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股票作手回忆录 - 股票投机成功的基础是假设大家仍会不断犯错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或是谁,最先把“炒作”这个字眼,跟事实上只不过是普通的买卖过程结合在一起,用来说明在证券交易所销售大量股票。操纵市场,以便用低价购买想要进货的股票,也是炒作。但是这样不同。这样可能不必降格以求、采用非法手段,但是你很难避免去做某些人认为不正当的事情。在多头市场中,你要怎么买一支股票,才能买到很大的数量,却不至于自行拉抬股价?这就是问题。怎么解决?决定因素太多了,所以你无法说出通则,除非你说:可能靠着很精明的操纵。有例子吗?要看情势而定,你再也说不出比这个还接近的答案了。
  我对自己事业的每个阶段都深感兴趣。我当然从别人和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但是今天很难从下午收盘后,流传在号子里的故事中,学习如何炒作股票。当年大部分的手段、绝招和妙招都已经过时、没有用了,或者是非法、不能再用了。证券交易法令和情势已经变了,丹尼尔·朱鲁或小雅各或古德在50到70年前能做的事情,即使是精确详细的事迹,也没什么听的价值了。今天的作手不必考虑这些前辈所做的事情,或是考虑他们怎么这样做,就好比西点军校的学生不必学习古人的箭术,才能增加实用的弹道学知识。
  另一方面,研究人性因素总会有好处,例如:为什么人这么轻易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情?为什么他们让自己——其实是鼓励自己——受贪心的影响,或是受一般人粗心大意、斤斤计较的影响。恐惧和希望总是相同的,因此,研究投机客的心理,其价值始终如一。武器会改变,但是战略还是战略,无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还是在战场上,都是这样。我认为对于整个情形最能执简御繁的话,是汤玛斯·伍罗克所说的,他说:“股票投机成功的基础,是假设大家未来会继续犯以前所犯的错误。”
  在景气发烧的时候,投入股市的一般股友数量达到最高峰。聪明巧妙根本没必要,因为在这种时候,浪费时间去讨论炒作或投机,根本没有道理,就好像想发现同时落在对街屋顶上的雨滴有什么不同一样。傻瓜总是希望不劳而获,所有景气发烧的时代,总是很轻易地勾起大家赌博的天性,这种天性是贪心和普遍繁荣勾起的。想轻松赚钱的人都会付出代价,确实证明不劳而获是在这个卑下的地球上找不到的东西。起初我听到别人说旧时代的交易情形和绝招时,常常认为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比20世纪初年的人好骗。但是我敢肯定就在那一天或隔一天,我又在报纸上,看到一些最新的骗局,或是一些空中交易号子倒闭的事情,也看到傻瓜几百万美元的储蓄,无声无息地化为流水。
  我初到纽约时,大家热烈谈论洗盘和对冲单子的事情,虽然如此,这种做法已经被证券交易所禁止了。有的时候洗盘太粗糙了,什么人都骗不过。要是有谁尝试把某支股票洗高或洗低,营业员就会毫不迟疑地说:洗盘洗得很厉害。就像我前面说过的一样,市场不止一次,出现营业员坦白指称的空中号子洗盘,也就是一支股票在片刻间下跌2、3点,为的就是要在报价纸带上确立跌价,好把在空中交易号子里,靠着一点点保证金做多这支股票的人洗光。至于对冲单子,用起来总是会出一些差错,因为在各家经纪商之间,很难协调一致地操作,这种作法全都违反证券交易所的法令。几年前,一位著名的作手取消了卖单,却没有取消对冲单子中的买单,结果一位不知情的营业员在几分钟内,就把股价炒高了25个点左右,他的买盘一停止,只看到这支股票用同样快的速度暴跌。这些做法的原意就是要创造交易热络的表象。真是差劲的做法,用这么不可靠的武器。对了,即使是最优秀的经纪商,你也不能向他透露秘密——如果你希望他继续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会员,你就不能相信他。不过,赋税使跟买空卖空有关的所有做法,变得比过去昂贵多了。

  字典中炒作的定义包括轧空。对了,轧空可能是炒作的结果,也可能是竞相买进的结果,例如:1901年5月9日,太平洋北部铁路的轧空明显就不是炒作。司徒兹的轧空对相关的每一个人,代价都很高昂,他们在金钱和声誉上,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次其实不是刻意安排的轧空。
  事实上,很少有几次著名的轧空,让主导轧空的人获得好处。范德比准将两次轧空哈林股票,让他赚到大钱,但是这个老小子是从很多想要骗他的空头赌徒、不诚实的国会议员和市议员手中,赚到几百万美元 的,这确实是他应该赚的。另一方面,古德在推动西北铁路股票轧空时亏了大钱。老手白在拉卡湾那股票轧空中,赚了100万美元;但是詹姆斯·吉恩在汉尼拔·升乔伊股票的交易中,亏了100万美元。轧空在财务上想要成功,当然要靠用比成本略高的价格,出脱最初吸进的持股,而且融券余额的规模必须相当大,轧空才容易发生。
  我曾经想过,为什么在半世纪前的大作手中,轧空这么流行。他们都是能力高强、经验丰富、机警精明的人,不会像小孩一样轻易相信同辈作手安什么好心。可是他们被轧空困住的次数多得非常惊人。一位聪明的老营业员告诉我说:所有60年代和70年代的大作手,都有一个梦想,就是主导推动一次轧空。有很多次垄断是虚荣心的结果,也有一些轧空是想要复仇。总而言之,被人指指点点,说这个人成功的轧空了某一支股票,实际上是承认他的智慧、勇敢和成就。轧空让主导垄断的人有权高人一等。他接受同伴的喝彩当之无愧。促使这些人尽最大的力量安排轧空,原因根本不是可能得到的金钱利益。这是虚荣心在冷静的作手身上作祟。

  当年狗在咬别的狗时,的确是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我想我以前告诉过你,说我不止一次设法逃避被轧空的危险,这不是因为我拥有神秘的看盘灵感,而是因为我大致可以看出,什么时候买盘的性质不能轻率地放空。我靠着普通的试盘做到这一点,当年的人一定也这样做过。老朱鲁曾经多次轧空同辈的作手,让他们为多次放空伊利股,付出沉重的代价,他自己又在伊利股上,被范德比准将轧空,老朱鲁恳求范德比放他一马时,这位准将口气森严,引述大空头朱鲁自己说过的两句万古常新的对句:
  谁卖出自己没有的东西,不是买回来就是进监狱。
  很少华尔街的人记得一位作手的事迹,这位作手在华尔街上引领风骚一代以上。他能够永垂不朽,主要的原因似乎是他创造了灌水股票这个名词。
  大家公认爱迪生·贾乐美是1863年春季公共交易所之王。有人告诉我,他的市场明牌被人认为跟银行里的现金一样有效。总而言之,他是一位伟大的作手,赚过几百万美元。他生性放任,到了豪华奢侈的地步,在华尔街上拥有广大的徒众——直到号称“沉默的威廉”的亨利·吉普在老南方股票轧空中,把贾乐美的几百万美元通通轧光为止。顺便一提,吉普是州长傅劳尔的姻亲兄弟。
  过去大部分的轧空中,炒作的主要手段是不让别人知道你正在轧空这支股票,别人却不断地受到诱惑,放空这支股票。因此,轧空的主要目标是同辈的专家,因为大众不喜欢做空的人。促使这些聪明的专家放空的原因,跟今天促使他们放空的原因大致相同。我从自己看过的故事当中,得知除了范德比准将轧空哈林股时,不守信用的政客卖出之外,其他专业交易者放空股票,都是因为股价太高。他们认为股价太高的原因,是这支股票从来没有过这么高的价格,因此,这支股票高的让人无法购买,如果高得不能买进,那么卖出就很正常。这点听起来相当现代化,对吧?他们想到的是价格,范德比准将想到的是价值!因此,多年之后,老前辈告诉我,说他们想要描述一贫如洗的时候,总是说:“他放空哈林股!”
  很多年前,我跟古德的一位老营业员谈话,他认真地跟我保证,说古德先生不但是最不平常的人——老朱鲁心有余悸地说:“被他碰到就是死亡!”指的就是古德——而且他远远胜过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其他作手。他一定是真正的金融奇才,才会有这么多的成就,这点毫无疑问。即使是相隔这么久远,我还是可以看出他拥有适应新情况的惊人能力,这一点在交易者当中非常宝贵。他毫无困难的改变攻防方法,因为他比较关心操纵股性,比较不关心股票投机。他炒作是为了投资,而不是为了使市场改变。他很早就看出要赚大钱要靠拥有铁路,而不是在证券交易所中炒作铁路股票。他当然利用股票市场。但是我猜这样是因为股市是最快、最容易快速轻松赚钱的地方,而且他需要几百、几千万美元,就像老柯立斯·杭廷顿总是缺钱,因为他需要的钱,总是比银行愿意借给他的钱多出2、3千万美元。有远见、没有钱,只能忧心如焚;有钱,远见就代表成就,就代表权力、代表金钱等等等等。

  当然,炒作并不局限于当年的这些大人物,也有很多比较次要的作手。我记得一位老营业员告诉我一则故事,跟60年代初期的情形和道德状况有关,他说:
  “我对于华尔街最早的印象,是第一次拜访金融区时的情形。家父在那里有些事情要办,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他带我一起去。我们沿着百老汇走,我记得我们在华尔街转弯,再沿着华尔街走,就在我们走到宽街、或者大概是拿梭街的时候,来到现在信孚银行大楼所在接口,我看到一群人跟着两个人。第一个男人向东走,装出不在乎的样子,他后面跟着另一个男人,这个人脸色通红,一只手拿着帽子疯狂地飞舞,另一只手在空中握拳乱打。他非常大声地喊着:‘吸血鬼、吸血鬼!资金的价格是多少?吸血鬼!吸血鬼!’我可以看出,大家从窗户探出头来。当年还没有摩天大厦,但是我敢肯定二楼、三楼的人都探头出来看。家父问怎么回事,有人回答了一些话,我并没有听。我太忙着紧紧抓住家父的手,以免人群拥挤,把我俩分开。人群就像街道上常见的群众,一直在增加,我觉得不安。惊异的群众从拿梭街和华尔街冲过来,也从华尔街东西两端跑来。最后我们挤出了人群,家父跟我解释说:那个喊着吸血鬼的人是某某人。我已经忘记他的名字,但是他是纽约市里主力股的最大作手。据了解,除了小雅各之外,他赚过和亏过的钱,超过华尔街上的任何一个人。我记得小雅各的名字,是因为我觉得一个成人叫这个名字很好玩。另一个被人叫做吸血鬼的人,因为从事锁住资金而声名狼籍。他的名字我也忘了。但是我记得他长的高高瘦瘦、脸色苍白。当年,内线集团曾经用借钱的方式,把资金锁起来,或者应该说,让证券交易所里想借钱的人能够借到的金额减少。他们会去借钱,取得保付支票。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把钱领出去,拿到别的地方利用。这样当然是操纵。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炒作的形式。”
  我同意这位老先生的话,这是我们今天所没有的炒作方式。
或许您还会喜欢: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云中歌3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树上的叶儿快落尽时,刘弗陵离开了长安未央宫,移居骊山温泉宫。大部分的事情已经不再亲理,每日里只在温泉宫内接见几个大臣,政事都交托给霍光、杨敞、张安世、隽不疑四位议政大臣处理。在议政大臣的选任上,朝堂内起了不少风波。忠于皇权、或者对霍氏有怨的人拼尽全力想维护皇族的利益,力争刚调回京城的赵充国将军能被皇上委任,而霍氏集团则全力排斥赵充国将军。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致谢在此特别感谢:感谢我妻子艾琳·考威尔,感谢她的爱和支持,感谢她在编辑方面给我许多出色的建议,感谢她在这25年中与我深入、有益的沟通。感谢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的编辑米歇尔·霍瑞和亚历山德拉·奥西,感谢他们热情而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以及他们对这本书的信任。 [点击阅读]
买夫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3
摘要:楔子那年的冬天很冷,长得像是没有尽头。岁末将至,家家户户忙置办年货,围炉守岁过个好年。那是她失去家人的第四个年头,却依然无法习惯没了亲人在身旁围炉守岁的新年。她讨厌安安静静的屋子,说了话无人应答,空冷的木桌、木椅,怎么也坐不满。每一个独自面对的新年,都好寂寞,好难挨。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她收拾妥当,隔壁摊上还剩两块干烙大饼,她索性全买了,却一点想吃的欲…望也无。 [点击阅读]
婚姻潜规则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婚姻是人们最终的归宿。爱情与婚姻共同构成了人生两大主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危险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无望的,爱情与婚姻注定将捆绑在一起。都说爱情是生命的一场意外,这场意外却每天都在上演。你爱他,他不爱你;他爱你,你不爱他;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爱情就在煎熬和考验中演绎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忽然某一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合适的人,婚姻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点击阅读]
帝凰神医弃妃
作者:佚名
章节:270 人气:2
摘要:【简介】试问女子的贞洁有多值钱?大婚当天,她在郊外醒来,一件薄纱、一身吻痕,在众人的鄙夷下,一步一个血印踏入皇城……她是无父无母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血王爷。她满身是伤,狼狈不堪。他遗世独立,风华无双。她卑微伏跪,他傲视天下。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人,却阴差阳错地相遇……一件锦衣,遮她一身污秽,换她一世情深。 [点击阅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