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 出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含混不清的谣言传遍了整个国家,还有稀奇古怪的议论,仿佛这个时刻就要到了,救世主临近了。耶路撒冷的男人越来越多地到犹塔斯这个很小很小的地方,聊起发生的种种迹象和奇迹。当人数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时,就把他们的声音神秘地压得低低的,谈论那个他们称为主的怪人。人们到处都愿意听到这类传闻,怀着一种畏葸的信赖相信这些话,因为对救世主的思念是迫切的,在人民中间也变得成熟了,如同一朵花要迸开花萼一样。一旦人们想到圣经中的希望时,就会念出他的名字,一种希冀欢愉的光亮便在他们的目光里燃烧起。
  那时有一个年青人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的心是虔诚的,充满着期待。他把从耶路撒冷那条路来的朝拜者请到他的家里,他们告诉他救世主的消息,每当他们谈到他和他做出的奇迹和说出的话,这个年青人便心里感到一种揪痛,因为他的渴求变得激烈和狂暴,要去亲眼看看救世主的面庞。白天和夜晚他都在梦到他,他永无休止的思念形成了救世主的成千上万副面孔,都充满善和仁慈,但他感到它们只是一幅伟大的完整的圣像前的种种不大像样的摹写罢了。他觉得他年青灵魂中的不宁和痛苦都在消退,他只允许去承受救世主散射出闪耀的光华。他还不敢离开他赖以生存的故乡和工作,到他的思念告诉他该去的地方去。
  但有一次他突然在深夜里从梦中醒来。他无法弄清是怎么回事,是他感到幸福还是感到痛苦;他只觉得,仿佛有人在远方向他召唤。他知道了,这是救世主要见他。在一片漆黑里他的决断还一直在增强,这使他不能再迟疑了,要去见主的面孔,思念的力量是如此强烈和不可征服,他立刻穿上衣服,拿起一根粗壮的出游用的手杖,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就走出沉睡中的房屋,朝着耶路撒冷的路上走去。
  皎洁的月光洒在大路上,他那匆忙的身影在月光中急奔。他的脚步加快了并几乎显得不安;仿佛是他要在这一个夜里把他一个多月的耽搁赶回来似的。一种他几乎不敢说出来的念头令他担心:可能会太迟了,他不会再找到救世主了。有时一种深深的恐惧也攫住了他,他会走错了路。但他听到了来自遥远国度的三圣王在他内心显出的奇迹,他们引导一颗明亮之星穿越黑暗。于是烦人的沉重感又远离开了他的灵魂,朝圣者匆忙的脚步在坚硬的小路上发出坚定而信心十足的响声。
  他赶了几小时的路,随之天已大亮。雾霭缓缓地消逝,深色的丘陵地带及迤逦的远山和农庄,它们在邀人前去安歇。但他没有停下来,而是毫不减慢地快步向前。太阳慢慢地升了起来,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炎热的白日,它沉重地偃卧在大地上。

  不久他的脚步缓慢下来。从他的身上落下光亮的汗滴,沉重的节庆装束开始在压迫他。他先是脱下搭在肩上,留着它,穿着破旧的行路。但不久他开始觉得这负担的沉重,他不知道该把这身衣服怎么办好。他不想抛掉它,因为他穷,没有另外的节庆时穿的衣服,于是他想到,在下一个站时把它卖掉或者抵押出去换钱。但是当一个乞丐费力地从路那边走来时,他想远方的主,就把衣服送给了这个穷人。
  有段很短的时间他走得又快了起来,可随后他的脚步重新又变得缓慢了。太阳当空,酷热非常,树的暗影在满是尘土的路上成了窄窄的一个条带。难得有一丝微风穿过干燥的中午闷热,可它却把路上粗粒状的沉重的尘土粘到汗流浃背的躯体上。他觉得这些尘土也在他那干枯的、早就在渴望饮水的嘴唇上燃烧起来。但这周围是山区,一片荒凉,看不到任何地方有清凉甘洌的水井或者一座客舍。
  有时他起了念头,他该回头或者至少在树荫下休息几个小时。但是一种一再增长的不安在继续驱使他,向目的地走去,双膝在摇摇晃晃,嘴唇渴求着清泉。
  这期间已是中午了。太阳灼热,从片云皆无的天空直射向地面,大路在出游者的便鞋下面燃烧,有如烧成液体的铁砂。他的眼睛被尘土灼得发红肿胀,脚步变得越来越摇摆不定.干燥的舌头使他无法再同经过他身边为数寥寥的游人表达虔诚的问候。力量早已耗尽了,但仿佛意志还独自在驱使他前进,还有那深深的畏惧,怕再见不到那闪烁光华的面庞,正是这面庞使他的梦想变得澄明发亮。那种认为他已接近了救世主,再有两个小时就到了圣城的可笑念头威逼得他头昏脑裂。
  他还继续把自己拖到路边的一座房子跟前。他使出最后的一点力气把出游用的多疤节的手杖向门上撞去,用于枯的几乎听不出的声音乞求开门的女人给他一杯水喝,随后他倒在门槛上昏迷过去。
  当他重新醒过时,他又觉得浑身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他在一个阴凉的小空地上的床上摊开了四肢躺了下来。身上各处都留下了一只温柔和关切的手的痕迹;他那灼热的身体用醋洗了一遍,并被细心地涂上了油膏;在他的床边还有着一个容器,就是用它恢复了他的精力。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时间,他很快从床上跳了下来,去看看太阳。太阳还高高挂在高空,正午刚刚过去,他耽误的时间不多。在这时候,那个给他开门的女人走进房中。她还年青,外貌像一个叙利亚女人;至少她的眼睛有着这个民族妇女所有的那种深色的野兽般的光泽,她的双手和耳坠表明了所有这个民族女人对装饰特有的孩子似的喜悦。当她向他表示她欢迎到她家来时,她的嘴边露出浅浅的微笑。

  他对她的好客表示热烈的感谢,但他不敢立即就说出告别的话,尽管他的心是那么厉害地逼他快点上路。他不情愿地随她进入餐室,她在这里为他准备了饭菜。她用一种表情示他坐下,随后问他的姓名和他这次旅行的目的地。不久他俩就交谈起来。她开始谈起自己,她是一个罗马军团百人长的妻子,是他把她从她的家乡劫持到这里来的,这儿的生活单调乏味,远离开她的同胞,很少有什么乐趣。今天她的丈夫整天都待在城里,因为城市总督庞迪乌斯·庇拉多注命令处死三个罪犯。她还非常热心地谈了许多诸如此类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一点没有注意他的不安和不耐烦的表情。有时她用一种特有的微笑的目光望着他,因为他是一个英俊的年青人。
  他先是对一切视而不见,他没有注意她,她的话像毫无意义的声音一样在他耳边滑过。他的整个思想越来越集中到一个念头上:他必须继续赶路,以便今天还能看到救世主。但是他漫不经心喝下去的烈酒使他的四肢乏力和沉重;随着酒足饭饱,一种懒散的舒适感也攫住了他。当衰退的意志力在饭后逼使他进行一次无力的尝试去告别时,她指了下午的令人窒息的炎热,没费多大力气就阻止了他。
  他笑着责备他如此匆忙,连很少几个小时都这么吝啬。他已经犹豫了个月,那就不应当计较这短短的一天。她一再用奇怪的微笑反复表明,只有一个人在家,就是她一个人。说这话的当儿她的目光热望地直刺向他的目光。一种罕有的心慌意乱也袭上他的心头。浓酒唤起了他那呆钝的欲念,在酷热的炙人的阳光燃烧中的血液带着一种奇怪的冲动在他的血管里跳动。这种冲动越来越不能自持。一次当她把她的脸靠近他的脸,他吮吸到她的头发散发出的诱人的芬芳时,他把她拉向自己,以狂暴的吻她。她没有抗拒……
  他忘记了他神圣的思念,只想到在他灼热的双臂中搂抱的女人,长长的闷热的夏天的后半天就是这样过去的。
  直到晚霞才又他从陶醉中唤醒。他粗鲁地,几乎是敌意地从她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因为由于一个女人的缘故而耽误了见到救世主的念头使他变得恐惧和粗野。他急急忙忙地拿起衣服,抓起手杖,带着一种沉默的离别表情离开了这座房屋,这是因为他有着一种预感,他不可以向这个女人道谢。

  他匆忙不停地直奔向耶路撒冷。夜色下垂,所有的枝干桠叶都震颤不已,像是对充满世界的模糊不清的秘密感到畏惧似的。在城市前方遥远的地方有几朵浓云,它们在晚霞中开始慢慢燃烧起来。当他从天空中看到这种刺眼的迹象时,他的心为一种突然的和无法理解的恐惧而忐忑不安起来。
  他不声不响地走完了剩下的路,目的地就在眼前。但他总是在想,他没有忠于他的使命,只顾瞬间的婬乐,他心中郁闷的沉重感,就是在他看到了圣城的明亮的城墙,闪耀的塔楼以及庙宇的耀眼的尖顶,也没有轻松下来。
  只有一次他停下了脚步。靠近城市,在一座低矮的小丘上,他到了巨大的人群,他们摩肩接踵,熙往攘来,人声鼎沸,他从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到。他看到在人群中间矗立着三个十字架,它们漆黑地醒目地在天空显露出来,云层泛起一片明亮的红霞,好像是整个世界被浇注了耀眼的火焰,被浸在这种咄咄逼人的烈火之中似的。士兵的锃亮闪耀的长矛在熊熊燃烧,它们像似沾满鲜血……
  一个人从空无一人的路上朝这里走来,他的脚步慌乱,不知所措。他问这个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可随之他大吃一惊,因为这个抬起头来的陌生人脸上是那样的骇怕得扭曲开来僵死一般,就像突然受到了一记打击似的,还在问话人镇静过来之前,那个人就气急败坏地狂奔起来,像是有精灵在追赶他似的。他奇怪地朝他喊去,陌生人没有转过头来,而是不停地跑,不停地跑,但这个朝圣者觉得,他像似认出了那是克里约特的一个名叫犹大·沙里奥特注的人。可他不懂他怎么是那么一副奇怪的表情。
  他同样问下一个路过的人。这个人急匆匆的,只是说,那是庞迪乌斯·庇拉多判决的三个罪犯被钉上了十字架。还在他想继续问他时,他已经走远了。
  他独自继续朝耶路撒冷走去。他又一次向小丘抛去一瞥,那儿像被鲜血所笼罩一样,他朝三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望去。先是右边的,左边的,最后才看到中间的那个。但是他无法再认清他的脸。
  他漫不经心地从旁边走过,向城市迸发,去看救世主的面孔……
  高中甫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0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