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袁麻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杨海林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8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袁麻子是我的启蒙老师,教了我两年。到了三年级,袁麻子说什么也不肯教了。我们都觉得袁麻子够意思,因为我们已经得到消息,说将有一位城里的女教师来我们学校支教,我们自然多了一层被女老师教的希望。
  其实女老师并不一定真来,她是县教育局一个领导的亲戚,想利用支教的名头把职务往上提一提。但袁麻子却认了真,跑到文教办吵了几次,那女老师竟真的红着眼睛来了。
  不用说,女教师一下子就发现了正赤着脚在操场上打稻谷的袁麻子,便狠狠地朝他啐了一口。袁麻子满脸的麻子里都填着歉意,他搔着头皮说,真对不起,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娃儿们瞧个稀罕,都上三年级了,也该知道普通话是啥味道了不是?
  女老师可能被袁麻子的话给感动了,竟踏踏实实地教了我们一年语文,把校长乐得像个孩子似的,临走,从自己家里扛了一袋玉米硬要她带上。
  袁麻子只上过小学,课自然教不好,教到三年级数学,头皮就发麻,好在那时乡文教办设立了辅导组,专门辅导像袁麻子这样的老师。每逢这样的机会,袁麻子都不肯错过,撇下田里的农活高高兴兴地去了。袁麻子记忆力极好,常常能一字不落地把听的课全背下来,这样,再教课勉勉强强就可以对付过去了。偶尔有学生刨根问底,袁麻子就慌了神,往往要把学生领到校长老曹那里,老曹函授过大专,自然是会的,就叫袁麻子也过来听,袁麻子连连摆手说我就算了吧,听也听不懂的。
  期末乡里举行统考,袁麻子教的班竟总能进入前三名,袁麻子当然很高兴,常常到学校附近的小店里买些糖果来,每个学生发一粒。
  袁麻子是全国第一批民办教师,转正时条件相当宽松,教龄够学历够就行。学历的要求也不高,高中毕业。高中的校长是袁麻子的同学,前几年有个民办教师请他办假学历,他一打听,知道是为日后转正用的,就劝袁麻子也办一个。袁麻子却不听,袁麻子说都乡里乡亲的,我那点老底,谁不知道?现在上面一下子认了真,没有文凭的,可以参加考试,如果考试也不及格,只好等下一次了。袁麻子一下子慌了神,跑到职改办,人家根本没拿他当回事。袁麻子想举报,想想都不容易,便算了。校长老曹给他出主意,说县教育局还有几个名额,是照顾情况特殊的民办教师用的,让他到县里争取一下。袁麻子想了想,忽然有些悲哀,说也只好如此了。
  第二天,袁麻子带了一本高中《代数》,与女儿一起进了城。
  袁麻子来到教育局,找到局长办公室,局长正在开会,疑惑地问:老同志,您有事?
  袁麻子谦卑地笑着说:也没啥大事,就是高中课本上有一道例题,我抄下来了,请您给解一解。
  局长笑笑说,你这个同志真幽默,都毕业几十年了,谁还记得?你去找高中的老师吧,谁不会,我撤谁的职。
  袁麻子当下冷了脸,说我专程来找你的,你一个局长都做不了的题,让我们民办教师做个毬?说罢,向女儿丢了个眼色。
  袁麻子是近亲结婚,闺女的头脑有些问题,见袁麻子使眼色,她便羞答答地薅住局长的裤带,怎么也不肯松手。
  局长没料到袁麻子会来这一手,顿时急白了脸,要去洗手间。袁麻子也不拦,让闺女在门口守着,孰料从洗手间竟出来个女的,板着脸把袁麻子的女儿训了一通,袁麻子的女儿当时就吓哭了。袁麻子笑笑,说没事,咱走。
  晚上局长回了家,一进门,袁麻子跟他老婆聊得正起劲呢。第二天,袁麻子被局长用专车送了回去,局长再三关照说你千万别来了,这件事,我们一定好好研究。
  袁麻子获过乡文教办奖励二十多次,县教育局奖励三次。另外,年轻时做过文学梦,搜集过几首民歌发表在县里的文艺小报上,袁麻子教过语文,那三首诗算教学论文。结果,职改办按照顾政策给了他一个转正名额。
  校长老曹去给袁麻子贺喜,袁麻子正在家里喝酒呢,袁麻子红着眼睛说,按理,我也到退休的年龄了,这书,我就不教了吧!
  校长不解:转了正,工资就可以成倍地往上翻了,怎么不教了呢?
  半晌,袁麻子嘀咕一句:丢人呗!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