太夫人望去。
  二太夫人坐得笔直,目光沉稳。
  她又想到采蓝的话。
  看样子,五伯已经得到了婆婆的支持!
  纪氏睃了窦世榜一眼。
  窦世榜微张着嘴,显然也隐隐知道窦世枢接下来会说什么。
  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依如刚才似的认真听着窦世枢的话。
  再看丈夫。
  满脸的不以为意,显然已经知道窦世枢会说些什么了。
  纪氏叹了口气。
  耳边传来窦世枢的声音:“……我们三房加起来,正好是西府一半的财产,正好达到了睿甫的要求。如果三哥和六弟妹同意,我想把我们三房应得的那份财产划给寿姑好了。至于三哥和六叔的损失,请三哥和六叔给我点时间,由我打个欠条,慢慢的还。”

  他的话音刚落,没等三房和六房有所反应,二太夫人已道:“若是你们有急用,也报个数字给我,我还有些贴己银子,贴补这家里三、五年的开销还是拿得出来的。”
  窦世榜最敬重的就是自己的母亲,何况这是为了自己胞弟的前程。
  他没话说。
  只是他也不好表态,免得六弟和六弟妹觉得他多事。
  窦世横本就有“好女不穿嫁时衣,好男不吃爹娘饭”的志气,而且他回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只怕纪氏觉得委屈,不由朝纪氏望去。
  窦世枢什么都盘算好了,她能说反对吗?
  她朝着丈夫点了点头。
  窦世横沉声道:“我同意。”
  窦世榜本是提得起放得下的人,见大事已定,再无顾忌,道:“我也同意。”随后又觉得这气氛有些压抑,故作语气轻快地道,“我们也不用五弟打什么欠条,娘的体己银子呢,还是留给自己打赏那些孙子、孙女,这日常的嚼用我们不管是我还是六弟,都是拿得出来的。要是真到了山穷水尽那一天,我自会带了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去京都找五哥的。”
  窦世枢微微地笑,笑容亲切而真诚:“三哥放心,我定当倒履相迎!”
  窦世横哈哈大笑。
  二太夫人由衷的高兴,脸上的褶子仿佛都少了几道:“好,好,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们能这样,我死子也能眠目了。你们放心,只有你五哥的一口,就有你们的一口。我这话说在这里,老五,你当着你哥哥嫂子、弟弟弟媳发个誓……”
  “不用,不用。”三太太此时也反应过来,满脸笑容地道,“这又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是我们家的事,怎么能让五弟一个人担着?”然后调侃道,“娘,您这么说,可是挑拨我们兄弟妯娌间不和!”
  “是我不对,是我不对!”二太夫人笑像吃了长寿果似的,“我不说了,我不说了。”
  窦世枢就笑着站了起来:“既然如此,多的话我也不说了。我已经请了兰哥儿、大嫂、二嫂她们去花厅里说话。这个时候,想必他们都已经到了,我们也一起过去吧!”
  ※
  粉红票到了150张,还需要加更两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Q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生命如一泓清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没有任何苦涩的内容。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时的我们如乘势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们渴望像水一样流动,流出父母的怀抱,流离家庭的羁绊,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寻找生活,寻找值得终生追求的事业,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合二为一、终身相守,就像两股清水,融合得了无痕迹。 [点击阅读]
生命的重建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我写好了这本书,希望同你一起分享。这本书与我的另一本蓝皮小书《治愈你的身体》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合的,那本书已经作为心理模式导致身体疾病的权威著作被广泛接受。在这本书里我安排了一个“会谈”(见第一章),就好像你作为一个客户来我的咨询室一样。如果你每天做书中列出的练习,在你读完这本书之前,你的生活就会改变。我建议你先将本书通读一遍,然后开始第二遍的精读,深入地做每个练习。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