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 第二章(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
  夏天的时候,我最喜欢和面包皮厂门卫的儿子在林荫大道后面那条宽阔的道路上玩耍,那里的泥土堆积如山。那男孩天生就是瘸腿的,他慢慢地跟在我后面一瘸一拐地走着。我们坐在坑坑洼洼最深的地方,他弯曲右腿,将那条细小的左腿僵硬地伸展开。他坐下来的时候乐呵呵的。他双手敏捷,头发鬈曲,脸色淡黄。我们沉浸在游戏中,将泥土堆积成迭在一起爬行的蛇。
  那些蜥蜴就这样爬到面粉里面,他说,所以面包皮上才有洞眼。
  不是,那些洞眼是因为酵母。
  是蛇弄出来的,问我父亲好了。
  等到他父亲带着包皮从面包皮厂回家,有这大半天工夫,其他蛇肯定爬到坑坑洼洼的地方去了。可是如果我的连衣裙弄脏了,我就不乐意了,要跑回家去。我就让男孩一个人和那些蜥蜴待着。有两周时间,另外一个门卫坐在面包皮厂的大门口。然后父亲回来了,没有把男孩一起带过来。有人给他那条僵硬的大腿做了手术,并给他进行了深度麻醉。他再也没有醒过来。我独自一人到了那条宽阔的大街上。林荫大道上的树木一起在那里站立着,我开始怕生起来,像似它们承诺说,男孩虽然已经死在家里,但还是到这里来玩耍了。我坐在泥土上,堆成了一条蛇,很细很长,像他那条伸展开的大腿。路旁的草地松松散散的,我的眼泪顺着下巴滴落到蛇上,于是蛇变成了标本。有人从我手中夺走了这个男孩,也许他从天上看得到,我现在还想和他一起玩耍呢。每当我上午在城里溜达的时候,有人已经从我手里夺走了莉莉。我觉得自己被传讯的那些日子很短暂。即便我不知道阿布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但他还是对我有所打算的。我需要我衬衣上的大纽扣,需要聪明的谎言,别的什么也不需要。我四处溜达的时候对自己有什么打算,我知道的要比阿布想从我这里得到的更少。
  我真傻,既然阿布十点整要等我,我今天早上八点前还看什么燕子呢。我不愿意去想燕子的事。我根本什么都不愿意去想,因为除了被传讯,我什么也不是。我有时会想,燕子不是在飞,它们是在行走或者游泳。去年夏天,保罗还拥有一辆红色的摩托车,这是一辆捷克产的“雅娃”牌摩托车。我们每周一两次开车到城外的河边。驱车经过大豆地,真是幸运啊。我们经过的天空越多,我就越发轻松。道路两旁繁花似锦,车子经过的时候花朵在颤动不已。人们没注意到,每一个花朵都有两只圆耳朵和张开的嘴唇,可我知道这个。那是一片没有尽头的攀缘豆田,就像在玉米地里一样,人们看不到它们有序的排列。就算每一根茎都已经干枯,叶子被风吹折断,但到了夏末,玉米地看起来始终就像刚刚梳理过一样。在玉米地里,即便天空在飞翔,我的脑子也从不会感到轻松。只有在大豆地里,我才因为高兴而傻傻的,会慢慢闭上眼睛。而当我重新睁开眼睛,我已经错过了很多东西,燕子早已在另外一个轨迹上飞翔了。

  我抓住保罗的肋骨,吹起了那首树叶和雪花之歌,可我只听见摩托车的声音,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我平时从不吹口哨,因为这是小时候就必须学会的东西,可我小时候从没有吹过口哨。我根本不会吹口哨。而且自从我的第一任丈夫在大桥上吹过口哨之后,每当有人吹口哨,我总是会缩起脖子来。可就在大豆地里,我竟然自个儿地吹起口哨来了。因此,这真是幸运啊,因为凡是我能做的,就像在大豆地里吹口哨一样,仅仅是成功了一半而已。我在攀缘豆地里的运气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在河边从没有交过好运,河水平静无波,即使让我想起大桥,也会让我镇静下来。镇静带来好运是不可能的。我们来到河边,我感到很尴尬,保罗感到很烦躁。他对期待看到大河感到高兴,我则是对回头经过大豆地感到高兴。他踝骨没入水中,指给我看一只黑色蜻蜓。蜻蜓的翅膀之间长着肚子,就像一只玻璃做的螺栓。我指着我身旁河岸上的黑莓,这些成团的黑莓发出黑色的光芒。而在河的另一边,黑色椋鸟蹲伏在庄稼收割后布满茬儿的一捆捆灰白色四角形秸秆上。这个景象我没有指给保罗看,因为我想起燕子在空中留下的黑影,不明白这些黑点在这个被晒成黄色的夏天是怎么分布的。我迷惘地哈哈大笑,从草地中捡起一块树皮,扔到保罗的脚趾边。然后我说:你听着,看来这些燕子是不可能很快飞走的,它们在耍诡计呢。
  保罗用脚尖捞起树皮,随即踢入水中。他的脚一离开水,树皮马上又浮出水面,发出黑色的光芒。他说:
  啊哈。
  我极其短促地抬起两只眼睛,足以看到那里面的黑色斑点了。还要问什么呢,如果在他看来,连燕子都不值一谈,那么还有哪种黑色水果是他看得上眼的呢?他完全想到别的地方去了,不是在他的脚趾上。白蜡树起风了,我倾听树叶的声音,保罗或许在倾听水声吧。他不希望我们之间说话。
  第二天,我在厂里用“啊哈”对内罗作了试验,那时候他在拇指和咖啡杯之间夹着一张清单走到我的桌子跟前。他谈到这个月我们为法国人缝制的女外套纽扣尺寸问题。他的胡子尖的像燕子的翅膀,在嘴角一动一动的。他对着我的脸说了几句话。当他为了一周计划而来时,我数了数他下巴上忘记刮掉的胡子。我抬起眼神,盼望着他的眼神。当我们的瞳孔相遇时,我迅即说:
  啊哈。
  内罗一言不发地走到自己的桌子跟前。我也试过其他的言辞,比如:哟,嗯。可并没有超过“啊哈”的程度。
  当我的那些纸条被人逮住之后,他否认是他告发了我。每一个人都可以否认。给意大利人订做的白色亚麻布西装被打包皮装箱的时候,我和我的第一任丈夫已经分手。我和内罗出差十天后,他想继续和我睡觉。可我当时已经打算嫁给西方人了,因此我分别在十个后裤兜里塞上了小纸条:tiaspetto,我的名字和我的地址。和我联系的随便哪一个意大利人,就是他了。

  在我不允许参加的会议上,我的纸条被定性为在工作场所卖婬。莉莉告诉我,内罗要求定性为叛国投敌,可他的说法无法令人信服。由于我不是共产党员,而且这也是我的初犯,于是人们给了我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我没有被解雇,这对内罗来说是一次失败。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将两份书面警告带到了我的办公室里。我必须在原件上签字画押,复印件留在了我的办公桌上。
  装在镜框里,我说。
  这对内罗可不是什么玩笑话。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削铅笔。
  你想和意大利人做什么,他们过来操你,送你一些紧身连裤袜和除臭剂,然后回到他们有喷水池的家里。如果舔他,他还额外送给你香水。
  看着那些波浪形木屑和黑粉从他的铅笔头上掉下来,我站了起来。我将那份警告举过他的头顶扔了出去。那张纸在空中飞过,从他的下巴下面掉到桌上时,没有发出声响。内罗将头转向我,企图微笑,可露出了苍白的脸色。然后,他肘关节不小心碰到了刚削尖的铅笔。铅笔从桌子上滚下来,我们看着它,听见它着地时发出响声。内罗弯下身子,我看不到他颧骨磨动的样子了。铅笔尖断了。他说:
  它掉在地上,不是掉在天花板上。
  我也感到很惊讶,我说,在像你这种人那里,一切都有可能。
  我被审讯了三天后,又回到了厂里。内罗没有问起任何问题。他要比我想象的更有能耐。后来人们在为瑞典人订购的裤子里发现了三张纸条,上面写着:来自独裁国家的问候。这些纸条和我的纸条一模一样,但不是出于我的纸条。我被解雇了。
  即便弥漫大雪封锁大地,我们照常开着“雅娃”牌摩托车去上班。保罗开摩托车有十一个年头了,尽管他喝酒,但从没有出过一次交通事故。他就像熟悉手的内部结构一样熟悉大街小巷,保罗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我们工厂。我把自己裹得暖暖的,路灯和窗口灯光在闪烁着,严寒刺骨,冻得脸生疼,嘴唇像冻硬了的面包皮皮,脸颊冷冰冰的像瓷器。天空和道路被大雪遮没了,我们开进了一只雪球中。我倚靠在保罗的背上,下巴紧贴在他的肩膀上,雪球可以钻入我的两只眼睛里。我目瞪口呆地睁大眼球,街道是最长的,树林是最高的,天空是最近的。我真希望没有尽头地开下去,不敢眯着眼睛。耳朵、手指和脚趾针扎般地发痛。寒冷战胜了一切,只有眼睛和嘴巴感觉是冷的。好运没有时间,我们必须在冻死之前到达,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赶到服装厂大门口。保罗让我下车。我用一只红中带紫的手指将保罗的帽子推高,像吻瓷器狗一样吻他的额头,然后将帽子重新拉回到眉毛上面,于是他就继续骑车到市郊的摩托车厂去。他的眉毛上面有一层白霜,我想到:
  现在我们老了。
  纸条事件发生之后,我彻彻底底忘记了意大利的计划。人们无法通过出口服装得到马塞洛,人们需要关系、信使和经纪人,不是后裤兜。我有了那个少校,而不是一个意大利人。我的愚笨从内心深处向我吼叫,我的自责就像耳光一样,我的脑子里塞满了稻草。我讨厌自己,只有这样我才能每天继续和内罗一起坐在办公室里,盯着那些表格,并把它们填写完整,直至第二批便条出现。我仍然对自己好,只有这样我才会喜欢乘坐有轨电车,我把头发剪短,购置新衣服。我也感到很抱歉,只有这样我才能分秒不差地准时出现在阿布面前。而且我也无所谓,我觉得,好像为了惩罚我的愚笨,我理应接受审讯似的。但不是出于阿布提出的理由。

  由于你的行为,我国的所有女人在国外都成了妓女。
  为什么都成了妓女呢,那些纸条又没传到意大利那里去。
  那是在你同事的帮助下,他说。
  为什么是妓女呢,我只想要一个意大利人,我是想嫁给他,妓女需要钱,不是去嫁人。
  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只有爱情,你不是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就像垃圾一样,想把自己出卖给那些马塞洛。
  怎么会是垃圾呢,我完全可以爱上他呀。
  丑闻发生之后,我重新在大街上走着。夏日,阳光明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稻草在我的心里发出沙沙作响声。或许我根本没有爱上这个意大利人,但他可以把我带到意大利去呀。我可以努力去爱上他。如果不能,那么我可以在路上遇到另一个人,意大利人在那里有的是。只要你去寻找,你总能找到一个人,你可以爱上他。可内罗点名叫我去了,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点名我。在工作的时候,内罗盯着我的手指看。我劝自己放弃所有的男人。恰恰之后不久,当我坚持拒绝的时候,我在保罗那里耽搁住了。我想,这种拒绝在我这里类似于一种要求,它不仅仅是寻找。一定是这么回事,于是我紧紧抓住。不是每一个人,但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人而不是保罗,他可以向我证明,防守是如何变成渴望的。尽管厌倦,但我没有停下脚步,于是不得不到处闲逛,因为在某一个星期日,我认识了保罗,并且在星期一在他那里停下了。而到了星期二,我带着全部家当搬到了他那幢滑落的塔楼房里。
  我对每天到办公室上班感到越来越痛苦。保罗两只手握住他的“雅娃”牌摩托车站在厂门口,出于习惯微笑地等待我吻他的额头,然后说道:
  你必须做得像内罗不在你身边一样。
  不错,这话迅速从他的嘴里说了出来。八个小时这么做,就像两根胡子尖儿悬空在写字台后面,这怎么可能呢。
  内罗内心太脏了,我说,人家看不出来。
  摩托车发出隆隆响声,弄得轮子周围雪花飘舞,或者尘土飞扬。我真想用眼睛把保罗从半条街远的地方拉回到厂门口,每天早上还想和他说几句话,可以一整天把它们带到机器旁。但我们总是说同样的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0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