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包法利夫人 - 《包法利夫人》影评——我的包法利夫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福楼拜在弥留之际遗言:“包法利那个婊子将留存下来,而我则像一条狗一样死去”。其实福楼拜的灵魂也永垂不朽了。只不过在这样浮躁的年月里他的灵魂的 模样人们已经记不清了。只有不多的人还在通过被无数人粉饰后的包法利夫人的一颦一笑对福楼拜略知一二了。而我,也无心给福楼拜立大传,顶多也就是披着包法 利夫人雍容华贵的外套在现实中找找他的影子。也找找他在我们身上投下的影子。
  对于一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包法利夫人》何以留存于世至21世纪还有男人愿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呢?我以为。这本书里有一种承接历史并预示未来的眼光。福楼拜也曾说他的记忆可以回溯到埃及法老王那里,如果他读过达尔文的《进化论》,估计得提前到宇宙大爆炸以前。
  当然,包法利夫人比比皆是,我身边就有不少。但看到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我不禁想,到底爱玛•包法利夫人是不是一个不幸的人呢?我认识一些人。 他们都和自己不爱的人结了婚。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心里也在向往着另一个人。我觉得她未必是不幸。她饱读浪漫主义诗书,并从中发现了一种美。这足以说明他对 艺术的眼光是独到的,这与福楼拜也是一脉相承的。要不为什么爱玛服毒后福楼拜说他也觉得自己也像服了毒。一可见其对包法利夫人的倾心,二可见包法利夫人与 作者本人就有相似之处。命运是个万能的词。但用在包法利夫人身上我觉得也不够贴切,非得用代价我觉得才必要,爱玛在与莱昂和罗多尔夫的私情上体会到了那种 柔情蜜意愉快感交织的快乐。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这个过程是必然的。就像有公路就总有交通事故的代价类似。人生下来的代价就是死,若能幸福,这 个代价的早晚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仿佛听见《春风化雨》里的先生在说:及时行乐。

  爱玛心里总幻想着一个完美的男人。这在以父权为主的西方社会里的整治隐喻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也可以看作是女性*对权力的渴望。但在斗争的过程中女性*败给了以男权为统领的社会,酿成了悲剧。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爱玛对莱昂和对罗多尔夫的爱是难以理喻的,深刻的。她的爱与两个男人的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为什么两个男人是冷酷淡漠的 呢?这其中涉及的就是男人与女人理解问题的差异。也是父权与女权的差异。父权倡导女权性*解放为的是得到更多的女人。而女权主义则是摒弃男权专制的同时又容 纳男权的政治。由此可见,男权是自私的。两个男人是自私的、狭隘的。像奥斯卡•王尔德说的:爱,是靠想象力滋养的。浪漫的包法利夫人渴望精神之爱,可以说 是潜意识的;两个男人莱昂和罗多尔夫渴望肉体之爱,可以说是意识表层的。而包法利夫人的丈夫处在中间地带。当中间地带出现时,意识与潜意识的界限被打破, 实际上精神是更为脆弱的。于是她垮掉了。
  由《包法利夫人》很容易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小说与故事虽有文本文体上的差异,但它们都能揭示出在人类相似的潜意识下迥异的社会意识形 态。在日本的民间故事中,有一个典型的“禁忌房子”主题的故事,这种类型的故事,在东西方都有,且流传较广。如西方的格林童话中的《蓝胡子》。蓝胡子的妻 子因为打开了丈夫的禁忌房子,看到了藏在房内的女尸,险些被蓝胡子杀死,幸而被及时赶来的哥哥所救,蓝胡子被杀死。在日本的故事很美,被称作《黄莺之 家》。黄莺是日本较为重要的鸟类之一。它很早便出现在日本的文艺作品中,因此用黄莺代表美丽女人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讲述年轻樵夫子阿深山野岭发现豪宅, 遇女主人托付照看房子,女主人要到城里去买东西,并嘱咐樵夫不要到后面的房子。樵夫没有信守诺言,进到后面的房子并打碎三个鸟蛋。女人回来后变成黄莺既愤 恨又伤心地说:“我就知道信不过人类。你杀了我的女儿们,吱吱啾啾。”便飞走了。男人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中。

  在这个故事里,樵夫对前所未见的景象的好奇以及对漂亮女人外貌的描写,都可以解释为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女人的存在(同性*恋不计),这 个例子与《蓝胡子》恰恰相反。首先表现在禁忌房子的主人上。在西方是男性*,在东方是女性*。同理,与《包法利夫人》也刚好相反。由此反映的是一种更深层的文 化差异。也就是产生这种文化差异背后的是什么?难道日本渴望女权吗?
  我以为那是不准确的。根本上说是对权力的畏惧,人对所不了解的事情总是心存畏惧之心。婴儿无知无畏,那是因为婴儿尚处于无知无觉的时期。恰如 各原始民族的图腾中都可见龙咬住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圈的样子。可见人在原始时期尚未形成自我意识的觉醒。婴儿自是圆满的。就处于混沌的状态。没有意识与 肉体的分别。更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的分别。婴儿颅骨没有完全闭合。是敞开的。因此他是开放的。既接受保护。又接受伤害。因此婴儿也是有包容性*的。孔子曰: “唯女子小人难养也。”这正印证了男权的狭隘。男权不具备包容性*。

  日本的神话是没有结局的。没有结局就是无。道家有:“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因此无声胜有声,它同样是圆满的。因为无极无限。由此可见日 本受中国道学的影响更深。虽然儒家对妇女的歧视是一贯的,但仍旧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文化骨髓是女性*的。当然这个“女性*”是基于荣格心理学中的象征而言,这个 象征不是单纯的文化符号。它更接近于为女权而产生的衍生副产品。
  日本故事中的“无”接近道家的“虚空”。而日本有结局的故事大多是搪塞小孩儿而附加的或为结局而结局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包法利夫人实际上没有被毁灭,自有女权诞生起,包法利夫人的位置就愈发不可动摇了。而到男权以包容为主体时,包法利夫人当是和某某公爵私奔了。
  参考书目:
  《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河合隼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
园丁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仆人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女王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仆人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女王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仆人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女王这是什么傻想头呢?仆人我要搁下别的工作。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点击阅读]
夜城1·永夜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私家侦探有着各式各样的外型,只可惜没一个长得像电视明星。有的私家侦专长征信工作,有的则是带着摄影机待在廉价旅馆里抓奸,只有极少数的私家侦探有机会调查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件。有些私家侦探擅长追查某些根本不存在或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至于我,我的专长是找东西。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找不出那些东西,不过既然干了这行就别想太多了。当时我门上招牌写的是泰勒侦探社。我就是泰勒,一个又高又黑又不特别英俊的男人。 [点击阅读]
夜城4·魔女回归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什么东西都有,从神圣的遗产到污秽的法器一应俱全。不过除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我绝不推荐任何人参加夜城里举行的拍卖会。虽然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拍卖会中跟我抢标,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席任何拍卖会了,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前先标下一堆垃圾。有一次我意外标到了一张召唤妖精用的“普卡”,结果就出现了一只只有我才看得到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足足跟了我好几个月。 [点击阅读]
夜城5·错过的旅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老是给人一种时间不够的感觉。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所有东西,但就是买不到时间。由于我有许多事情要办,又有许多敌人在身后追赶,所以只好急急忙忙地穿梭在夜城的街道之间。我很惊讶地发现来来往往的人潮都跟我保持一种比平常还要遥远的距离,看来若非我母亲的身分已经流传开来,就是大家都听说了当权者公开悬赏我的项上人头。为了避免卷入无妄之灾,于是众人纷纷及早走避。 [点击阅读]
夜城8·非自然询问报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夜城,黑夜永无止尽。这里是隐身于伦敦的黑暗魔法之心,美梦以各种型态现世,诱惑与救赎永远都在特卖。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任何事物,只要对方没有抢先找上门来。火热的霓虹,深邃的黑暗,信用卡难以支付的罪恶,狂放的夜店,疯狂的音乐。换上你的舞鞋,舞动到血流如注为止。夜晚持续不断,欢乐永不止歇。随时都会有人手中握着印有你的名字的子弹。我名叫约翰·泰勒,是一名迷失灵魂、在诅咒之地寻求救赎的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恐怖谷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倒以为……"我说。“我应当这样做,"福尔摩斯急躁地说。我自信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可是,我得承认,他这样嘲笑地打断我的话,的确使我有点不快。因此我严肃地说:“福尔摩斯,说真的,你有时真叫人有点难堪啊。”他全神贯注地沉思,没有即刻回答我的抗议。他一只手支着头,面前放着一口未尝的早餐,两眼凝视着刚从信封中抽出来的那张纸条,然后拿起信封,举到灯前,非常仔细地研究它的外观和封口。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