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河自漫漫景自端 - 第六章风与水的痕迹(二十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六章风与水的痕迹(二十二)
  迷你酒窖里,自飒正坐在橡木椅上,看铁河选酒。他双手叉腰,眯着眼睛,微微扬起下巴,目光扫着格子架上的酒,神态悠闲而专注。
  自飒笑了笑。抬腕看了看表,晚上七点半,自端还没有回来。
  她是来蹭饭的。没想到一向乖乖呆在家里的自端不在,反而是甚少回家吃饭的铁河在。她有些惊奇。铁河则心情很好的邀她一同吃晚饭。
  “今天特地叫了Invinto的大厨过来。”铁河从酒窖出来,将一瓶葡萄酒搁在自飒面前,“算你有口福。”
  自飒笑。
  铁河这样子,她还没怎么见过。
  心情好是一方面,肯回家享受二人世界?自飒看着铁河。
  “有什么高兴事儿?”
  铁河点了点头,道:“算是吧。”最近的事情,虽说一桩接一桩,可是事事顺利。就连最棘手的那件,夏家的,也以伊甸取得夏氏实际控制权结束。他还真有点儿“牛气冲天”的牛年感觉。
  这些日子,自飒也有耳闻。铁河这会儿脸上平静,眼睛里却有一种不想掩饰的光彩——让她想起不久前的那次聚会上,自端没有去,他平静的表面下,几乎要迸发出来的不满——她能看出来,多少是因为铁河在她面前,极少掩饰。她是真觉得铁河越来越像自己那个狐狸精二叔景和仰了。所以她如今,彼此间有些话,三分酒气盖着脸,说得;正经八百的,反而出不了口。

  自飒琢磨着,晃着着手里的玻璃杯,问道:“这阵子少见你出来喝酒了。”
  铁河听见她说,笑道:“忙啊。”
  “才过了年,忙个鬼。别是最近身边的小妖精们轮番发功,你应付不过来了吧。”
  铁河笑着耸耸肩,弹了下面前的酒,“Dalmau,味道能馋死人。要是这个不满意,你去地库里自己找。”
  自飒哼了一声,“你地库里七间酒窖,我知道打哪儿开始找?”
  “打哪儿开始找,都是精品。”
  “你可真行。前天我还和莓果通电话,她说你把Coorte-Camerani酒庄的改建工程交给她了?”
  “嗯,她反正近嘛。我又不着急去住。”
  “阿端会喜欢那里。她喜欢法国南部的气候。”自飒说。
  铁河笑笑,应了句:“是嘛?”他们俩新婚,他正好去法国公干,她也一起去了——名义上是度蜜月——印象里,他一直开会,她多数时间呆在酒店里。好像只出去购过一次物,却仅仅捏了两支香水回来。那是一直很让他疑惑的东西。他留意过,是情侣香。但她不用,给他准备的,都是特制品……想不明白。

  自飒看铁河一时发了愣,说:“我可听说了件事。”
  “嗯?”铁河看自飒。
  “541那个丫头四处放话,要跟着你呢。”她审视着铁河。
  “你也信。”
  “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儿。”
  “哦……”铁河拿起醒酒器,替她斟了酒,笑微微的,“那就让人家说去。你就当笑话听听好了。反正,一年里,这样的笑话,没有十回也有八回。横竖我的名声也就这样了,随他们编排去吧。”他抿一口酒——味道里没有一丝紧涩、粗暴,那饱满圆润的质感更令他十分受用。
  自飒哼了一声,“你不怕我转给阿端听?”
  “她若是肯听,你自管跟她说。”
  “佟铁河,你丫够狠啊。”自飒咬牙。

  他不语。
  “也是。阿端从不管你这些烂账。我多事,替她看着你。”自飒想了想,说,“541那个丫头,你倒是不能小视。”
  “此话怎讲?”铁河想起来,前阵子跟力昭一起运动,他也提过一嘴。
  “你当心些就是。”
  “不就是少爷盯上她了?”铁河不在乎的说。他和自飒之间,就是这点儿好,可以一起喝酒,也可以一起聊天,还什么都能说。
  “不是这个。”自飒知道铁河与“少爷”董亚宁素来是不对盘的,两个人明里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暗地里都死盯着对方呢。
  “那是什么?”
  “不是少爷的女人,而是少爷的妹子。你懂了?”自飒笑了。佟铁河心细如发的一个人,竟然也会忽略这些。或许是董亚宁的表现让他的理解偏离了方向。
  “没过明路的那个?不是说在瑞士?”铁河皱眉。
  “这年头,还兴将人收在深宅大院?你也见识过,那性子,和芳菲亚宁一个模子磕出来的,收的住?”
  铁河晃着酒杯,若有所思。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