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北平无战事 - 第1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就是这一个举动,方孟韦突然心里一酸,眼睛慢慢湿了。
  就这短暂的沉默间,方孟敖的身影从单间门口出现了,让人心紧!
  也就二十米的距离,走了十年,方孟敖望着弟弟那双热泪盈眶的眼,越走越近。
  走到离方孟韦还有三米左右,方孟敖站住了,转望向那些仍然把手举在头侧行礼的队员:“一个小孩,敬什么礼?放下。”
  “是!”只有郭晋阳一个人大声应答,所有的手在同时唰地放下了。
  方孟敖这才又向方孟韦走去,走到面前,从他的脸一直望到他的脚,又从他的脚望回到他的脸。眼睛慢慢眯细了,从心里涌出队员们从未见过的笑:“你们看看,我们弟兄俩谁高些?”
  没有一个人应声,有几个感情丰富的队员眼中已经有了泪花。
  方孟敖立刻弯腰,扯开了一只纸箱,里面四六排着二十四瓶红酒。他提出了一瓶,举在眼前看着:“不错,真正的法国货。”
  接着,他又撕开了另一只箱子,露出了一只只铁盒,都是雪茄烟盒。
  方孟敖一手两瓶提出四瓶红酒,向方孟韦一递:“帮我拿着。”
  方孟韦下意识接过四瓶红酒。
  方孟敖又从另一只箱子里拿出四盒雪茄:“酒每人一瓶,烟每人一盒,分了。”说着自己掐着四盒烟,顺手又拎起了一包皮军毯垫被席子向里面单间走去。
  方孟韦还愣愣地提着酒站在那里,陈长武向他笑着摆了一下头,方孟韦才醒过神来,提着酒跟着大哥的背影向里面单间走去。
  队员们都望向了那打开的两箱烟酒。
  又是郭晋阳,第一个冲了上去,抢烟拿酒。
  所有的人都蜂拥而上,抢成一团,闹声顿起。
  方孟敖将那包皮铺盖往床上一扔,便打开了一盒雪茄,拿出一支点着了深吸一口。接着拿出另外一支,递向方孟韦。
  “哥。”叫了这一声,便是不知多久的停顿,方孟韦许多的话变成了一句话,“我不抽烟,也不喝酒。”
  “新生活运动?”方孟敖望着他问道。
  方孟韦:“我不赶那风潮。开始是爹不许我抽烟喝酒,后来是我自己受不了,一喝就难受,一抽就咳嗽。”
  “那你还老是叫崔叔给我带烟带酒?”方孟敖接着问。
  方孟韦沉默了,再望向大哥时便动了情:“哥一个人在外面,除了喝点酒抽点烟,剩下的就是孤单。尤其这三年,飞机也不让你开了。有些事,爹虽然也有苦衷,毕竟对不起你。”
  一提到共同的父亲,方孟敖立刻冷了脸。
  方孟韦咽回了想往下说的话题。
  方孟敖大步走到单间门口,向那些队员:“收拾床铺,打扫卫生!今天晚上就着凉水吃饼干!”
  方孟韦心凉了一下,等大哥转过身来的时候,立刻去给他打开了那包皮铺盖,开始给他铺床。
  方孟敖也不阻止,坐到了椅子上,吸着雪茄,看着弟弟铺床。
  方孟韦看起来还是没有学坏,至少不像一个现职的北平市警察局副局长,铺齐了垫被,张上了席子,立刻又从装着水的脸盆里拧好了一条帕子,顺着纹路一条一条去擦洗席子,动作认真而敏捷。
  “国民党别的不行,三六九等却清清楚楚。”方孟敖突然说道,“这个床也就是中央军一个营长睡的,居然还是铜床,少说也有两米宽。不知那个家伙在这里睡了多少女人。擦干净点,今晚你也在这里睡吧。”
  方孟韦正在擦洗的手停住了,也就停了一下,接着又擦,轻声回道:“好。今晚我就在这里陪大哥说话。”
  轮到方孟敖沉默了,他知道弟弟的来意,有意用这句话让他不好开口。没想到这个弟弟在自己面前如此顺从,还像十年前一样,一阵爱怜从心底涌了出来。

  方孟敖把雪茄在烟缸里按熄了,站了起来,第一次对弟弟笑着说话了:“这张床没你睡的份儿。你大哥一个人睡了十年,从来不跟男人睡一张床。要睡两个人,那个人就是你嫂子。还打算跟我说一个晚上的话。别收拾了,回家吧,我也饿了。”
  方孟韦站直了身子转了过来,怔怔地望着大哥。
  方孟敖:“怎么,你不是来接我回家的吗?”
  方孟韦这才恍然:“车就在外面……”
  “我来开,你坐在旁边,我熟悉一下北平的路。”方孟敖抄起了桌上那盒雪茄,径自走出了门。
  方孟韦见到大哥后第一次笑了一下,快步追了出去。
  北平张自忠路顾维钧宅邸。
  “七五事件”五人调查小组抵达北平后,没有住进任何军政机关,而是通过上面的关系,经时任驻美大使顾维钧及其夫人同意,住进了顾家在北平的这所宅邸。理由有三:一是顾本人及家眷此时都在美国,宅邸空置;二是住进此处,不受北平有关涉案机关的干扰;更重要的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于此,挑选此地进行调查,彰显一查到底以慰先总理在天之灵的决心。
  宅邸占地十英亩(约40468平方米),有房两百余间,亭台楼榭,皆在参天浓荫覆盖之下,花香鸟语拱围之中。五人各有单独一所院落入住。碰头开会办公则安排在先总理逝世卧房隔壁的会议室。
  顾维钧宅邸调查小组会议室。
  五个人之中,唯有一人有些不同,那便是徐铁英。他已经正式接任了北平市警察局局长兼北平警备总司令部侦缉处处长,这里虽也安排有住处,但大部分时间还得住到警察局的局长住地。当然,今晚的便餐兼碰头会议他必须参加。
  孙中山先生仙逝之地就在隔壁,五个人围着大会议桌而坐,每人面前都是一碗白粥,两个小白面馒头和两个小玉米面窝头,一碟咸菜,一碟蔬菜,一个煮鸡蛋。因曾可达坚持,吃饭时有关文件及各大报纸报道“七五事件”的材料已经送到。他在吃饭时便低头仔细阅看,其余四人也只好一边吃饭一边阅看材料。
  调查还未开始,主导的调子显然已经被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定了。任何走过场,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都得先过曾可达这一关。
  “徐局长,徐局长。”会议室窗外传来轻声的呼唤。
  徐铁英抬起了头。
  杜万乘、王贲泉、马临深也都抬起了头,望向徐铁英。
  唯有曾可达不露任何声色,左手将窝头送到嘴边慢慢嚼着,眼睛依然在专注地看着一份文件。
  徐铁英轻轻站起,向诸人点头做了个暂时离开的示意,轻轻走到门边,拉开半扇,走了出去。
  叫他的就是徐铁英从通讯局联络处带到北平的那个孙秘书,这时已站到阶梯下面,离会议室约五米处的树下。
  徐铁英却在门边的走廊上站住:“有话到这里来说。”
  那孙秘书便又走了过来,轻声说道:“局长,警察局来电话,副局长以下各部门的干部都在等您。说是戒严尚未解除,据各处的情报反映,共党及学生还在酝酿闹事,他们该怎么办,都要向局长请示汇报。”
  徐铁英沉默着,他要的就是孙秘书这些话让会议室里的那四个人听到。少顷,他又轻轻推开了会议室的门,走了进去。
  “这是大事,徐局长就先去吧。”徐铁英还未开口,中央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马临深就先说话了。
  中央银行主任秘书王贲泉接着点头了。

  财政部总稽核杜万乘却未表态,而是望向了曾可达。
  曾可达依然在低头嚼着窝头看文件,并不接言。
  徐铁英不得不对他说话了:“可达同志,你们先看有关贪腐的材料。我得先行离开。共党可能煽动学生闹事,警察局那边都在等着我去安排。”
  曾可达终于抬起了头:“当然不能让共产党闹事。徐局长了解了情况还望回来跟我们通一下气。”
  “那是自然。”徐铁英答道,“诸位,我先去了。”
  曾可达的一碗粥两样面食都已吃完,这时站了起来:“今晚的会是开不成了,我建议各自分头看材料吧。”
  马临深、王贲泉立刻附议,杜万乘名义上是五人小组的召集人,想了想也只好同意:“那就先各自看材料吧。”接着他又对曾可达说道,“听说那个青年航空服务队一到北平就跟学生们直接表态,还把北平市安排给他们住的地方让给了东北学生。曾督察,他们归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管,请你过问一下,最好谨慎一点,不要授人以柄。”
  王贲泉是中央银行的人,马临深更直接,是中央民食调配委员会的人,二人也早知青年服务队到北平后的这些行为,不过是心里不满嘴里不敢说出而已。这时听到财政部主事的杜万乘说出了此事,而用词又是“谨慎”“授人以柄”之类,所指者谁?不禁对望了一眼,接着同时望向了曾可达。
  曾可达:“我先调查一下再说吧。”说着自己夹着案卷先行离开了会议室。
  方邸洋楼前院。
  方孟敖站在大门内的门檐下打量着这所宅邸,方孟韦陪着哥哥也站在门檐下。方孟敖没向里走,方孟韦便只有静静地等着。
  除了一个开门的中年男佣静静地站在大门内,从大门到洋楼只有几棵高大的树,绿茵茵的草坪,还有那条通向洋楼的卵石路。所有的下人都回避了,至于有好些眼睛在远处屋内的窗子里偷偷地瞧着,在大门门檐下那是看不见的。
  洋楼的二层行长室内。
  方步亭没有在窗前,依然在那张大办公桌旁,双眼茫然地望着前方。但他的耳朵显然在留神听着窗外前院的动静。尽管此刻没有任何动静。
  方孟敖的眼亮了一下!
  他看见洋楼大门中两把点染着桃花的伞慢慢飘出来了,不是遮头上的太阳,而是向前面斜着,用伞顶挡住来者的上身,可下身的裙子和女孩穿的鞋挡不住,随着伞向他飘来。
  方孟韦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纹,这个表妹有时候还真是这个干旱家宅里的斜雨细风。
  方孟敖也立刻猜到了桃花后的人面就是在和敬公主府门前已经见过而无法交流的表妹谢木兰和曾经一起度过童年的何孝钰,那种带着招牌的坏笑立刻浮了出来。
  方孟韦突然觉得眼前一晃,大哥的身影倏地便不见了,再定睛看时,大哥已经站在款款走来的两把伞前。
  两双女孩的脚突然被伞底下能看见的那双穿着军用皮鞋的脚挡停住了。
  两把伞内,谢木兰望向了何孝钰,何孝钰也望向了谢木兰。
  “仙女们,有花献花,有宝献宝吧。”方孟敖坏笑着点破了她们。
  “坏死了!太没劲了!”谢木兰干脆把手里的伞一扔,露出了另一只手里握着的花束,也忘了递花,就地一跃,蹿到方孟敖身上,双手搂着他的脖子,两腿夹着他的腰,“大哥!”
  方孟敖用一只手掌护住谢木兰的后腰。
  眼前另外一把伞也竖起来,何孝钰带着恬静的笑把手里的那束花递过来了。
  方孟敖另一只手接过那束花,望着那双会说话的眼,却不知道如何叫她。称何小姐肯定生分,直接叫孝钰又未免唐突。

  “Thank you!(谢谢!)”方孟敖用浓重的美国英语免去了这次见面的称呼,紧接着赞道,“So beautiful!(很漂亮!)”这一句英语当然是连人带花都夸了。
  谢木兰还不肯从大哥身上下来,在他那只大手的护持下干脆跨直了身子,望着零距离的大哥:“什么很漂亮?是人还是花?”
  “花很漂亮。”方孟敖之尊重女人尤其女孩从来都带有让对方从心里喜欢的方式,先夸了这一句,有意停顿一下,接着再说,“人更漂亮。”说完竟然目光真诚地直接望着何孝钰的眼睛。
  何孝钰的反应让方孟敖有些出乎意外。他的这种称赞,尤其是称赞后的这种目光曾经让多少女孩羞喜交加,不敢正视。而何孝钰这时竟也眼含着笑,大方地迎接他的目光:“Thank you!”
  “好哇!一见面就打人家的主意了!”谢木兰总是要把场面闹到极致,跨在大哥身上无比地兴奋,“我呢?漂不漂亮?”松开一只手把花和脸摆在一起。
  “当然也漂亮。”方孟敖从来不怕闹腾,回答她时脸上的笑更坏了。
  “好勉强啊。我不下来了!”谢木兰更兴奋了,因为从来没有哪个男生能像大哥这样跟她闹腾。
  “还让不让大哥进屋了?”方孟韦直到这时才走了过来,当然还是以往哥哥的样子,“还不下来,真的还小吗?”
  谢木兰的兴头一下子下去不少,刚想滑下来,方孟敖却抱紧了她:“不听他的。大哥就抱着你进去。”真的毫不费劲地一只手搂住谢木兰的腰,一只手拿着何孝钰的花向洋楼大门走去。
  谢木兰在大哥身上好不得意,坏望了一眼笑着跟在后面的何孝钰,又望向故作正经跟来的小哥,大喊道:“大哥万岁!”
  一双双隐藏在大院周边屋子窗内的眼都是又惊又诧,方家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出太阳了!一片生机勃勃!
  方邸洋楼二层行长室。
  靠前院那扇窗的纱帘后也有双眼望见了这一切。那双眼从来没有这样亮过,定定地望着抱着外甥女的大儿子那条有力的臂膀,和那像踏在自己心口上坚实有力的步伐。只有他才真正地明白,那条臂膀搂着的不只是谢木兰,搂着的是自己十年前空难而死的女儿,还有空难而死的妻子,还有无数需要臂膀搂着的苦难的人。他的眼慢慢又暗淡了。
  突然他那轻挽着纱帘的手慌忙松开了,他发现大儿子的头向自己这个方向突然一偏,一双鹰一般的眼仿佛看见了躲在纱帘后的自己!
  这个大儿子可是连美国人都佩服的王牌飞行员,什么能逃过他的眼?
  众人跨进门厅,第一个紧张的便是方孟韦。他屏住呼吸,静静地望着大哥的背影,从自己这个角度能看见摆在客厅各个地方的那些照片!
  何孝钰也屏住了呼吸,站在方孟敖身后侧,却是望着还在大哥身上的谢木兰。
  谢木兰这时也安静了,跨在大哥身上一动不动。
  方孟敖那条手臂慢慢松了,谢木兰小心翼翼地从大哥身上滑下,再看他时便没有了刚才的放肆,而是怯怯地斜觑。
  方孟敖的手伸向了怀里,掏出了一张折迭的硬纸片,接着从纸片中抽出了原来藏在皮夹子里的那张小照片,径直向客厅中央柜子上那张大镜框走去。
  所有的眼都在紧张地望着他。
  方孟敖把那张小照片插在大镜框的左下角,转过身来,像是问所有的人:“是这一张吗?”
  方孟韦、谢木兰、何孝钰的目光都向那张小照片望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3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3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阎连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5
摘要:雨过天晴,昨天的雨水把青砖山墙洗得水汪汪的绿,连一星尘土也没有。中年男人距山墙一米远近急速下跌着,像一块巨石从沟崖朝着沟底落。他闻到了山墙上的清新浓烈扑鼻,还带着新砖出窑后的热暖味。一春三月天气很暖和,日头饼馍样烤在天上。五婶寒了一冬,见日光挤进屋里一丝,便恨不得把一个日头揽在怀里。他爹,五婶说,让我出去晒个暖儿吧。五叔说你好好睡着吧,满天下数你难侍候!五婶喉咙塞一下,就盯着房上的椽子看。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
芙蓉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001婚礼中的插曲1林静站在巨大的落地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不禁伸手抚触自己的脸庞。高挽着的头发,披着轻柔的婚纱,精致的妆容,有着一种妖冶的美,雪白的项颈装饰这耀眼的钻石项链,圆润的耳垂搭配着同一系列的耳环,巴黎空运过来的婚纱,镂空的设计衬托着她那姣好的身材,带着点妖娆。这是她吗?林静不禁在心底问自己。是的,是她,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而她就是新娘。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4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北京北京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3
摘要:一九九四年北京的一个夏夜,我说:“我要做个小说家,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见祖日祖,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要娶个最心坎的姑娘,她奶大腰窄嘴小,她喜欢我拉着她的手,听我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定了我要做的,我定了我要睡的,我就是一个中年人了,我就是国家的栋梁了。 [点击阅读]
国史大纲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钱穆着商务印书馆修订本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点击阅读]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韩寒《青春》
作者:韩寒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青春》里收编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最早在台湾地区出版,大陆版本自然多有不同。这个书名源于早先时候富士康员工不断跳楼,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其实不太恰当,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和很多人逝去的青春不一样,这篇文章得以幸存。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皮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