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丰饶之海 - 第二卷 奔马 第二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为了仔细琢磨佐和话中的意思,阿勋匆匆离开佐和的房间,闭门闷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刚刚听到“就是别搞藏原武介”这句话时,阿勋不禁大为震惊,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如同吃了花椒的口腔,不久便麻得失去了知觉,不像刚吃进口里时那么辣嘴一样。而且,佐和也未必真地知道了阿勋的秘密,很可能是因为在大众的眼里,藏原武介早就被看作资本罪恶的元凶了。如果佐和察觉到了阿勋正谋划着什么,那他完全可能想像到,这目标中一定会有藏原的名字。因而,尽管他没有掌握阿勋谋划的具体内容,也是可以提出“就是别搞藏原武介”这个忠告的。最后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佐和把藏原的名字同父亲的名字连在一起意味着什么?藏原果真是父亲重要的财东、靖献塾的秘密资助人吗?这简直令人无法想像。可问题既然不能在这里立即得到证实,只得暂且搁在一旁。这种错综复杂和朦胧不清的事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比愤怒更严重地舔灼着他的内心。其实,阿勋并不很了解藏原,只看过一些藏原登载在报刊、杂志上的照片,认真阅读过有关他言行的文章。显然,藏原是金融资本无国籍性理论的化身。假如需要描绘毫无爱心的男人的幻影,恐怕没有比藏原更合适的形象了。不管怎样,在这到处都让人窒息的时代,如果看到惟一能够悠闲自在地呼吸的人,仅此一点就足可以怀疑他是个犯人。藏原曾在一家报纸上发表过一些引起争论的言论,但那决不是简单的疏忽,而是费尽心机地让人觉得那只是个适当的疏忽。他利用那些言论表明:“失业人数众多,当然不是好事,但这并非意味着财政的不健全。毋宁说事态刚好相反,这是常识。光说民众生活已经富裕,也并不意味着日本安泰。”阿勋至今难忘读到这些言沦时的怨恨和愤怒。藏原的恶出自于他那背离自己国家的土地和血统的理智。不知是否因为这个缘故,阿勋尽管对藏原几乎一无所知,但仍能清楚地感觉到他的恶。那一味讨好英、美,举手投足媚态十足,除了走路时扭捏做态外别无所能的外交官僚;那散发出私欲恶臭、犹如满地嗅觅的巨大食蚁兽般的财界要员;那已成一团腐肉的政治家们;那被希望出人头地的盔甲裹得如同独角兽般无法动弹的军阀;那架着眼镜、如泡涨的白蛆般的学者们;那一面视满洲国为妾生贱子,一面却又飞快伸手猎取特权的人们……而无边的贫困,则像地平线上的朝霞一般反映在天际。藏原就像一顶黑色的大礼帽,被冷淡地搁置在这样一幅凄惨的风景画里。他默然不语地遥望着人们的死亡,赞许地欣赏着这一切。在如此悲惨的日子里,惨白、阴冷的太阳已无法给予人们一丝温暖,可太阳每天早晨仍然忧郁地升起,在空中逡巡、蹒跚。这正是天皇陛下的御容。谁不盼望太阳再度现出喜悦的光芒呢?——莫非藏原……阿勋打开窗户,吐了口痰。他不禁想到,假如自己今天早晨吃的早饭和中午吃的盒饭,原来都是靠着藏原的施舍,那么在不知不觉间,自己的内脏以及全身,不就都被藏原的毒素给污染了吗?还是向父亲问问清楚吧。可父亲会把实情告诉我吗?与其去听父亲的巧辩,还不如沉默不语,装作不知道。如果不知道这事,如果根本不知道这事就好了。阿勋懊恼地用脚蹭擦着地面,咒骂听到了这一切的自己的耳朵,并抱怨起对自己的耳朵说这些话的佐和来。无论怎样装作不知道,佐和早晚会把事先已转告过阿勋这一事实通报给父亲。自己既然已经知道了一切,却还要成为背叛父亲的逆子,明明知道了这一切,却还要成为杀死全家恩人的忘恩负义之徒。他开始怀疑起自己行为的纯粹性。或许,追求纯粹性的本身,就是最不纯粹的行为。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住纯粹呢?是不采取行动?抑或从暗杀名单中划去藏原的名字?不行,假如这样去做,只为自己成为一个可怜的孝子,便不惜放跑国家的蛀虫,从而背叛天皇陛下,同时也将背离自己至诚之心。细想起来,正因为对藏原所知甚少,阿勋的行为才更接近于正义。在阿勋来说,藏原应该是一个遥远而又抽象的恶。面对所要杀的人,只有在没有个人恩怨,甚至连对陌生人的爱憎也很淡漠时,才能发现植根于正义之中的依据。阿勋觉得,只要能远远地感觉到对方的恶也就足够了。杀掉令人讨厌的人并非难事,打倒卑鄙的小人也可以大快人心。阿勋却不愿意像这样把敌人本身的缺陷作为自己杀人的理由。在阿勋看来,藏原那巨大的恶,与他为自身安全而收买靖献塾这些细微小恶毫无瓜葛。神风连的青年们,也决不是因为熊本镇台司令官在人格上的小小缺陷而把他杀掉的。阿勋在痛苦地呻吟着。美好的行为竟是这样脆弱!仅仅因为那么一句话,自己从事美好行为的可能性,便被蛮横无理地彻底破坏了。最后剩下惟一的行为可能性,就只有自己变成“恶”了。然而他却是正义的。阿勋操起倚靠在房角的木刀,匆匆跑向后院。佐和早已不在那里了。在井边平坦的地面上,阿勋前后脚同时纵步上前,疯狂地反复快速空抡着木刀。急速挥舞着的木刀的破空之声掠过耳旁。他一无所思,或挥刀过顶,或劈刀下落,就像急切盼望以酒自醉的人那样,急于让狂热的、不能自制的感觉尽快传遍全身。随着胸部急剧地上下起伏和火焰般气息的吐纳呼吸,该出的汗却怎么也出不来,全然不见应有的效果。阿勋此时想起了向前辈学来的剑道古和歌:意欲不思时,所思之念亦为思,实则仍在思。无欲无念无所思,万般空寂乃无思。夜出东山岭,晨归浩森西海边,明月何曾思?。明月无思君何思。不忧月归山无脊。即使想出了这些,却还是无法平静下来。被蛀蚀了的栗树叶透过美丽的暮色,把佐和洗过的衣物染上几缕白光,显得更加醒目。傍晚的自行车从墙外响过一阵铃声,然后又渐渐消逝。阿勋提着木刀,再次敲响了佐和的房门。“什么事?是肚子饿了吧?今晚先生让从饭馆叫送饭菜,你想要些什么?”佐和起身打开了房门。阿勋迎上前去,贴近他的脸说道:“你刚才说的话都是真的吗?就是我家靖献塾与藏原有来往的那些话。”“你可别吓唬我!手里提着把木刀要干什么?来,请进来吧。”阿勋早在快速空抡时就盘算过,在盘问佐和时自己无论怎样冲动,都不能在被他看穿真意时流露出怯意。如果靖献塾确实得到过藏原的资助,那么作为一个纯洁的青年,对此无动于衷倒是不符合情理的。佐和沉默不语。“请你把实情告诉我!”阿勋将木刀搁在左肋边,双手放在膝盖上说道。“把实情告诉你后,你打算怎么样?”“不怎么样。”“既然不打算怎么样,这件事说不说也无妨。”“这决不是说不说也无妨的事!假如父亲真的与那种大奸党有瓜葛的话……”“假如有瓜葛,你就杀死他?”“这不是杀不杀的问题。”阿勋有些诡辩似的说,“我想把父亲和藏原都作为典型形象保留下来。藏原是作为一个典型的恶人。”“那样的话,你也就成为一个典型的人了。”“我没有必要去作一个典型的人。”“那就由它去吧。”阿勋眼看就要被佐和驳倒。“佐和君,说话闪烁其辞是卑怯的。我只是希望能认清现实,正视现实。”“那又是为了什么?认清现实后,你的信念就会改变吗?难道说,你的志向从头到尾都只是一场梦幻?如果真是那种朝三暮四的志向,请你还是扔掉吧。我只是想在你所信仰的世界上,再添上几条裂璺罢了。你要是仅仅因为如此就动摇不定,那你的信念未免也太脆弱了。你那不屈不挠的男子汉决心到哪儿去了?你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如果有,你现在就说给我听听!”阿勋又一次无言以对。佐和绝不是那种只读些《讲谈俱乐部》的一般人物。他责问阿勋,企图用激将法使年轻人把堵塞在喉头的热块吐出。因为过于兴奋,阿勋觉得热血涌上了脸颊。他极力压抑着自己,同时这样说道:“佐和君,如果你不说出实情,我就不离开这里。”“是吗?”佐和沉默了一会儿。这个40岁的肥胖男人,盘腿坐在这间透进暮色的三铺席大的房间里。他穿着塾长送的那条旧得快露出膝盖的法兰绒长裤,脊背上的脂肪把土黄色的衬衫撑得像车篷一般。刚才的凌厉锋芒,早巳从他身上消失得一千二净,简直分不清此刻他在沉思还是在打瞌睡。佐和忽然站起身来,打开壁柜在找着什么。然后他端坐着,在膝盖前放了一把白鞘短刀。他把短刀拔出刀鞘,在房间的暮色中,划出一道耀眼的白色裂纹。“我是想让你打消那些念头,才说了这番话的。你是靖献塾的重要继承人,先生其实是很疼爱你的。“这事让我去干就行了。虽然我已经有了妻室,但已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而且她也在嫌弃我了。说起来真让人惭愧,本来我就是个随时都可以去死的人,却一直活到了今天。“为了不连累先生,我准备提交退塾辞呈,然后就毫无顾虑地去刺杀藏原。就让我一个人去干掉藏原吧。总之,我知道,那家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只要除掉他一个人,受他操纵的政治家和实业家就会遭受到致命的打击。无论如何也必须除掉藏原。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着的事,因此,请把刺杀藏原的任务交给我和这把短刀吧!“只请你把藏原让给我!假如我杀掉藏原后日本还不见好转,那时你们年轻人再集中起来大干一番吧。“如果你们实在要亲自刺杀藏原的话,那就请让我在这里加入到同志的行列中去吧!我一定会有用的。能够不牵连靖献塾而完成这项任务的,也就只有我了。“我这样诚恳地请求你,也请你表明一下自己的心迹!”阿勋听到佐和用土黄色衣袖遮着眼睛抽泣的声音。他已无法再追问靖献塾与藏原是否有来往的事了。佐和所说的这些话所表明的这种态度,似乎都在暗示他所说的全是事实。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佐和所说的有关藏原的话,也可能是为提出以上请求而采用的手段。不管怎么说,现在正经受着考验的是阿勋。阿勋陷入极度困惑之中,但像刚才那样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危险已经消失了。现在,阿勋处在决定进退取舍的关头。他俯视着正呜咽啜泣着的佐和那毛发稀薄的头顶,有了细致周密、条理清晰地进行判断的余地。在这转瞬间,利害得失就像那刺破碧空的尖利竹篱笆一般相互交错。阿勋既可以让佐和加入同志的行列.也可以加以拒绝;既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可以一点儿不露声色;既可以安全地守护住美和纯粹,也可以把它舍弃。如果让佐和参加同志的行列,就意味着向他敞开心扉。可只有这样,才能从佐和口中了解到有关藏原的真相。在这瞬息间,阿勋的维新便不再是纯洁无瑕的了。但在另一方面,则可以制止佐和抢先行动,预防因此而引起的危险危及义举大业。假如不让佐和加入同志的行列,那就没有必要向他袒露心迹,而佐和也就没有必要再说出丑陋的真相。可是,万一佐和抢先刺杀了藏原,就会使敌人因此而加强戒备,从而使维新面临遭受挫折的危险。阿勋作出了苛刻的决定:为了保卫自己和同志们行为的美、纯粹和正义,是可以让佐和单独行刺藏原的,只是这件事不能从自己的口里说出,而且绝对不能让人看出自己“让出”藏原的样子。那样的话,就等于阿勋在用不正当手段保卫着自己的纯粹。这一切都必须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作出这种决定后,阿勋不禁下意识地怨恨起佐和来了。阿勋嘴角泛出成人般的微笑,俨然一副领袖的神态。“佐和君,我看算了吧。刚才我只是在为一些无聊的事情而兴奋,也许引起了你的误解。说什么同志,我们可没有什么计划,只是明治史研究会的会员凑到一起,情绪比较高涨罢了。年轻人谁都会这样的。佐和君,这都是你想入非非了。我要告辞了,今天晚上有朋友请我吃饭,现在就要赶去。晚饭就不用替我叫了。”阿勋不愿意在尴尬的气氛中与佐和一起吃晚饭,因而这样说着站起身来,把短刀刀身闪过的一道恍若积水般的亮光留在了身后的暮色中。阿勋想到井筒家去。猛然间,阿勋想起槙子送给井筒的百合花,不知他是否还在精心伺养着。可是,阿勋自己的百合花又如何了呢?为了防止自己外出时花被扔掉,他把那枝养在水里的百合花放在装着玻璃门的书柜里。开始时还每天换一次水,可最近却把换水的事给忘了。阿勋感到很惭愧。他打开中间对开的书柜玻璃门,拿出几本书往里面一看,黑暗中,百合花正悲伤地低垂着头。在灯光下,他取出的那枝百合花形同木乃伊一般。花瓣已变成茶褐色,只须用手指轻轻一碰,便会立即成为粉末,飘离还带着些许绿色的花茎。它已经不能再叫作百合花了,它只是百合花残留下的记忆,是百合花的影子,是娇艳和不朽的百合花飞走后的茧壳。然而,这里依然飘溢着这个世界上的百合花所意味的馥郁香气,沉浸在曾照射到这里来的夏日余辉之中。阿勋用嘴唇轻轻吻着它的花瓣。假如嘴唇明显感受到触碰上了百合花,那可就为时过晚了,百合花花瓣便会悄然飘落。口唇和百合花的接触,只能像黎明轻拥山脊时那样。阿勋那年轻的、还没有吻过任何人的嘴唇,正驱动它的全部最微妙和纤细的感受,微微地吻了一下野百合花枯干的花瓣。他在想着:“我的纯粹的根据和纯粹的保证都在这里。确实全都在这里。当我自刃之时,在冉冉升起的旭日下,在轻柔飘动的晨雾中,百合花一定会挺起花茎,绽开苞蕾,用它的郁香拂去我身上的血腥。这样也就行了,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