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保夫卡·去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场解放全人类的运动没能解放任何人。一本被我认为说教的书很真实。
  保尔不是被炼成的,至死他都是那个可以为冬妮娅跳悬崖的楞头小子,没有长进。
  他在革命中消耗多余的热血,他的潜意识期望革命可以了却肉身的痛苦。
  因为无产所以流氓,因为流氓所以无产,良性*死循环,流|氓|无|产|者生生不息。
  富家少爷是用来揍的,富家小姐是用来泡的,军官的手|枪是用来偷的。烟末,撒到神父家发面里去。
  保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青春期少年都这么干。
  流氓,不守规矩的人。
  规矩,和法律的定义一样,由统治者制定维系其统治的工具。
  不守规矩的人要么玩世不恭,要么要么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比如李敖;愤世嫉俗比如鲁迅;愤世嫉俗还觉得不爽的,他就要干革命,比如毛*泽*东。自己干革命不够,要拉人入伙。
  保尔就被拉入伙了,他热爱革命,革命契合于他生命的血液,革命可以抚平一颗受伤的心灵。
  修完铁路,保尔被一群小屁孩拉住玩“色*情”游戏,16岁的小女孩拉住帅哥说“保尔叔叔,你亲亲我吧。”她大概很渴望保尔和自己接吻,喜欢保尔叔叔,即使乱*伦也再所不惜。保尔一听就觉得
  不靠谱,给这小妞加了个“家庭疏于教育,小资思想严重”的帽子。据说男人30岁后,性*能力会下降,保尔也不例外。他大概忘了,他16岁的时候正在和冬妮娅相拥而睡。
  他压抑了肉身之痛,这才是他革命的原因。共产主义理想取而代之成为表面动机,只是它再伟大也不过是人性*的映射。
  什么才能冲破功利,冲破这不平等的等级社会,战无不胜的爱情可以。冬妮娅不喜欢面色*苍白、书生气十足对自己不彬彬有理的贵族少爷,她喜欢敢和自己争执、打架一流、和自己赛跑的野孩子。
  保尔让她看到了生命的强劲。
  冬妮娅爱保尔,保尔爱冬妮娅。没有原因,不需要原因。
  真话说起来总是像笑话,爱情本质基于性*。
  又是一句。
  《榴莲飘飘》里的秦海璐唱到:
  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男女光着屁股跑。男的追,女的跑,追到以后按在地上搞一搞。搞得女的哇哇叫,掀起了原始社会的性**高|潮。
  Sweety小女生的《樱花草》却这样表达如是感情:
  恋人怀中樱花草,
  听见胸膛心在跳。
  偷偷的,在思念,
  那是我们相爱的记号。
  同样是发春,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思念又不是犯罪,偷偷的干什么?怕门不当户不对。因为妈妈说:“比我家穷的不行,比我们家富的更不行。”只许对本阶级发春,否则,相爱可以,在一起不行。保尔与冬妮娅的爱情注定成为那场风花雪月的事。因为人类进步了,人类分阶级了,人类学会闷骚了。不爽的不仅仅是保尔,美国嬉皮士说:FU*CK U.S.A!我们都返回原始社会,人类越发展越完蛋,不如吸*毒、摇*滚、滥*交!

  保尔希望能和冬妮娅一样,用酸腐文人的话说保尔媚了次俗,他说服妈妈给自己做了一件新衬衣,去了理发店,就为了心爱的姑娘抱着自己说一句“您终于不像野人了”。但是现实将这一切击碎了
  ,为了新衬衣,妈妈要为富人们洗一个月的衣服。记忆在脑海里爆发,连续工作24个小时,被毒打,弗罗霞为了钱被男人干......穷人生来就贱么?即将投身革命要和冬妮娅离别了,保尔说出了他那个小小的理想:革命成功了,我找个木匠工作。那时候,你要是还看得起我,我就做你真正的丈夫。冬妮娅很傻很天真地看着保尔,坚定的抿着小嘴,点点头。
  保尔以前苦恼于为什么自己不和冬妮娅一样,现在他苦恼于为什么冬妮娅不和自己一样。质变发生了,保尔成了恶灵骑士,人性*中的毁灭性*取代了建设性*,仇恨取代爱慕成为活着的意义。消灭地主、消灭资本家、消灭所有富人。富人抢走了我的冬妮娅,富人奴役了我和我的父母、兄弟、姐妹,记忆如同一道又一道的伤痕在保尔心中隐隐作痛。他需要发泄。
  既然这个世界不许我追求真善美,那么我就把它毁掉。每一次抚摸伤口,都是撕心裂肺的痛。
  为什么要杀白匪?
  为共产主义理想。
  真的么?你们冒着枪林弹雨还发疯似的向前冲,你们共|产|党都不怕死么?
  就是想杀死他们。
  因为杀死他们有快感,杀死他们可以慰藉心灵的伤痕。杀死他们!砍死他们!枪毙他们!因为肉身无法承受之重,因为生命无法承受之轻。
  杀人有快感,有快感而不畏死,叫人想起《沉默的羔羊》。
  仇恨的力量很强悍。丽达组织共青团,底下富人家少爷小姐议论纷纷。一个红军机枪手顿时就受不了了:你们这群旧社会的寄生虫,不许你们说红军不好!我小时候流落街头,富人们把我当狗使唤,是红军收留了我,我才活了下来。你们这群混蛋总有一天会被消灭!
  一个社会可以不平等,但是得给每个人追求真善美的机会,给人性*发挥正面力量的机会。

  乌克兰这种社会架构不革命才有鬼。这个世界戳伤了红军的心灵,沙皇一家被抓就被枪毙,包括婴儿。婴儿也有罪么?红军战士说,他没罪,但我就是要杀死他。
  保尔没狠到这个地步,深牢大狱有姑娘要给他身子,想到冬妮娅他没要。枪林弹雨他托谢廖沙给冬妮娅送信,偶像派人物。只是冬妮娅已经跟了别人----一个军官,一个指派手下工作,自己悠闲把妹的红军军官。按照丽达的说法,他是革命队伍中的蛀虫,他投机革命。丽达说对了一半,这个人是个蛀虫,也是苏维埃国家的主人----官僚阶级。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发,经济学理论都建立在一个假说之上:人性*自利论。西方社会通过反垄断、征收高额遗产税、教育医疗免费、zheng府参与财富二次分配等最大限度的维持社会公正。以利己为动因,最终产生利他的结果。扩大社会财富,社会获得发展。
  自利是人性*建设性*的一个方面。
  这位军官在美国可能是个好人,在苏联必然个坏蛋。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fu败。勃列日涅夫时代,莫斯科大街上满是奢侈品商店,按照苏联人的说法:对于zheng府高官而言,共产主义早就建成了,他们已经进入了按需分配的时代。
  苏联堕落了。
  用天堂欺骗人民的是基督教,用共产主义欺骗人民的是前苏联。
  画饼充饥,自欺欺人。苏联这么干,保尔也这么干。
  在铁路工地上,保尔最后见到了冬妮娅。她穿着貂皮大衣,跟了一个苏联高级官员。保尔要求乘客下车帮助铲雪,这位人民公仆不愿意并指责工人懒惰。
  冬妮娅可怜初恋男友:你为什么还干这种工作呢?你怎么不谋一份干部的工作呢?
  保尔说:没想到你变得如此庸俗不堪。
  冬妮娅不庸俗,她的话出于女人的善良和人性*的自然流露。
  保尔爱冬妮娅,除非他成了神,脱离这肉身。他只是倔强,他不愿承认自己为之流过血的苏维埃居然就是这付模样。杀掉了旧贵族,却培养了一批新贵族。保尔想不通,为什么还是有富人,为什么还是有人不劳动却鱼肉他人,为什么冬妮娅没有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fu败,策划这场革命的革命家本来就各有目的。青年们的热血需要有地方挥洒,他们需要被赋予生命的意义,宗教狂热最能激励他们的心。保尔,千万只木偶中的一个。
  杂货店老板的抱怨最自白:赶走了旧神父,来了一群新神父。

  这些保尔不会明白,资产阶级革命有局限性*,无产阶级何尝没有。
  保尔,读过《牛虻》,没读过《沉重的肉身》;他觉得牛虻和自己一样是个穷苦人,但是他不知道牛虻不仅是天使,更是魔鬼。他认为革命会让穷苦人翻身,可他不知道只要略施手腕,革命的成果就会被个人窃取。这个世界上没有政治家,只有政客。要实现干净的政治,唯有用人欲制衡人欲。
  杜巴瓦怀着对苏维埃官僚作风的不解参加了托派。托洛茨基告诉他们:官僚主义最终会葬送苏维埃,要为党内民主而战斗。书中对托派的攻击叫人无语:我们的党只有一个真理,如果总是有人提出异议,党的决策怎么执行呢?就这样的话,苏联人居然也信。
  只要被贴上政治不正确的标签,老婆是可以跟别人跑掉的。苏联确实只有一个真理,两人世界同样在真理的控制之下,直到50年后灭亡。
  杜巴瓦也是千千万万个保尔中的一个,他怀着青春的热血参加了革命。结局是,他认识到自己被利用了。
  杜巴瓦没有被贴上英雄的标签,他无法和保尔一样在虚假的鲜花赞美中逃避现实。他唯有面对这惨淡的人生,价值观的崩溃足以叫他迷茫。他灰心了。
  哀莫大于心死。
  少年时代对美的向往与努力终止了。杜巴瓦是托派,保尔很傻很天真地想要挽救他。回敬他的是吼叫:我,杜巴瓦。我现在酗酒了,我还嫖*女人了,又怎么样!FU*CK 苏维埃!FU*CK USSR!
  现实如此不堪,为之流血为之奋斗了大半生,不过落个被利用的结局,真相不可拯救,就让酒精来拯救我迷失的灵魂吧!他选择了沉沦,选择了自我的放逐,和美国嬉皮士如出一辙。拯救不了世界,人总得拯救自己。
  保尔不可以选择沉沦,党不会给他沉沦的权力,他是英雄,不管是苏共报纸里的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他的失明仿佛一个隐喻,什么也看不见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宿。活在写书里,活在回忆里,活在曾经的梦里。
  那个为自己人性*的解放而战斗过的少年保尔,早已经死了,死于精神安乐死,只留下躯壳。
  读完了这本小学就知道的书,现在我觉得国际歌很洋气很朋克,玩苦情的怨妇词才老土。
  套用一下人民的园丁说过的话:保尔死了,他的精神会永存。
  解放自己,在现行社会架构下让个体人性*得到最大的舒展,就是在解放全人类。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