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大象的证词 - 第十七章 波洛宣布启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利文斯通小姐带客人走了进来,“赫克尔斯·波洛先生。”
  利文斯通小姐出去后,波洛在她身后关上门,然后在奥利弗夫人身边坐下。
  他把声音压得很低,说:“我要出发了。”
  “你要干什么?”奥利弗夫人说,她总是为波洛向她传递信息的方式感到吃惊。
  “我要出发了,我要出门去了,我要乘飞机去日内瓦。”
  “听起来好像你要上联合国组织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类的地方。”
  “哪里,我仅仅是去做一次私人拜访。”
  “你在日内瓦也有一头大象?”
  “哈哈,我猜你也许会那么看的,说不定是两头大象。”
  “我再没有新的发现,”奥利弗夫人怏怏地说道,“老实说,我不知道还应该去找谁了解更多的情况。”
  “我确信是你,或是某个别人提起过,你的教女,西莉亚·雷温斯克罗特有一个弟弟。”
  “不错,我想他叫爱德华,我难得见到他,好像有一次我曾到学校接他出来,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他现在在哪儿?”
  “他在上大学,我想是在加拿大,或许正在那儿攻读工程学吧,你想找他问什么事吗?”
  “不,不是这个时刻,我只想知道他现在在哪儿。但是,据我所知,他当时并不在家,是吗?”
  “你不是正在想着——你没有产生过这个念头——是他干的吧了就是说,开枪打死他的父母?”奥利弗夫人一点儿也摸不着头脑,“我知道有些孩子会那么干,说起来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还只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

  “他当时不在家,”波洛否认道,“我从警察的报告里知道的。”
  “你发现了别的什么有意思的情况吗?你看上去相当兴奋。”
  “从某个方面说,是很兴奋,我刚掌握了一些事实,它们使得某件事变得——亮堂起来。”
  “咦?什么把什么照亮了?”
  “现在看来,我是有可能理解伯顿一考克斯太太为什么要向你靠拢,希望你去为她探听雷温斯克罗特夫妇的死因了。”
  “你是说她不仅仅是个饶舌鬼?”
  “是这个意思,我想后面隐藏着某种动机,也许这是……钱!”
  “钱?那跟钱有什么关系?她不是过得不错吗?”
  “对,她有足够的钱生活。但问题在于那过继的儿子——她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他知道自己是被过继的,但却对自己的生身家庭一无所知。这样看来,一且他到达法定年龄,他就会被他继母怂恿、或者由他的某些朋友,比如律师暗示:他应该立遗嘱。总之,到了那个时候,他也许就会发现他将立遗嘱让所有的一切(事实上他有——他的生母为他留下了一大笔财产)由他继母继承,由此可以推测,到那个时候他还会发现他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别人了。”“我仍然不明白,这跟我们要想了解的那起自杀案有何关系。”

  “不明白吗?她希望阻止她儿子的婚姻。想想看,如果德斯蒙德有一个女朋友,并且打算很快就结婚——这是今天的年轻人常这么干的,他们不会反复再三地考虑——伯顿—考克斯太太就将不可能继承到他的遗产了,因为婚姻将使以前的任何遗嘱失效。同时我们还可以推想,一旦他和这个姑娘结了婚,他将立新的遗嘱——把一切都留给他的妻子,而不是他的母亲。”“你是说伯顿—考克斯太太因此反对?”
  “她希望能找到阻止这场婚姻的有力理由,她希望,也许她真的相信事情就像传说的那样:西莉亚的母亲杀死了丈夫,然后又自杀。这种事足以让一个小伙子打消结婚的念头,即使是父亲杀了母亲,也仍然有效。”www99cswcom
  “你是说德斯蒙德会想到如果西莉亚的父亲或母亲是一个凶手,那么她也一定具有嗜杀的秉性?”
  “不会一模一样,但大体上差不多。”
  “但是他并不富有,不是吗?一个过继的孩子。”
  “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叫什么。不过看起来他的生母——一个女演员兼流行乐歌手——在死前积攒了一大笔钱,她曾一度想重新要回她的亲生儿子,然而伯顿—考克斯太太不同意。我猜想这女演员很想念她的这个儿子,她决定将一切财产全部留给他,他将在二十五岁的时候正式继承这笔钱。所以,伯顿—考克斯太太并不希望她的儿子结婚,或者只能和她赞成并且能够加以控制的女人结婚。”“嗯,这是合情合理的。但即使如此,她仍然不是一个好女人,不是吗?”

  “是啊,”波洛说,“我也认为她不是一个很好的女人。”
  “这样也就解释了她为什么要避开你,她怕你搅了她的事,怕你发现她的目的。”
  “可能,”波洛说。“你还了解到别的什么?”
  “是的,我还了解到——那是,事实上仅仅是几个小时以前——加尔威局长正好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一些别的小事。我没问他,是他自己说的,他说那个老管家的视力极差。”
  “那又怎么了?”
  “也许,”波洛说,他看了看表,“我想,”他说,“我该走了。”
  “你要赶飞机吗?”
  “不,我要到明天早晨才飞,但我今天必须去某处拜访——那是一个我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的地方,一辆汽车正在外面等着我呢。”
  “你要去看什么?”奥利弗夫人感到有些好奇。
  “不光是去看,嗯,是去——感觉,对,这个词才是准确的——去感觉和识别我以前感觉到的究竟是什么。”
或许您还会喜欢: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堂吉诃德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一】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 [点击阅读]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