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河自漫漫景自端 - 第二章光与影的旖旎(十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光与影的旖旎(十五)
  同事们在开玩笑让自端请客。
  苏婷抓着奖金信封对着自端晃来晃去,笑的“不怀好意”。
  聚餐是早约好了的事,于是七八个同事,分乘几辆车子,去吃日本菜。
  苏婷带的路。在一条很静僻的小胡同里。
  自端听着门童那字正腔圆的日语,看了苏婷一眼。苏婷一边催她脱鞋,一边笑嘻嘻的在她耳边说:“知道你不是小气的人。”
  自端笑笑。
  她当然不是小气的人。她只是想知道,苏婷怎么找到这样一间日本人开的、貌似只招待会员的料理店?这不是苏婷的风格。
  进去落座,同事们嘻嘻哈哈的说笑,打量着包间里的陈设,略作评论。
  苏婷在张罗着点菜。
  同事小李问:“老苏,这家店你有股份?”
  “呸!嫌我喧宾夺主是吧?我是代表小景招待好大家……狗咬吕洞宾!”苏婷笑骂。
  “得!小景那点儿奖金,够吃几盘菜啊?”年纪最大的江老师笑道,“小景,我们AA啊。”
  自端笑,“哪儿至于呢。你们别跟我客气,难得一起吃个饭。”
  苏婷笑嘻嘻的说:“我们就要吃的小景出不了餐馆,趁机见见她那个帅的不得了的老公。”

  “有多帅?”小李很感兴趣。
  “要多帅有多帅……你怎么想象都不过分啦!”苏婷笑着。
  “你见过?”
  “我听过声音。”
  “切!”满桌子的人发出失望的声音。
  “声音好听的人,怎么会丑?”苏婷辩解,“是吧,小景?”
  自端笑,“歌唱家有几个美人?”
  小李不甘心,“有照片嘛?”
  “没有。”苏婷笑道。
  “你又知道!”
  “我早侦察过了。”
  自端笑眯眯的,“他长的不漂亮。真的。”是不漂亮。黝黑的一张方脸,是人家说的那种天庭饱满型。两道浓眉,下面是一双大眼睛,十分有神彩。笑的时候收起眼中精芒,倒放出无数桃花来似的……也没什么好看的,不过他鼻子长的真是挺秀,可偏偏鼻头圆嘟嘟的,又显得太大,下巴也有点儿长,生气的时候,下巴抽紧,会有一条纹出现——非要说哪儿长的好,那要算嘴巴。他的嘴巴红润丰厚,看上去让人觉得气血很足,十分健康。哦,还有那一对珠圆玉润的耳垂,又大又厚,摸起来很柔软……嗯,佟铁河那张脸,应该就是人家说的很有福相的那种吧。自端忍不住笑起来,奇怪,一想到他,他的脸怎么就好像浮在茶碗里似的。

  一桌子人定定的看着她低头浅笑的样子,一时都有些呆了。
  江老师第一个笑出来,说:“那小景的先生一定是很有魅力了。”
  景自端是P大公认的美人。
  妙更妙在,人美,而没有那份炫耀的故意,低调而素雅,意味悠长。
  她的课堂堂爆满,讲的好是一方面,人美也是一个原因。
  老师们常说景自端是P大一宝,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知谁开了头,大家纷纷讲起寒假的计划。有出国旅行的,有返乡的,绕着春节说的喜气洋洋。
  用餐到中途,自端起身出了包厢。
  侍应生汉语生硬,自端索性换了日语。侍应生脸上有克制的惊喜,给她指卫生间的走向。
  回来的时候经过别处包厢,碰巧门拉开了,有食客正准备出来。自端下意识的避让。出来的那位绅士的请她先走。自端点点头。
  那人的眼光跟着她。回身将纸扇门拉好,然后开口叫人。
  “二嫂!”
  自端回头。
  她扶了扶眼镜,细瞧刚刚那人。原来是佟铁河的发小儿凌志海。

  “志海?”
  凌志海开玩笑道:“哎哟二嫂还能一口喊出我的字号来,不易呀!”见她微笑。因笑的有些歉意,她特有的那份温婉便流露出来。
  “你不是在法国?”她记得凌志海和她二哥自翊是同期毕业。她心念一动,和……他也是。
  凌志海笑道:“可不是嘛。我这是休假呢,刚回来。跟几个朋友聚聚。咱这也有好久不见了,我还以为你老早把我这张脸给忘了呢。”
  “怎么会呢。”她笑着,“怎么会忘了在我婚礼上把我灌醉的人呢。”
  凌志海眉开眼笑,“得了!转年我结婚,你们家铁子也没少让我媳妇儿喝呀……哈哈!过来吃饭?”
  “我跟同事。”自端解释道。凌志海想必是关心她是否跟佟铁河一起来的。可佟铁河自来讨厌吃日本菜,大伙儿都知道的。
  “那不耽误你。改天见见吧,铁子现在忙的,国内的哥们儿也说老也见不着他。”
  “好。”自端应着。只听到包厢里有人叫“志海你干嘛呢,快点儿进来”。
  那个声音……
  她的心房猛的一缩。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