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邦斯舅舅 - 《邦斯舅舅》txt·第八章只要出生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浪子也终会变为银行家、百万富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弗里茨的父亲格代翁·布鲁讷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那些出了名的旅馆老板中的一位,这些旅馆老板总和银行家沆瀣一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搜刮游客的钱袋。不过,他是个真正的加尔文教徒,娶了一位皈依改宗的犹太女人,多亏她的嫁妆,他才有了发财的资本。这位犹太女人在儿子弗里茨十二岁那年离开了人世,于是,弗里茨便由父亲和舅舅共同监护。舅舅是莱比锡的皮货商,维尔拉兹公司的老板。
  这个舅舅的脾气可不像他的皮货那么柔和,在他的要求下,老布鲁讷不得不把小弗里茨得的遗产按银行时价折成马克,存入阿尔—萨切尔德银行,不得动用。为了报复这种犹太式的苛刻做法,老布鲁讷借口没有女人监管和帮衬,这么大一个旅店实在无法维持,于是又结了婚。他娶的是另一个旅店老板的千金,在他眼里,她简直就是颗珍珠;可是,他没有尝过一个被父母宠惯了的独生女的滋味。
  第二个布鲁讷太太的为人,跟那些恶毒轻佻的德国姑娘如出一辙。她很快把自己的钱财挥霍一空,为第一位布鲁讷太太报了仇,使丈夫在家里成了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自由城内最不幸的人,据说,城里的百万富翁准备让市zheng府立法,强制做妻子的只能疼爱自己的丈夫。这个德国女人喜欢各种各样的酸水,所谓酸水,就是德国人统称的莱茵葡萄酒;她喜欢巴黎货,喜欢骑马,喜欢首饰,她唯一不喜欢的最费钱的东西,就是女人。
  她嫌恶小弗里茨,若这个加尔文教义和摩西法典造就出来的年轻人不是出生在法兰克福,没有莱比锡的维尔拉兹公司当他的监护人,她早就把他逼十疯了;不过,维尔拉兹舅舅心里只有他的皮货,监管的只是存在银行里的马克,任孩子受他后娘虐待。
  这个狠毒的女人虽然费了火车头那么大的劲,就是生不出一个孩子来,所以就更加痛恨美丽的布鲁讷太太生的这个小天使。在一个邪恶的念头的驱使下,这个罪恶的德国女人在弗里茨二十一岁的时候拼命鼓动他当德国人的逆子,大肆挥霍钱财。她希望英国人的马,莱茵的酸水和歌德的玛格丽特①彻底毁掉那个犹太女人的儿子和他的财产。维尔拉兹舅舅在小弗里茨成年时曾给他留了一大笔遗产。不过,尽管赌场上的轮盘赌和包括威廉·施瓦布在内的酒肉朋友花光了维尔拉兹给的钱,但年轻的浪子还是遵从上帝的愿意,成了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那些小兄弟们的样板,城里的人家都用他来吓唬孩子,让他们一个个变得乖乖的,担惊受怕地守着装满马克的铁皮柜。弗里茨不仅没有在青春年华夭折,反而有幸看到后娘被葬到了公墓,那墓地很美,因为德国人借口敬奉死者,毫无顾忌地在公墓里栽草种花,过足了瘾。就这样,第二位布鲁讷太太死在了她父母之前,老布鲁讷白白损失了她从他钱柜里搜刮去的那些钱财,吃尽了苦头,本来是赫拉克勒斯一般健壮的身体,可这个旅店老板到了六十七岁上便被磨得像中了那出了名的博尔吉亚毒药一样。他受了妻子整整十年的罪,但却没有得到她留下的财产,使得他掌管的旅馆成了另一座海德堡废墟,幸亏不时有旅客的账单补贴一下,就像人们不断修缮海德堡废墟,以保证蜂拥而至的游客能兴致勃勃地参观保存完好的美丽的海德堡废墟。在法兰克福,人们谈起这件事,仿佛觉得他破产似的,在背后对他指指戳戳,议论说:
  “瞧瞧,取了一个得不到她遗产的坏女人,再加上一个用法国方式教育的儿子,到头来就是这个结果!”
  ①歌德《浮土德》中的人物,经不起浮土德的诱惑而堕落。
  在意大利和德国,法国人是万恶之源,众矢之的,但是上帝,在继续履行自己的天职……(余言如勒弗朗·德·蓬皮尼昂赞美诗中所说)
  荷兰大饭店老板不仅仅把自己的火撒在旅客的身上,他们的账单也留下了他悲愤的阴影。后来,他儿子败光了家财,格代翁·布鲁讷觉得他是个间接的祸根,便什么也不给他,包括面包、水、盐、火、住房和烟!在德国,对一个开旅店的父亲来说,实在是诅咒败家子的极端做法了。地方当局不了解做父亲的开始也有错,只认为他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最不幸的人,便来帮他的忙;以德国人的方式找弗里茨的碴儿,把他逐出了自由城的土地。在法兰克福,司法并不比别的地方更有人情味,更合理。很少有哪个法官会追溯罪恶与灾祸之源,探清最先泼出水来的水瓮是谁捧着的。既然布鲁讷忘了他儿子,那他儿子的朋友也就不再把旅店老板放在心上。
  啊!要是这个故事能在提词厢前向全体观众演出,那它准会比幻梦剧《魔鬼的未婚妻》精彩得多,尽管公元三千年前在美达不索米亚上演的那个寓意崇高的故事已经演出了几十万次。那天看戏的有记者,花花公子和一些巴黎女郎,他们纳闷在时髦的巴黎人中从哪儿冒出这么一张惨兮兮的德国人的脸,孤独一人在包厢里观看这出首次上演的新戏。

  弗里茨徒步来到斯特拉斯堡,在那儿遇到了“圣经浪子”在《圣经》中未能觅到的东西。这便是阿尔萨斯表现出的优越之处,在这里,跳动着千千万万颗宽宏大度的心,向德国显示了法兰西精神与日耳曼凝聚力结合在一起的美。几天前,威廉刚刚从父母新那儿继承了一笔遗产,拥有了十万法郎。他向弗里茨张开了双臂,向他敞开了心扉,敞开了家门,敞开了钱袋。
  不幸的弗里茨浑身尘土,仿佛害了麻风病,在莱茵河彼岸的一位真正的朋友手中接过一枚真正的二十法郎的硬币,若要描写当时的情景,那无异于想要创作一曲颂歌,但唯有品达才能用他的希腊语向普天下的人广加宣扬,唤起行将泯灭的友情。请把弗里茨与威廉这两个名字与达蒙与毕底亚斯,卡斯托尔与波吕克斯,奥莱斯特与毕拉德,杜布勒伊与皮梅雅,施穆克与邦斯,或摩诺摩塔巴的那两位朋友的名字列在一起,我们可以随意给摩诺摩塔巴的那两个朋友起个名字,因为尽管拉封登是位天才,但他塑造的不过是两个没有躯体,并不实在的影子。人们确实有理由将弗里茨和威廉两个陌生的名字与所有那些名人并列,因为如同弗里茨当初与威廉一起将自己的钱财喝光一样,如今威廉又在弗里茨的陪伴下,吃光了自家的遗产,当然还抽烟,抽各种各样的名牌烟草。
  奇怪的是,两位朋友是在斯特拉斯堡的小酒店里跟斯特拉斯堡戏院那帮跑龙套的女戏子和再也愚蠢不过的阿尔萨斯姑娘稀里糊涂地把家产吃光的,而且方式粗俗不堪。每天早上,他们俩都互相提醒说: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拿个主意,用剩下的那点钱做点事。”
  “哎!今天再玩玩,”弗里茨常常这么说,“到明天……噢!
  明天开始……”
  在败家子的生活中,今天是一个最自命不凡的家伙,而明天则是个胆小鬼,总是恐惧前者的胆大妄为。今天是古代喜剧中的卡皮塔诺①,而明天则是现代哑剧中的皮埃罗。等两个朋友用到只剩下最后一张一千法郎的钞票时,他们双双登上了王家驿车,来到了巴黎,住进了梅伊街莱茵饭店的小阁楼,店家叫格拉夫,曾在格代翁·布鲁讷手下干过领班。他把弗里茨介绍给了银行家凯勒兄弟当银行职员,每年六百法郎的薪水。莱茵饭店的老板格拉夫是大名鼎鼎的裁缝师傅格拉夫的兄弟。于是格拉夫裁缝又收留了威廉,替他记帐。就这样,格拉夫为这两个浪子找到了两个微不足道的差事,表示没有忘记当初在荷兰大饭店当学徒的日子。
  ①意大利即兴喜剧的定型角色,色厉内荏,源于古罗马喜剧。
  一个有钱的朋友没有对一个败光家财的朋友翻脸,一个德国旅店老板又对两个身无分文的同胞表示关心,这两件事也许会让某些人觉得这个故事是瞎编的,但是真正的事实往往像是传奇,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为了模仿事实,传奇作出了惊人的努力。
  每年六百法郎薪水的银行职员弗里茨和拿同样数目工钱的记账师傅威廉发现要在巴黎这样一座到处阿谀逢迎的都市里过日子,实在困难。因此,到巴黎的第二年,亦即一八三七年,很有吹笛天分的威廉进了邦斯指挥的乐队,好挣几个钱买点黄油抹抹面包。至于弗里茨,只能靠发挥维尔拉兹家族后代的理财本事,多挣点工资。但不管他多么拼命,也许是天分有限,这个法兰克福人直到一八四三年才挣到了二千法郎的薪水。
  贫穷,这位神圣的后母为这两位年轻人做到了他们的母亲未能做到的事情:它使他们学会了节俭、处世和生活。它给他们补上了这伟大、严厉的一课,凡是伟人,都是穷苦出身,全是受到过这种惩戒的。可惜弗里茨和威廉是相当庸碌的小人,听不进贫穷的全部教训,总是躲避它的打击。他们觉得它的胸脯坚硬,双臂瘦骨嶙峋,但这位善良的乌尔盖勒仙女,只会在天才人物的抚摸下松手,他们俩是死活也得不到的。不过,他们还是明白了金钱的价值所在,他们暗暗发誓,如果有朝一日财神上门,一定要割掉他的翅膀。
  “哎,施穆克老爹,再说几句,就可以给您全讲清楚了。”威廉细细地用德语把这个故事讲给钢琴家听,接着说道。“老布鲁讷死了。可无论他儿子,还是我们的那位房东格拉夫都不知道,他是巴登铁路的创办人之一,从中得了很大的利,留下了四百万!我今晚是最后一次吹笛子了。要不是因为是首场演出,我几天前就走了,可我不想让乐队缺了我演奏的那一部分。”

  “这很好,年轻人。”施穆克说,“可您娶的是哪位?”
  “是我们的房东,莱茵饭店老板格拉夫先生的女儿。我爱埃米丽小姐已经七年了,她读过许多不道德的小说,竟推掉了所有亲事,只等着我,不管将来会有什么结果。这个姑娘会很有钱的,她是黎希留街格拉夫裁缝家的唯一继承人。弗里茨给了我一笔钱,是我们俩在斯特拉斯堡吃掉的五倍,整整五十万法郎!……他在一家银行投了一百万法郎,裁缝格拉夫先生在那儿也投了五十万;我未婚妻的父亲同意我把二十五万的陪嫁也用上,他自己再给我们投同样一笔数目的钱。这样,布鲁讷—施瓦布公司就将有二百五十万的资本。弗里茨不久前买了十五万法郎的法兰西银行股票,作为我们开户的保证金。这还不是弗里茨的全部家产,他还有父亲在法兰克福的老宅,估价一百万,他已经把荷兰大饭店租给了格拉夫家的一位堂兄弟。”
  “您看您朋友时,一副伤心的样子。”施穆克细细地听着威廉的故事,问道,“您是不是嫉妒他?”
  “我是嫉妒,可我是担心弗里茨失去幸福。”威廉说,“看他的样子,是个知足的人吗?这巴黎,我真替他害怕;我多么希望他能像我这样痛下决心。以前的恶魔是有可能再在他身上苏醒的。我们这两颗脑袋,最冷静的不是他的那一颗。他的穿着打扮,他用的小望远镜,全都让我感到不安。他在这戏院里只盯着那些轻佻的美人儿。啊!您要知道让弗里茨结婚有多难!他最讨厌法国所谓的献殷勤;得逼十他成家,就像在英国,要硬逼十一个人去见上帝。”
  在所有首场演出结束时都会出现的欢闹的声中,笛师向乐队指挥发出了邀请。邦斯愉快地接受了。施穆克在这三个月来第一次发现朋友的脸上浮出了笑容。他陪着邦斯回到诺曼底街,一路上缄默无语,因为他从那闪现的一丝欢乐中看到了折磨着邦斯内心的深深的痛苦。一个真正高尚的人,为人如此公正,情感如此伟大,却有着这样的弱点!……正是这让禁欲主义者施穆克感到吃惊,他伤心极了,因为他感觉到将不得不放弃每天跟好友邦斯面对面地共进晚餐!而这是为了邦斯的幸福。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出这种牺牲:想到这,他简直快疯了。
  邦斯呆在诺曼底街的阿文坦山,始终凛然地保持沉默,这自然使庭长夫人受到了震动。本来她摆脱了这个食客,心里并不难过,她和她那个可爱的女儿都认为舅公已经领会到了小外孙女开的玩笑的含义;可庭长就不一样了。卡缪佐·德·玛维尔庭长长得又矮又胖,自从在法院得到高升之后,便变得一本正经起来,他欣赏西塞罗,喜欢巴黎的歌剧院,而看轻意大利剧院,常常把这个演员跟那个演员作比较,亦步亦趋地跟着潮流走:说起话来,他照搬的是内阁公报的各种条文,发表起见解来,他便是发挥在他之前说话的推事的意思。对这个法官的性格的主要特征,人们已经相当了解,处在他的位置,他不得不对什么都很认真,尤其看重亲眷关系。
  庭长与大部分完全受妻子控制的丈夫一样,在小事情上总是显示出独立性,而且这种独立性也受到妻子的尊重。可邦斯总不露面,庭长夫人随便给丈夫编造一些理由,如果说一个月来,庭长还是满足于这些解释的话,那么,最终他还是觉得事情很蹊跷:老音乐家是他家四十年的朋友,送上一把蓬巴杜夫人扇子这样贵重的礼物之后,竟然不再上门。
  那把扇子,博比诺伯爵一看就知道是件珍品,在杜伊勒利宫,人们纷纷传着欣赏,这为庭长夫人赢得了许多恭维,极度地满足了她的自尊心;人们把十根象牙扇骨的美之所在细细指点给她看,那每一根扇骨雕刻之精细,令人叫绝。一位俄罗斯太太(俄国人以为是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在博比诺家向庭长出价六千法郎,要买这把奇扇,一边讥笑它竟落在这种人的手中,因为必须承认,这是一把公爵夫人用的扇子。
  “可爱的舅公对这类小玩艺儿是很有眼力的,这不能否认。”有人出价买这把扇子的第二天,塞茜尔对她父亲说。
  “小玩艺儿!”庭长嚷叫起来,“可国家准备出三十万法郎买已故杜索梅拉尔参议员先生的收藏品,还准备跟巴黎市各出资百分之五十,花上近百万法郎买下克吕尼公馆,修缮后用干存放那些小玩艺儿……我可爱的孩子,这些小玩艺儿往往是消失的古代文明的唯一残存的见证。一只伊特鲁立亚古钵或一串项链,有时标价四万或五法郎,正是这些小玩艺儿向我们揭示了特洛亚城被围困期间艺术是多么完美,同时也告诉我们伊特鲁立亚人是逃难到意大利的特洛亚人!”

  矮胖子庭长开的往往就是这类玩笑:他总是以笨拙的挖苦来对付妻子和女儿。
  “塞茜尔,”他继续说道,“将了解这些小玩艺儿需要的知识汇总起来,就是一门科学,它的名字叫考古学。考古学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金银细工,陶器,乌木细工,这是近代的艺术;还包括花边,地毯,以及所有手工创作品。”
  “那邦斯舅公是个大学者喽?”塞茜尔说。
  “对了!怎么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庭长问道,那神气就像一个人突然受到震动,那是早已淡忘的千百次观察刹那间造成的震动,拿猎人的话说,看清了猛地就是一枪。
  “他恐怕是为点小事生气了。”庭长夫人回答说,“也许是他送这把扇子的时候,我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激之情。您知道,我这个人很不懂行……”
  “您!您可是塞尔凡的高足之一。”庭长叫了起来,“你不知道华托?”
  “我知道大卫,热拉尔,格洛斯与吉罗代,盖兰,德·弗尔邦先生,还有图尔邦·德·克利赛先生……”
  “您应该……”
  “我应该什么,先生?”庭长夫人俨然一副萨巴女王的神态瞪着丈夫问道。
  “应该了解华托是谁,我亲爱的,现在他很时髦。”庭长答道,那卑躬屈节的样子说明他什么都是靠他太太。
  这场谈话就发生在《魔鬼的未婚妻》首场演出的前几天,那些日子,全乐队的人都为邦斯一脸病态感到担忧。原先那些看惯了邦斯上门吃饭,习惯了拿他当信差用的人家也一个个感到纳闷,于是在这位老好人来往的圈子里出现了不安的情绪,更何况不少人分明看见他在戏院当他的乐队指挥。邦斯出门散步,都想方设法避免碰到老熟人,但有一次,他在莫尼斯特洛尔的店里跟前部长博比诺伯爵迎面相遇。莫尼斯特洛尔是新博马舍大街最有名最有魄力的古董商之一,邦斯以前跟庭长夫人谈起的就是他,那些商人很狡猾,使劲地天天抬价,说古董已经很稀罕了,几乎都找不到了。
  “我亲爱的邦斯,怎么再也见不到您了?我们都很想您,我太太还真不明白您为什么不露面。”
  “伯爵先生,”老人回答道,“在一位亲戚家里,他们让我明白了像我这把年龄的人在社会上是多余的。以前,他们接待我时虽然并不是很敬重,但至少还没有侮辱过我。我从未有求于什么人。”他带着艺术家的自豪感继续说,“我倒是常给那些欢迎我的人家做些有益的小事,算是对他们的回报;可看来我错了,为了能有幸到朋友家,亲戚家去吃饭,我就得受人摆布,任人欺压……得了,我不干吃白食这行当了。在我家里,我每天都有任何一家饭桌上都未曾给过我的乐趣,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老艺术家还算有点本事,以他的手势和音调使他的这番话显得满含辛酸,法兰西贵族院议员博比诺听了大为感动,把可敬的音乐家拉到一边:
  “哎呀!我的老朋友,您到底怎么了?您就不能告诉我什么事让您这么伤心?请允许我提醒您一句,在我家,您该是受到敬重的吧……”
  “您是唯一的例外。”老人说,“再说,您是大爵爷,是国务活动家,您要操心的事很多,即使有什么不到的地方,也绝对没有可说的。”
  博比诺在接人待物方面炼就了娴熟的外交手腕,邦斯最后还是乖乖地说出了他在庭长夫人家遭受的不幸。博比诺对庭长夫人也极为不满,一回到家就告诉了太太;博比诺夫人是个善良正直的女人,一见到庭长夫人,便把她数落了一顿。
  前部长还就这件事跟庭长吹了一点风,于是在卡缪佐·德·玛维尔家便有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尽管卡缪佐在家里作不了什么主,但他的指责既是事实,又完全合法,有根有据的,他妻子和女儿不得不承认事实;两个女人丢了面子,把过错全推到仆人的头上。下人们马上被召来,受到了一顿痛骂,直到他们招认了全部事实,才被饶恕,庭长终于明白了邦斯舅舅闭门不出,实在是有其道理的。
  跟家庭大权操在妻子手中的那些主人一样,庭长拿出了丈夫和法官的全部威严,向仆人宣布,从此以后,如果邦斯舅舅和所有光临他家的客人得不到对他那样的接待,就把他们全都赶出家门,他们多年在他府上当差应得的各种好处也就一笔勾销。听到这话,玛德莱娜微微一笑。
  “你们只有一条出路,”庭长说,“那就是向舅老爷赔罪,让他息怒。你们就告诉他,你们能不能在这里呆下去,全看他了,要是他不饶恕你们,我就把你们全都辞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