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伯特伦旅馆之谜 - 第十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罗纳德·格罗夫斯长官在他的吸墨纸上画了只猫。他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的高大肥胖的总警督戴维,又画了只牛头犬。
  “拉迪斯拉斯·马利诺斯基?”他说,“可能。有任何证据吗?”
  “没有。他这人正合适,是吗?”
  “一个胆大妄为的人。不知道什么叫神经紧张。曾获世界冠军称号。一年前严重撞车。跟女人的名声很坏。收入来源可疑。在国内外花钱大手大脚。经常往来于这儿和大陆之间。你认为他是这些有组织的抢劫案的幕后操纵者吗?”
  “我并不认为他是组织者。但我想他是和他们一伙的。”
  “为什么?”
  “一方面,他开着一辆奥托轿车,赛车型号。邮车抢劫案发生的那天早晨有人在贝德汉普顿附近也看到一辆这样子的车。车牌不同——不过我们已习惯了这种情况。同样的引人注意——不一样,也不是大不一样。FAN2299而不是2266。没多少人开这种型号的默西迪丝—奥托车。塞奇威克夫人和年青的梅里维尔勋爵各有一辆。”
  “你不认为马利诺斯基是故意这样让人看的?”
  “不,我觉得上面有比他聪明的人,但他肯定涉嫌。我把以前的卷宗又仔细研究了一下,拿发生在米德兰平原和伦敦西部的拦路抢劫案为例吧:三辆客货两用车碰巧——只是碰巧——阻塞了那条街道。现场的一辆奥托轿车由于阻塞而走得远远的。”
  “它后来又给截住了。”
  “对。经过检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尤其是目击者对正确的车号也没把握。我们被告知是FAM3366——马利诺斯基的登记号码为FAN2266——又是完全相同的一幕。”
  “你执意要从伯特伦旅馆开始调查此事,他们为你搞到了一些关于伯特伦的材料……”
  “老爹”拍了拍他的衣兜。
  “在这儿呢。合法注册的公司。收支,已缴清全部费用,董事,等等,等等。没有任何意义!这些财务报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大群相互嘶咬的蛇而已!公司,经营公司——把头脑都给弄糊涂了!”
  “得了,‘老爹’。那只不过是他们在伦敦城里采取的一种方式而已。肯定和税收有关系。”
  “我要得到的是真正可靠的情报。如果您给我写张条子的话,长官,我想去见一个大人物。”
  警察厅长助理瞪眼看着他。
  “你说大人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爹”说出一个名字。
  警察厅长助理看上去有些不安。“我不知道。我觉得我们几乎是不敢接近他的。”
  “那可能非常有帮助。”
  沉默。两人都相互看着对方。“老爹”看上去迟钝、平和而有耐心。警察厅长助理让步了。
  “你真是个倔强的老魔鬼,弗雷德,”他说,“照你的方法去做吧。去打扰那些欧洲的国际资本家身后的精英吧。”

  “他会知道的,”总警督戴维说,“他会知道的。要是不知道,他只要摁一下办公桌上的按钮或者打一个电话就能找出来。”
  “我不知道他是否会乐意。”
  “很可能不,”“老爹”说,“但不会花他太多的时间。而且我背后有权力支持着。”
  “你对这个地方,伯特伦旅馆,真的是很认真的吗?可是你还想了解什么?它运行良好,有受人尊敬的客户——也没触犯酒类售卖的法律。”
  “我知道,我知道。没有酒,没有毒品,没有赌博,没有为犯罪分子提供住宿。纯洁如堆雪。没有嬉皮士,没有暴徒,没有少年犯。有的只是稳重的维多利亚—爱德华时代的老妪,那里的绅士家庭,来自波士顿及美国其它更加值得尊敬的地方的旅行观光者。即便如此,还是有人看见一个受人尊敬的卡农牧师于早上三点有些鬼鬼祟祟地离开它……”
  “谁看到的?”
  “一位老夫人。”
  “她是怎么看见他的。她为什么不是在床上睡觉呢?”
  “上了年纪的妇女都那样,长官。”
  “你不是在说——他叫什么——卡农·彭尼神父吧?”
  “是的,长官。他已被报案失踪,坎贝尔正在调查。”
  “有趣的巧合——他的名字正好和贝德汉普顿的邮车抢劫案联系在一起。”
  “真的吗?怎么联系在一起的,长官?”
  “另一个老年妇女——或者只是中等年纪。当火车被让人做了手脚的信号灯所阻时,很多人都醒过来向过道里张望。这个妇女——她住在查德明斯特,见过卡农·彭尼神父——说她看到他从一扇门进了火车。她以为他出去看出了什么事又回来了。因为他被报失踪,我们打算作进一步的调查……”
  “我们再想一想……火车早上五点半被拦截,卡农·彭尼神父三点过一点离开伯特伦旅馆,对,这是办得到的,要是他坐车去的话——嗯——坐一辆赛车……”
  “这样我们又回到拉迪斯拉斯·马利诺斯基身上了!”
  警察厅长助理看着他在吸墨纸上的涂鸦之作。“你真是条牛头犬(比喻有毅力与勇气之人,英国的象征。——译注)弗雷德。”他说。
  半小时之后总警督戴维走进一间安静却相当破旧的办公室。
  坐在办公桌后的大个子男人站起来伸出一只手。
  “总警督戴维吗?请坐,”他说,“想抽根烟吗?”
  总警督戴维摇了摇头。
  “浪费您宝贵的时间,”他说,声音深沉像是乡下人,“我深表歉意。”
  罗宾逊先生笑了笑。他长得很胖,但穿着得体。他脸色蜡黄,长着一双忧郁的黑眼睛和一只慷慨的大嘴。他不时地笑着露出过大的牙齿。“这大牙吃东西倒不错,”总警督戴维毫不相关地想道。他的英语说得极好而且没有口音,但他不是个英国人。“老爹”奇怪,就像其他许多人在他面前感到奇怪一样,罗宾逊先生的真正国籍是什么?

  “嗯,我能帮您点什么?”
  “我想知道,”总警督戴维说,“谁拥有伯特伦旅馆?”
  罗宾逊先生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听到这个名字既没表示惊讶也没表示认可。他若有所思地说:
  “您想知道谁拥有伯特伦旅馆。那,我想,是在皮卡地里那边的邦德大街上。”
  “非常正确,阁下。”
  “有时候,我自己还在那儿住过。一个很安静的地方。经营得不错。”
  “是的,”“老爹”说,“经营得特别出色。”
  “您想知道谁拥有它?这肯定很容易查出来?”
  他的微笑后面带有些许讽刺。
  “您是指通过通常渠道?哦,对了,”“老爹”从兜里掏出一小张纸,念出三四个姓名和地址。
  “我明白了,”罗宾逊先生说,“有人费了很大的气力。很有趣。于是您就来找我?”
  “要是有人知道的话,您肯定知道,阁下。”
  “实际上我不知道。但是我有办法获取情报倒是不假。人们都有——”他耸耸他那宽阔厚实的肩膀——“人们都有提供情报的人。”
  “是的,阁下。”“老爹”表情冷漠地说。
  罗宾逊先生看看他,然后拿起桌上的电话。
  “索妮亚,给我接卡洛斯。”他等了一两分钟又接着问道:“卡洛斯吗?”他用外语很快地说了五六句话。“老爹”甚至不能辨认出这是哪种语言。
  “老爹”能用不错的英式法语进行交谈,对意大利语有一知半解的水平,能猜出旅行者吐字清晰的德语的意思;虽不能理解,但他从发音能辨认出是西班牙语、俄语,还是阿拉伯语。这种语言不是其中任何一种。他把握不大地猜测这可能是土耳其语或波斯语或亚美尼亚语,但即使这样,他也是一点都不能肯定。罗宾逊先生放下话筒。
  “我想,”他愉快地说,“我们不会等太久的。要知道,我产生了兴趣,非常感兴趣,有时我还觉得奇怪——”
  “老爹”看上去有些不解。
  “关于伯特伦旅馆,”罗宾逊先生说,“要知道,从财务上说,人们奇怪它如何负担得起。不过,它和我从来都没有任何关系。人们欣赏——”他耸耸肩,“——舒适而且拥有具备非凡才能的员工的旅馆……是的,我觉得奇怪。”他看着“老爹”。“你知道怎么样和为什么吗?”
  “还不知道,”“老爹”说,“但我想知道。”
  “有几种可能性,”罗宾逊先生说,仍在沉思之中,“要知道,这就像音乐。八度音阶只有这么多的音符,但人们能——怎么说呢——以几百万种不同的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一次一位音乐家对我说,你不能两次得到完全一样的旋律。非常有意思。”

  桌上响起轻微的嗡嗡声,他再次拿起话筒。
  “喂?是的,你真及时。我很高兴。我知道了。哦!阿姆斯特丹,好……啊……谢谢你……好的。你拼一下好吗?很好。”
  他在手边的便条簿上飞快地写起来。
  “我希望这对您会有所帮助,”他一边说,一边把那张纸撕下来递过桌子交给“老爹”。“老爹”把上面的名字大声地念出来:“威廉·霍夫曼。”
  “瑞士人,”罗宾逊先生说,“但我想,不是在瑞士出生。在银行界很有影响,尽管一直严格依法行事,他还是操纵过大量的——可疑交易。他仅在大陆操作,而不是在这个国家。”
  “哦。”
  “但他有个兄弟,”罗宾逊先生说,“罗伯特·霍夫曼。住在伦敦……一个钻石商人——很愉快的行业……他的妻子是荷兰人……他在阿姆斯特丹也有办事处——你们的人应该了解他。我说过,他主要经营钻石,但他非常富有,拥有许多财产,通常都不是用他自己的名字。对,他控制着大量的企业。他和他的兄长是伯特伦旅馆的真正所有者。”
  “谢谢您,阁下,”总警督戴维站起身来,“我用不着说我对您是多么的感激。真是太好了。”他又说道,表现出比正常情况下更大的热诚。
  “您不说我也应该知道您的感激吗?”罗宾逊先生问道,他更开心地笑了笑。“不过这是我的专业之一。情报。我喜欢了解情况。这是你来找我的原因,不是吗?”
  “嗯,”总警督戴维说,“我们的确知道您。内务部,特务处,等等,”他几乎天真地补充道,“我来您这儿还真有些紧张。”
  罗宾逊先生又笑了。
  “我发现你这个人很有意思,总警督戴维,”他说,“不管你在干啥,我都祝你成功。”
  “谢谢您,阁下。我想我是需要您的祝福的。顺便问一下,这兄弟俩,您认为他们是很凶暴的人吗?”
  “当然不是,”罗宾逊先生说,“那和他们的准则大相径庭。霍夫曼兄弟在生意事务中并不使用暴力。他们有其它的办法能更好地达到目的。我想,他们的财富年复一年地在不断地稳定增长,或者说我来自瑞士银行界的情报是这么说的。”
  “那真是个有用的地方,瑞士。”总警督戴维说。
  “对,的确是。我不知道没有它我们都该怎么办!是那么的正直诚实。多好的商业意识!是的,我们这些生意人肯定都对瑞士心怀感激。我本人,”他补充道,“对阿姆斯特丹评价也颇高。”他认真地看着戴维,然后又笑了笑,接着总警督告辞了。
  又回到总部之后,他发现一张留给他的便条。
  卡农·彭尼神父出现了——安然却难说无恙。看样子他在米尔顿圣约翰让汽车给撞成了脑震荡。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等待野蛮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两个圆圆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环形金属丝上。他是瞎子吗?如果他是个盲人想要掩饰这一点,我倒可以理解。但他并不瞎。那小圆玻璃片是暗色的,从里面看出来并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过这样的玻璃片看过来。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新发明的玩意儿:“它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缝着眼。也可减少头痛。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