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1Q84 BOOK2 - 《1Q84 BOOK2》读后感——我们的1q84——钻入1q84的森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nbs; 当当的书还没到,于是在书店站了四个小时,愉快的读完了第二本《1q84》。 这本唤作“book2”的,份量较之第一部分略有下降的小说沉稳的支撑住了我对它的兴趣与疑问。挺有意思的——像青豆那样考虑一下:眼下到底有多少人,会轻易的认出书店堆迭的一堆“橙色*Q”是第二本《1q84》?又有多少人会在发现这本书之后,较为耐心的站在书店的一角看上它一个下午?
  答案可能介于一部分与稀少之间,呵呵。
  在“无情”剧透之前,先简单说说这本book2给我的印象吧。
  较之第一本,book2速度时快时慢,也没有了上一部“快慢交错”的感觉。但在青豆与天吾的时间交织上,这种速度是合适的。看book2时,不时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几本意识流小说:伍尔夫的《达罗威夫人》,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book2几乎不留痕迹的展现了空间时间蒙太奇。尤其是青豆看见天吾那段(似乎开始剧透了),青豆矛盾的心理让人看起来很纠结,很生动。
  在音乐方面,村上继续不遗余力的借剧中人物宣讲自己的音乐美学,以及小小的乖张。现在脑子里还有印象的是阿姆斯特朗,还好——音乐的部分没有喧宾夺主。另外,村上还是继续灌输《小交响曲》,不论青豆还是天吾。至少有一层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小交响曲是维系两人关系的重要物件。
  也许是之前受林少华先生荼毒太深,我本以为深田保死前会有长长的教育性*宣讲——像《海边卡夫卡》里的琼尼沃克那样。但实际不是(对这点后面会有详述)。村上在book2中细叙了契诃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手|枪原则”,这个概念个人认为运用的不错——尤其是book2-book3一路看下去,会清楚的看见这个法则对青豆部分剧情的影响。
  下面开始剧透。
  1 暴力
  由于小小人的相对“明朗化”,所以暴力在book2里,得到更全面的展现。小说开头的部分,出人意料的,很快便抛弃了book1中青豆与天吾各自剧情展开的两个重要人物,安田与亚由美。

  应该说这两位女性*在book1中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亚由美是青豆继环之后,唯一能称得上是朋友关系的人,而安田则是天吾无聊人生的一抹亮色*,充当了其身体与心灵的慰藉品。但两位重要角色*在book2中很快便被村上判了死刑,俨然与主角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亚由美的死亡合乎情理,是她一贯爱玩的“那一套”。这个角色*一直迷醉于狄俄尼索斯似的纵欲狂欢,为避免伤害而抛弃了男女之间的长久关系。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说起来并不难理解:亚由美小时候便遭受到了来自叔父与哥哥的性*骚扰,而这种受虐感随着不愉快的恋爱经历渐渐扩大蔓延。她所体验的性*爱快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变态的受虐感。是个可悲的角色*。
  暴力让亚由美懂得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她看起来愉快的接受一切,反倒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无力感。慢慢的,她由惧怕暴力变为享受被暴力,她在暴力中渐渐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但最终也死在了暴力之中。
  应该说,青豆本来是有机会拯救亚由美的。但很可惜,青豆与亚由美天生对峙的职业关系(杀手——警察)让她们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于是,青豆只能默默留下眼泪,接受亚由美的死。
  说起安田,最值得玩味的是安田的丈夫在告知天吾自己的妻子将不能再去见天吾时说的那句——“她丧失了”。
  书里并没多提安田的丈夫,不过通过描述,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冷暴力的存在。似乎正是安田对自己妻子的置之不顾,才导致了妻子在外觅欢。这么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按理说,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在外不守妇道之后,丈夫应该是暴跳如雷的——尤其是丈夫在给妻子情人打电话的时候。但我们在书里看到的,是一个相对节制的,“礼貌”的中年男人。他在给妻子情人的电话里斩钉截铁的宣布了自己妻子的下场——丧失。

  妻子丧失了什么?爱情,亲情,还是一切?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渡边淳一讨论中年夫妻危机的若干小说,比如《爱的流放地》。同样是躲在妻子身后,知悉一切而又显得过分冷静的丈夫。这样的男人,又丧失了什么呢?
  应该说,借用book1里两位重要角色*的“猝死”,村上继续小心翼翼的叙说了暴力的影响。
  而暴力,作为小小人的特质之一,就这样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了。
  2 母体与子体
  book2中引入了母体与子体的概念。出处分别来自深田保死前和青豆的对话,以及青豆在刺杀深田成功后躲在提前安置好的房间阅读由天吾和里共同合作写就的《空气蛹》。两部分的作用不同,前者介绍了现在的情况:在脱离子体后,深绘里(感知体)找到了天吾(接受体),两者相互补充,组成了反抗小小人的“抗体” 组织。后者介绍了过去的情况:深绘里如何找到小小人,继而从空气蛹中分化出子体(感知体)与父亲(接受体)进行交合仪式,从而使父亲成为了小小人代言人,而母体深绘里逃出了教团。后者让青豆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青豆是作为天吾的内里存在着的。
  而平行的概念也在这种叙述中被破坏,暂时破坏。在刺杀深田保时,青豆意识到只有牺牲自我才有可能拯救天吾,从而在book2末尾准备开枪自杀。
  我想,所谓善恶概念还是有区分的,并不像之前林少华教授认为的那样模糊。从book2中我们已清晰的看见了两个团体的对峙:即以小小人领导的教团组织(小小人在book2中可谓大显神威)和以深绘里天吾青豆组成的反抗组织。

  林教授之所以认为模糊,原因可能出在深田保身上。这是个复杂的角色*,既有可恨的一面——在身体处于“神赐”阶段,与萝莉交合,作为小小人的代理人做了无数亏心事;但也有可悲的一面——身体被小小人反噬,肌肉麻痹日趋严重,丧失了自主性*。对其可恨的一面,村上不吝篇幅,在夫人的柳宅部分做了详述。试问:这难道不是对绝对的善,绝对的恶的阐述吗?对其可悲的一面,村上在深田死前也做了详细描述,深田试图通过青豆的刺杀得到解脱——并告知了青豆教团内部的诸多秘密。加之之前戎野对深田的介绍,这个角色*是丰满的。
  怎么分析这个角色*?一锤子拍死?
  当然不是,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对深田的恶行,村上是绝对唾弃的,对深田的人格,村上的塑造则是丰满的——作为邪教头目,深田也有普通人的那一面。
  最后再来看看book2中从母体中脱离出的子体(感知体)与接受体的两次交合:深田保自述中承认自己与女儿里交合,从而成为小小代言人;在从猫城回来之后,为帮助天吾卸除“诅咒”,里主动与天吾交合,从根本上使两人成为“一体”。
  简单说都是“以大欺小”,从常规的伦理道德来看都不能算是被社会接受的事——甚至让我感觉到一丝丝向《海边的卡夫卡》“弑父娶母”致敬的味道。
  但这正是1q84。
  最后,不知村上是否看过《新世纪福音战士》。看完两本《1q84》,至少有两处让我觉得眼熟:一处是深绘里这个角色*,简直就是对三无少女鼻祖凌波丽的致敬;一处是母体与子体,总让我想起莉莉斯与凌波。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福音战士》里的碇司令与《1q84》里的深田保颇有雷同之处,都展现了其丰满的人性*(善恶两面),以及作为决策者的无奈。
  &nbs;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