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1408幻影凶间 - 第三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
  5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说是爱让这个世界不停地运转,但把爱换成巧合恐怕更合适。鲁弗斯·迪尔博恩那晚住在1414房间,靠近电梯口,他是胜家缝纫机公司的推销员,从德克萨斯周来这儿讨论关于晋升经理的事。大概在1408房间的第一位客人跳楼九十年之后,另一位缝纫机推销员把来这儿描写闹鬼房间的那个人救了出来,这真是巧合。这么说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了,因为即使当时走廊里没人——特别是一个刚刚取了冰块往回走的人——迈克·恩斯林也可能死不了。但衬衫着火可不是闹着玩的,要不是迪尔博恩眼明手快,迈克肯定会被烧得体无完肤。
  迪尔博恩也记不大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面对着新闻记者和摄像机镜头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他很想做英雄,这当然对他晋升经理丝毫没有什么坏处),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看到那个着火的人从房间里冲进走廊,但那以后的事就记不太清楚了,回想这件事就像要回想一生中醉得最厉害的那一次发生的事一样困难。
  有件事他很肯定,却没告诉任何记者,因为那根本就没有意义:那个着火的男人的尖叫声越来越高,好像是音量被调大的立体声音响。他就在迪尔博恩面前,尖叫声的声调一直没变,但音量却时高时低。好像那人是一个正好经过这儿的某样东西,它能发出高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声音。
  迪尔博恩拎着满满一桶冰冲了过去。那个着火的人——“我第一眼就看到他的衬衫着火了。”他对记者这么说——猛敲对面的房门,后退了几步,跌跌撞撞,跪倒在地。就在这时,迪尔博恩冲上前去。他一脚踏在那尖叫的男人着火的衬衫的肩上,将他推倒在走廊的地毯上。接着,他把满满一桶冰块一股脑儿倒在他身上。
  这些事他记不太清,但还回忆得起来。他看到着火的衬衫特别刺眼——那灼热的橘黄色的光使他想起两年前与哥哥一起到澳大利亚的旅行。当时他们租了一辆四轮驱动的汽车,横穿澳大利亚大沙漠(迪尔博恩兄弟俩发现,极少数当地人称之为“澳大利亚鬼门关”),那次旅行让人难忘,但有些神秘莫测,尤其是沙漠中的艾尔斯巨石①。他们到那儿时太阳快要下山了,阳光照在脸上就和现在一样……滚烫的,怪怪的……决不是你想象中的地球上的阳光。
  他在着火的那个人身边蹲下来,那人在闷烧,浑身都是冰块。他将那人翻了个身,扑灭蹿到衬衫后背上的火焰。这时,他看到那人脖子左侧的皮肤被烟熏黑了,起了红色的水疱,那一侧的耳垂也有点烧焦了,但还好……还好……
  迪尔博恩抬头望去,令他不可思议的是,那人刚刚冲出来的那扇门上好像满是澳大利亚落日时火辣辣的光芒,灼热的光芒不知来自什么地方,那地方有着人们从没见过的东西。太恐怖了(还有低沉的滋滋声,好像电动理发推子迫不及待地想说话似的),但也让人好奇。他想走进去,想进去看个究竟。
  也许迈克也救了迪尔博恩一命。他肯定意识到迪尔博恩站起身来了——迈克似乎从来就没注意过他——他脸上充满从1408房间散发出的炽热、闪烁的光芒。他比迪尔博恩事后记得还清楚,当然鲁弗斯·迪尔博恩不需要象迈克那样迫不得已把自己点燃以保全性命。
  迈克一把抓住迪尔博恩宽松长裤的裤脚翻边。“别进去,”他用沙哑的声音说,“进去就是送死。”
  迪尔博恩停下脚步,低头看着地毯上那人发红起泡的脸。
  “里面闹鬼。”迈克说。这话就像护身符一样,1408房间的门发疯似的砰的一声关上了,光线没有了,像电动理发推子迫不及待地想说话一样的滋滋声也没有了。
  鲁弗斯·迪尔博恩——胜家缝纫机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跑到电梯口,按下了火警铃。
  -----
  ① 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的卢鲁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内,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石,当太阳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岩石的表面上时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在日出和日落时尤为壮观。
或许您还会喜欢: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2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