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锦屏记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惊马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三十七章 惊马
  两个人一时都没有说话。
  “将他调在你手下,你……好生看着他吧。”齐攸最后道。
  唐佑年起身称是。
  齐婉容又在总督府住了一晚,冯登科带着重礼上门,又在人前向齐婉容赔罪,就将齐婉容接了家去。
  沽酒胡同马宅上房红罗帐内喘息声和呻吟声,随着床帐剧烈的晃动,半晌才平息下来。
  “宝贝,可想死我了。”冯登科甜的发腻的声音道。
  齐婉容推开冯登科,嗔道:“谁是你的宝贝,叫你那寡妇去!”
  “你才是我的宝贝,那贱人连同孩子,都已经被我卖的远远的,我的心里只有你,婉容宝贝。”
  “就会花言巧语,这次若不是我四哥出面,只怕你还舍不得她那。”齐婉容撇了撇嘴。
  “宝贝你就别再怄我了。四哥可是什么都没说,是我早就有此打算,一直因为心软耽搁了。不信你去问四哥,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为了你,我什么都肯做的。”
  “哪个听你这些。”齐婉容瞪了冯登科一眼道。
  “宝贝你这一眼,我的身子都酥了。”冯登科将脸凑到齐婉容跟前。
  “你正经些。”齐婉容咯咯笑道。
  “……明天营内有比武,四哥特意吩咐我准备,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思。”冯登科的手在齐婉容胸上轻轻地捏着。
  “莫不是要借机为你升官?”齐婉容道。
  冯登科却没有那么乐观,“四哥就是有这样的心思,也不会这么快吧。我就怕,就怕四哥心里还在恼我。”
  “放心吧,我在四哥面前没少为你遮掩,四哥也并未见生气。如今你已经改了,四哥不会怎么样的。军营内比试不是很平常吗?”
  “是很平常,不过我总有些不放心。”
  “现在知道害怕了?”齐婉容横了冯登科一眼,“你不想去,只说生病,不去就是,我会去和四哥说情。”齐婉容道。
  “那就有劳夫人了,就说我为着伺候夫人,伤了腰吧。”冯登科的手伸到齐婉容身下,捏了一把。
  齐婉容拍开冯登科的手,“好个厚脸皮的。”
  两个人又腻到一处。
  齐婉容身心愉悦,看着帐子顶上的花纹。
  “想什么那?”冯登科见齐婉容目光有些发呆,就问道。
  “香炉。”齐婉容道。
  “什么香炉?”冯登科不明所以。
  “四哥家里住着个女人,说是四哥奶嬷嬷的外甥女,叫辛妇好的。”

  “你和我说过的,她怎么了?和香炉有什么关系?”说到齐攸家里的事,冯登科不由得打起了精神。
  “小时候,老太太待四哥最好。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老太太屋里,正赶上一个样子极尊贵的妇人,带着两个孩子在那里做客。她们还带了礼物来,都摆在桌案上,其中就有那个香炉。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香炉小巧精致,我也极喜欢的,……却是那两个孩子送给四哥的。”
  齐婉容突然说起小时候的事,冯登科有些不解,不过依旧认真听着。
  “后来我才知道,那妇人是永和亲王太妃,那两个孩子就是永和亲王的一双儿女。”
  “你们家原来和他家交好?”冯登科沉思道,又问:“这和辛妇好有什么关系?”
  “今天那姓辛的,抱着那香炉,弹了曲古琴,我突然想起来,那时候,那小女孩也弹了曲古琴。再瞧她那模样,我怀疑她就是当时来我家的小女孩,宁馨郡主。““你是说辛妇好是梨园那个老王爷的女儿?”
  “应该是吧,很像。”齐婉容不是很肯定。
  “你小时候不是见过,怎么会不认得?”冯登科问。
  “那时我才多大,哪能记得那么清楚?”齐婉容道,几岁和十几岁,样貌自然会有变化,何况,她当初和宁馨郡主并没有深交,连泛泛之交都算不上的。后来永和王爷家出事,齐府内更没人再提起以前的事。
  “你和她说说话,也许就知道是不是了。”
  “这还用你教,我旁敲侧击的,她都没搭茬,看着又不像。”
  “四嫂肯定知道根底,你没问问?”
  “早问过了,四嫂只说是宋嬷嬷的外甥女。许是我想多了吧。”齐婉容打了个哈欠,道,“睡吧,管她是谁,现在也是寄人篱下,不过比奴才好些,还是仗着四嫂心肠软。”
  齐婉容翻身睡去,冯登科的眼睛却更亮了,叽哩咕噜转了起来。
  ……
  荀卿染正带着人收拾衣物,外面报说齐婉容来了。
  “快请进来。”荀卿染吩咐。
  齐婉容眼圈红红地走了进来。
  荀卿染纳闷,欢欢喜喜才回去一天,怎么又哭着回来了。
  “五妹妹这是怎么了?”荀卿染吩咐人送上茶点。
  “求四嫂给我做主。”齐婉容拉着荀卿染道:“……军营中比试,不该点到为止吗,怎地将我家大爷打成那样?”
  听了齐婉容的一番话,荀卿染才明白。原来营中比试,冯登科本来称病,还是被叫了去。一场比试下来,他是自己走进声,下来时却是被人抬着出来的。

  “姑父伤的可严重?伤到筋骨没有?可请了试郎中看视?……”荀卿染关切地询问了一番。
  齐婉容一一答了,又说:“四嫂,那人实在可恶。”
  “行伍中多是粗人,一时手下没个轻重也是有的。”荀卿染道。
  齐婉容却不这么想,“……焉知不是因为对四哥心有不满,不敢对四哥怎么样,知道他是四哥的妹夫,才下的狠手。四哥事情多,不留心这些事,放着不管以后可要出大事。咱们知道了,就不能瞒着,该告诉四哥,让四哥小心才是。”
  荀卿染点头,“五妹妹说的是,我都没有想到,多亏五妹妹提醒。等你四哥回来,可要提醒他。伤了姑爷的是哪一个?”
  “其他的人也就罢了,一个叫钟大用的最为可恶。四哥看重他的武艺,将他从一个小兵提拔了上来,其实并不知道他的根底。功夫再好,有异心,不服管教,那还不如平庸些,却一心向着四哥的,更能放心委以重任。”
  荀卿染点头,含糊地应着。
  “四爷回来了。”外面小丫头禀报道,“刚刚进了大门。”
  “今儿个回来的早。”荀卿染笑道。
  齐婉容忙收了声,用帕子抹了抹眼角。
  “四嫂,我先告辞了,不想让四哥看到我这样,又为我操心。”齐婉容道。
  “也好。知道你要回去照顾姑爷,就不留你用饭了。”荀卿染道,就让人包了些补品药材给齐婉容带回去。
  齐婉容刚走了一会,齐攸就从外面进来。
  “碰见五妹妹没有?”荀卿染帮着齐攸换下大衣裳,问道。
  “没有。”齐攸道,“她来有什么事?”
  “还能有什么事?”荀卿染看了齐攸一眼,冯登科比试被打伤,齐攸肯定是知道的。“姑爷比试挨了打,五妹妹心疼,来找我抱怨。”
  齐攸靠在椅背上,并不在意,“不过是些皮肉伤,找你做什么?就该和我说。”
  荀卿染瞧着齐攸那事不关己的样子,不由得腹诽,偏这个时候比试挨了打,怎么敢去找你说?找你直接说,只怕会被你斥责。找我,是希望我能添油加醋,吹个枕头风。
  “五妹妹本来跟我正抱怨,听说四爷来了,急急地走了。我也觉得奇怪。怎地这样的事情,不和四爷说,反而来和我说,我能怎样,只能小心安抚着,难不成我派几个丫头婆子去将那打了五姑父的人再打一顿?”荀卿染笑道。

  将伺候的人都打民出去,荀卿染悄声问齐攸,“四爷何苦让人打他。”
  “不过是告诉他,齐府的人不是他能欺瞒的。”齐攸道。
  “不仅仅是如此吧?”荀卿染笑。
  齐攸见荀卿染的模样,自是猜出出了他的用意,也就点了点头。
  ……
  骊院
  “丹参哥哥,姐姐赏下过节的东西,要你现在就去帐房领。”一个小丫头对丹参道。
  “好,我这就去。”丹参答应着。
  “丹参哥哥,我爹说有事要出门,你不快些去,就赶不及了。”小丫头催促道。
  这小丫头正是帐房常管事的女儿,听她这样说,丹参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又带了个小厮从骊院出来,直奔前面帐房。
  一会儿功夫,荀卿染带着人,一身利落的装束出现在骊院。
  枣花和雪球都被齐攸带出门了,只有小黑在马厩里。就是小黑吧。荀卿染走进马厩,将小黑牵了出来。马上就是重阳佳节,荀卿染好不容易才磨得齐攸答应,带她一起出城打猎。她得抓紧时间,多练习一下骑术。
  “小黑,你若表现的好,到时候我就不要枣花和雪球,带着你去打猎,让你出出风头,好不好。“荀卿染摸着小黑的鬃毛,哄劝道。
  小黑喷了喷鼻子,前蹄在地上刨了刨。
  “叫蛮子来。”荀卿染吩咐。
  她话音刚落,蛮子已经抱着马鞍出现在马厩旁。
  蛮子动作很快,一会儿功夫荀卿染已经骑在了马背上。蛮子手拉着缰绳,将小黑领到空旷的马场上,渐渐慢跑起来。
  “你去歇着吧,让小黑畅快跑一会儿。”荀卿染去接马缰绳。
  蛮子摇摇头,只将缰绳放松了一些,让小黑跑得更快,他依旧一步不离地跟在旁边。
  蛮子体力很好,但是也不可能比小黑更快。他这样,小黑跑不起来,他自己也很辛苦。
  “哎呀,四爷回来了。”荀卿染指着院门口道。
  蛮子忙转头往院门望去。
  荀卿染趁机将马缰绳夺在手里,催马跑了起来。
  耳边只听得呼呼的风声,小黑果然也是难得的良驹。荀卿染笑着朝被甩在身后蛮子看了一眼。
  蛮子似乎被什么刺了眼,微眯了青金色的眸子。
  “奶奶!”麦芽的惊叫声响了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0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0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0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