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暗算 - 第2章 第22——2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2节:多情的魔女
  她确实是个非同寻常的人。
  很显然,她是个天生丽质的漂亮女人,同时她的知识和身份、地位与其漂亮的容貌一样过人,一样耀眼。
  这种女人是尤物,亦梦亦幻,可遇不可求。
  然而,我又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妖精的气质,热艳,妖冶,痴迷,大胆,辛辣,放浪,自私,无忌,无法无天,无羞无耻,像个多情的魔女。
  尤物——魔女——漂亮——多情——智慧——放浪——哐当——哐当——火车越驶近701,我心里越发担心,我带回去不是一个破译乌密的数学家,而是一棵饱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侵害的大毒草!11我找来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成了我的一部分。
  她将来好,有我的一部分;她将来孬,也有我的一部分。
  出于我一贯的谨慎,加上对黄依依已有的出格言行的忧虑,我回单位后,没有在首长面前过分显摆她的神奇性,包皮括她对破译乌密所具有的种种有利条件,比如当过冯o诺伊曼的助手,还在莫斯科呆过等,只是笼统地说她是个数学家,生性开放,甚至有点野性子,应该是比较适宜搞破译工作的。
  这是我的心计,开始不要让人产生过多过高的期望,保守一点,低调一点,这样等出成果时,就更有一份意外,有出奇制胜的效果,成果将被人放大地看,放大地说,放大地庆贺,从而放大地感激我慧眼识珠。
  破译工作是701的核心,要求破译者政治思想要绝对过硬。
  为此,所有到701来从事破译工作的人,无一例外,都要去二号山谷的集训中心集训一段时间,期间要完成三项训教任务:一、思想教育二、保密教育三、业务训练思想教育和保密教育是基础课,通过教育,主要是要让你思想中可能有的杂念私心绝对封存起来,绝对树立起一种为国家利益无私奉献的崇高革命精神,并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做到守口如瓶,即使在无意识中也不能泄露自己作为特别单位701破译员的特殊身份。
  业务训练是专业课,具体又分两大块:一块是熟悉密码情况,比如密码是怎么回事,破译有什么规则和特点,还有一些破译案例介绍和一些模拟破译;另一块是你将来要去破译的密码的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具体系统内部的详情,像黄依依,主要就是要熟悉苏联外交事务的现状、方针、策略等情况。
  集训时间一般为3个月,结束时组织上将对你进行考评,考评合格者方可转入破译局正式开展工作。
  我把黄依依送进集训中心时,心里已经做好3个月后,中心可能对她做出的某种不利的评定,比如在男女关系问题上,我担心她很可能要露出马脚,让中心抓住辫子,在思想品质一栏里写下危言耸听的评语。
  对一般人来说,作为破译局局长,我有权因为中心的几句模棱两可的评语而取消此人转正的资格。
  不过,对黄依依,我已经想好,如果仅仅是男女关系上的问题,我将另眼相看。
  但是,3个月结束时,中心对她各方面的评语都出奇地好,无片言微词和中性词,说的都是高度肯定的话,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已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业务训练刻苦(考核成绩全优),保密观念强,平时作风良好等,一堆可圈可点的褒奖之词,看得我倍感欣慰。
  就这样,黄依依顺顺利利地进了四号山谷:一个被朱红色围墙围得严严密密的幽秘之院,森严之院,绝密之地。
  破译局下设五个业务处,黄依依被分到欧洲处。
  欧洲处是我的娘家,我从那里出来,很熟悉那里的业务和人员情况,当时处长是一个叫陈二湖的老同志。
  说是老同志,其实也才三十四五岁,但他到701的时间很早,差不多是破译局的元老级人物。
  他性格比较内向,不爱搭理人,平时除了工作几乎没任何其他爱好和特长。
  我与他共事四年多,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没有朋友,似乎也不需要。
  他属于那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人,虽然才情上弱了些,但通过悬梁刺股的苦心钻研,同样抵达了胜利彼岸。
  可以说,在701破译史上,那么多人,他是付出最多,也是得到最多的人,他破译的密码比谁都多,得到的荣誉和付出的心血也比任何人都多。
  他是701最宝贵的人,也是我最崇敬的人。
  不过,在当时,1960年,他的宝贵性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只单独破译过苏联的一部中级密码,另外与人合作破译过K国一部中级密码,算得上是不错的,但不是最优秀的。
  总的说,他有点大器晚成,到70年代中后期才大放光彩,成了701破译局最耀眼的明星。
  那天,是我亲自带车把黄依依从集训中心接出来,然后又送到欧洲处去的。
  我们破译局在四号山谷,集训中心在二号,中间隔着一个机关大院和两座山。
  我先去中心接人,中途又在机关办了点事,回来时已经到吃午饭时间,人都陆续在往食堂走。
  但凭着我对老陈(陈二湖处长)的了解,我还是喊司机去欧洲处办公地。
  欧洲处的办公地是一个坐落在山坡的独立四合院,四边都是用条石垒砌的平房,都是一个式样的,一排九间,除去一间作门洞用,总共有35间,围成四方形,中间的院落足有两亩地大,种了一些松树、杉树,树林间有路,可以散步,还有石凳石桌,可以休闲、看书、冥想。

  门口24小时有把门的。
  我车子的牌照门卫是认识的,所以车子一在门口停下,门卫就迎上来。
  我问陈处长在不在,答复说在的。
  果不其然吧。
  其实,我知道,老陈是向来不吃午饭的,不是因为有胃病的问题,而是因为要保持脑子清醒。
  人在饥饿中,大脑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饱了容易瞌睡,古人说弱食强脑,大概指的就是这意思。
  这就是老陈,陈二湖,把职业当作性命看的,为了破译一部密码,经常把自己弄得苦海无边的。
  对黄依依,我就希望她有这种精神。
  换句话说,我是担心她没有这种精神,破釜沉舟的精神。
  上帝在造人时似乎总是公平的,聪明的人往往缺勤奋,智慧的人往往爱出世,爆发力好的人往往没耐力。
  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是上帝开小差的结果,上帝让他什么都有了,却让自身的公平没有了。
  黄依依给我的感觉是天资极好,悟性极高,数学上又有非凡的能力。
  这种人天生是密码的克星,但她性情中有玩世不恭的东西,这又是人要做大事成大事的大毛病。
  12和老陈见面,是在老陈的办公室里。
  第23节:精神分裂症
  老陈还有专门的破译室,在办公室的南边。
  我们先是去办公室,看没人才去的破译室的。
  听到敲门声,老陈出来,看见黄依依,跟见了鬼似地马上关闭了破译室的门,带我们去办公室。
  听说老陈这人很迷信,从不允许女人进他的破译室,至于为什么会有这迷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搞破译的人都有些莫名的禁忌,因为破译工作除了必要的知识、经验、智慧和才情外,似乎更需要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
  运气是个神乎其神的东西,要抓住它,似乎需要我们也变得神神秘秘的。
  进办公室后,我把黄依依介绍给老陈,两人握了握手后,老陈说:"听说你是个数学家?"黄依依说:"算是吧。
  "我说:"不是算,是真格的。
  ""真也好,假也好,反正以后你不是当数学家,而是当破译员,任务是破译乌密。
  你的破译室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在那边,南楼,左手起第三间,设施都是齐备的,等一会你可以去看看。
  如果还需要什么,"老陈指着墙上的一帧照片说,"可以找他,他是我们处里的行政参谋。
  "接着,老陈又指着后面很多人的照片说:"这些是我们处的破译员,总共有X人。
  既然首长们已经决定,要求把破译乌密作为本处的头号任务来抓,那么按照规定,你可以从这些人中任意挑选一至两名同志,做你的副手。
  "顿了顿,他又指着一个戴眼镜的老同志说:"但这个人除外。
  "黄依依好奇地问:"为什么他要除外?"老陈示意我来回答,我就告诉她,这位老同志现在身体不好,无法正常工作。
  其实,他是患了精神分裂症,疯了。
  不料,黄依依一语道破:"他是不是疯了?"我问:"你怎么知道?"她说:"猜的,你看他的目光,多么神经质,这种人离疯狂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我说:"他曾经是这里最了不起的破译家。
  "她说:"这种人离圣人也只有一步之遥。
  "我说:"他是因为破译密码疯的,用脑过度,脑筋像琴弦一样绷断了。
  "她说:"像纳什。
  "我问:"谁?"她说:"世界著名数学家,博弈论大师约翰o纳什,他也是被密码逼疯的。
  ""其实你也疯了。
  "老陈突然插话,顿了顿,又说,"我们都疯了。
  "一句话把黄依依弄得稀里糊涂的。
  其实,我知道老陈想说什么,在关于破译乌密的问题上,老陈始终保留着自己独立的看法。
  他认为,我们决定破译乌密是武断的,毫无理智可言,荒唐透顶,是异想天开,是疯子的决定。
  至于理由,他曾在大会小会上都说过,现在他又准备对黄依依说一遍。
  老陈说:"首先,谁都知道,乌字一号密码是一部目前欧洲少有的高级密码,保险期限至少在10年之上。
  这就是说,10年之内,正常情况下任何人都难以破译它,而我们决定破译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想在目前紧张的外交关系上取得主动权。
  那么,这种紧张关系究竟会延缓多久?一年?两年?还是10年?20年?我想顶多就是一两年,然后要么是完蛋了,要么就又好了。
  不管是完蛋,还是又重新好,到那时,我们破译这部密码的价值就会大大削弱,甚至变得毫无价值。
  这就是说,我们要使这部密码具有理想的破译价值,就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破译它,顶多就是一两年,而一两年时间我们也许连破译它的门儿都还摸不到。

  你们现在信誓旦旦的样子,老实说,我的感觉就是你们疯了,痴了。
  是痴人说梦,疯人做傻事,不信走着瞧……"老陈这人就是这样,平时不说话,但一说都是实打实的,不会拐弯,不会躲藏,不会变通,经常把人和事逼入绝境,让人尴尬为难。
  其实,他说的道理我们不是不明白,但这是上面的决定,我们除了服从又能怎样?我这么一说,老陈又跟我顶上了。
  他说:"是上面的决定不错,但既然我们明知这是个错误的决定,我们又何必认真,这么兴师动众地执行,还专门找一个数学家来呢。
  当然,数学家来,我们欢迎,但要我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应该安排她去破其他密码,至于乌密,随便叫两个人破译,给上面做个样子看看就行了。
  "这哪像处长说的话?上面首长要听了,还不撤他的职!不过,我知道,他也不稀罕这个职务。
  破译局作为一个业务单位,业务强就是最大的职务。
  无冕之王。
  老陈的那套说法,我听过不止一遍,所以也懒得跟他去辩解,不料黄依依却跟他较真上了。
  黄依依说:"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我是肯定破译不了乌密似的。
  "老陈说:"起码在短时间内吧。
  ""那也不一定,"黄依依简直是抢着往枪口扑,坚定又坚决地说,"所有的密码不就是几道深奥的数学题而已,有那么可怕吗?"说得我和老陈一时都愣在那儿,许久老陈才回敬道:"行,那就看你的。
  "黄依依毫不示弱:"你等着吧。
  "13夸海口的事,我见得多,一般说来,我不欣赏这套,不就是嘴上说说而已,谁不会?但黄依依初来乍到就夸下海口,却让我窃喜。
  这里面有我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什么?是集训中心王主任对黄依依的评价,那是他代表组织的名义对我说的,是公对公的,硬碰硬的,没有理由可以置疑的。
  王主任说,我在中心接触过那么多搞破译的,还没见过第二个像黄依依这样对密码有感觉的人,她对密码有种常人不能想像的敏感和直觉,可以见面就熟,可以无师自通。
  我们中心准备的几部教研密码,以前还没有哪个人在集训期间就把它们解破的,而她到这里后,没有一个月,把它们都解破掉了不说,而且她还能将每部密码的共异性,包皮括造密者在设计中留下的优劣性,都说得头头是道,好像她曾经参与这些密码的设计似的。
  应该说,我也有过类似的体会,当初她不就这样让我一眼看中的吗?这女人身上确实有些叫人匪夷所思的东西,包皮括头次见面就跟顶头上司叫板,难道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她思想里明显地缺少了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开关,不知是因为自恃强大,还是因为天生如此。
  但不管怎样,她肯定不是个一般人。
  对一个不是一般的人,我们容易对她生出幻想。
  但容我幻想的时间太短!也就是半个多月吧,老陈到我办公室来跟我谈事,谈到黄依依,他露出一脸不屑:"你恐怕不知道吧。
  第24节:皮毛不知
  "我问什么事,他说跟集训中心王主任的事。
  我问他俩有什么事,他欲言又止。
  我说:"什么事,你说啊。
  "他说:"你真不知道?"我说:"知道还问你。
  "他说:"那你还是去问别人吧,我不便说的。
  "我一下火了,骂他:"你放屁!你处里的事情,我不问你去问谁!""还能有什么事,好着呢。
  "他顿了顿,又说,"听人说,她现在晚上经常去中心,到天亮才回来。
  "从破译局到集训中心,要翻两座山岭,走公路得有七八公里,抄小路也有四五公里,得走上一个多小时。
  按规定,破译局的人可以出入集训中心,而集训中心的人是不能出入破译局的。
  就是说,如果他们俩真要干个什么,也真只有黄依依去找他。
  但我还是有点不相信,一来中心王主任是有妇之夫,量他也不敢;二来黄依依不是夸了海口要破译乌密,哪有精力这样折腾?口说无凭,猜想也作不了数,要获得真相,最好办法是把王主任喊来问一问。
  王主任虽然是副局级的,可也是一方诸侯,我虽然挂着副院长的名,但实际上也只是一个诸侯而已,机关的事情管不了的。
  所以,要"审问"王主任,还必须请首长们出面。
  大首长当时不在家,在医院,最后我找的是党委书记,二号首长。
  书记一听我汇报,比我还吃惊,当即打电话把王主任叫到办公室。
  没想到,个狗日的王主任一听首长问这事,连狡辩都不狡辩一下,就一五一十地都招了!原来,两人从见面起没几天就好上了,现在都好几个月了,我们居然还皮毛不知。
  事情一败露,当初中心给黄依依出的评语为什么都是好话,也就可想而知。

  那个狗日的姓王的真是狗胆包皮天!敢玩女人(还不是一般的女人,是我们当宝贝挖来的,要给组织上干大事情的),还敢欺骗组织,书记同志简直火冒三丈,根本不同情他这个那个的讨饶,把事情跟院长和总部都汇报了,并建议作严肃处理。
  很快,总部发下来一个文件,发到处以上单位和部门,说的就是对王家伙的处理情况:撤消主任职务,开除党籍和公职,押送去灵山劳教所(属于系统内部)劳动教养。
  14处分决定下发的当天晚上,黄依依找到我,见面就责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王主任。
  我正不知怎样来发泄对她的火气,不想她自己找上门来,还神气活现的,一下激起了我的火爆脾气,我大声地呵斥她:"你还有脸来见我!"她说:"我怎么了?"我骂:"你自己心里知道!"她说:"我不知道!"声音有点要跟我一比高低似的,"文件上没说清你们为什么要处理他,只是说他'道德品质恶劣,影响极坏',这是指什么?我不知道,如果是指我跟他的事,那我告诉你,这跟他无关,是我要跟他好的,你们要处理就处理我,别处理他。
  "我说:"你以为我们就听你的?"她说:"不是听我,而是听事实,你处理人总要根据事实吧,事实就是这样的。
  "我说:"事实是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你招来,不是要你来给我们惹是生非的,而是希望你来挑起重担,建功立业!"她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突然放低声音说:"如果你们还希望我来破译乌密,我就希望你们不要处理他。
  "我说:"你的意思是如果处理他,你就不破了?"她说:"我破不了。
  "我气得一下站起来,指着她鼻子,声厉色严地警告她:"黄依依,你别跟我玩文字游戏,现在我可以老实告诉你,处理老王就是因为跟你的事。
  之所以不处理你,是考虑到你在破译乌密。
  "我拿起处理老王的文件,朝她晃了晃:"如果你因此不想破了,那好,我马上去找首长,再一模一样地签发一份文件,只要把名字改一下,改成黄依依,然后你就跟他一道去灵山劳教所吧。
  "我越说越气,把文件揉成一团,朝她脸上丢过去:"你是什么人,上班才几天,701的东南西北都还分不清,就想耍大爷脾气,这种人我没见过,也不想见,你走吧!"她不走,也不跟我认错,只是沉默地坐着。
  我去外面转一圈回来,她还是没走,老地方坐着,甚至连姿势都没变一下。
  我心里气还没消,见了人,嘴里又是骂腔骂调的:"喊你走不走,是想跟我闹静坐?还要绝食吗?"她突然流出两行泪,但说话的声音依然没有一点哭腔,还是字正腔圆的。
  她说:"确实是我的错,是我……主动的,你跟组织上说一说,不要处理他好不好,我求你啦。
  "看着她缓缓滑下的两行泪,我的气开始消退,放低声音问她:"你真想救他?"她认真地点点头:"他确实是无辜的。
  "我说:"现在说无辜已经没有用,说救他还有办法。
  "她一下来劲地问:"什么办法?"我跟她卖关子:"就看你的。
  "她很聪明,马上破了我的关子,说:"看我能不能破译乌密?"我说:"对,只要你能在短时间内破掉乌密,你就是盖世英雄,然后你想把他怎么样都行,这我可以承诺的。
  "她问:"这个短时间是指多少时间?"我说:"在两国关系还是像现在这样紧张、这样微妙、这样前途未卜之前。
  "她听了,自言自语道:"这个之前?半年?不大可能。
  两年?太长了……"接着咬了咬牙,抬起头,决然地对我说:"我争取用一年时间把它破了!"说完,扬长而去。
  15我真是个很容易冲动的人,冲动的人往往也是容易轻听轻信的。
  听着她丢下的话,看着她扬长而去的背影,我心里反倒是有种欣然,想如果这样把她逼一逼,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破译乌密中,遥远的运气也许就会降临到她头上。
  我说过,搞破译的人也都是知道的,破译密码,除了必要的知识、经验和天才的精神外,更需要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
  运气是神秘的东西,但对黄依依来说,也许就在她的勤奋中,她的天资肯定是过人的,她的技术、她的数学上的才能肯定也是无人可比的。
  这种人只要一门心思扎进乌密里,肯定要比谁都扎得深,扎得远。
  运气其实就在最深远处。
  对扎不到深远的人来说,运气天马行空地游荡在一片眩目的黑暗中,想抓住它当然需要靠运气,需要老辈子的坟地冒出缕缕青烟。
  但对可以扎到深远处的人来说,运气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在你身边游荡着,飞舞着,你不去抓它,说不定它还会自己撞上你。
  我们经常说,运气来了推不开,躲不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或许您还会喜欢: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