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江南三部曲 - 第三部-春尽江南 第三章 人的分类 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9
  年头岁尾,是方志办一年中工作最忙的时候。全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各项统计数字,都在这个时候纷纷出笼。每个单位都忙着往这里报送材料。文管会,文物局,计委,经委,运输,税务,城投,土地局。诸如此类。所有的文件和报表,都在资料科统一整理,编目,装订,上架。
  偏巧在这时,小史请了长假。她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来上班了。她的办公桌上,渐渐积起一层白白的灰土。郭主任照例每天都要来晃悠一趟。有时托着紫砂茶壶,迈着方步走进门来,也会与端午说上几句闲话;有时,他只是在门口探一探脑袋,一见小史没来上班,脑袋一缩,顿时就不见了。
  冯延鹤有一天找他去下棋,提到小史,脸色有点难看。他嘱咐端午,一定要设法转告她,如果三天之内再不来上班,就请她卷铺盖走人。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小史还是没来。
  端午给她打了电话,是空号。她大概已经换了手机。冯延鹤只得从别的科室临时调了一个人过来帮忙。这个人是个跛腿,走路一瘸一拐的。脸上的皮肤大面积脱落,就像肉色的破丝袜,露出了里面更为亮白的皮肤,一看就是个白癜风患者。他的头发倒是染得乌黑,还抹了油。
  可就在“白癜风”调来后的第二天,小史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满面春风,面有得色。她穿着蓝呢大衣,脖子上围着Bubuerry斜纹丝巾,黑色的皮裤紧紧地包皮裹着丰满的双腿,手里还拖着一只拉杆箱。她刚从吴哥窟度假回来,还给端午带回来一个木雕的“维希奴”神像。
  “呦,抖起来了呀!”端午看了她半天,笑道,“你刚才一进门,猛的一下,我还真有点认不出来了。”
  “怎么样?惊艳了吧?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呆了差不多两年,你连正眼都不瞧我一下。现在后悔了吧?”小史傻呵呵地笑道。
  “后悔。肠子都悔青了。不过,现在行动也还来得及吧?”
  “你不怕嫂子回去让你跪搓衣板啊?”她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朝正呆望着她的“白癜风”道,“扑食佬!你先边上站站,我要理东西!”
  原来小史和“白癜风”也认识。“扑食佬”大概是他的绰号。他从胳膊上拽下白袖套,搭在椅子背上,谦恭地说了句“你先忙”,就出去了。大概是去了厕所。
  小史已经从单位辞了职。端午问她去哪里高就,小史笑盈盈的,故弄玄虚地不肯说。她把拉杆箱打开,将抽屉里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一股脑地往里边塞。
  “他就是你新来的搭档?”小史手里举着一块辣白菜方便面,犹豫了一下,顺手就扔进了垃圾桶。

  “老冯说让他临时来帮个忙。不过你这一走,他会不会正式调过来,也说不准。”
  “这人有点够呛。你得留点神。”
  端午正想问问怎么回事,小史就朝他眨了眨眼睛。原来“扑食佬“已经从厕所回来了。他甩了甩手上的水,在裤子上擦了擦,装作去端详墙上的世界地图。
  端午又偷偷地看了小史好几眼。这丫头,虽说长得并不十分精致,倒是很耐看。尤其是跟她逗闷子的时候,一颦一笑,都透着一种傻乎乎的憨媚。一想到她离开,端午不觉中竟然还有几分惆怅与不舍。
  中午,小史要请端午去街对面吃火锅。端午道:“最后一顿饭,还是在食堂吧。就算是留个纪念。”
  小史反正是没脾气的,立刻就同意了。
  他们在餐厅的楼梯口迎面撞见了“老鬼”。小史倒是大大方方地上前叫了他一声“郭主任”,奇怪的是,“老鬼”郭杏村却板着脸,很没风度地一低头,就从人群中挤过去了。老鬼的冷脸,虽说让小史有些尴尬,却不足以败坏她此刻正在高涨的兴致。她轻轻地叹了口气道:
  “可算是过了他这个村了!”
  他们从窗口取完饭菜,在贴着白瓷砖的长桌前找了个空位,正要吃饭,忽见冯延鹤端着菜盘子笑眯眯地走了过来,不由分说,坐在了他们的对面。
  小史被冯延鹤训哭过两次,如今眼看着就要离开了,还是有点怕他。老冯今天倒是十分和善,缠着小史问这问那,把“苟富贵,无相忘”一类的话说了好几遍。小史反而有些不自在。只得说,她之所以辞职,是去帮一个朋友打点饭店的生意。现在的餐饮业竞争也很激烈,猛不丁地从这么一个清闲的单位离开,真还有点依依不舍。
  冯延鹤道:“你也别急着走。明天我们方志办专门开一个茶话会,欢送欢送。小谭,你负责张罗一下。小史毕竟在这儿服务了两三年了,俗话说,买卖不做情意在嘛!”
  小史红着脸,再三推脱。老冯说什么也不答应。
  正说着,小史一连打了两个喷嚏。尽管她用餐巾纸捂住了嘴,可正在往嘴里扒饭的老冯还是怔住了。小史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愣在那里,吃惊地望着端午。
  老冯阴沉着脸,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来,胡乱地按了按,对他们俩说道:“我有点急事,先走一步。你们俩慢慢吃。”
  说完,端起盘子,跨过桌边的长凳,走了。
  给小史开茶话会的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这是怎么回事?”小史一脸茫然地看着端午,小声道,“这老冯!你说,他怎么忽然就不高兴起来?

  “还不是因为你刚才打了喷嚏!”端午笑道。
  “打喷嚏怎么了?”
  “你不知道吗?老冯有洁癖。挺病态的。他大概是疑心你打喷嚏时,把飞沫溅到了他的饭菜上。”
  “有这么夸张吗?”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在医学上,有时它被称作疑病症。和强迫症也有点瓜葛。大体上都属于神经官能症的范围。”
  端午说起来就没完。他还提到了卡夫卡和加拿大的钢琴家古尔德。
  “你怎么什么事都知道?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得过这种病。不过表现方式不太一样就是了。”
  “哪些方面不一样?”
  “不好说。”端午道,“得这种病的人,除了我之外,基本上都是天才。”
  小史把盘里的饭分了一半给端午,又把青菜上的一大块扣肉搛给他。
  “我还没动过筷子,”她强调说,“你不会嫌我脏吧?”
  “我可不怕你的唾沫!”端午不假思索地笑道。转念一想,又觉得怪怪的,不免给人以某种秽亵之感。好在小史在这方面从来都很迟钝。
  “你去过一个叫花家舍的地方吗?”小史忽然问他。
  “没去过。”
  “那可是男人的销金窟啊,就你这么老土!”
  “倒是常听人这么说。”
  “我要去的地方叫窦庄,离花家舍不远。他在那儿刚开了一家分店,让我去那儿帮着照应照应。说是先从副总经理做起。月工资六千,不算年终奖金。”
  端午大致能猜到,小史所说的那个“他”指的是谁。只是没想到他们两人的进展,竟然这么神速。这丫头,真有点缺心眼儿,跟人刚打了个照面,就轻易把自己交了出去。
  “老裴说,等我在窦庄积累一点管理方面的经验,有个一年半载,就把整个店面都交给我来经营。”小史用筷子拨拉着盘子里的豆腐。听得出,她还是有点心思的。
  “那人真的姓裴啊?”端午问道。
  “对呀,姓裴。怎么了?”
  “没什么。”端午抿着嘴笑。
  那天在宴春园吃饭,老板带着厨师长来敬完酒,带小史去看他收藏的那些古董。徐吉士用《水浒传》里的头陀和潘巧云来打趣。当时,端午还以为吉士是在故意卖弄典故,没想到,这个秃头老板真的姓裴。
  “那他——”端午忍住笑,又问她,“叫啥名字?”
  “裴大椿,椿树的椿。”小史的眼神有点迷惑,“我说你这个人,哎,一惊一乍的,到底什么意思啊?”

  端午松了一口气。好在他不叫裴如海。
  “这不是关心你吗?”端午正色道,“那个老裴,人怎么样?”
  “那还用问?挺好的。”小史道,“你看我身上的衣服,都是他给我买的。不过,这人吧,你叫我怎么说呢?就是有一点变态。”
  端午停下了手里的筷子,抬起头来,望着小史。见端午露出了惊异之色,小史一下就红了脸,赶忙解释说,她所说的变态,并不是那个意思。
  “就说这次去柬埔寨旅游吧,一路上老是缠着我问,到底和守仁是什么关系?是怎么认识陈守仁的?有没有和他接过吻?有没有上过床?我已经跟他发誓赌咒,说过不下十几次了。可他老疑心我在骗他。你说这不是变态是什么?难道说,他还怕陈守仁吗?”
  “大概是吧。很多人都怕他。”
  “守仁有什么可怕的?那天我们在一起吃饭,我见他和你们有说有笑的啊!”
  “因为我们恰好是朋友。”
  “就算老裴怕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呀?奇了怪了!”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端午见她真的不懂事,只得把话挑明来点拨她,“老裴误以为你是守仁带去的朋友。不问清楚,是不能随便上手的。”
  “我怎么有点听不懂你的话呀?”
  端午笑了笑,低头继续吃饭。实际上,他已经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要再说下去,就要伤及她的自尊了。这真是一个傻丫头。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个姓裴的秃头,在他那些琳琅满目的收藏品中,也包皮括了女人。尽管女人没有赝品一说,但贬值的速度也许比赝品还要快。
  “你和老裴,领证了吗?”端午已经吃完了饭,从小史的手里接过一张手纸。
  “暂时还没有。你放心,那不是问题。他正和他老婆办离婚呢!说是涉及到有价证券和财产分割,没那么快。老裴让我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到了那一天,你可要来吃我们的喜酒啊。”
  “一言为定。”端午道。
  那天下午,他与小史告别后,多少有点茫然若失,也有点为小史担心。下班回到家中,与家玉坐在客厅里喝茶,他把小史的事跟家玉说了一遍。可家玉对此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淡淡地说:
  “你成天瞎操这些心干什么?那个小史,有你想象的那么单纯吗?我看不是她天真,而是你天真!再说了,当年你谭某人的行为,又能比那个姓裴的秃驴好到哪里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