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五部 科学狂人 第四章 新的问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防波堤在海洋研究中心大楼西南方向大约两公里的地方。
  堤坝上立着一块五米长、三米宽的电子显示牌。两行不断变化着的数字,上面一行是x月x日x时x分x秒,下面一行是当时的气温、风力、水温、波浪。它的电源来自太阳能和海水波浪发电两个方面,所以不管是晴天、雨天,它都有取之不尽的电源。可以说是全天候电子显示牌。
  刚从海鲸号潜艇返航回来的麦克,穿着他那条有着特殊标记的黄色短裤,直接来到防波堤旁的海滩上。这时候,他好象在海水里寻找什么东西。只见他一会儿从水里捞出一个象海藻的东西,看了看,扔向远处;一会儿又捞出一个象贝壳的东西,看了看,想了级,又把它扔向远处。就这样,捡起来,扔出去,再捡起来,再扔出去,一次又次地不知反复了多少次。
  喂,你在干什么呀?河滩上一个金发姑娘对麦克的行动产生了好奇心,她调皮地捡起一块小石子故意扔到麦克身边。
  麦克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又义若无其事地继续他的打捞工作。
  喂,我说你是不是在找蛤蜊呀?这位穿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上衣和牛仔裤的姑娘,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筒的样子,冲着麦克大声喊起来。

  不,我在工作。麦克觉得不回答,有点不礼貌,就应付了一句。
  这姑娘也真有意思,你越是不说,她越是要问,追个水落石出。她干脆蹲下身子,双手抱着膝盖,继续发问:你到底要找什么宝贝呀?姑娘边说,一边挥了挥左胳膊,看着她的手表说:你在水里已经摸了快二十分钟了,要不要我帮你忙啊?
  麦克不得不直起身子,做了个无可奈何的姿势,往海滩走来。
  姑娘连忙站了起来,迎着他说:你一定很喜欢海洋吧。
  我在海洋研究中心工作,麦克一边回答,一边往海洋研究中心大楼方向看,心想,玛莉博士和贾志伟怎么搞的,为什么还没来呢?他发现那位站娘还在他身边,为了摆脱过于冷淡造成的尴尬场面,有礼貌地随口反问了一句:你在哪工作?
  你问我吗?姑娘受宠若惊,高兴地说:我叫希达,和鲨鱼一起工作。姑娘的顽皮劲又来了。
  鲨鱼?这个地区是没有鲨鱼的。麦克因为心里有事,也没理解姑娘是在开玩笑。
  你这个人真有意思,麦克的憨态引得姑娘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我是说我在鲨鱼快餐店工作。干脆说吧,我们快餐店的名字叫鲨鱼,是饮食集团办的。
  集团?
  是的,这是集团办的第一向快餐店,以后还会扩充好多间呢。

  为什么要开这么多快餐店,一间不是足够了吗?麦克又向海里走去。
  姑娘倒给问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忽然,她好象想起了什么似的。对啦,你在海洋研究中心工作,你一定很了解海水和潮汐的事儿。姑娘看了一眼堤坝上的电子显示器接着说:我可从来没见过潮水一下子涨得这么高的,至少我在这里工作了八年,这是第一次看见潮水涨得这么快。真吓死人啦!再这样下去,海滩就快没有啦!
  假如没有海滩姑娘的话又使麦克想起了奇怪的海底急流。
  你说什么?没有海滩?姑娘伸了伸舌头说:那可不得了,要真有那么一天,加利福尼亚州就会全部被水淹没了。
  姑娘突然话题一转:你喜欢吃热狗吗?
  热狗?麦克对于快餐底卖的这种肉馅饼根本不感兴趣,心不在焉地说:我喜欢海洋生物。
  真是对牛弹琴!姑娘失望地耸了耸肩膀,看看手表说:好啦,你去吃你的海洋生物吧,我可该上班去了。
  正在这时,贾志伟和玛莉博士向海滩走来,一边走一边问玛莉博士:他为什么要我们在这里见面?
  嗯,麦克说在防波堤,要让我们看一样东西。玛莉博士远远地看见了麦克,兴奋地说:他在那儿。

  麦克,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贾志伟关切地说,是不是太累啦?
  你们先看看这个。麦克好象失去了听觉一样,不理睬同伴的好心,专心致志地从海水里找出一个拳头般大小的贝壳递给贾志伟。
  这有什么稀奇?玛莉博士拿过贝壳,看了看说:海滩附近多得很。
  是的,这种贝壳原来是在岸边生长的,麦克将贝壳扔向海里说,可是,现在,这种贝壳要在半英尺深的海里才能找到。
  麦克的发现引起玛莉博士的注意。麦克接着说:我想,可能是海水正在上升。
  上升了六英寸,对吗?玛莉博士明白了麦克为什么要她和贾志伟来这里,她很佩服麦克的洞察力。
  六英寸还多一些。麦克一边说,一边从水里走上海滩。
  这就是说,有一股外来的水流来到我们这里。玛莉博士说。她想起了返回某地时遇到的情况,当时希姆说:控制杆不稳,好象受到了海底急流的冲击。这股奇怪的急流是从哪里来的呢?想到这里,她立即向贾志伟和麦克建议:咱们马上回去研究研究吧。
  发现了新的问题,心情即紧张又兴奋,他们三个人迅速地向海洋研究中心办公楼走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点与线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安田辰郎一月十三日在东京赤坂区的“小雪饭庄”宴请一位客人。客人的身份是政府某部的司长。安田辰郎经营着安田公司,买卖机械工具。这家公司这几年颇有发展。据说,生意蓬勃的原因是官家方面的订货多。所以,他时常在“小雪饭庄”招待这类身份的客人。安田时常光顾这家饭庄。在附近来说,它虽然称不上是第一流,却正因为如此,客人到了这里才不会挤得肩碰肩的,吃得心里踏实。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是一位数学家,长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了好几本数学著作。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是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爱者之贻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石真译1沙杰汗①,你宁愿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爱的泪珠②永存。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沙杰汗,你用美诱惑它,使它着迷而被俘,你给无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谢的形象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