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丰饶之海 - 第三卷 晓寺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切都发生在语言不通,又没有特意尝试过沟通意志的地方,这些情景被植入记忆之中,不需要任何加工,就可以变为精致美丽的连环画,镶嵌到几个同样大小的金边花框里。在那里流逝的时间,被一瞬间的绘画激情连接在了一起,快活的时间粒子翻卷跃动,为形成一幅刹那间的画面而突然停止。这刹那间的画面,就像公主向水中石阶的珍珠伸去的柔嫩小手,手指和手掌上的清洁细致的纹路,遮住脸颊的黢黑的短发,浓密的长睫毛,小小前额上映出黑色螺钿般潋滟的池水,这些都于刹那间静止不动,成了一幅画了。时间在沸腾,骄阳似火的庭园里空气在沸腾,畅游宫廷园林的一行人的感情也在沸腾。珊瑚般美丽的时间的精髓暴露无遗。不错,年幼的公主无忧无虑的幸福与其幸福背后的前世的一连串的苦恼和流血,恰如旅途中见到的远方密林的晴雨一般合为一体了。本多恍如呆在拆去了所有拉门的大厅般的时间里,太宽阔,太自由自在,以至令人觉得不像是住惯了的“现世”中的住宅。那些细密排列的黑檀木柱子,似乎能看穿、能听见那凡人的感情无法企及的世界。在这间充满年幼公主的福气的大厅里,黑檀木柱子的阴影里,就像捉迷藏似的,某个柱子后面是清显,某个柱子后面是勋,每个柱子后面躲藏着许多轮回的影子。公主又露出了笑容。游玩时公主时常面带微笑,然而只有露出湿润的粉红牙床时才是真正在笑。公主笑的时候,一定会仰起脸看着本多。来到挽巴茵后,老女官们也变得无拘无束,把死板的礼节抛之脑后,大声说笑起来。一旦忘掉了形式,年老便成了她们惟一的礼节。她们就像满脸皱纹的贪嘴鹦鹉,凑近一个袋子去啄槟榔吃;把手伸进衣襟里挠痒痒;还模仿舞女尖声尖气地笑着迈着横步。其中一个活像个木乃伊舞女,褐色脸颊上的假发似的白发反着刺眼的光,这老女人咧开被槟榔染红的嘴笑着,一边横着走一边向两旁伸胳膊,她弯起胳膊时,那瘦骨嶙峋的胳膊肘形成锐角,被白云漂浮的青空,衬托成了一幅剪影。公主的一句话引起了女官们的骚动,她们簇拥着公主,一阵风似地走了,把本多撇在了一边。本多吃了一惊,等他也到她们去的小房子去一看,才明白公主是要尿尿。公主要尿尿!这给了本多一个很深刻很可爱的印象。如果自己也有小女孩的话,也会是这样的吧,对于没有孩子的本多来说,这些想像肯定都是抽象的。像小公主这样突然要尿尿,肉体的可爱气息扑鼻而来的感受,本多还是头一次。他甚至想到,可能的话,他真想抱起公主褐色的光滑的小腿为她把尿。公主回来了,好一会儿都不怎么说话,好像有些害羞,不怎么看本多的脸了。午餐后,公主在树阴下玩游戏。那是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本多都记不清了。翻来复去就那么几句单调的曲子,本多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记忆中只留下了一幅图画,炽热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下来,公主站在树阴下的一片草坪中间,三位老女官围着公主,有的跪着,有的盘着腿,都很随意。其中一个老女官像是为了凑数才加入游戏似的,一直在吸莲花片包皮着的烟。另一位女官,腿边上放了一把镶着夜光贝罗纹的漆水壶,以备公主口渴时饮用。那游戏也许和《罗摩衍那》有关联吧,公主用树枝当剑,动作滑稽地,弓着腰向前冲的架势,分明是在模仿猴神。女官们打着拍子伴唱的时候,公主也变换着种种姿势。公主把头歪一下,花草也随着微风歪一歪头,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的松鼠也停下来歪歪头,一切似乎都那么合拍。公主又变成了罗摩王子,从镶金边的白袖子里伸出浅黑色的细手腕,威风凛凛地举起宝剑指向天空。这时一只野鸽子从公主眼前飞过,翅膀遮挡了她的脸,她却纹丝不动。本多注意到,公主背后耸立的大树正是菩提树,这棵大树苍郁挺拔,硕大的叶片挂满枝条,微风吹来,叶片如风铃般摇曳不已。每片绿叶的黄色叶脉都清晰可见,好似过了滤的热带光线……公主热了,一个劲儿向老女官要求着什么。女官们凑到一起商量了一会儿,站起来招呼本多跟她们走。大家从树阴里出来,走到停船的地方。本多以为要回去了,其实是吩咐船夫从船里取出一幅美丽的花布。一行人拿着花布走到红树气根盘踞的岸边,选了个僻静所在。两个女官撩起衣襟,举着布走进水中,走到齐腰深的地方,将布展开,围成帷幔,来遮挡对岸人们的视线。另一个女官也撩起衣襟,迈着干瘦的老腿,陪伴脱了衣服的小公主走进水中。公主发现了聚集在红树气根附近的小鱼,欢喜得叫起来。本多对女官们无视他的存在的举止感到惊讶,但想到这或许也是种礼节,便坐在岸边的树根上,静静地看公主沐浴。公主很淘气,在阳光斑驳的花布帷幔里,频频朝本多微笑。她袒露着胖乎乎的小肚皮,不停地往女官身上撩水,一受到斥责,就快速逃离,溅起一片水花。水并不清澈,与公主的肤色相同,也是褐色的,浑浊的河水溅起飞沫时,在透过花布的阳光下飞散成晶莹的水珠。公主有时举起手臂,本多无意间向她的小胸脯的左肋望去,左肋上并没有那三颗黑痣。也许是黑痣在褐色皮肤上看不清楚的缘故吧,本多紧盯着那个地方不放,看得眼睛都酸了,可是……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