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身教无言力千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身教之所以影响重大,因为身教能够使学习者直接在行为上有了模仿的范例。
  何谓身教?身教即是通过教育者行为和态度的自然表征对他人产生影响,它是相对于言教而言的。言教是教育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是单向的教的过程,是启发孩子主动地体验、感悟世界,是孩子作为被动者接受并获得的间接经验。
  而身教的根本是以身作则,注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孩子,身教的教育效果要高于言教,其道理在于身教作为一种行为作用于孩子,是孩子作为一个主体主动体验、模仿、感悟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言传可以让孩子认识几千个单词、几百首古诗词,掌握计算技能等等,但对一个人健康成长影响最大的行为规范、道德情操、意志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无法通过言传来速成的,它们只有通过父母、家人及师长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才能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心灵之中。所以,我们说身教重于言教。
  在人的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教授过自己知识的老师可以说很多很多,但是他的启蒙老师只有他们的父母。无论是孩子的咿呀学语,还是孩子的蹒跚学步,无一不渗透着父母的心血。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最能打下深刻的烙印。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话不假,但我要说的是,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孩子的终身教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小型社会团体,在家庭中孩子学习、发展他的认知及行为。父母的言谈举止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来说,榜样是最好的激励。大家都很熟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一位年轻妈妈不顾一天的疲劳,下班后给自己年迈的母亲洗脚,被自己的儿子看见。不一会儿,这个年龄幼小的孩子,踩着板凳接了一盆水,也端来要给妈妈洗脚。
  虽然情节简单,但蕴涵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身教无言力千钧
  高喊一千遍口号,不如以身作则的一个具体的行动。我曾见过两则这样的报道:
  其一,200年前,美国有一个叫加纳塞的人,此人博学多才,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对子女教育也十分重视。200年来他的家族已传8代,其中13人担任过大学校长,100人担任过大学教授,14人创建大学或专科学校,18人成为文学家,1人当上副总统,2人出任大使,20多人担任议员,18人成为报纸杂志总编辑。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竟没有一人被关押、逮捕、判刑。

  其二,也是在200多年前的纽约州,有个叫朱克的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酒鬼、赌徒,对子女不教不管。这个家庭繁衍至今也是8代,其中200多人成为乞丐和流浪者,有些人由于生活无着落客死他乡。子孙中有7人因杀人被判死刑,而因狂欢夭亡或成为残废者多达300人。
  由此可见,父母的言行是无字的教科书,家长的日常生活修养、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对孩子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和孩子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其近自不必说,那么父母是朱还是墨呢?俗话又讲: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所以不管父母是朱还是墨,他们的榜样力量都是无穷的。试想,那整天沉湎于打麻将、喝酒、交际应酬的父母,其在孩子眼中的威望会有多高?其对孩子的说服力能有多大?其结果必然是上行下效,孩子不爱学习,迷恋于玩乐。
  最近,媒体上报道了不少调查研究成果,向世人发出警示:据统计,不少家庭尽管生活条件颇为丰裕,高档家用电器琳琅满目,却闻不到书香,更谈不上书卷气。有一半家庭没有书橱,甚至有四分之一家庭连个书架也没有。有的父母只要求子女好好学习,却不要求自己天天向上,这怎么能行呢?在这样缺乏文化的家庭环境里,孩子怎能有大的长进呢?其实,一个人的成长规律中,其素质养成、人格培养与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家长在家自由自在地看武打、言情录像片,叫孩子闭门读书,孩子能读下去吗?如果家长沉醉于打麻将、玩游戏,而叫孩子去好好学习,孩子又怎能学得进去呢?不良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正所谓:正衣先正冠,正人先正己。要教育孩子,就要管好自己,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马路上,一个年轻的爸爸领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儿子。儿子买了一根冰棒,顺手将冰棒纸扔在了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年轻的爸爸马上停下脚步,弯下身子,拾起了冰棒纸,儿子回头看了看爸爸,没做声。爸爸手拿着冰棒纸一直往前走。

  爸爸,你捡冰棒纸做什么?儿子不解地问。爸爸不做声,继续往前走,走了好一段路,终于看到了个果皮箱,爸爸从容地将冰棒纸塞了进去,然后他看着幼小的儿子。儿子忽闪着大眼睛说:
  爸爸,我知道了,下次我要把冰棒纸扔到果皮箱里。对了,不但是冰棒纸,还有废纸、果皮等垃圾都不能随地乱扔,不但污染环境,还容易被人不心踩到了摔倒。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信服地点了点头。
  社会公德,人人遵守。在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的今天,作为爸爸,我们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呢?孩子就像一卷洁白的锦缎,就看我们做家长的是要锦上添花还是听之任之,如果听之任之,那这块白锦就可能因胡乱涂鸦而污浊不堪;如果想锦上添花,那爸爸就要以身作则。所以,爸爸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培养知荣明耻的下一代,就要从我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孩子的榜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试想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的人,又何以担负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的重任呢?
  我们的孩子在注视着我们,我们做什么比我们说什么更有力量。我们做出了率直的榜样,我们的孩子就会诚实;我们用爱环绕着他们,他们就会去爱世界;我们善于谅解,他们就会宽容;我们用微笑和闪烁的眼光对待生活,他们就会懂得乐观;我们感谢他人的祝福,他们就会对生活满怀欣喜;我们表示友好,他们就会更加和善;我们的言辞中充满进取,他们就会奋发有为;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他们就能学会顽强地生活;我们的行为像个英雄,他们就会成为勇士。
  身教之所以影响重大,是因为身教能够使学习者直接在行为上有了模仿的范例。学习者在遇到同样事件时,很自然地按照身教者的行为习惯去做。
  三、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家长给孩子灌输什么样的思想,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示范,孩子都会无条件地全盘吸收。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们对父母关心体贴,孩子也会对我们关心体贴。东子自言孝子唯恐不妥,但是我经常携妻带子回老家看望父母,这是所有乡邻尽知的事,当然每次都要买些老人喜欢吃的用的物品,临行还要给老人留点钱。
  我在外生活27年,回老家的次数有80多次,即便是我在海口、重庆、西安和杭州工作时,每年也至少回家一次,在长春工作期间,几乎隔一个月我就跑回去看看二老。有时我忙不过来,就让妻子带孩子回乡下看望父母。所以,依依对爷爷奶奶、对乡亲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孩子也把我们对父母的爱,回馈给我们,让我们体验到来自女儿的爱。

  事实证明,家长对父母是否孝顺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赶到一间破旧的小房间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盛一些残渣剩饭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
  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受此影响孩子也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亲情带给自己的愉悦体验,从而强化良好的行为,逐渐养成好习惯。我经常教育依依要注意一些具体细致的小事。如关心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体会别人的感受;帮大人做事,替大人分担家务;经常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父母下班回家,给父母倒杯茶、捶捶背。
  除了要做好的榜样和示范之外,教育子女的态度也是一种身教。有些做爸爸的,他们的言行和为人都很好;但对其孩子小时候的错误,未能及时予以纠正,纵容其不当行为,以致长大后缺乏规矩、任性顽劣。其实,纵容不当行为的本身,就是错误的身教。
  父母和家人的喜怒哀乐、价值判断,以及对事物的态度,都在行动中表露无遗,孩子就直接从中学习过来。它的特质是拷贝,而不仅是模仿而已。孩子很容易认同父母,认同的心理历程是全盘接受,毫不自觉地把它拷贝过来;至于模仿则是经过有意识的学习才获得的。父母的身教,透过认同和模仿来进行,但前者显然要比后者占的分量还多。
  你想怎么获得,就先怎么栽。这是一代哲学大师胡适先生说的。农民出身的东子对此深信不疑,因为它很符合因果观念。大人如果缺乏公义、好逸恶劳、贪图利益、不肯学习,那么下一代会是如何,显然可以预见。因此,要想有好的教育结果,就得先具备好的身教。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燃烧的卡利姆多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传说,全身披着金属盔甲的创世神泰坦创造了美丽而富饶的艾泽拉斯世界。整个世界,是由与其同名的艾泽拉斯大陆以及卡利姆多、诺森德、奎尔萨拉斯、洛丹伦、卡兹莫丹这几块大陆和位于世界正中的大漩涡附近的安德麦尔群岛构成,各式各样的生物分散其间,除了人类以外,世界上还分布着不少的智慧生物。其中,既有以神奇魔法能力见长的高等精灵与娜迦族,还有擅长机械科技的矮人与地精一族,更有体能超群的巨魔与牛头人部落。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