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货币战争4 - 3.2 金卢布与新经济政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沙俄的金融史,就是一部卢布长期贬值,通货膨胀反复肆虐的历史。
  从17世纪直到19世纪末,卢布从铜币变成银币,从银币改为纸币,再从纸币最后确定为金币。每一次货币改革都是为了应付上一次留下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1897年沙俄金本位的建立,使金卢布成为世界最坚挺的5大货币之一,并成功地挺过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和1905-1906年俄国革命的两次冲击。一战的爆发迫使沙俄放弃了金本位,沙俄在一战中总共烧了670亿卢布,其中25%通过税收筹集,29%由长期贷款支持,英国对沙俄的贷款占了重要份额,但十月革命之后,英国的贷款被苏俄政府拒绝偿还,这也是英国后来欠美国战争债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国债融资了23%,剩下的部分就只有求助印钞票了。从1914年到1917年,沙俄货币流通量增加了15倍,物价也上涨了15倍!
  从1914年沙俄参加一战开始直到1921年,俄国持续卷入了长达7年的战争,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时期。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西方14国与国内叛军联手,武装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很快占领了苏俄的大片领土,致使苏俄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燃料来源被切断。苏维埃境内工厂停工,人民挨饿,物资匮乏,新生政权岌岌可危。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苏维埃政权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得不维持着450万红军的庞大规模。要支持耗资巨大的战争,苏维埃政权一方面开始发行自己的苏维埃卢布,一方面必须借助战时共产主义的极端措施:这包皮括所有农村的粮食,除留下口粮外,其余必须上交国家来支援战争;城市居民的食品、日用品、消费品,全部由国家配额供应;有能力的公民必须参加义务劳动;对工商业进行全部国有化等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工农业的几乎所有产品,全部实施了配额发放。
  3年国内战争打下来,严重超发的苏维埃卢布已经彻底失去了信用。从1913年到1921年,俄国的物价总共上涨了4.9万倍!在最严重的时期,苏维埃卢布曾到了每小时贬值5%的骇人听闻的程度。
  1921年,当苏俄终于取得了战争决定性的胜利之后,面对的却是国内经济严重萧条,商品奇缺,饥荒遍地,卢布接近崩溃的危机边缘。美国人哈默用第一手的资料见证了这一关键时期。正是在这一年,年仅23岁的哈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莫斯科。他一路上看到的苏联满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铁路运输几乎瘫痪,公共交通拥挤肮脏;人们穿着褴褛,饥肠辘辘;商店空空荡荡,街头稀稀落落。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原本充满了对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好奇和激情,自告奋勇前来帮助当地人民治疗流行的斑疹伤寒,可是现实就像一盆冰水,兜头浇醒了他的梦想。

  哈默到莫斯科的时候,随身携带了大量美元,他本以为应该不愁吃喝,但在莫斯科却发现他的美元完全没有用武之地。由于1920年政府下令关闭了国家银行,所有银行业务通通转到了财政部,正规的金融体系不复存在了。哈默想买些东西,可他不能支付美元,于是他被带到财政部去换代用券。哈默拿到的是一张价值10美元的大纸,上面印着若干小额的代用券,需要买东西时,就撕下一张支付。哈默在莫斯科街头转了半天,除了纽扣、鞋带和小贩们叫卖的苹果外,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又累又饿的哈默回到了旅馆,等待他的是成群的老鼠和小虫子,还有就是油腻肮脏的床和被子。旅馆不提供饭菜,他只得去领取食品供应卡。拿着这些食品卡可以到国营供应点去领取点面包皮、肉和蔬菜,前提是如果有货的话。当哈默来到食品点,结果发现上百人在排队,所谓的食品,只有看似是泥土和锯末混合做成的黑面包皮和几个发了霉的土豆。
  这就是首都莫斯科的当时的生活状况!
  当哈默来到乌拉尔地区的时候,简直被惊呆了。严重的旱灾使当地的粮食几乎绝收,成千上万的农民蜂拥到铁路沿线,他们见火车就上,连车顶都挤满了人。孩子们饿成了皮包皮骨,由于吃了无法消化的草和树叶,肚子胀得鼓鼓的。在叶卡捷琳堡车站,被病饿夺去生命的尸体在候车室里堆积成山。他们被运到附近的公墓进行掩埋,尸体身上的衣服被扒了下来,因为浪费了太可惜。野狗和乌鸦在那些可怕的日子里都吃得肥肥胖胖。让哈默非常困惑的是,乌拉尔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他亲眼看到仓库里堆放着大量的贵重原材料,如白金、宝石和皮毛,还有大量优质的石棉矿,守着巨大宝藏的地区,为何被饥荒逼得走投无路。哈默骨子里的商业基因立刻迸发出财富的火花,他向当地政府建议,由他的公司在美国购买价值100万美元的粮食,运到当地救灾,作为回报,当地将原材料特产作为交换,由他运回美国销售,当地苏维埃政府立刻答应下来。

  当哈默回到莫斯科筹措“粮食换原材料”的交易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已经开始启动了。商人允许从事自由贸易,农民可以在交完税之后出售余粮,小企业重新还给私营业主,外国人被鼓励进行投资。后来,哈默的粮食交易拯救了大批灾民的事迹传到了列宁的耳朵里,作为一个典型样板,列宁接见并鼓励哈默作为第一个美国商人,拿下乌拉尔石棉矿的开采权[6]。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莫斯科的市场上就像变戏法一样,各种商品纷纷摆上了货架,除了种类繁多的食品和美味之外,上等的法国葡萄酒,纯正的哈瓦那雪茄,质量上乘的英国毛料,价格不菲的法国香水,在鳞次栉比的柜台里争奇斗艳。
  要推行新经济政策,促进贸易大发展,稳定的货币是基本的前提。人民已经失去信心的苏维埃卢布,显然无法承载新经济政策的重托。苏俄决心进行货币制度的重大改革。1921年10月,俄罗斯苏维埃国家银行重新组建,1923年更名为苏联国家银行,重新搭起了中央银行的架子。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稳定货币,就必须要有强大的财富实力,而当时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能力,还是国内储蓄、外汇和黄金,都不可能重建人民对货币稳定的信心。
  正在这一危难时刻,本来穷得叮当响的苏维埃政权,却突然发了一笔横财。
  原来俄国十月革命后,盘踞在西伯利亚的沙皇军队,在海军上将高尔察克的率领下向莫斯科进军,旋风般地攻占了沙皇政府中央银行国库所在地喀山,夺取了价值8000万英镑的黄金储备。随后在进兵莫斯科时兵败如山倒,最后裹挟着这批黄金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东逃窜。时值冬季,西伯利亚的严寒彻底摧毁了这支败军的士气,刚跑到伊尔库茨克就哗变了。在败军中,还有大量的中欧国家的雇佣兵,他们为了活命和安全回国,愿意跟苏维埃政府达成协议,将高尔察克和那批黄金交给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则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让他们从海参崴坐船回欧洲[7]。

  最后,苏维埃拿到了大约价值5000万英镑的黄金。当时1英镑约合10两白银,这可是一笔相当于5亿两白银的巨款!当年日本人通过甲午战争,从中国勒索了2.3亿两白银,在英国部分换成黄金后,就成功地建立了金本位的日元体系。这笔巨额黄金储备,为苏维埃政府成功地稳定货币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1922年,英美法德等国在热那亚召开的经济会议上,苏俄也派出了代表团。英国推行的金汇兑本位制,将外汇和黄金一起作为货币储备来发行各国货币的思想,显然影响了俄国人的思路。1922年10月11日,人民委员会授权国家银行,以不少于25%的黄金和外汇为货币储备,发行名为“切尔文”的银行券。尽管苏联严重缺乏外汇,但这并不妨碍金汇兑本位制的建立。每一个切尔文的含金量为7.74234克,相当于沙俄时代的10个金卢布[8]。与此同时,苏维埃政府以前发行的已严重贬值的旧卢布也同时流通,政府定期公布切尔文与纸卢布的比价。
  人们常说“劣币驱逐良币”,但这个结论是有前提条件的,这就是如果当人民别无选择时,才会出现劣币盛行的局面。所谓别无选择,就是政府强制人民无法选择,而当政权控制力衰退而无力执法时,则必然出现市场只愿接受良币而拒收劣币的情况。例如,当国民党在1949年下半年大溃败的时刻,南方各省民众拒绝接受国民政府的金圆券,而自动开始流通袁大头。当政府决心维护人民的利益,主动推出稳定的良币,那么劣币就会消失得更快。
  1923年初,切尔文在整个苏俄的货币流通总量中仅占3%,到1924年2月已逐渐增加到83.6%。随着切尔文作为法定通货的地位日渐稳固,苏维埃政府下令停止旧卢布的流通,财政部发行国债回收旧币。1924年苏联发行了新卢布,货币改革完成,切尔文为计账货币,新卢布为流通货币,1切尔文等于10个新卢布。
  苏联新的金卢布诞生了!
  稳定的金卢布,很快就剿灭了横行肆虐的恶性通货膨胀,大大加速了商品贸易的发展,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